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读好原文的重要性就体现在读后感的写作是否优秀了,大家想让自己的读后感能受到读者的喜爱,我们就必须熟读原著,下面是有美篇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花开次第读后感5篇,感谢您的参阅。
花开次第读后感篇1
?次第花开》书名很好听,封面上的希阿荣博堪布身穿僧衣、戴着半框眼镜、抬头纹盘踞了宽阔的额头,他手握佛珠、双手合十、躬身向前,笑容谦恭而从容。这笑容感染了我,像他身后的绿意带给人无限平和、美好。
目前为止,这算是我看过关于藏传佛教的第二本书。可能是地理上的距离和文化上的差距,总让我们感觉西藏是神秘的,跟藏文字间也有层隔膜。本书的作者是堪布,我搞不清楚藏传佛教里各种称呼,不知活佛、上师、法王、堪布、仁波切等是否存在阶层上的区分。他们的寺庙普及、僧人众多;他们的物质贫瘠、生活条件艰苦,可是他们脸上的笑容都是那么的灿烂,这点让我很好奇。
在我人生受挫的时候,我曾求佛求教。我揪住路遇的传教士问个不休,她们专门请了教内的几个大佬给我答疑解惑,他们教我默念主、求救于主、每天保持与主的沟通;我去寺庙里烧香、吃斋饭、观察来往的佛家和在家弟子,我在佛教盛行的老挝充分沐浴了佛光;我跟纯种的穆斯林促膝长谈,话题涉及到他们的日常生活跟信念之间的关系,他们有浓厚的传统坚持斋戒。我跟每个在此阶段跟我交集的人讨论宗教对人心灵和生活的影响。一圈圈绕下来,我发现,宗教对我的作用微乎其微。我就像在一个无边无际的迷宫里突围,却被困在里面、原地打转。我太爱追根究底了,信仰的东西是不能推敲的。所有我求教过的人都被我问得不耐烦,他们告诉我:你只要信就好了,问那么多干什么!
对于心中的信仰,他们都那么坚信,且信念不退,真好。
作者在此书中主要讲佛法,将解脱之道,较为通俗易懂。我们以往所有的知识、技能、思想都只能应对现世的、与生相关的问题,而死亡是什么,该怎么办,没学过。藏人,从生来似乎就在为好死做打算、做修行。
他们认为,轮回的本质就是痛苦。对于从痛苦中解脱的方法,作者提供两种。首先痛苦的根本原因在于我执。(那么身体的痛苦呢?)作者指出,我们应放下执着。人生的烦恼此起彼伏,我们唯一能做的只有面对当下、回归内心。如果你在那悲欢离合间体认无常、缘起、因果,这是修行。寂天菩萨说,问题若有办法解决,就不必担心;若没办法解决,担心也没用。其次,造成痛苦的不是无常,而是对无常的恐惧。任何事物包括我们自己在内都是无我的,都没有永恒、固有、实存的性质。(细想这话是对的,我们的出生是偶然,我们的存在是恩赐,我们也没有资格保证自己的生命永恒。自我生命的存、亡都是偶然。)克服这种恐惧有两个办法,一是熟悉无常,二是了解恐惧无常的原因(我们只是熟悉自己面对痛苦时的那份恐惧和挫败,对痛苦本身却从不敢凑近仔细看看。)。
熟悉无常:人生就是这样,无法圆满,各人有各人的因缘,放不下也没有用,倒是应该考虑如果不得不舍弃这个人身,自己是否有把握解脱。对于人生的无常,我们都能理解;可是对于宝贵的生命,我们每天都止不住地在浪费。虽然我们常说人生苦短,但心里真实的感受却是来日方长。人们容易忘记老之将至,死亡不可避免。要做什么事情,以后有的是机会,急什么?人们总认为无常离自己很远,不要说旁人的生死离别与自己无关,就算是自己遭遇重大变故,比如罹患疾病、亲友去世,也很难从根本上改变对无常这个基本事实的习惯性忽视。我们是一群严重健忘症的人。我们应该保持对生命和时间的敬畏啊!对于身体的疼痛的精神治疗方法要运用无常。当身体不舒服时,我们提醒自己:没有我,只是这个肉体的某些部分、某些功能出了问题,不舒服、疼痛也只是一时的感受,而感受随时在变化。仅仅是知道没有一个实存的我在生病、在受苦,都会令心里的焦虑、恐惧放松很多。对修行人而言,生病使我们更真切地体会到众生的痛苦和他们对健康快乐的渴求。
安乐,说到底,是一种心的感受。有时候,人们并非不快乐,只是以为自己不快乐而已。去了解熟悉自己心念的活动,会发现每一个单纯而直接的当下都带着淡淡的喜悦。对于负面情绪,正视它们:看它们从何而来,往哪里去!仔细观察,我们深深执着的人、事物、状态等一切,没有一样对我们的生活来说是不可或缺的。人们之所以认为自己必须要这样要那样才快乐,完全是惯性思维在作怪。当一些突发事件,如疾病、灾难,打断我们惯常的思维方式,我们就会发现其实自己并不像原先以为的那样需要很多条件才能感到快乐。
幸福感源自内心的安宁,克制负面情绪和主动培养证明积极的心态有助于建立强大、平和的内心世界。佛法不向你承诺安全感或确定性,事实上,它恰恰要打破你对安全的幻想。期望和恐惧其实是同一个东西的两面,有期望就会有恐惧。(说的有道理,期望的多恐惧更多。) 把自己看的太重是我们另一个顽强的习惯。从抓取转向舍弃,仿佛是个重大选择,而实际上我们别无选择。你会发现,其实自己从一开始就没有什么好失去的。
由于缺乏心的训练,一般人的心力微弱,如风中之烛摇曳不定。如果不能面对自己的混乱,定力将无从谈起。自律的第一步是察觉自己,与自己亲密相处,城市的觉察自己所有的活动,柔和地对待自己。第二是不让自己沉浸在对人对事的无益的想象中。修行不是一场魔术表演,从头到尾让你兴奋、惊奇、目不暇接。修行可能比你企图逃避的日常生活更加琐碎平常。修行知识让自己放松下来,不再对抗,习惯那种不确定性并安住于此。
愿一切众生离苦得乐,究竟成佛。
花开次第读后感篇2
很多人推荐这本书,说它可以缓解焦虑,因为这本书里有(西)藏人精神保持愉悦的秘密。读这本书时更容易让人想起唐三藏,宣讲佛法,娓娓道来。这本书对于唯物主义者来说,读起来不能非常投入,游离在进入书本与跳出书本之间。进入书本,是因为非常赞同一些观点;跳出书本是因为不能赞同某些观点。大部分时间都能非常投入,偶尔会游离。
因果轮回、世事无常,无论佛家弟子还是普通众生都能接受这一观点。所谓因果轮回,并非指鬼魂转世,而是指人所做的事情都会有映射:大到人类生产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进而影响到人类自身的生存;小到一个人所做的事情会直接或间接影响自己或下一代的生活。“世事无常”,虽然看起来这一事实人人皆知,但众生心里真实的感受却是来日方长,要做什么事情以后还有的是机会。人们总是认为无常离自己很远,不要说生离死别与自己无关,就算是遭遇重大变故,也很难从基本上改变对“无常”这个基本事实的习惯性忽视,就像得了健忘症的人,受苦受难,哭天抹泪,心灰意冷,全架不住健忘,一转眼工夫又哪儿热闹往哪儿赶了。
为什么灾难如此频繁?即便是在信徒众多的青海玉树,那里也曾因大地震导致几万人丧生。作者试图为玉树地震找到合理的佛法解释,用了很长的篇幅,这显然很难解释得通,最后的结论是“无常不择人,并不因为是佛家弟子或佛家圣地就不发生”,多少有些逆来顺受的味道。玉树地震,用地壳板块运动学说更容易解释得通,如果有足够先进的勘测技术进而能够更准确地预测地震,那几万人就能幸免于难,很多时候科学更能防患于未然。
书看了一部分,择其善者而从之。佛法督促众生行善以求众生皆得救赎;佛法教人接受无常,给人心理上的慰藉;佛法崇尚布施,让人心情保持愉悦。
花开次第读后感篇3
用一个月时间读完了希阿荣博堪布的著作《次第花开》。就我个人而言,把这本书放在《透过佛法看世界》之后第二本读正合适。比起更贴近日常生活的《透过佛法看世界》,《次第花开》讲解得更深入,从《上师和弟子》章节起,不少章节都是希阿荣博堪布在回忆、感念接触到的善良、极具慈悲心的上师们,一个个真实生动的人物令人感动。
?次第花开》这本书让我进一步理解了佛学不是一门用来研究的哲学,它的目的是帮助我们在实际生活中调整心态、改变思维方式,让我们即便在困境中也能达到平和喜乐的心态,减轻焦虑、烦恼和痛苦。“佛教徒”一词在藏文中的意思是“内道者”,即向内观照、从本心而非本心之外找真理的人。
首先,我们可以从认识痛苦开始。人生的得失起伏都可以是觉悟的契机,关键看你以怎样的心去面对。如果我们在内心能坦然接受生活是无常的、生活中有得有失是自然的、人生本来如此,就可以做好准备、以平常心对待,更好地集中精力处理问题本身,而不是无谓地陷在额外的恐惧、焦虑等情绪中。书中有句话说得好,该经历的痛还得经历,我们却不再那样感到苦。
举个例子,疾病可以成为我们培养出离心、菩提心的好机会。人在病中,能比平常更深刻地认识痛苦。寂天菩萨曾说:“问题若有办法解决,就不必担心;若没办法解决,担心也没有用。”如果能有这样放松的心态,则对我们很有帮助,反之,负面情绪往往会加重病情。痛苦消失就是快乐。而经历过痛苦会更加意识到日常快乐的可贵,才会更珍惜当下的时光。回首往日,我总是在一场病初愈后更容易感到满足和快乐。如今懂得了人生无常的道理,我在日常生活中也更容易感到快乐了。
?次第花开》还教我放松下来。陷入逆境时,我们感觉要被压垮了,世界缩小到只剩下眼前那一堆困难。希阿荣博堪布的上师才旺晋美堪布曾对他说:“弟子,你应该把窗户打开,看外面的虚空,宁静而广阔。尽量放松身心,凝视天空,慢慢地把心融入天空中,安住。”这是个很好的方法。我们需要放松下来,不把生活中的每件事都看得至关重要。希阿荣博堪布说过,我们觉得自己被难题困住,总想找办法解决,可更大的问题也许在于我们过分关注“解决问题”了,却从来没有想过回头去看看那些问题到底是不是问题。很可能,换个角度,它就不是问题,至少不是那么严重的问题。他还说过,人要能够看破眼前。一时一事的得失好坏放到整个人生中看,都显得渺小短暂。很多事情,当时觉得多么重大,而隔着时间空间回头看,就知道人生充满选择和可能性,不走这条路,可以走那条路。
?次第花开》让我对管理情绪也有了更深的感悟。本来情绪只是一点小火星,跑出来做观众,冷眼旁观,也就是“觉察”,过一会儿火自己就灭了。我们遇到情况不要急于做出反应,而是放慢整个事情的节奏,给自己留一点空间去观察和感受,让自己可以看清事情的原貌,而不是被冲动牵着鼻子走。
我最近就在实践跳脱出来观察情绪,想着多大事啊,会好起来的,然后顺其自然,看着情绪的浮云飘走。比如前一阵工作上突然有个紧急的任务,我不知不觉就开始着急,于是告诉自己要“觉察情绪”,跳脱出来,发现自己手脚有点冰凉,对自己说担心也没用,调整呼吸,专注事情本身就好,过一会儿情绪的浮云就真的飘走了。
?次第花开》让我在知足常乐的基础上又学会感恩、认识到自己的幸运,对自己遇到的一切由衷地珍惜和感激。这对改善心态很有用。最近也经常在想着自己的幸运,感恩通过邢老师认识了佛学,心态一直在进步。之前的人生虽然遇到过一些大小挫折,但回首往昔,总的来说是幸运的。感恩真的能让内心时常充满平和喜乐。
两千多年前,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慨叹:所有众生都有一颗本自具足的菩提心。它一直在那里,从未离开过我们,所以修行不为再去成就什么、证明什么,而只是引导我们放松下来,慢慢去贴近本心。我们之所以很难体会到本心,是因为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所作所为,大都在牵着我们朝与本心相反的方向走。我觉得这有点拨云见日的感觉,希望我们都能拨开心上覆盖的各种情绪和欲望的云雾,慢慢去贴近本心!
花开次第读后感篇4
今天,为大家介绍一本红遍全网的书——《次第花开》。作者希阿荣博堪布是当今颇具影响力的心灵导师,曾影响十几万人的生命轨迹。《次第花开》是希阿荣博堪布所写的心灵随笔集,以现代人的思维和表达方式,将心灵世界应有的美好境界娓娓道来。他的文字像诗一样优美,内容特别容易能打动我们的心灵,不会特别震撼,可随便读一页、一段,或只是只言片语,当你掩卷思索时,却发现已经说到心里去了,很耐回味。
它是一本关照内心的书,并非我们以为的心灵鸡汤,而且真正能在人生路上给予你帮助,让你如何透过佛法看世界,让你在人生实苦的基础上去修行,从而获得真正的解脱之道。
取名“次第花开”,是因为在人生的修行路上,是平凡而具体的每一件事情的积累,次第而生,次第而行,次第花开,花开见佛。
我们总是感叹人生太苦,生命没有价值,活着没有意义,社会上越来越多的青年开始走向低欲望与寻求精神的归宿上,越来越多人开始从对物质的追求转向对精神的高度与信仰上来,所以,很多人开始喜欢禅修,打坐,在闹市中寻一方净土,与世无争地过自己想要的生活,所以,宅文化才越来越盛行,独处的人越来越多,只因为他们更加注重自己内心的宁静与自身的幸福感,不再随波逐流,不再人云亦云,也不再强融与顺从别人,与其不讨好,倒不如好好爱自己。
有些人不知道自己的执念在哪,无意识;有些人知道自己的执念是什么,可走不出去;还有些人在人生的经历和阅历中,不断地学习和成长过程当中慢慢在淡化我执。放得下不是一句话,是需思想的提升和落地的方法去践行,需要付诸行动。当你在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强大自己的内心,开阔自己的眼界和格局时便有了底气,内心深处充满了生机和力量,真实的去接纳现实,面对问题,那个坎终将会过去,剩下的交给时间,请给自己一点耐心。
这本书字里行间流露出的生活智慧,浅显易懂,很贴近我们,真实,让你可以获得内心的祥和与宁静。它可以作为你一生的朋友。
花开次第读后感篇5
去年因为习茶,有幸得到一位骨灰级金刚经的受益者,不拘泥于形式的奇人居士的布施,他对佛祖的参悟是“佛祖不是用来求什么,保佑什么的,而是用来感恩的。普天之下那么多人,佛祖保佑的过来吗?但是,你去感恩他,他会感知到的,这就就是慧根”。
那天在听完他前半生不亚于经典武侠小说里的奇人奇事奇遇后参悟佛法,皈依佛门的经历,在回家的路上,几个姐妹对佛法,金刚经有了新的正等觉开示,甚至讨论起我们普通人讳莫如深的皈依,都打开了菩提心。
看不见的却在眼前,最美的远方就在身边:
其实,如《次第花开》书中对皈依的正解:“皈依佛法是需要胆识的,因为佛法不向你承诺安全感或确定性,事实上,它恰恰要打破众人对安全的幻想”。这个世界的万物都是成住坏灭的,就是不断发生变化的。一切痛苦的根源,都是我们长期以来对自身以及外部的世界存在着一个根深蒂固的误解——执幻为实。
万事万物都是依赖内在和外在的条件而生灭的,因此不具有固有性和恒常性,就是我们常人所认为的被承诺的安全感。读到这,就让我想到了李中莹大师对承诺的注解,大体意思是,大部分人在作承诺时都是真诚的,但是没有意识到,自己的信念和价值观在改变,他们无法预测和操控自己的未来变得怎样。
因此对承诺的定义是:我会维持这样,直到需要改变为止。所以,要珍惜当下,同时维持照顾自己的能力。
况且安全感不是别人给予的,而是内心的饱满,自予自己。都说人的全身细胞七年会换一次,就等于换了个人,那改变就是很正常的事情了。现下慎独和独处是很流行的说法,就是要经常沉淀下来,多与灵魂深处探寻,思考,才能直面自我,不忘初心。
佛教徒就是决心与自己亲密相处的人,一来诚实地觉察自己身、语、意的所有活动,二是柔和对待自己。只有对自己慈悲,才会真正对他人慈悲,只有对自己柔和,尊重内心感受,才会体念他人的感受,做到利他惠己。
你是否有智慧,跳出身外,看看自己。佛即觉悟,觉悟世间本无我。
花开次第读后感5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