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小说读后感1000字7篇

时间:
couple
分享
下载本文

写读后感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发现作品中的创新和突破,通过写读后感,我们可以分享自己的阅读体验,启发他人对书籍的兴趣,有美篇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家小说读后感1000字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家小说读后感1000字7篇

家小说读后感1000字篇1

在短时间内就把独木舟的《一粒红尘》ⅠⅡ读完了,可能说是扫完了比较贴切吧。两本都是在傍晚看的,从黄昏坐到太阳下山夜幕升起。在心理阅览室闲晃扫视书柜的时候,在最后一排看到一粒红尘四个字映在素白的封面上。心里一惊有点触目惊心,这种奇妙的感觉让我找不到一个恰当的词语来形容,就像你在某个安静的夜晚无意中从床头翻出了一张曾经写过的试卷。即使已经过了三年,我却仍然清晰地记得曾经看过的章节。那时候这本书还只是在《花火》的最后几页上连载,仅仅只是看到一粒红尘这个书名我就知道我会喜欢这本书的,于是没有错过它任何一篇连载。

只是后来迟迟没等来书出版,对它的喜欢到最后也无疾而终了,又或者说后来因为学习和生活的繁忙我已经忘记的它的存在。到如今把它捧在手上有一股时过境迁的感觉,让人不由得佩服时间的强大。随着时间的流逝你是否也忘记了那些曾经自己喜欢的东西?再次翻开这本书的感受与以前大不一样,果然应了在不同的人生阶段阅读同一本书会有不同的理解和感受这句话。随着年龄的增长,经历的越来越多,所以对事物的领悟也越来越深入。以前是站在一个旁观者的角度阅读这本书的,带着强烈的好奇心在书中探索生活的真实模样。尽管觉得叶昭觉要很努力地与生活和穷苦作斗争,但朋友和爱人的陪伴让我觉得她并没有那么的辛酸,我终究还是羡慕甚至有些向往她的生活的。

可如今在经过生活的洗礼之后,我眼里看到的是叶昭觉满满的生而为人,特别是生而为穷人的那种无奈。懂得了人没有钱是活不下去的残酷现实,也渐渐的明白了人为财死鸟为食亡这句话有多凄凉。很多人都说我们听过很多道理可是依然过不好这一生的,我想大概是当你听到这些道理的时候你还未曾经历这些道理里所说的那个境遇,所以这些道理听了跟没听并无二致,而当你经历过,明白这些道理之后已经为时晚矣了,所以再多的道理也不能让我们好好的度过这一生!

这本书里最让我眼前一亮的就是舟舟对人性中那一点点恶的描写直截了当,很真实的揭露了那些现实生活中人们看不到也不愿表露出来的那些阴暗面,可读起来却不会让人感到不舒服,反倒觉得她将这些描写地极其自然。世上本就没有圣人,每个人都会有一些小私心或是人性之恶,即便是对最好的朋友和最亲密的爱人,但这些都只是占了一个小小的部分而已,会被人性的善所遮埋。

家小说读后感1000字篇2

此文是经典的契科夫风格,讽刺。讽刺主人公和他身边的人,充满时代性,平民式的幽默下隐藏着对现实的不满和犀利的抨击。也同样令人读了爱不释手并内心自省。

小说的主人公“我”有着鲜明的个性。对于所见的一切都有自己明确的看法,譬如认为自己是一个脾气暴躁的人,认为姑娘,爱情是愚蠢的。可是看看现实呢?“脾气暴躁”是文中出现频率最高的词,可“我”的坏脾气却是一次也未向外人显露过,甚至直到最后莫名其妙同连名字都不知道的姑娘结婚还不发作,不可理喻。这说明“我”在生活中缺乏反抗精神,“我”本身或许以为自己并不缺乏,因为脾气暴躁。可殊不知将所有的坏脾气统统藏于心中才是最大的怯懦。可同时骂“我”又是高傲的,从他对于自己的评价“我”是一个严肃的人,到他的职业——哲学,财政学,还有他那个令人忍俊不禁的论文题,无不如此。这些有的本是优点,可他却硬要把自身的精神强加于人。譬如在日食时,“我”说: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其实他想说的是应该。于是便给每个人安排了任务,却不知道理论科学对于大多数人都是没有吸引力的。从此看出,他对于人性没有足够的了解,只知道以自己的意志为基准。他对于姑娘和爱情的厌恶同样反映了这一点。

接着,便说到了文中一个着重表现的团体—女人。文中的女人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愚蠢、缺乏修养、不自重和脑中只有那无聊到不能被称为爱情的爱情。瓦连卡或是玛宪卡,娜坚卡,是花花绿绿的女人中的典型代表。她自以为是,硬式觉得“我”喜欢她,在约会时极其程式化。还有一点就是不能理解他人,在“我”想趁着日食抓紧工作时,她竟说:“你看看我!”真是莫大的讽刺。这应当是契科夫对于这种层次女性传统道德的缺失不满到极点的体现。

说到这里,再评价一下文中的一些小手法。走过卡烈林家“我”看见一条大狗,使“我”想起了狗税。文中这些小小的幽默都使文章增色不少。

文章中的“我”和女人们站在了两个极端,“我”不近人情,女人们则毫无头脑。作者此文是希望“我”这样的人可以对人性多点理解,而女人们则可以增加自己的修养。总而言之,读契科夫先生的小说,能饭后消遣,更能获益匪浅。

家小说读后感1000字篇3

俗话说'有志不在年高',《红色少年的故事》就是一本讲述一群少年好汉的故事书。一口吻读完一篇篇感人肺腑的故事后,令我心潮磅礴,久久不能安静。

'牛儿还在山坡上吃草,放牛的却不知哪儿去了'每当耳畔响起这首喜闻乐见精美感人的儿童歌曲时,就让我们悼念起抗日英雄王二小的故事:河北涞源的一个小山村里,一户贫困的人家,有一个小小的放牛娃,他在家里排行老二,所以大家伙叫他二小。1943年,抗日战斗最严格残暴的阶段,日本鬼子履行了'烧光,抢光,杀光'的三光政策,在村子里烧杀抢夺,作威作福,滥杀无辜,无所不为。二小家的茅屋被鬼子炸毁了,二小成了一个无家可归的孩子。目击了鬼子的残酷行动,激发了二小对日本鬼子刻骨铭心的冤仇,形容的成语。

只有共产党才干救中国。二小满怀着对共产党的酷爱,加入了儿童团,随着老师跟连长学了很多常识,他晓得只有把鬼子赶出中国,能力过上好日子,建设本人漂亮的家园。

一个阴沉的上午,二小正在河边放牛,鬼子又来村庄里涤荡,到处寻找八路军和老庶民的踪影。二小想起了连长的话,心血来潮,佯装出很惧怕的样子,带着鬼子走进了八路军的潜伏圈。鬼子们被毁灭了,而我们英勇的小豪杰王二小却献出了可贵而幼小的性命。

读到这里,我不禁流下了眼泪。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涯是多少革命先烈的鲜血换来的,伟大的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写着英勇,又记载着艰苦;既喷射着光辉,也不失有悲壮。

家小说读后感1000字篇4

旧中国,一头巨狮,一头沉睡的巨狮,为唤醒她,无数中华英雄豪杰为之付出宝贵生命,

泼洒鲜红烈血。

岁月在她身上无情划过一道道疤痕,可因为中华儿女,她苏醒了。点困难又何惧?这点伤疤又何畏?她的吼声震天地,中国,站起来了!

嘎子,一位中国少年,在被日本人抓住之后,誓死不低头,不向敌人透漏关于半点机密。面对威逼利诱,毫不动容,最后机智逃脱。他用生命作抵押,谱写倔强青春。

老钟叔,团结村民,齐心抗日,发明地道战,名动一时。一次,鬼子夜袭,被老钟叔发现,他毫不犹豫地走到村头,敲响警钟,却暴露自己,不幸牺牲。他用性命,谱写绚丽人生,充实人生。

最令我感动的是那倔强的刘胡兰。刘胡兰是一名共产党员,因被叛徒出卖,不幸被捕。日本人急切想知道其他共产党员的下落,便想从她嘴里套出些消息。刘胡兰始终我行我素,大义凛然。面对鬼子一次次的询问,刘胡兰始终说不知道。鬼子急了,老虎凳,辣椒水,点击,鞭子抽,可始终撬不开刘胡兰的嘴,撬不开刘胡兰那颗坚定地心。他们见硬的不行就来软的,金钱,权利……可她始终冰清如水,不为所动。

无奈,鬼子只好当众把她杀害,试图引诱出其他共产党。当将她要被害时的时候,刘胡兰面无惧色,从容劝慰父老乡亲们。

刘胡兰是多么伟大啊!为了亲人,为了战友,为了祖国,不惜牺牲自己,换来他们的安定。

刘胡兰是多么坚强啊!为了心中永恒的诺言,她始终守口如瓶,严于律己,不屈于淫威,不屈于富贵。

刘胡兰是多么镇定啊!面对自己的死亡,她非但不害怕,还若无其事地劝慰别人,使他们的心安定下来。

新中国来了,可刘胡兰却永远的去了。旧中国正是由于这些革命烈士才会步进富强,才会迈入辉煌,踏入希望。

只有祖国富了,人民才会过上安稳的生活。只有我们好好学习,将来建设祖国,祖国才能安稳。我们要学习这些烈士甘于奉献的无私精神,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实现人生梦想,回报给我们亲爱的祖国母亲!

家小说读后感1000字篇5

当您走进位于河北隆化县城的一座烈士陵园,一个场景立刻会展现眼前―――身着军装的他,昂首挺胸,左手高擎炸药包,右手紧握拉开的导火索,英勇无畏,气壮山河……他就是年仅19岁的,全国战斗英雄、模范共产党员董存瑞。

今天,就让我们在烈士的铜像下,回到1948年5月25日的战场……

那天下午,董存瑞所在的六连正对隆化中学发起第二次总攻。突然,敌人的机枪像暴雨般横扫过来,把战士们压在一条土坡下面,抬不起头来。原来,这是隆化中学东北角横跨旱河的一座桥上喷出来的6条火舌。狡猾的敌人,在桥上修了一个伪装得十分巧妙的暗堡,拦住了我军冲锋的道路。这时,董存瑞和战友们纷纷向连长请战,要求把这座桥型暗堡炸掉。但爆破手们都无功而返。董存瑞看到战友的伤亡,再次挺身请战。“你已经几次完成爆破任务了……”不容副连长说完,董存瑞抢着说:“我是共产党员,我的任务不只是炸几个碉堡。现在隆化还没有解放,怎么能算完成任务呢?”副连长和指导员商量了一下,对董存瑞说:“好,你去吧,千万要注意隐蔽。”董存瑞紧攥拳头说:“放心吧,不完成任务就不回来!”

董存瑞挟起炸药包,弯着腰冲了出去。桥型暗堡里,敌人的机枪越打越紧,子弹带着尖利的啸声,从他耳边掠过。但董存瑞沉着机智,仍在忽左忽右地爬着。敌人的机枪打紧了,他就伏下不动。敌人的机枪稍一停,他就飞似的向前跃进几米。突然,敌人的机枪又集中朝他打过来,他的腿受了伤,鲜血直流。但他仍抱着炸药包猛冲到桥下。这桥离地面有一人多高,两旁是砖石砌的,没沟、没棱,哪儿也没有安放炸药包的地方。如果把炸药包放在河床上,又炸不着暗堡,河床上又找不到任何东西代替火药支架。怎么办?董存瑞急得直攥拳头。

这时,身后响起了嘹亮的冲锋号声,总攻的时间到了。大批的部队像潮水般地涌了上来。桥型碉堡上的砖头一块块被推开了,子弹像急雨一般向冲锋部队射去。董存瑞抬头看了看桥顶,又看了看身后一个个倒下的战友。不行,必须马上把暗堡炸掉,否则有更多的战友要倒下,也会影响整个战役。想到这里,董存瑞毅然决然地将身子向左一靠,站在桥中央,左手托起炸药包,紧紧贴住桥型暗堡,右手猛地一拉导火索,巍然挺立,纹丝不动,像是一尊雕塑。就听董存瑞高声喊道:“为了新中国,冲啊!”刹那间,一声巨响,地动山摇。敌人的桥型暗堡被炸得粉碎。

此时,我的耳边响起了一个声音:“为什么战旗美如画,英雄的鲜血染红了她。为什么大地春常在,英雄的生命开鲜花。”歌声回荡在陵园的上空,也缭绕在我们每个人的心中。

家小说读后感1000字篇6

回顾党的光辉历史,重温红色经典,始终有一种奋发向上的激情荡漾在我们每个党员心中,红色文化是激励我们永葆共产党员先进性的不懈动力。青原区天玉镇党,委组织员张二华如是说。为响应全党的学习《红色故事汇》的号召,最近我在学校的组织下观看了红色故事汇栏目,同时也在网上观看了它。

?红色故事汇》给我们上了一堂生动的党史、党情教育课,我深深缅怀老一辈革命先烈,他们的这种精神鼓舞着我,坚定了我永远跟党走的信念。大型党员教育系列片《红色故事汇》是由中共江西省委组织部、江西电视台共同主办的大型党员教育系列片。江西是一片有着光荣革命历史的热土,无数志同道合之士曾在这片热土上抛头颅洒热血也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红色故事。江西具有得天独厚、丰富的红色资源,江西要以红色资源更好地为国家和地方的经济服务,为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精神,文化需要服务,让红色主旋律不断唱响,让年轻一代始终铭记革命先烈开创的伟大事业,把江西这片红土地上诞生的井冈山精神和红色精神时代传承下去。

在观看《红色故事汇》后,我印象最深的是“施奇”的故事。施奇的故事很是令我动容,我无法想象一个正值青春年华的女子却由于日军的强暴而患上了梅毒,并且还遭受了日军的严刑拷打,以及拷打无果后的非人虐待。即使在遭受了这些常人无法想象的折磨后、在身体严重不适的情况下,施奇仍然能够乐观的面对生活,从未想过要寻死,而且还能争取一切可能利用的机会为我们共产党宣传,扰乱敌人的思想。最后,当她被敌人活埋时,她忍着全身的病痛,拼尽全力地挣扎求生,让我看到了她对生命的热爱与尊重。而且从她遭受苦难开始,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身为新四军机要员她从未向敌人泄露过一点关于党的机密,她的这种忠于党的精神以及深刻的革命信仰值得我尊敬与学习。优秀的共产党员是革命的中坚力量,他们深明大义、不畏艰难、舍生取义、积极投身于党和国家的建设中,甚至为此而奉献了自己宝贵的生命。正是因为有了他们的无私奉献,才有了我们今天和平安定的生活。司马迁曾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他们虽然为革命而牺牲了,但是他们的事迹却会一直被后人所传颂,他们的精神也会永垂不朽,永远值得我们去学习!在缅怀的同时我们也不能忘记,中国共产党领导我们走向富强,我们要坚定对党组织的信仰,为党组织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

作为中共党员的我们,应更加坚定自己的信仰,明确自己的目标,也许我们自身的能力不足以做出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但是我们也要贡献自己的力量为国家、人民服务,让各位革命烈士的在天之灵得到慰藉。

家小说读后感1000字篇7

契诃夫是世界文坛上一位罕见的艺术家。他的小说经受了百年的时间检验,依然闪耀着独特的艺术光彩。契诃夫的着眼点总是平凡的人的日常生活,他是个描写日常生活中的最平凡事情的现实主义者。但是他从不陷入日常生活的“泥沼”,他对生活素材认真细致地进行“观察、选择”,而在创作过程中又进行“推测、组合”,使生活素材形象化,平平常常的似乎是偶然的现象中揭示出生活的本质。

所以我很喜欢契诃夫的作品。在这本短篇小说选中,我最喜欢的还是其中的《变色龙》,《钉子上》和《万卡》。

?变色龙》告诉了我们:在沙皇俄国将军家中的一条狗比平民百姓还要重要,巡逻官奥楚美洛夫之流在有权势者的家犬前摇尾乞怜,而对老百姓却张牙舞爪,蛮横娇纵。《变色龙》就是契诃夫送给人世的一面镜子,一个警示,在百余年后的今天同样还是有人身上有着“变色龙”的奴性,表里不一;《万卡》可以说是《苦恼》的姐妹篇。都是抒情心理短篇小说。

主要写的是:九岁童工的稚真心灵,他的学徒生活的苦楚,他对祖父和家乡的眷恋——这一切在篇幅不大的作品中巧妙地互相穿插和渗透,短短几页字就写出了童工生活中的酸甜苦辣,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短篇小说《钉子上》和《一个文官之死》一样,都展现了但是沙皇俄国在官场上的丑态:强者霸道、倨傲专横,弱者低头哈腰、不敢反抗。臭虫般的切尔维亚科夫以及他的奴才们的心理正是这种官场生活的产物。

读了这本小说选后,我更能体会到当时沙皇俄国官场上的险恶与蛮横,也看清了当时和如今的“变色龙”就是墙头草,哪边是强者就拥护哪边,即使那强者并不是善良的那一方。《契诃夫短篇小说选》给我了很多启迪,让我了解到不少沙皇俄国的当年!

家小说读后感1000字7篇相关文章:

桶的故事读后感1000字7篇

《名人传》读后感1000字7篇

读名人传读后感1000字7篇

海昏读后感1000字优秀7篇

城读后感1000字最新7篇

《没有任何借口》读后感1000字7篇

一本书读后感1000字7篇

商君书读后感1000字7篇

《童年》读后感1000字推荐7篇

读后感的作文1000字7篇

家小说读后感1000字7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104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