读后感是我对作品中的情感表达、人性描写等方面的感受和思考的呈现,认真写好读后感是可以让我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提高的,有美篇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给孩子的读后感推荐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给孩子的读后感篇1
这是一本口碑很好的书,很早就听过,提起龙应台,第一反应是她的散文《野火集》。我会以为那是一个儿童文学作家的散文。这里的龙应台全然没有《野火集》里的忧国忧民,呈现于书里眼前的只是一个母亲,爱着她的两个孩子,仅此而已,却使我产生了更大感动与共鸣,差不多是一口气读完 龙 女士的这本《孩子你慢慢来》。这书适合所有已经或将会成为母亲的人看,适合所有教育工作者看。不过,这本书里面的文章,大概是龙应台所有文章中最特别的,它们完全是温情与理性交融、母爱的光泽与孩童的谐趣洋溢的生活散文。诚如封底所言:“这本书里的龙应台是一个母亲,与生命的本质和起点素面相对,做最深刻的思索,最不思索的热爱。它不是对传统母职的歌颂,它是对生命的实景写生,只有真正懂得爱的作家才写得出的生活散文。”
大部分的女作家在文章里都会流露出一点女性独有的笔调,但是看她的文章一开始会让人觉得是个男作家写的。而这本书则完完全全是从一个女性的感受,一个妈妈的视角写的,所以充满了温馨的感觉。如天上的云,一团团一块块的,有时白、有时黑,云的背后是蓝色的天空,偶然飞机经过时有长长的尾巴,把天空分开,如此细腻的描写,眼前彷佛出现 龙应台 女士如何跟儿子相处和教导的画面。诸如送孩子上学时见到一景一物,严选孩子看的故事书,孩子犯错时循循善诱……这些平常的事,描写得细腻动人,像有一股暖流注入心中。
“谁能告诉我做女人和做个人怎么平衡?我爱极了做母亲,只要把孩子的头放在我胸口,就能使我觉得幸福,可是使我觉得幸福。可是我也是个需要极大的内在空间的个人——女性主义者,如果你不曾体验过生养的喜悦和痛苦,你究竟能告诉我些什么呢?” ——这段话震撼了我,孩子本来是天上的小天使,是上帝特别送给天下母亲做女人的礼物。因为爱,她并不遗憾为了孩子而占去她原本计划好的时间、不在乎岁月侵蚀渐渐变成“黄脸婆”的容颜。她知道:一旦身为母亲,“有些经验,是不可言传的”。孩子成长的过程,也是大人成长的过程。用心的'父母,可以从中学会很多东西并获得快乐。虽然身为儿女,还未尝试过为人父母,有父母的感受,但想到有个与我血脉相连的人这样无私地深爱着我顿时很感动。我想,到妈妈年老行动不便时,我也要紧握她的手说:「妈妈,你慢慢来。」
给孩子的读后感篇2
春日的微风,凉爽又不失柔和,《我要做好孩子》的扉页在指尖穿梭,空气中飘散着淡雅的花香,仰起头来,神情恍惚,偶尔几根发丝飘起。窗外,桃花的枝丫伸进窗内,一片片的桃花瓣飘落到书本上……
主人公金铃是我在这本书中最喜爱的人物,因为我感觉金铃有点像我呢!她学习马马虎虎,但她是一个十分善良,正直的女孩子,为了做一个让家长,老师满意的孩子,她做了种种努力,并为保留心中那份天真、纯洁,和家长作了许多“抗争”。最后经过自己的努力充满信心的走进了考场........
金铃有一次问她妈妈:“你喜欢老鼠还是猫?”妈妈说喜欢猫,金铃出人意料地说了句:“因为我就是那只卑微的老鼠。”看到这里,我眼泪不禁夺眶而出,不由得想到自己,曾经我也问过妈妈,问她:“喜欢老鼠还是猫?”回答也是猫,我心中万分难过,难道就因为猫会抓老鼠,而老鼠只会偷东西吃吗?为什么你们发现不了老鼠身上的优点吗?
我知道自己并不优秀,但我并不觉得我做错了什么,我会用心写完老师布置的作业,我会体贴父母,帮助做家务,会照顾同学,没有小心思。但在父母眼中,在老师眼中,只有学习,只有成绩......每当我在家中写作业时,只求放下笔歇会儿,或者想父母能提给我一杯温暖的水,可以提神暖心,但是等来的却不是阵阵温暖,而是一顿责骂:“动作那么慢,还吃什么东西。”当自己丢三落四时只会说某某同学怎么样,你怎么样,为什么我就是老鼠,人家就是猫,反反复复的唠唠叨叨,脸上的笑脸被家长一点点抹去。我经常问自己,在父母,老师的眼中好孩子是什么?难道只要成绩好就可以了吗?所以书中的金铃我十分理解她的烦恼,她真正努力过,却因性格,能力等原因而无法和别人相比,我又何尝而不是呢!
关于猫和老鼠,联想竟然出自一个与我同龄的小女孩身上,还带着刻骨铭心的哀伤和幽怨。我鼓励金铃的同时也在鼓励自己,人无完人,每个人身上都有缺点和优点,我要发扬优点,努力改掉缺点,做个好孩子。
给孩子的读后感篇3
暑假里,因为《我飞了》,我认识了单明明。现在因为《我要做好孩子》,认识了金玲。《我要做好孩子》是著名儿童文学作家黄蓓佳的一部著作,我读到这本书,简直是如获至宝。书中主人公金铃是个胖乎乎的小姑娘,虽然只有1.55米高,但体重达到50公斤了。她的最大特点是“自来熟”,她的成绩一般般,却是个好孩子。为了做让家长、老师看以的“好孩子”,她做了种种努力,并为保留心中那份天真、纯洁和家长、老师作了许多“抗争”。最后,她和同学们一起充满信心地走进升学考试的考场……
书中说:“好孩子的内涵太丰富,它不全是100分组成的。”我很喜欢这句话,你看,小小年纪的她曾经给父母离婚,把无人照顾的小女孩幸幸带回家,和父母一起精心照顾,并自己当家一个月,还用省下的200元给幸幸买了一个在商场幸幸盯得目不转睛的芭比娃娃……其中,令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强化班那个故事。金玲因为不小心说漏嘴,使得强化班的孩子越来越多,最后转移到张灵灵家学习。进而引起了扔垫子事件,开始老师冤枉了金玲和尚海,而最后金玲却能不凭借父母的力量自己解决这件事,使得老师向他们道歉。从此,金玲决定要做好孩子,一个学习好的好孩子。
金铃,一个活泼、善良、天真的小女孩。成绩虽不是名列前茅,却依然十分自信,我欣赏她;虽屡战屡败,但却毫不气馁,我欣赏她;面对老师,大胆抗争,毫不畏惧,我欣赏她。她同我们一样,被父母呵护,大多时候需要父母的意见;她同我们一样,经历着这个年龄似乎不能承受的故事却又不知该如何倾诉;她同我们一样,正面临着一次严峻的考验,是所有人的重视给了我们压力。但她同我们不一样的是,后来,她懂得了,通过自己的努力可以取得成功。她可以从每一件看似普通却有着非凡意义的事情中领悟到,“我要做好孩子”了。
当我读这本书时,心中总有一股兴奋开心涌上心头,所以这本书都快被我翻烂了,读了起码十几遍,并且是从头到尾,也许不止,好像这本书中金铃生活就是我的生活,后来我又从书的后记中知道,其实有许多孩子惊叹和我一句同样的话“金铃跟我真像啊!”想想也是,读完《我要做好孩子》后,仿佛身临其境,似乎自己也经历过如此之多的故事一般。我们一定有过冤屈,有过依依不舍,有过愤怒,有过在书山题海中受过的一天,有过心灵的受伤,也肯定拥有开心、快乐……这本书像是给我们难过时,心灵受伤时,医好心灵难过的创口贴、良药,因为这本书给了我们这样一个理由:金铃和我们一样,也有过这段经历。才使我们有了继续向前的勇气、帮助。金铃和我们一样,这本书的内容和我们一样,我们不是最悲伤的,有人比我还难过。那就是金铃。我们只要加油就行,不怕老师责怪,不怕父母责骂,因为我已经做到了最多,动了许多脑筋。
“跑吧,孩子,冲刺吧!”最后如此简单的一句话语,却深深的感动了我。金铃的妈妈从内心里真正相信了金铃,她认为金铃一定能考出好成绩。足以证明,金铃通过自己的努力,赢得了别人的信任。从此,我要向金铃学习,学习她,努力、认真、执着;学习她,“胜不骄,败不馁”。现在我下定决心,我要做好孩子,一个不让父母操心的好孩子,一个努力学习追求上进的好孩子。以后,所经历的每一件事,所听到的每一句话,我都会细细去体味,因为我想做好孩子,我要做好孩子。
给孩子的读后感篇4
暑假里我拜读了美国著名的亲子沟通专家———阿戴尔.费伯与伊莱恩。梅兹立希两位享誉国际的成人与儿童交流沟通问题专家共同撰写的《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的教育书籍。书中用了多种丰富而又有趣的形式,去帮助读者建立教育观念。有很多实例,除了文字,还有的以漫画形式出现,每段内容之后还安排了各种练习题,让你在实际运用中自然而然地学会与孩子相处的技巧,每章节末尾作者还总结了常见问题、注意事项以及一些小故事,另外还配有作业题,让人读起来很生动,不知不觉就融入其中。作为一名家长同时作为一名一线教师,我对书中提到的一些章节有一定的感受,同时也受到了一定的启发。
“帮助孩子面对他们的感受。”全神贯注地倾听,学会了解、体会并且接受孩子的感受,不要想当然的否定它。如果孩子的感受不断地被否定时,会感到困惑和愤怒。当我们在难过或者受到伤害时,如果有人能真正愿意倾听,认同我内心的伤痛,我会感觉没那么郁闷,也更能处理好自己的情绪和面临的问题。这个过程对我们的孩子也同样适用。如果我们也能倾听孩子,与他产生共鸣,那么也能有助于孩子自己解决问题;我们能理解孩子的感受,对孩子来说是很大的帮助。深入到孩子的内心,帮助他们了解自己最真实的想法。孩子一旦清楚了自己内心的想法,他们就能集中精力来应对出现的问题。有时,我们总会不可避免地去否定孩子的感受,那完全是站在成人的角度去看待问题的结果,我们忽视了一个最基本的事情,就是让孩子自己成长。
“父母要把握说话语气。”我想,作为一个老师,“恰到好处”的语气同样重要。所谓语气“恰到好处”就是说,老师要将商量、鼓励、信任的语气用在最合适的地方。因为即使是同样的话,用不同的语气说,会带来不同的效果。比如,孩子没考好时,如果老师用质问指责的语气说:“怎么就考这么点成绩!”会让孩子觉得潜台词就是“你怎么这么笨!”被人贴上了“笨”的标签,什么自信心都会受挫。如果换上一种柔和、鼓励的语气:“怎么就考了这么点成绩呢?”
给孩子的读后感篇5
孩子有好坏之分,但没有贵贱之分。在每一个母亲心里,自己的孩子永远是最棒的,最好的。这是我在今年寒假读了《我要做好孩子》后的最大感悟。
?我要做好孩子》这书中的金铃就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好孩子。虽然学习并不出众,虽然长相也不俊俏,虽然出生在一个寒酸的家庭,但是她依然很乐观,而且常常乐于助人。
读了这本书,我经常会在心里默默地想:我自己是个称职的好孩子吗?尽管我会自觉地问自己,却始终回答不了。所以一直想做一些惊天地、泣鬼魂的事情。
那一天,妈妈要大扫除,我急忙拿起拖把,拖地,我本以为妈妈会称赞我,可是,她不仅没有表扬我,还讽刺我:“今天太阳打西边出来啦!”我惭愧地低下了头。没过10分钟,我就累得气喘吁吁了,本来想躺下歇息一会儿,可脑海里总情不自禁地浮现出妈妈讥讽的话语,就一鼓作气放下了拖把,拿起了抹布,把里里外外使劲地擦了一遍。妈妈来检查时,我沾沾自喜地说:“干净吧!”妈妈用手一摸,没好气地说:“呀,太干净了,我的手都‘黑黝黝’的啦!”被她这么一说,我不服气了,也用手摸了摸:“呀,真的好脏呀!”我不好意思地抓了抓脑袋,又拍马屁地拿起抹布,一丝不苟地擦了一遍。妈妈在一旁仔仔细细地监督,嘴角不禁露出了甜甜的笑容,我的心里也甜滋滋的。
唉!做个好孩子可真不容易啊!又累又渴又饿,但有个“好孩子”之称也算值了吧!
其实,好孩子做的事情是非常单纯的,它不是靠装模作样而得来的。它可能只是爸爸下班累了,递给他的一杯水,它可能只是妈妈热了,传给她的一把蒲扇,它可能只是一个小男孩遇到困难时的安慰与关心......
尽管要做好孩子很难很难,但我仍然会一如既往地去努力做到。因为我就是想做个好孩子。
给孩子的读后感推荐5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