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体会是我们在人生道路上不断完善自我的见证,写下自己的心得,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反思和成长,有美篇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去烈士陵园心得优秀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去烈士陵园心得篇1
每年的4月5日,都是我国缅怀先人、烈士的清明节。为了纪念这个有着深远意义的日子,缅怀革命先烈,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学校在3月25日举行了“缅怀革命先烈,清明节扫墓”的活动。
3月25日上午,我们步行了四十多分钟,来到了郑州烈士陵园。 来到烈士陵园,同学们都已累的腰酸背痛的,可仍然认真进行悼念仪式。接着分组活动。我们先参观了陈列堂,接着来到了墓碑旁,认真阅读墓碑上的故事,小心翼翼地把亲手制作的白花放在烈士的墓碑前,在这一刻,我在心里默默的说:“安息吧,烈士们!我们会永远记得你们的”。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虽然今天没下雨,但我们仿佛接受了一场心灵的洗礼。我认为扫墓这种形式,可以让我们了解历史,不忘民族的'自豪感和耻辱感。扫墓不仅仅是怀念,也是心与心的交流,灵魂与灵魂的碰撞。 哀乐响起,我们默哀了一分钟,在这一分钟里,我想了很多。我们今天的美好生活是革命先烈为我们创造出来的,也是革命先烈用鲜血换来的。我们要继承先烈的意志和革命精神,发奋学习,努力成为国家的栋梁,在和平年代为祖国增光添彩。
抬起头,我仿佛看见无数英烈站在我们面前,仿佛听见烈士们英勇不屈的声音。烈士们啊!愿你们像那美丽的鲜花,在祖国大地上散发着芳香,常开不败,让祖国的每一寸土地都充满着生机与希望!你们,为了我们的新中国,为了人民翻身得解放,抛头颅,洒热血,牺牲了自己,换来了今天的美好生活。烈士啊!你们那宁死不屈的精神,激励着我们前进,让我们每个人都充满着为祖国不懈努力的信心。
中午11点多的时候,我们全体同学先合影留念,然后就开始吃饭了。到了12点的时候,我们就开始返回学校了。
走出了陵园大门,我暗暗地说,烈士们啊!明年的今天,会有更多的人来看望你们的,安息吧!
去烈士陵园心得篇2
有许多事虽发生过,却会随时间慢慢被遗忘;有些人虽扬名一时终究被历史浪潮淘去。然而,时光却将烈士载入史册而名垂千古。
当双脚迈入那个庄严又不失生机的陵园,心中涌起莫名的感动。注视着陵园走道两边石碑上刻着的遒劲大字“增城革命烈士纪念碑”,我陷入了沉思。遥想烈士们当年的献身救国的豪情万丈和慷慨激昂。来到烈士墓前边,深深鞠一个躬,抬头望着这中华英雄儿女的陵墓,此时,我内心的震撼却比任何时候都要强烈。那是一种完全不一样的感觉,它似乎把我带到了那个水深火热的年代,又重现了无数英才人杰抛头颅、洒热血为祖国解放而奋斗的场面。
遥望陵园里悠闲的晨练者或者观光者,我的思绪回到了此刻。人们脸上安然、幸福的表情不正是烈士们所期盼的吗是他们用自我的牺牲换取他人的幸福,以至现代,有抗洪战士为保护人民财产的生死不顾,有白衣天使誓死挽救病人的'碧血丹心,有共产党员为人民服务的无怨无悔……这些,不正是烈士精神的继承与发扬吗
在此清明之际,借袅袅青烟寄去我们的思念与决心。也许,岁月能改变山河,但历史将不断证明,有一种精神永远不会失落。崇高、忠诚和无私,将超越时空,成为人类永恒的追求。也许,时间会冲淡记忆,但人们决不会忘记,为祖国牺牲的人们,他们的梦想,他们的信念,使千万人的心灵为之震撼。也许战争的硝烟已离我们远去,但爱党、爱祖国的信念却始终没有改变。每一天有很多的参观者、游客纷至沓来,重温历史,找寻着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从胜利走向胜利的答案。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这是我在参观烈士陵园最深的感受。一个个为了光明而战的英烈们,他们为真理而战,受尽折磨仍宁死不屈,甚至用生命照亮了后人前进的方向,真是可歌可泣。他们的鲜活事迹感染着大家,他们用自我的青春和热血谱写了一曲曲时代的凯歌。他们大义凛然的气概,让每一位参观的党员感慨不已,同时更深深地感受到和平时期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中国共产党人坚定的梦想信念,在烈士陵园参观者的心中默默传递。我们从烈士的足迹中找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从胜利走向胜利的真正原因。时代没有选择让我像烈士们那样轰轰烈烈的为祖国就义,但我有一颗同他们一样爱党、爱祖国、爱人民的心。忘记历史是最大的背叛,我们每一个共产党员都应当了解我党带领中国人民走过的艰苦的历程,理解我党在重大问题上的决策,从而更加相信共产党,拥护共产党,坚持并加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在过去艰苦的环境中,烈士们能为革命献出宝贵的生命而不计较个人得失。在新时期,我们必须要更加珍惜今日所拥有的一切;必须要以先辈们为榜样,勇挑重担,攻坚克难。
先烈们的英勇事迹感染了我,让我明确了新时期党员先进性的方向,在英烈们精神的感召下我将更加努力学习。虽然目前社会存在着许多不和谐的因素,但我要从自身做起,发扬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而努力。时光漫漫,许多往事都会如同过眼浮云,稍纵即逝,但参观烈士陵园所激发出来的坚定信念,却永远铭刻在心!
去烈士陵园心得篇3
又是一年清明时节,我们学校组织我们去烈士陵园扫墓。
一下车,眼前那高高的石碑让我们眼前一亮:是啊!烈士们的确如同石碑那样伟大而刚强。也让我回想起了那些英烈们的豪情壮举。
排好队后,我们踏上一层层台阶在石碑下进行庄严的悼念仪式:首先默哀三分钟,在这过程中同学们个个都那么严肃,眼神中闪现着依依对烈士的缅怀之情。接着,同学们唱起了:“山鸟啼,红花开,阳光照大路……”这是那么深情温暖的歌曲呀!接着由几个同学代表献上了鲜花,祝愿烈士英灵在我们心中永远像花一样灿烂。再来由我们班的学习委员致悼词。然后我们在庄严宣誓:一定会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做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最后致诵词:我们会踏着成千上万的先烈的血迹,为祖国的今天与明天做出贡献。
祭奠完毕,穿过一棵棵高大的树木,我们来到了烈士墓。在瞻仰烈士墓的同时,同学们将一朵朵这几天他们精心制作的小花放在烈士墓前,虽然只是一些小小的花朵,但那是同学们一颗颗真挚的,敬仰的,感恩的心啊。正所谓:“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啊!我们清楚地知道:每个名字后面都有一则感人的故事。然而,每件故事的后面又牺牲了多少英勇的战士啊!还有一些无名英雄,他们的英雄形象是我们心中永远的丰碑!革命先烈们,你们是否听到了我们真心的呼唤:你们永远是最可敬的,最可爱的!我们一定把你们深深地铭记在心,世代传颂,安息吧!烈士们!
在回去之前,我们班在两座大石碑前拍照留念,我们的身后,烈士们英灵时时刻刻都在保护着我们的美好家园,时时刻刻都在捍卫着祖国的今天与明天,时时刻刻都在维护着世界安定和平!
今天去烈士陵园扫墓,我学到了很多革命烈士的英勇事迹,我心里暗暗下定决心要像他们好好学习。
去烈士陵园心得篇4
4月5日,我们校本部9名团员代表与其它校区的各位代表们在校团总支的组织下,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参加了红安红色之旅,参观了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革命烈士陵园。
红安烈士陵园广场面积达到了5000平方米,纪念碑高27.11米,此数字是黄麻起义的纪念日(1927年11月13日)。在陵园的下沉广场,绿化有深刻寓意:路两边种植的银杏树各边13棵,一共有26棵,代表了从1923年-1949年这26年的革命战争历程;在英烈台的两旁种有14棵雪松,代表了红安牺牲的14万英雄儿女;广场周围笔柏和红继木球相间种植共223棵,象征着红安两百多位中国人民解放军的高级将领,也突出了两百将军同一故乡的主题。
随着参观的深入,我们的思绪被带回到那枪林弹雨的革命年代,1927年11月13日,著名的黄麻起义,一举攻克了黄安城,成立了黄安县农民政府和中国工农革命军鄂东军,建立了鄂豫皖边区根据地,中国革命的征程上,播下了一颗希望的火种。
每一幅历史的画卷,都向我们诉说那令人难忘的年代,每一位烈士的背后,都有着令人无比震撼的故事,甚至还有不少烈士连照片,姓名都没有。不少烈士的照片都是依靠后来幸存的革命战士的记忆素描画成的,更让我们无比震撼的是,有不少的女烈士,她们将自己的丈夫、儿子都送去当了红军,而她们也为革命事业奉献了自己的生命;有一位戴克敏烈士,他的全家所有亲人都为革命事业相继牺牲,令所有参观者无比动容!烈士们的目标是一致的,都是为了新中国的成立,为了全国人民得到解放,但是每一位烈士却各有各的故事,他们有的被反动派凌迟处死、有的被反动派秘密枪杀、有的直接作战牺牲、还有的被反动派活埋致死……
这些残酷的刑罚,在今天,我们似乎只能在小说或者影视作品中看到,然而我们的革命先烈们却都承受了这样的酷刑,更难能可贵的是,他们把生的希望留给了自己的革命同志,把死的威胁留给自己,他们为了保守党的秘密,保护革命战友,宁可自己牺牲,也绝不出卖党、出卖同志。是什么可以使这些英雄视死如归?我想那是一种信仰,是一种叫"共产主义"的'信仰,他们胸怀民族自尊心,民族自豪感,充满了革命的理想,人生谁人不死,难能可贵的是死得其所。"共产主义"的信仰,"为祖国的独立统一而战"的革命理想,永远是他们心中的第一,为理想而死,心也光荣。
通过这次参观学习,真正体会到了红安革命烈士的伟大及共产主义事业的伟大。一个人只有建立了正确的信念和理想,树立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才能最好的实现自身的价值。革命烈士能为国家抛头颅,洒热血,而我们现在过着美好生活,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呢。
去烈士陵园心得篇5
11月1日,在献县相关人员的带领下,我们30多名党员前往献县马本斋纪念馆进行参观学习。
怀着崇敬的心情,我来到本斋纪念馆,追忆革命先烈的光荣历史,缅怀先烈的光辉业绩。马本斋作为一名少数民族爱国将领典型,在我国的抗日战争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和影响,他带领的回民支队,在艰苦的条件下,顽强的与日寇展开斗争,为争得国家解放和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整个纪念馆,设计独特,饱含了民族特色和历史韵味;馆内陈设充分显示了当时抗战的艰苦,也更加鲜明地反应了中华民族的顽强和智慧。
在极其恶劣的环境中,我们伟大的党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同心同德,经过八年艰苦卓绝的斗争,最终打败了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取得了中华民族的伟大解放。这次参观使我对党的认识更加深刻,思想得到了又一次升华,更坚定了我为党和人民的事业而奋斗的信心。同时,我深刻感受到:
继承发扬革命先烈精神,就要强化机遇意识和进取观念。抓住机遇,加快发展,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赢得主动,赢得优势的关键所在。当前,我们国家正面临着机遇和挑战,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壮大自己,这是中国共产党人对国家、对民族、对人民必须肩负起来的历史责任。因此,我们一定要发扬敢斗敢胜的精神,切实增强历史责任感和时代紧迫感,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抓住机遇而不可丧失机遇,开拓进取而不可因循守旧。
继承发扬革命先烈精神,就要强化学习意识和危险观念。我们党是一个重视学习、善于学习的党。特别是每当革命和建设的重大历史转折关头,在面临新的形势和任务的时候,总是把学习的问题突出地提到全党的面前。在当代世界风云变幻的形势下,在当代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变革中,我们不熟悉、不了解、不懂得的东西很多。我们党要领导人民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坚持学习、学习、再学习。如果不能通过新的学习和实践,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与执政水平,就会落后于时代,就有失去执政资格的危险。学习必须有良好学风,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发扬创新精神,落脚点要学以致用。
继承发扬革命先烈精神,就要强化创新意识和务实精神。创新思路是兴业的关键,思路决定出路。思路定准了,工作才有目标,行动才有方向,在实践中才会有的放矢,产生最大效益。要坚持好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以开拓有为、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状态,脚踏实地,紧跟时代发展潮流,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形成新认识,开辟新境界。
我曾经参观过一些革命纪念馆,他们的事迹很感人,他们的人格很崇高,他们就是我的榜样。有的没有奖励,没有奖章,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他们不屈不挠,勇往直前,成立了新中国。没有鲜花,没有掌声,为了一个坚定的信念,他们求实创新,建设着新中国。他们不怕流血,不俱牺牲,为振兴中国而奋勇拼搏。不怕辛苦,不怕劳累,为复兴中华而前赴后继。
这次特殊的党课教育活动,给我带来了很大的触动,使我再一次向前跨了一步,作为一名党员,我会以一个党员的职责要求自己,努力作出像他们一样的事业。我们的祖国是个有潜力的国家,中国的未来寄托在我们的身上,我们必须充实自己的头脑,担负起这份职责,以强烈的责任感和饱满的工作热情,真抓实干,恪尽职守,认真履行好工作职责,创造出色的工作业绩,为国家,为人民尽自己的职责。
去烈士陵园心得篇6
站在这里,将军之乡――红安,踏在这千万烈士打下的土地上,感慨万千。
这片红色的土地孕育了14000多位烈士,这片红色的土地养育了300多位将军,这片红土地留下了祖祖辈辈几代人的回忆……满墙刻满他们的神话,写满他们的诗歌,印满他们的传奇,每一位烈士都是为了革命鞠躬尽瘁,舍生取义打下了我们这片安逸的土地,除了敬佩,我们只能羞愧。
想想,我们都是家中二霸,吃穿不愁骄生惯养,我们享着他们带来的福,却干着他们唾弃的事,他们留下了不屈服,愿用血汗改山河的斗志豪言,永垂不朽,而我们怕苦怕累,遇挫折逃避,让自己羞愧,他们是英雄,而我们则是英雄身旁的懒汉,同饭一方水,而我们天壤之别。
我们行军600公里,在常人眼中是不可思议,那红军的2万5算什么呢,我们报怨,但磨炼,磨炼了自己啊,红军2万5千,却是为了全中国浴血奋斗,8年,8年抗战前赴后继,百折不挠,8年烈火丹心血洒河山,宁死不屈的潘忠汝,义勇感天的蔡济黄、开膛破肚永不低头的秦绍勤……红安,养育了多少无穷尽的神话。
挥霍着他们用鲜血打下新生活的我们何时才学得会他们的“留得头颅在,雄心誓不改。”
没有人出娘胎就是豪杰,就是英雄,只要我们努力,每天进步一点点,多坚持一点点,多向前迈进一点点,成功,离我们只剩下一点点,90后的我们,一样会不胜不休,永不言败!
去烈士陵园心得优秀6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