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语录》读后感8篇

时间:
Lonesome
分享
下载本文

只有将读后感写好了,才能吸引更多人来阅读原作,优秀的读后感是建立在认真阅读完原著的基础之上的,下面是有美篇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2023语录》读后感8篇,感谢您的参阅。

《2023语录》读后感8篇

《2023语录》读后感篇1

这本书是一个能够教给我们做人的规矩道理的书,当然如果我们直接看这本书的话,有很多是文言文,我们很难理解,所以说我们最好还是看一下那种白话文的书。通过研读这本书,我们也可以知道,他告诉我们的是为人处事的一些原则。

自古就有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言论,中国的统治者也有很多人用此来治理天下,在今天这个日新月异竞争激烈的社会中,现实中有出售的不合时宜,让每个人都难免会感觉到有很多缺憾或者说不如意,但是呢,我们有的可能无力去做一些改变,但是通过论语的解读可以改变我们对待这些事情的态度。告诉我们如何用平和的心态去对待生活中的不顺和缺憾,甚至是苦难,如何在工作中把这种遗憾转化为动力和力量,把工作做得更好更踏实。这些内容我们在论语中都能有所启发,人生百年输了,武汉人这一生中会遇到这样或那样不如意的事情,人首先要能够正确面对人生的遗憾,要在最短的时间内接受下来,不要纠缠在里面啊,一遍一遍的问天问地,这样只能会加重你的痛苦。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是我们中国人传统的道德思想,在论语中孔子谈及理想时,并不认为志向越高远就越好,真正重要的是一个人的定力与信念,无论你的理想是大还是小现实,所有理想的基础在于找到内心的真正的感受,一个人的内心的感受,永远要比他在外在的业绩更加重要。

在孔子的《论语》中都说,做人的境界,君子是大家心中理想的人格标准,君子的力量始于人格与内心,如果一个人在当今的社会中反省自己的行为,而能够不后悔不愧疚,要使自己做过的每一件事都经得住推敲,实在是极不容易的事情,我们无法左右外面的世界,只有让我们的内心选择能力强大,明白如何取舍,一个人对自己严格要求一点,对别人就会厚道一点,平时大家说做人要厚道,厚道并不是窝囊,而是他可以包容和悲悯别人的过错,可以设身处地的在别人的立场上想问题,因此只有给予才会给你最终的寰宇,别人都说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做人无论成功与否,能做到不怨天不尤,人才是君子之都。

?论语》是道德与智慧的结晶,它是一个循循善诱的教师,又是一个政治太宽容的,又有人因为她可以饮,是我们的道德建造,品行修养,让我们在生活中找准方向。我还要继续认真的研读这本书,不断进步。

《2023语录》读后感篇2

今天,我在《课外阅读》上读到了一篇文章,它深深地触动我的心弦,文章的名字叫做《丑石》。

这篇文章的内容很简单,讲的是:我们家门口有一块很丑很丑的丑石,他就那样——黑黝黝、坑坑洼洼的躺在门口,伯父想要用它垒山墙,却无法垒上。想用它洗一台石墨,可它的石质又太细,不适合。也不能雕刻,不能捶布。他什么都做不了,我们都讨厌起他来,想要把它搬走,但他就像长在那里一样,我们怎么也搬不动他。他成天丑丑的在那碍事,人人都十分讨厌他。终于有一天,一个天文学家来了,他发现了我家门口的这块丑石,说道:“这是一块从天上掉下来已有二三百年了不起的陨石,又说它很丑,但这正是它的美——这是丑到极致的美,他不是其他顽石所能比拟的,所以常常遭受一般世俗的嘲讽。”我和奶奶的脸红了……

读完这篇文章,面对着这块丑石,我不禁赞叹,明明有那么大的价值,却默默无闻的隐藏着自己的光辉,静静的、默默地忍受着人们的讨厌、厌恶,屈于误解屈于寂寞的生存的伟大,而这种精神正值得我们去学习。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人为眼前的一点点成绩而裹足不前。也有许多人为眼前的一点点小挫折而丢掉自信,我们不能这样,应该不断地充实自己,提高内涵,树立远大的理想,然后认定一个目标,不断地去追逐,这样才能实现抱负。

这篇文章《丑石》令我深受启发,它教会了我坚持不懈、勇往直前的精神!

《2023语录》读后感篇3

最近,我读了一本名著,作者是苏联著名作家玛克西姆·高尔基,他的命运和书中的阿廖沙相似,我读完总有一种想哭的感觉。

主人公阿廖沙他的命运很悲惨,自小失父,母亲投奔外祖父。外祖父为人狠恶,把阿廖沙打的失去知觉。他的两个舅舅每天因为财产而争吵,家里充满了不和谐。他们自私、贪婪,这一切都给阿廖沙幼小无知的心灵留下了阴影,母亲去世,外祖父将他赶出家门,叫他去人间讨饭。他还是一个无知的孩子,踏上冰冷的社会。常遭到别人的毒打、欺负,歧视,幼小的他以他顽强的意志,相信未来是美好的,他遇到困难不退缩。

看看命运如此悲惨的阿廖沙,再看看生在福中不知福的我们,他吃不饱,穿不暖,每天还要小心着被外祖父受欺负,如果我们要是生活在俄国沙皇的时期又会怎样呢?肯定没有阿廖沙那样乐观。

现在我们的祖国繁荣伟大,我们都生活在幸福的时代下,都是父母的心肝宝贝,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而年纪小小的阿廖沙已经去闯荡世界,想要幸福,首先我们先要学会吃苦,美好必须有所付出,才会长久,才会得到。

即将步入初中的我,回忆起自己童年的美好时光,读了高尔基的《童年》后,才知道什么是童年,什么是幸福童年,什么叫做珍惜童年!在黑暗长河尽头中,肯定有一束光在发光,只要仍保持不灭的信心,即使你眼前是黑暗,即使生活是悲痛,坚持做一个善良、乐观,富有同情心的人,那么你一定会迎来生命的光辉,珍惜美好时光,以优异的成绩回报亲人。

《2023语录》读后感篇4

既然我们可以有这么多朋友,那么朋友有没有种类之分呢?孔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和”可视为开放与包容,“同”可视为封闭与单一。从人际交往来说,“和”指与不同类型的人交往,“同”是指只与气息相投的人交朋友。不同类型指得又是什么呢?我觉得“朋友”这个词事实上很难定义,在很多场合,“朋友”只是“有用的熟人”的代名词。勉强加以分类,可以以一个个体为中心,从他的主观角度出发,以工具性目的和价值或情感认同性目的各自所占比例为尺度,画圈。围绕个体最紧的是主要以纯粹价值认同为纽带的朋友,越外围的朋友,工具性越重。

当然,所谓工具性和认同性只是为了划分方便,在实际中,两者搀杂在一起,很难一刀切。不过,也会有极端情况,如果我们对于一个人毫无感情可言,与他相交只剩利用价值了,我想我们即使称之为朋友,其内涵也变味儿了。这还仅仅是主观的划分,客观的现实生活常常让我们与工具性朋友保持最密切的关系,而认同性朋友可能一年也见不了几次面,但两个人的心还是相通的,客观不能,主观也无须见面。所谓“君子之交淡如水”可能指的就是这种情况。

但是这种划分仍不严密,只考虑了常态、共时的情况。在人生的各个阶段,我们都会结交上述两种朋友。有的朋友相伴一生,有的朋友只解燃眉之急,有的朋友只在人生旅途中同路一段。最值得珍惜的是老朋友,最难忘的是在人生的关键时刻出现的,又不能永远在一起的朋友。这虽然是人生憾事,话又说回来,我们也不必刻意去保持联系。因为情感的相投、价值的认同往往只在某一情境、某一机缘下才产生。执着地追求全面的了解可能会使刹那的美感烟消云散。所谓距离产生美,我和他不可能在每一方面都取得一种和谐,该散就散,回忆有时更加美好。

所以子曰:“可与共学,未可与适道;可与适道,未可与立;可与立,未可与权。”(子罕)再进一步说,如果我们能欣赏他人异于己的地方,那和他们交朋友也不是件困难的事。这一点与认同感并不矛盾。接受甚至欣赏异己,便意味着从反面认同了对方的“异”,从“异”中求得了“同”,达到“和合”的境界。这或许就是孔子所说的“君子和而不同”的基础。如果说俞伯牙之于钟子期是一种同质的认同,那么庄子之于惠施就是一种异质的认同。好比矛盾的双方,缺少任何一方,另一方都将失去存在的价值。

《2023语录》读后感篇5

你读过《夏洛的网》吗?它是一本关于友谊的书,是美国作家e·b·怀特的作品。这本书读起来虽然简单易懂,但故事情节却很出人意料,故事里还藏着许多深刻的道理,读了以后令人回味无穷。

?夏洛的网》这本书里有四个主要的人物,他们分别是弗恩、威尔伯、夏洛、和坦普尔顿。弗恩是一个善良的小女孩,她从爸爸手里救下了一只非常弱小的、恐怕会养不活的落脚猪,给它取名叫“威尔伯”。弗恩细心地照料威尔伯,和它一起去河边玩耍,一起去野外散步,把威尔伯养得很健壮。

威尔伯渐渐长大了,就被迫卖给了邻居,搬到了新的谷仓。一开始威尔伯觉得很孤独,它向往自由,它也很想念弗恩,曾经偷跑出谷仓去寻找弗恩。后来他在谷仓里遇到了很多朋友,尤其是一只名叫“夏洛”的蜘蛛,他们成了最好的朋友。威尔伯在夏洛的帮助和鼓励下,从胆小变得坚强,变得充满自信,并且还懂得了感恩,在夏洛死了以后,还照料夏洛的子子孙孙。

夏洛是一只充满智慧,冷静、善良的蜘蛛。为了不让威尔伯到了圣诞节的时候被主人杀掉做成熏肉,它沉着、耐心地想办法。它用自己织的网为威尔伯创造了奇迹。它织了“王牌猪”“光彩照人”和“谦卑”这些字,让人们以为威尔伯真的像网上的字一样优秀。后来,威尔伯出了名,还得了奖,主人心满意足,再也不会杀掉它做熏肉了。

坦普尔顿是一只又坏又贪吃的老鼠。它平常偷鸡摸狗,人见人厌,但是它也有善良的一面。它打破了心爱的臭蛋救了夏洛,它还为夏洛找来很好的词语帮助威尔伯。看来,就算有人长得贼眉鼠眼,也不一定是坏人,我们绝不能以貌取人。

故事让我最感动的地方是威尔伯和夏洛之间真诚的友谊。夏洛为了救威尔伯的命,她用尽全力织了最后一张网,最后连自己的孩子出世也没有见到就死了。而威尔伯也懂得了知恩图报,把夏洛的子子孙孙照料得很好,并且告诉它们,夏洛是多么的善良、充满智慧和乐于助人!这本书让我明白了,珍贵的友谊是相互的,如果我真诚地对待他人,他人也会真诚地对待我。

《2023语录》读后感篇6

这本书是我妈妈给我买的,是在我生日那天买的我十分的感动,我要好好的读这篇文章,好好的欣赏文章,好对的起我的妈妈。

从中我了解到了作者夏洛蒂。勃郎特的许多事。她出生在一个年经济困顿、多灾多难的家庭;居住在一个远离尘器的穷乡僻壤;生活在革命势头正健,国家由农民向工业国过渡,新兴资产阶级日益壮大的时代,这些都给她的小说创作上打上了可见的烙印。

可惜,上帝似乎毫不吝啬的塑造了这个天才们。有似乎急不可耐伸出了毁灭之手。这些才华横溢的儿女,都无一例外的先于父亲再人生的黄金时间离开了人间。惜乎,勃郎特姐妹!

不久,简。爱又陷入了爱情的旋涡。个性及强的她同样保持着个人高贵的尊严,在情敌面前显得大家闺秀,毫不逊色,对于英格拉姆小姐的咄咄逼人,她从容面对。

同样,在罗切斯特的面前,她从不因为自己是一个地位低贱的家庭教师,而感到自卑,她认为他们是平等的。不应该因为她是仆人,而不能受到别人的尊重。也正因为她的正直,高尚,纯洁,心灵没有受到世俗社会的污染。使得罗切斯特感到自惭性秽,同时对她肃然起敬,并深深地爱上了她。他的真心,让她感动,她接受了他。后来,简。爱发现罗切斯特已有了妻子,她的自尊自重再次出现,毫不犹豫地离开了他,她对爱情的专一,让我敬佩。

从这本书中,可以看出它塑造了一个体现新兴阶级的某些要求的女性形象,刻画了工业革命时期的时代精神。

我十分喜欢这篇文章,让我十分感动,我以后还要读这本书。

《2023语录》读后感篇7

如果有这样一面镜子,你就不能帮忙找一下吗?但麻瓜也有自己的魔镜。那些爱钱的人喜欢玩大富翁,那些想成为英雄的人是诸神的大英雄,而那些想主宰宇宙的人只是在网上冲浪和玩星际争霸,有些人甚至只想玩家庭游戏……只要你想要,你就能得到它。这是麻瓜发明的。它没有输给厄里斯魔镜的效果,所以他们喜欢它。

邓布利多教授总是告诉我们一些非常重要的话,比如这句话:“如果你有一天碰巧看到它,你应该做好心理准备。”沉溺于虚幻的梦想而忘记现实生活是没有用的。请记住。在第二部分,小女孩金妮非常偶然地得到了一本魔法日记。50年前,它属于一个名叫汤姆·里德尔的老大哥。他不仅有力量,而且善解人意,所以我们的小金妮像世界上所有的小女孩一样信任他。但我从没想过日记里的汤姆·里德尔是伏地魔!于是金妮成了伏地魔的囚徒,不自觉地为他打开了密室。

那么金妮是怎么成为伏地魔的囚徒的呢?“他的日记!我已经写了一年了,他一直给我回信。“上帝,听着,多么可怕的事情。聊天会带来灾难!

一个人继续写,另一个人继续写。想象一下伏地魔的日记有多熟悉。有很多像金妮一样善良的女孩,她们总是很敏感,喜欢和她们认为值得信任的人交谈。他们用自己的理想和想象把自己的真情献给他们所建设的人。每一天,当他们不跟那个人说话,他们感到空虚,成为那个人的俘虏,直到被那个人毁灭。

我总是想把书中韦斯莱先生的那句话改一改:“永远不要相信对你毫无益处的事情,除非你看到了它隐藏的内心!”斯莱特林的继承人,别跟我说话!

《2023语录》读后感篇8

今天,我坐在桌前一遍又一追地背着《伤仲永》这篇古文。背着,背着,我不禁陷入了沉思。虽然作者王安石写得有些夸张,但写出了方仲永之所以由神童变为常人,关键的一点,在他还无法把握自身的时候,他父亲贪图小利,把他当做获利的工具,不教育他继续好好学习,以致他的才华也就在世俗的恭维面前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但在现实生活中,也有跟仲永前途不同的“神童”。像我国著名的戏剧活动家田汉,小时聪颖过人,尤善吟诗联对。昔日有一墨客路过他家旁边的客店,曾书一句上联“二河两岩双江口”,久久无人对上。田汉11岁时,见之援笔即书:“单人独马一杆枪。”田汉后来能取得惊人的成就,除了他惊人的才华,当然跟平常刻苦发奋是分不开的。

通过这两个故事的对比,说明人的才能不是一成不变的,而后天的教育和学习在造就人才方面是起决定作用的。

然而在我们社会主义国家里,却也有被钱财或虚荣迷了心窍的家长,为了让孩子“一鸣惊人”,一味地给孩子加作业,加压力,以致孩子整天头昏眼花,不仅没有起到好的效果,反而起了副作用,以后孩子一看到作业题,一提到学习,就有一种莫名的烦躁与恐惧。

我在这里告诫“神童”的家长们,不要忽略了孩子的爱好,也不要一味地为让孩子“成名”而把他们“捆”在急功近利的巢穴之中。让孩子们从枯燥、被动的学习中走出,从束缚的生活中走出来,去领略大自然,领略人生奋斗之乐趣吧!

《2023语录》读后感8篇相关文章:

2023第一课读后感模板8篇

海底两万里2023读后感精选8篇

2023年寒假小学生读后感8篇

2023第一课读后感8篇

电影2023读后感推荐8篇

2023年开学第一课读读后感8篇

回顾2023期望2023作文通用8篇

2023年春天的第一场雪作文8篇

2023-2023学年教学工作计划8篇

小学生关于2023的作文最新8篇

《2023语录》读后感8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36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