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老爱亲心得7篇

时间:
couple
分享
下载本文

优质的心得体会是需要我们经过深思熟虑的,通过总结心得,我们可以更好地发现自己对某些事物的热情和兴趣,下面是有美篇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孝老爱亲心得7篇,感谢您的参阅。

孝老爱亲心得7篇

孝老爱亲心得篇1

孝老爱亲俗话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孝敬长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每个中华儿女都应该尊从的美德,不孝子孙常常被人们谴责、吐骂。

一次,爸爸妈妈在房间商量:换季节了,因该好好的逛一次街了,要去买一些厚衣服了,爸爸很赞同。但爸爸又说:“我这几天没空。”妈妈就对爸爸说:“那我们等你有空再去吧。”凑巧给我听见了,我就把耳朵靠到门边,仔细的听了一下,原来是家里厚的衣服没几件了,都是薄的。爸爸妈妈正想到街上去买一些厚点的衣服,要不然一家人都要感冒了。这时,我就打了个小主意:双休日的时候带上自己存的压岁钱,和爸爸妈妈到街上买个痛快。

转眼间,双休日就到了,晚上一回到家,我就把自己准备好的500元放在一个小背包里,迫不及待向爸爸妈妈跑去,兴奋不已地说:“爸爸妈妈,我带你们去买衣服”。爸爸妈妈稀里糊涂的,说:“怎么是你带我们去买呢?应该是我们带你去买呀?”爸爸妈妈感到不解。我跟爸爸妈妈说:“我想孝敬一下你们”,爸爸妈妈很感动,也就欣然同意了,我们就出发了。街上人山人海,我们大家都会把别人的脚踩着。我们逛了这家又逛那家的,但爸爸妈妈都不舍得买。我就对爸爸妈妈说:“爸爸妈妈,没关系的,你们尽情买吧,我会结账的。”爸爸妈妈对我说:“宝贝,爸爸妈妈已经很开心了,因为你能想到给爸爸妈妈买衣服了。”爸爸妈妈的话让我感动及了最后,我们一家在街上开开心心的逛了一大圈,买了很多衣服,我也给爸爸妈妈买了几件,爸爸妈妈在路上一直说:“我们的宝贝长大了”,我的心里美滋滋的。

爸爸妈妈常带我到外婆家,我每到外婆家,就是先给外婆一个拥抱,再来一个吻;再跑到楼上给80多岁的祖母一个拥抱和一个吻,我感觉非常的温暖和温馨。因为外婆和祖母年纪都很大了,老人脸上长满了绉纹和老人斑,所以有许多孩子就嫌弃老人,看到很恶心,不肯靠近老人,对自己高龄的长辈也是如此,非常冷漠。我是觉得父母付出了一辈子的心血,就是为了你孝老爱亲。

在爱亲方面,我会把什么都让弟弟妹妹只要他们喜欢,我即使是不吃也没关系。

一次,外婆给我们带回了许多桃子,大家都分了一些,只剩下3个了,我知道弟弟妹妹也很喜欢吃桃子。就马上把桃子抢了过来,两个弟弟,一个妹妹,每个人一个,刚刚好。于是我就把他们的桃子都洗了,把皮也削了,他们吃的时候,每个人的脸上露出了一个笑脸,我也很开心,看他们吃我才想起来,自己还没拿,马上跑过去,一看,桃子一个也没了。但弟弟妹妹开心了,我也开心了。

同学们,孝老爱亲是很重要的,你们做到了吗?

孝老爱亲心得篇2

百善孝为先,所以,孝一直是人们所极为看重的品德。今天,我们就谈论一下孝这个极为严肃的话题。

孔子说过:“父母之所爱亦爱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这句话的意思是:父母所爱的事物我们也要爱,父母所尊敬的事物,我们也要尊重,这体现了我们的大儒、先贤——孔子,对父母的重视,以及对他们的尊重与顺从,也间接表达了他对的父母的爱,这就是孝。

在古代有一些极为感人的,关于孝的故事,被一位叫郭居敬的人统一编辑了起来,这就是现在我们所熟悉的二十四孝,虽然有些人的做法并不可取,但是,二十四孝里的每一位孝子,都是一部讲孝的教科书啊!!他们体现了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崇尚孝道的民族。

我最为推崇的是《怀橘遗亲》这个故事,这个故事讲了一个名叫陆绩的六岁孩子,他在去别人家做客时,发现一些橘子放在桌上,临走时,他拿起来几个放到袖子里准备回家,突然,橘子滚落了出来,主人看了,笑话他,可他却说:“我带回这些橘子是想给我妈妈吃,她非常喜欢吃橘子。”主人大为感动,赠给他了很多橘子。虽然这只是一件生活中的小事,但这其间透露出了陆绩对他妈妈的爱!!这就是孝。

虽然孝是我们民族的传统美德,但是,在古代,孝被极度扭曲了!所谓人之发肤,受之父母,这是对父母的爱,和对妈妈疼痛十月怀胎的感恩,古代人们因为受儒家思想的熏陶,而儒家传统认为包括身体发肤在内的整个的人格主权都属于父母,这是我所不推崇的,因为,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我们不能因为父母的恩情,而把人格都给了父母,孩子与父母之间的关系应该像朋友,当和父母有争议的时候,我们尽量商量着来,试着和父母沟通,而不是一昧的以自我为中心,更不能没有自己的思想,一味的听命于父母,当然,坚持自己的观点,并不是我们忘了爸爸妈妈含辛茹苦的培育。

在中华民族的文明中,孝占领着一个极为重要的地位,但是不光在古代,在现代同样有许多的关于孝的感人故事。

马福建,浙江省德清县上柏太平村人。1959年3月4日生。他代过课、做过小工、卖过烧饼油条、办过校办厂。改革开放后,马福建开始承包种植、搞运输,以后从事海鲜生意。1996年他用自己做小生意辛苦积攒起来的资金,设立了全国首创的“孝敬父母奖”,1997年创办了莫干山老年乐园。马福建作为大孝子,事迹曾经被《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新华社》等多家新闻媒体报道。马福建曾经被多次评为县、市、省、全国敬老爱老模范。1996年马福建拿出了一万元,在自己的家乡上柏太平村设立了全国首创的“孝敬父母奖”,也在社会上得到了强烈的反响。孝敬父母奖设立十年,在社会上营造了良好的敬老爱老的好风尚。1997年,马福建毅然投资兴建了莫干山老年乐园,用自己的孝心让更多的老人安享快乐晚年。创办十年来,发展到目前已经成为一个集居住、生活、娱乐、养生保健等功能于一体,拥有床位200多张的真正的老年乐园!!

这也是孝,这是一种更广义的孝,正所谓:“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当把爸爸妈妈的忧愁分担,在生活上多关心他,并且,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尽量分担爸爸妈妈的劳动量,如:洗一洗自己的袜子等一些衣物,拖一拖地等,当爸爸妈妈晚上回家时,我们应当适当的与他们聊天,并为他们减轻疲劳,如:给爸爸妈妈捏捏肩膀,为他们洗一洗脚。用实际行动,尽我们力所能及的孝道!

我们常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是啊,不管是现在还是古代或是将来,孝道将会一直传承下去!!让我们一起,创造一个充满爱的家庭!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为父母分担一下吧。

孝老爱亲心得篇3

在闲暇的时候,我总能想很多,有关我的所见所闻,也不知道这是好还是坏。在我身边有各种人和事,很多时候,我都无法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就像很多人无法理解我那近乎傻瓜一般单纯而又简单的想法。

我所接受的是“百善孝为先”的教育,而我最理想的是“小有所养,老有所依”的社会。我看不得那些年过七旬的老人还在为生活而奔波,看不得那些本该在学校学习的小孩却在街头晃荡。我心疼那些白发苍苍的老人,可怜那些稚嫩的小孩。

朋友说我同情心泛滥,说我愤青。其实,不管是同情心泛滥也好、愤青也罢,我只是希望,作为子女的我们,应该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去孝敬我们的父母和老人。母亲十月怀胎,含辛茹苦的把我们抚养成人,或许我们得到的不是最好的物质生活,但它却是父母能给的最好好的全部。没有他们,我们就不可能来到这个世界上,更不可能享受现在我们所拥有的一切。这是我们要记在心里一辈子的恩情。

有人说“儿子有了媳妇忘了娘”,很现实的一句话。我身边就有这么一个例子,那对老人是我家亲戚。家里有两个儿子一个女儿,老人很疼小儿子,对他几乎是有求必应。媳妇娶了、房子盖了、孙子孙女给带大了……可大儿子至今未娶。如今,老人却被迫分家产,还要过着自食其力的生活。把他们逼到此番境地的不是别人,正是那个被他们捧着手心里疼着的小儿子。

所有你能想到的或是没想到的难听的话语老人都听尽了,每天被自己最疼爱的人诅咒打骂,还要把和平常人家一样祖孙之间的天伦之乐给夺走,日日过着以泪洗面的生活。我想世界上最悲痛的事莫过于此了吧。我不懂,一个人到底要有多坏才能做出这样的事情;我也不明白,一个什么样的女人会让一个男人背弃道德伦常。我不能说他们指责他们什么,但我始终相信一句话,人在做,天在看,总有一天他们会尝到他们自己种下的恶果。他们的子女总有长大的一天,长大到能独立去判断所有的是是非非。我只希望,到那时,他们能知道饮水思源、能懂得感恩、懂得去孝敬疼他们爱他们的爷爷奶奶。

老人就是我的姨奶奶和姨爷爷。每次我放假回家,都能吃到姨奶奶送来的各种各样她自己种的好吃的东西。其中有大白菜、瓜子、地瓜等无公害农产品。姨奶奶他们都已经70多岁了,自己的孙子孙女不和他们亲,便把我当做亲孙女来疼爱。

俗话说得好“家有一老,如有一宝”,我不明白,那么好的老人,为什么有人就是不会珍惜和爱护。很庆幸我能遇见他们,其实,老人家不图我们什么,只希望我们能健健康康的成长,有空的时候多陪陪他们说说话,让他们不那么孤单就好。每次去看姨奶奶,都能在她家呆好长时间才能回家,感觉总有说不完的话。小时候爸爸妈妈总是很忙,爷爷奶奶也不怎么照看我,记忆里很多时候都是姨奶奶在带我。所以,她总是告诉我那些我没能记住的、关于我小时候的事情……我很享受这样的时光。

我的爷爷奶奶、外婆如今都还健在,真的很庆幸,在我懂得该多花些时间和耐心去陪他们的时候还能有机会去做。有多少人因为与这个机会失之交臂悔恨终身,而又有多少人永远都不会明白这些道理。

我始终认为,一个人不管他在其他方面上再怎么成功,如果他不懂得孝敬父母,那么他都是失败的,是个彻彻底底的失败者。真的是讨厌透了那些忘恩负义的人!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在选择朋友的时候,最重要的是要看那个人有没有一颗懂得体恤父母孝敬父母的心,如果他有,或许这个人不一定是好人,但他一定不会坏到哪里去。最看不起那些不顾念父母的人。

看着村里那么多孤寡老人,心里很不是滋味,我不能为他们做什么,此刻,才真正体会到自己的渺小。真的希望,每一个人都能伸出自己的双手,为这些老人尽一点绵薄之力。

小有所养,老有所依这样的大同社会或许不会实现。但至少,我们可以让他们不再那么孤单。拿出你宝贵的一点时间,多陪陪你身边的老人,总有一天,你也会像他们一样渐渐老去,老到掉牙,老到哪里也去不了,到那时,你也想有人陪陪你自己。这便是我简单而又单纯的心愿。

孝老爱亲心得篇4

“孝道”是我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之精髓。斯《二十四孝图》,故堪称国之重宝鹿乳奉亲,卧冰求鲤等等的故事都说明人要有“孝”的概念,生命是孝的本质,孝是思想的基础。,“百善孝为先”是我国古代民族遗留下来的古训,孝乃白事之前提,认为判断一个人的品质好还是坏,孝是一个重要的品德。孝敬父母更是我巍巍中华的美德。每一个人都应该孝敬父母。孝敬老人是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传统美德。如果一个人没有了孝,就好比人已经失去了心脏,只有一具躯壳立于世上,已经失去了生命的价值,更何谈顶天立地、闯出一番天地呢?

有一位值得我们敬佩的教师,他名叫姜京佐,他不仅在学校里时模范教师,在家他是众人交口称赞的孝老爱亲的模范。在九十年代末,他每个月的收入只有十几元钱,那时,他除了自己的父母、祖母外,还有一个七十多岁的外祖母。为了让外祖母吃上一点营养物质,市场每次卖肉时,他总要买点回家,给外祖母送上一份,这样一直坚持做到外祖母去世。

他也非常孝敬自己的父母亲。他知道父亲母亲爱吃苹果,有时外出时,他总是买很多新鲜水果,给两位老人。当他在老人身边时拿起水果刀细心地削苹果,削好后在小心翼翼的喂给两位老人。这些看似像是女人的活,姜老师全都包揽在身。他还知道自己的父亲爱喝酒,每当逢年过节时,总会买些酒给自己的老父亲拿过去,什么乌鸡酒、三鞭酒、即墨老酒老人的桌子上总是有的。到时候,老人一开心总会夸赞自己的儿子有孝心。

之后,父亲去世了,只剩母亲一人。有一年冬天,自己的老母亲生了病,念叨着要吃茄子。那是他的工资只有20元,但是他托人去青岛买了30个茄子,花了29元钱,圆了母亲的茄子梦。而自己却省吃俭用从不乱花一元钱。为了母亲,姜老师从没有在经济上说过一个“不”字。这就是姜老师的事迹。

姜老师虽然没有做什么大事,但他有一颗孝心、爱心,他的孝心和爱心总是包含在了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像姜老是这样的人也有很多,如:柔弱肩膀撑起一片艳阳天的杨怀宝;母爱称其生命蓝天的范丽萍;笑对人生情暖人间的韩愈;一路艰辛一路歌的黄来女;男儿当自强的洪战辉;带着病母上大学的刘霆······他们并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那为什么他们是孝老爱亲的模范,以为他们把“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句古话铭记在心中。

“孝”其实并不难,只要有一颗孝心你也可能成为父母心中的孝子。让我们一起把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孝”发扬下去,让我们也成为一个有着民族精神的孝子。

孝老爱亲心得篇5

在学习覃敏同志的先进事迹后,我深受感动。十四年如一日守在生病的丈夫身边,照顾着他,希望他能早点康复,不离不弃。十四年如一日,覃敏同志用自己柔弱肩膀撑起了一个家。她的心地善良、称职担当,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作为妻子的角色,覃敏同志体现了作为一个妻子的:责任。十几年的不离不弃照顾生病的丈夫,一直坚信自己的丈夫能好起来,从不失去信心。人间真情无处不在,十几年来她一如既往,无怨无悔,无微不至,不离不弃,给了丈夫一个妻子能够给予的一切。我曾经试想过,如果我是她,我能像她那样扮演好这个妻子的角色吗?也许会?也许不会?证明我在试想的时候就已经不确定。但她能纹丝不动的那样坚强守着自己的丈夫,这就是我们该向她学习的精神。把一件看似平凡又看似理所当然的事做到不平凡,那就是不平凡的事。此刻,我们无不为之感动,真情无处不在,温暖时刻包围。从此,我们要学会多给予身边人一份关爱,一份理解,一份无私。学会给予、学会付出,而不是学会计较、学会自私。

作为儿媳的.角色,覃敏同志体现了作为儿女的:孝老。对丈夫的父母如同自己亲生父母一样的孝顺。不仅仅要照顾生病的丈夫,还要照顾年迈的父母。在自己公公精神崩溃中风住院的时候,她一直以乐观的态度去安慰公公,无微不至的照顾公公让他们对生活恢复信心。家庭的重任依然没有打倒她。她仍然坚强的面对一起困难。做好每一件她觉得她该做的事。有句古语:百善孝为先,孝敬父母是一种不可缺少的美德。同是为人儿女,在我们面对父母的唠叨,我们体现的是不耐烦。在我们远行时,是否想起家中的父母,是否时常抽空回家陪父母。覃敏同志对自己公公婆婆如同自己的父母细心照顾、关爱倍加、和睦相处是体现我们中国传统:百善孝为先。所以我们要向覃敏同志学习,对父母孝顺,对长辈关爱。

作为母亲的角色,覃敏同志体现了作为父母的:爱亲。覃敏同志自己背负重任同时,对女儿教育也毫不松懈。她非常注重自己对女儿的教育方式,时常教导女儿,认真学习,只有今天的你比昨天更优秀就是最大的进步。女儿叛逆期,她在第一时间请教老师,并用朋友的方法处理好母女关系,如今女儿念高中,乖巧懂事,跟覃敏犹如好朋友,无话不说。覃敏同志在孩子面前已经树立很好的榜样了,潜移默化的已经教会她如何做一个有责任心的人。

作为一名党员,更应该深刻向学习覃敏同志学习,学习她心地善良、称职担当、坚韧不拔。

孝老爱亲心得篇6

孝老爱亲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我们做人的根本。

我们做为新时期的小学生,要把这种传统美德发扬光大,小时候,父母亲就给我讲了“孔融让梨”、“卧冰求鲤”的故事,老师给我们传授知识,讲解做人的道理;学校结合“八荣八耻”的.教育活动,培养提高我们的综合素质。我就像一棵小树苗,在孝老爱亲的环境里茁壮成长。同时,我也享受到了“孝老爱亲、播撒阳光”的快乐。

记得在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我坐公交车回家,车上只剩一个座位了,我赶快坐了上去。到下一站,上来了一位七十多岁的老奶奶,她环顾四周,发现没有了座位,她只好两手抓着扶手站着。车走到一处坑坑洼洼的地方,猛得跳起来,又深深的陷了下去,老奶奶因没站稳,差点摔倒在地。我的心猛得收紧了,脸有点发热,赶紧站起来,走到老奶奶身旁,轻声对老奶奶说:“奶奶,您请坐下吧!”老奶奶吃力得走到座位前,坐下后望着我的脸,露出了一丝微笑,我也高兴的笑了。

在家里,我尽最大的努力帮爸爸妈妈干力所能及的家务活,有好吃的,我会像孔融一样先让爸爸妈妈吃;见到小区的叔叔阿姨我都会主动向她们问好。有时,主动帮老爷爷、老奶奶拎东西或搀扶行动不便的人。我更团结我的小伙伴,在学习、生活中乐于帮助他们。我的实际行动受到了爸爸妈妈的夸奖,特别是小区叔叔阿姨的赞扬,夸我是个懂事、讲礼貌的孩子。我用热情温暖了大家,大家的鼓励进一步激励我健康成长。

我深深地体会到,孝老爱亲是温情、是动力、更是一种美德,是一座人与人之间架起的爱心桥梁。

孝老爱亲心得篇7

杨艳丽,女,现年51岁,中共党员,1985年中师毕业后参加教育工作,是平邑县地方镇第一初级中学的一名普通教师。从教三十年来,把满腔的热忱都奉献给了教育事业,把母亲般的爱都奉献给了学生。工作上对事业勤勤恳恳,生活上对家人无微不至。热心帮扶困难学生,竭心尽力、任劳任怨地照顾老人,把自己的爱心奉献给了家人,也奉献给了社会,谱写了一曲“孝老爱亲”的爱心之歌。

一、孩子们心目中的好“母亲”

自1985年参加教育工作以来,我就一直热爱着教育事业,以高度的事业心和强烈的责任感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之中。无论是在三尺讲台上教书育人,还是在政教处工作,到后来负责妇联工作,我都努力做党的教育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者,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新人的培育者,做对学生进行管理教育和素质教育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做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的引路人。

作为一位母亲,我关爱自己的孩子,教育孩子做一个正直、善良、诚实、有爱心的人;同时,作为一名老师,我更要把这份母爱惠及留守儿童,惠及困难孩子。关注留守儿童,是我负责学校妇联工作以来关注的重点。关心困难家庭,帮助弱势孩子,更是她妇联工作的重要内容。为此,我尽可能全面地了解掌握到每个困难学生的基本信息,与他们促膝谈心,倾听他们的呼声,关心他们的疾苦,竭诚为他们办实事、解难题、做好事。我配合镇妇联走访地方镇的个体企业,联系社会各界资助我校困难学生,架起爱心桥梁。通过积极争取,历年来有300多名贫困学生得到资助,顺利完成了学业,很多人升入理想的学府,成为有用之材。 至今,我经常能收到孩子们从外地打来的电话问候,每当过年过节收到孩子们的祝福电话和短信,我就由衷的高兴。

二、公婆眼中的好儿媳

20xx年,年迈的公公不幸身患肺癌,婆婆身体也不好。我丈夫虽兄妹6人,可是姐妹们都已出嫁,哥哥和弟弟又都在外地工作,就我们离家近。所有的周末、假期,我必须回家腾出时间专心照料老人。每天早晨起床,趁公婆还睡着的时候将屋里屋外收拾干净,做好早饭。老人醒后,就伺候老人刷牙、洗脸、喂饭,联系医生给公公输液,到晚上把公婆安顿好,帮老人洗衣,陪老人聊天,给老人搓背擦身,为老人理发。很多事情我也是现学才会的。收拾完之后才能休息,有时候遇到棘手的事就需要忙到半夜。后来,公公病情越来越重,20xx年元旦,公公又不幸下肢瘫痪。为了照顾老人,我也顾不了面子,每天给公公擦屎端尿,始终坚持恪守孝道,因为我深深懂得“百善孝为先”的古训。我公公一开始不愿意让我照顾,因为端屎端尿的工作又脏又臭,他很难为情。我对老人说:“爸,家里的事情不用您操心,您就安心的养病,俺不能让您一个人躺在那儿受罪不管,只要您身体好了,就是俺做儿女的福分。”亲戚朋友、邻里同事都看在眼里,见面就夸赞。我做这些,都是做儿女的应该做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父母,我也是做母亲的人,我自己尤其能体会到做父母的不易,等父母老了不能动了,做儿女的更应该去尽心尽力照顾她们,我做的这点不算什么。就这样照顾着公公,直到老人家20xx年正月十六去世。

公公去世后,家中只剩下婆婆一人。让她跟着我们住,她不同意。我和丈夫只好上下班、周末、节假日往家跑,为的就是照顾老人。不幸的是,婆婆又在20xx年得了脑中风,瘫痪在床,有时神志不清,整夜整夜不睡觉,心里烦,不好受,看什么都不顺眼,经常喜欢唠叨,有时甚至还会胡乱骂人。有一次,老人突然大发脾气,把刚熬好的汤药打翻在地,又劈头盖脸地大骂一通。我赶紧收拾了,还好言宽慰老人。我能理解这是老人对身体痛苦的一种发泄,只是在一旁默默地听着,心平气和的和老人谈心,化解老人的郁闷。天冷了,我就坐在火炉旁一块一块地烤老人的尿布。婆婆屎尿拉在床上,我也毫无怨言,立即处理干净。陪她啦啦家常说说开心事。我丈夫的哥嫂弟妹都在外地上班,只有我和丈夫轮流照顾,到现在已经四年多了。如今婆婆病情也越来越严重,我会尽自己最大努力,让老人过得更舒心、开心一些,把全部爱心、孝心奉献给老人。

三、家庭中的.好妯娌,同事中的好大姐

我丈夫兄弟姐妹六个,兄弟姊妹多,各有各的家庭,但是都能团结友善,妯娌和睦相处。无论哪一家有事、有困难,都能够商量解决。平时我总是给丈夫说,咱是教书育人的老师,得带头主动承担家庭责任和大小事务,孝敬父母、团结兄弟,妯娌和睦、爱护幼小。在这样一个大家庭中和睦共处,平时家里有什么大小事情也都是一起商量,一起决定。我和妯娌们关系比亲姐妹还要亲。特别是对待老人的问题上,我和丈夫守在老人跟前,照顾的多,出的力多,兄弟姐妹都很感激,不时给老人添置些物品。我们之间相互谦让,相互体谅,从不为鸡毛蒜皮的小事斤斤计较。都本着以和为贵的态度和睦相处,从没有红过脸,兄弟姐妹之间从不因一些锁碎的小事而破坏家庭和睦。

我还乐于帮助别人,不管是同事还是学生,有需要我帮助的,我都很乐意去帮助他们。同事中有婚丧嫁娶,我一定会尽心尽力提供帮助。我对学生也倾注了无尽的爱,哪个学生家庭有困难,我了解情况后,会给学生们申请困难补助,帮这些学生解决燃眉之急。哪个学生在纪律上有不良表现,我也总会耐心教育。

从事教育事业三十年来,我时刻不忘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我忠实地履行工作职责,通过做好自己普通而平凡的本职工作,用实际行动展示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关爱孩子,悉心照顾老人,是我为人父母,也为人儿女应尽的职责。虽然没有什么轰轰烈烈、惊天动地的事迹,可是在平凡的岗位上执著追求、敬业奉献,在家庭中竭心尽力做好分内之事,弘扬传统美德,不也就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吗?

孝老爱亲心得7篇相关文章:

消费情况心得7篇

看榜样7学榜样7心得体会模板8篇

产品培训心得7篇

部队培训心得7篇

社工督导心得7篇

2024班会心得7篇

德育实践心得7篇

看榜样7学榜样7心得体会通用8篇

看榜样7学榜样7心得体会精选5篇

听课的心得推荐7篇

孝老爱亲心得7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113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