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0读后感7篇

时间:
Kris
分享
下载本文

编写一篇读后感帮助强化小伙伴们对名著情节的认识,为了写好一篇有收藏价值的读后感,大家都要重点阐述个人的观点,以下是有美篇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1300读后感7篇,供大家参考。

1300读后感7篇

1300读后感篇1

最近就段时间我总是在读作者陶继新老师写的书名叫《做一个幸福的教师》一书,该书有着他的三个讲演录,“读书与教师生命成长”、“打点幸福人生”、“孔子的精神世界”。捧着此书,感觉很奇妙,初读时,兴奋无比,感觉到一种心灵的平静与灵魂的提升,越往下读心头越有沉甸甸的感觉,而且挥之不去。沉甸之外,感觉头脑中一片绿地铺展开去,绵延无尽。读后不由思索,什么是教育?什么是幸福教师?答案模模糊糊,忽近忽远,若有若无,一惊之下,一直在小范围内不无自负、自信的我,不知所向。

透过两千五百年的风雨岁月,审视我们今天的教育,在我看来,现在的教育也曾强调“以人为本”。读完《做一个幸福的教师》一书,才知自己思想多么浅薄,大谈“以人为本”的时候并不明了什么是人之“本”,怎样去“以人为本”。是啊,曾经提出的“学生参与度高、时间利用率高、目标达成率高”的课堂三维目标,对人生命质量的提高、对灵魂幸福指数的帮助能有多少?只不过是把知识的掌握、能力的提高,通过一种近于反复训练的方式做了一种规范和评价范式。直接效果自然是提高成绩服务于考试。

我从事教育工作已经6个年头了,我一直以来在思考学生的健康发展靠什么?成绩,显然不是全部,因为我们成人之后的生存靠的是综合素质能力;不是成绩,显然也不对,因为成绩是敲门砖,没有优异的成绩就不能提升人生的生存起点。读完《做一个幸福的教师》一书大大提高了我我对我本身工作,对学生教育成绩的认识。对学生教育在学校和家庭的共同教育的结果,如此说来,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既要关注学生的成绩也要关注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提升。直奔成绩弱化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提升是片面的,不谈成绩说是素质教育也是片面的。素质教育的要义就是要关注生命健康、关注生命快乐、关注生命幸福、关注生命习惯、关注学生一生发展的教育!

陶继新老师《做一个幸福的教师》一书中关于教师和学生相处学习的环境,我认为在教师职业幸福感最重要的源泉,是学生的成功和他们对你的真情回报,影响教师职业幸福感的许多不利因素都可以从学生对教师的尊重、理解、感激中得到弥补。但要让学生感恩你,你就必须学会感恩学生、呵护学生、尊重学生,真正做到这点并不容易,但如果你只知道权威,那也许你会离幸福更远。在本书中提到了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和谐给予每个人的重要性,所以学生健康成长,老师、家长是引路人,“一个人能走多远要看和谁一起走”,老师与家长对学生的成长来讲期望方向永远是一致的,所以家校教育应该和谐,只有和谐才能共振,只有共振才能有最大可能的生成。因此老师埋怨学生、家长埋怨孩子,老师埋怨家长、家长埋怨老师都是不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当你学会赞美学生的时候、当你学会赞美家长的时候、当你学会赞美老师的时候、当你学会赞美孩子的时候、当你学会赞美学校的时候……,所以赞美在本书中有着很深的见解,我们也应该去将我们的赞美去发挥去应用去实践!

陶继新老师《做一个幸福的教师》一书让我真正体会和学习到了好多教师应该具备的很多知识和很多方法,让我有着对教育对社会对人生的态度,对做人的乐观积极向上的工作态度,对我们身边的孩子,关注孩子的心灵,尊重孩子的人格,培养孩子的自尊自信,都有着太多的帮助。所以我认为这本让我们教师队伍增加知识储备增强我们的好学兴趣都有着太大的帮助。尊重孩子的学习环境已成为素质教育的主旋律,成为教育改革的当务之急。只要老师怀着一颗爱心,处处留意,微观入手,扶起孩子自信之树,那么我们的学生就都是可塑之才,只要我们用全部的爱细心呵护每一株稚嫩的幼苗。只要有爱的阳光,只要有爱的雨露,总有一天,每一株稚嫩的幼苗都会成为参天大树。那时才是我们做一个幸福的教师最幸福的时候。做一个幸福的教师!!!

1300读后感篇2

“假若北平是树,我就是花,尽管是一朵闲花,北平若是丢失了,我想我就不再活下去了。”就是这样朴实而又非常到位、形象的话语,深深吸引着我,引领着我一口气读完了老舍先生的巨作《四世同堂》。小说描述了日本人占领北平,侵略中国期间,四世同堂的祁家人和居住在小羊圈儿的普通市民的生活和命运。

老舍在《四世同堂》中对于人物性格的刻画逼真传神,栩栩如生。在描写汉奸时,老舍先生显示出充分的讽刺与幽默才华。冠晓荷与蓝东阳是小说中的汉奸形象代表,“无事乱飞是苍蝇的工作,而乱飞是早晚会碰到一只死老鼠或一堆牛粪,冠先生是个很体面的苍蝇。”而老舍先生用极妙的笔法对蓝东阳做伪日汉奸时道:“蓝东阳的相貌先引起试官的注意。他长得三分像人,七分倒像鬼。日本人觉得他的相貌是一种资格与保证——这样的人,是地道的汉奸胚子,永远忠于他的主人,而且最会欺压良善。东阳的脸足以引起他的注意,恰好他的举止与态度又是那么卑贱的出众,他得到了宣传处处长。”

作者对于动词是精益求精——“对大赤包,在表面上,他无微不至的去逢迎。他几乎“长”在了冠家。” “长”这个动词的运用,不仅刻画出瑞丰没有出息,死皮赖脸的无耻形象,而且将大赤包、冠晓荷的势利眼表达的清清楚楚。——“看见一个熟人,他的脖子探出多长,去勾引人家的注意。”一般下,“勾引”一次用在女人上,而此处,用在瑞丰上却极为恰当,瑞丰好吃懒做,没有本事却想要大家关注他的不劳而获的形象。

老派市民形象中,刻画的最成功、最富有感染力的是祈老人,他是“四世同堂”中祁家的长者,是守着“老规矩”坐着“老生意”的旧式商人代表。他思想守旧,胆小怕事,顽固地想照陈旧的法规维持全家族的生计。当侵略者点燃的战火烧到家门口的时候,他还一厢情愿地力图包住自家的安宁。国家和民族的危亡,他似乎置若罔闻。当战争初期时,他认不清侵略者的野心,但随着残酷的战争击碎了他晚年无忧无虑的幻梦,在心中逐渐萌生了仇恨、反抗的种子。

我最喜欢里面的祁家第三代祁瑞宣。他善良、正直、具有爱国思想却又软弱忍从,既想“尽孝”又想“尽忠”,在他身上体现家庭观念和民族意识之间的矛盾,还好,最终还是从矛盾、苦闷解脱走上反侵略的新生之路。

而对于北平,几乎每一段都有作者对于北平季节、风俗、建筑、文艺等等深情描述。如老舍先生描写北平的夏天:“假若不愿在家,他可以到北海的莲塘里去划船,活在太庙与中山公园的老柏树下,品茗或摆茶。‘通俗’一点的,什刹海畔接着柳树支起的凉棚内,也可以舒爽地吃半天茶,砸几块酸梅膏,或呷一碗八宝莲叶粥。愿意洒脱一点的,可以拿上钓竿,到积水潭或高亮桥的两边,在河边的古柳下,做半日的垂钓。”

老舍笔下,人不离城,城不离人,北平和北平人,是息息相关的。

?四世同堂》从时间上来说几乎跨越了八年抗战的全过程,反映的是抗战期间北京沦陷人民的苦难生活及其觉醒和斗争,小说刻画了一批汉奸形象,汉奸没有好下场,也是作家憎恨感情的体现。通过爱国诗人钱默吟,祁瑞宣后来与老三一起抗日等,歌颂民族气节和中华民族不敢沦为亡国奴的抵抗精神!

1300读后感篇3

前几天,我看了《闪闪的'红星》这个故事。

这个故事主要描述了儿童团员潘冬子在困难面前不低头,在闪闪的红星的照耀下,由一个儿童团员成长为一名红军战士的成长历程。看完之后,我感想很多,受到的教育也很大。潘冬子的形象,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潘冬子的父亲参加了红军,跟着队伍走了。冬子时常想念父亲,盼望红军打回来。有一天,母亲对他说:“等山上的映山红开了,红军就来了。”于是,东子就来到村口的一颗松树下,从地上折下一枝干枯的映山红,坐在石头上闭上眼睛想:满山映山红开了,红军来了,他成了其中的一员,神气地走在队伍中。。。当他陶醉在完美的憧憬中的时候,吴大叔来了,告诉他:“要想胜利不能靠等,要去战斗!”

是的,吴大叔说的太好了,革命胜利不能靠等。我们这一代是跨世纪的一代,要实现四个现代化,我们就要自己去思考,去奋斗!此刻生活虽然好了,可这都是老一辈革命家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如果我们你也等,我也等,那么何年何月才能实现四个现代化?我们国家何时才能强大起来?

因此我们此刻就要发奋学习,刻苦钻研,做个对社会主义,对人民有贡献的接班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不辜负老一辈对我们的期望。

1300读后感篇4

?骆驼祥子》这部小说以二十年代末期的北京市民生活为背景,以人力车夫祥子的坎坷悲惨生活遭遇为主要情节,深刻揭露了旧中国的黑暗,控诉了统治阶级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祥子是北京旧三十年代一位青年车夫,善良,正直,他的理想是车,拥有一辆属于自己的车。于是,他省吃俭用,起早摸黑。三年之后终于得偿所愿,但是那时是抗战时期,北平乱成一团,祥子稀里糊涂地被抓去打杂,更痛苦的是他的寄托—车,也被夺走了。千辛万苦逃了出来,回到“仁和厂子”继续拉车。但是痛苦还没结束:厂主刘四爷的女儿虎妞看上了祥子,并诱惑他,祥子上了当,不得不娶了虎妞,不多久虎妞就死于难产。

从此以后祥子就堕落了,以前的善良正直不见了,他憎恨任何人。拉车也不去了,吃喝嫖赌的恶习也染上了,他可以为金钱出卖朋友,彻底沦为了行尸走肉。

祥子的悲剧,是他所置身的社会生活环境的产物。小说,真实地展现了那个黑暗社会的生活面目,展现了军阀、特务、车厂主们的丑恶面目,如果不是他们的迫害,祥子也不会从充满希望走向堕落,一个曾经勤劳坚忍,有着自己目标的人最后却沦为了社会垃圾----这不就是可悲的人生吗?也许这才是现实,残酷、悲哀、无可奈何。

理想和现实总是充满了矛盾,它们往往不能调和,然而它们却又同时存在。社会是现实的,它不会为了一个人的理想而改变,也不会是完美无瑕的。对于骆驼祥子,我感到遗憾,感到惋惜,也感到无奈,但也感到敬佩,我佩服他从前的坚强,他的上进。然而他最终没能战胜自己,没能战胜社会,终究还是被打败了。

虽然这只是一本小说,但是它折射出了人性的懦弱,毕竟能够一生都坚忍不拔的人是少数,但我们可以在追求的过程中慢慢改变。毕竟明天会怎样?我们都不得而知,但是我们可以把握今天。

1300读后感篇5

或许,人生是如诗一般的美好;或许,人生是跌宕起伏一般的有悲有喜;或许,人生如戏剧一般精彩;如曹雪芹笔下《红楼梦》一般,演绎着人生的起起落落,悲欢离合,让人荡气回肠。

对于人生的理解,《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借贾府往事一一列举在读者眼前。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一生历尽沧桑,就因如此,才写出了传唱千古,震慑人心的《红楼梦》。以《红楼梦》把中国古典小说推上了顶峰,给我们讲述了贾府从繁荣昌盛到抄家破亡的故事,从而又写出贾宝玉与林黛玉的凄婉爱恋,把人生旅途中酸甜苦辣,变幻万千都跃然纸上。

正是因为《红楼梦》这般精彩,所以让我们对人生有更多了体会,对中国古典文学有更深的了解。

我们的人生,正是如诗如歌般的岁月,有过开心的笑容,有过伤心地泪水,有过真心的悔责…谁都有过失败,曹雪芹笔下的宁国公也如同所说。我们的人生何尝不是一部多姿多彩的小说,有各种各样的故事情节,只不过作者是我们自己罢了。人生如戏,没有人知道自己的未来会怎样。人生像一场旅途,正如我国伟大的思想家鲁迅说过:“上人生的旅途吧,前途很远,也很暗。然而不要怕,不怕的人前面才有路。”对啊,虽然有难关,但不怕的人才能挺过去。《红楼梦》中,钟鸣鼎食的宁荣府,最终也一蹶不振。人生几何,何必留恋人世繁华,不如努力拼一生,潇洒走一回。以免来去匆匆,白白流逝人生时光!想必这正是《红楼梦》想告诉我们的道理。

读完《红楼梦》这部历史名著,我对人生的感悟有了更多,正因为有了这些让人震撼内心的经典名著,才会让这华彩美文滋养着我们的生命。在我们成长的道路上,想必经典诵读已成为了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咱们国家这些古典文学,也让人为之赞叹,耳熟能样的四大名著,四书五经…都在人生长河里,如宝石般栩栩生辉,陪伴着我们一路远行,远行在如戏般的道路上。

人生如戏。曾几何时,那些古时的文学大师们,把满腔热血,把人生感触以各种形式呈现在我们跟前,名著让人慢慢感悟,经典让人回望过去…就让我们在如戏般的人生中,尽情感受中国古典文学的熏陶!

1300读后感篇6

幸福在哪里,朋友哇告诉你,它不在月光下,也不在温室里,它在你的理想中,它在你的汗水里,它在你辛勤工作里。这首20世纪80年代老歌感激励了很多人,是很多人追求幸福动力。读了陶继新老师的《做一个幸福的教师》。我丰富了对幸福理解的内涵。书中从三个方面诠释了如何做一个幸福的教师。

读书与教师生命成长;打点幸福人生;孔子的精神境界。陶老师在书中提到的宗旨就是要读书、多读书、读好书。当我用了我最快的时间看完这一部分以后,我的感受很大,我对读书有了新的认识,特别是读书走向,取法乎上。自从我校开展的书香校园那时算起,学校经常要求我们教师看一些有关教育的名篇、名著之类的书籍。我虽然没有看几本完整的名著,但我坚持着每天看一点儿,每天和圣人进行对话,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和写作水平。陶老师在书的第一部分阐明了“读书与教师生命成长”,然后在第一讲开门见山的点出“读书:教师生命成长的必需”。

陶老师认为,“受业解惑”的真意在于文化升值。他做了这样一个比喻:对一个人来说,他可能有万千资产,他可能在银行里存了很多很多的钱,但他未必是幸福的;而大量的经典诵读,则是另一种存款,他称之为文化存款。而是存到自己的心灵里了。而文化一旦在心灵里安顿,就成为人一生幸福的储蓄。第二部分“打点幸福人生”陶老师提出了基数幸福是1的观点,其他为0;这也体现我校领导对老师们的人文关怀,这也体现我校的办学宗旨,与经典同行,共建和谐校园。作为一名教师,需要丰富的文化基础作为资本,不仅仅因为需要对学生进行知识教育,而是面对现在的孩子,面对他们小脑瓜里千奇百怪的想法,需要教师在精神和心灵上与之沟通、交流,让学生拥有丰盈的知识与智慧,拥有健全的人格。作为一名教师,要想有丰富的文化底蕴,需要多读书。陶继新老师在《做一个幸福的教师》一文中告诉我们:读书很重要,是我们教师生命成长的必需,是提升人格的途径。而要读好书,是需要对所读书籍有一个正确取舍的。古人说:“取法乎上,得乎其中;取法乎中,得乎其下。”这告诉我们,如果阅读高品位的作品的话,我们得到的仅仅是“中”;如果在“中”的层次阅读的话,我们得到的只是“下”。如果我们一直在阅读三流的作品,不管我们读了多少的书,也不会有生命意义的提升,也不会有因为阅读而感悟生命快乐的飞跃。所以读书要学会取舍,舍弃那些低层次的文化,取来的是思想与语言俱佳的作品。这样,就可以通过阅读,向大师汲取智慧与思想,甚至与大师进行心灵对话。

久而久之,便会渐渐向大师靠近,自己的思想境界也会越来越高,在知识越来越丰富的时候,进而生成属于自己的思想与智慧。读高层次的书籍,就相当于在拓宽自己生命的维度。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当我们在备课时,在与文本、作者进行对话时,如果有丰厚的文化积淀,我们的视野会变宽阔,我们关注的范围会扩大,在课堂中,我们会补充教材中的空白,能够旁征博引,能够以不变应万变,教学有一种汪洋恣肆的气势。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在引导学生感悟中华传统文化和语言魅力的时候,别忘了让这些经典的文化滋养我们自己的生命。让我们在晨读时,同学生一起诵读古诗词;让我们在休息时,去诵读《论语》等经典文学;让这些大师的思想引领我们的人生之路。只有这样,当我们面对不同类型的教材时,当我们面对个性不同的学生时,当我们面对复杂多变的人际关系时,才能保持一颗淡泊的心,有一份心平气和的心情,远离浮躁的心境。

最近也读了薛瑞萍老师的书,她的书同样也告诉我们,要保持平和的心态去教学,一种最原始的心态去面对学生,这样才能真正地实施自己的教育。而且教师平和的心态也有利于学生良好性格的养成,有利于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作为教师,面对的是学生,阅读能让我们同学生一样,不断发展自我,不断完善自我。读书不是一时的事情,它需要我们去坚持,并把它形成一种习惯,就如同吃饭、睡觉一样,成为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东西。读书不单单是为了工作,更是为了自己的精神追求,让我们读起来,让古今中外的经典滋润我们的生命!

1300读后感篇7

肃穆的青铜和暖心的葵花是怎样一个融合,会有怎样奇特而令人震撼的故事,从孩子的视角诉说着一个充满坚韧的力量的、温情的村庄。在村庄里有落魄不幸的艺术家,有倔强善良的孩子青铜,有坚强乐观的葵花,有纯朴勤劳的村民,他们一同住在这个小小的大麦村里,体味着生活的心酸苦辣、亲情大爱。

第一次读这本书时,实际上是在我读初一时,偶然看到同桌有这本书,被这本书的书名所吸引,在我13岁的时候我感受到的是一股冬日的暖流,带着特有的温度温暖着我,给我力量,给我美的感受。第一次看这本书我看到的是一个小家庭的幸福,为他们所受的苦而耿耿于怀,甚至我还想如果没有灾难,没有死亡,该是多么幸福的生活。所以我在看完书后死死记牢的仍是那些幸福的场景,而不是那些另人悲痛的事,我想着应该是我为什么要去看第二次的原因。

第二次看书是在高三的时候,那是突然要写你读过的印象最深的一本书,因为我只记得书中那美的场景,美的亲情。但对全书的内容忘的差不多了,我第二次把书从头看了个遍,青铜的孤独,葵花凄惨身世,亲人的离世,大麦村遭受的洪涝、三月蝗,随着一页一页书的翻开,那些情景好像重新在我脑海里翻腾着。我似乎明白我为什么如此记得那书中的美,因为苦难,是苦难给了书中的人打击,但他们身处苦难的从容,让人不得不忘记他们所受的苦,就好像他们一直都是幸福的。

在我所生活的环境里,几乎所有身边人都在想方设法的告诉我,你会成功,你会成为某某人,你会很快乐。生活中没有苦难,这是别人想给我表达的最多的意思。父母老师不会提前告诉你失败的痛苦,不会告诉你失去亲人的痛苦,不会告诉你如果你一无所有的痛苦,苦难是不属于老师所教书本范畴,父母用尽全身力量去为孩子阻挡苦难,可就是忘记培养孩子承受苦难的能力。当你周围所有人都希望你生活在一个美的世界里,那么你面对苦难时的惊慌可想而知,当一个又一个拥有成人体魄的大学生,相继因所谓的苦难的折磨而离世,我们不得反思,是该持续对快乐疯狂的吸吮?还是学会面对苦难?

人们永远都倾向于快乐,若有一种人生道路,道路上四周都是令你快乐的,我想大多数人都会去,因为人都有种惰性不会想这条道路是通向苦难还是幸福,况且万一不是苦难呢,如今的我们不再是一个一个单独的个体,人们很容易就能找寻到令自己快乐的东西,大多数的人寻找着一个又一个成功传奇人物的故事,从中获取一时的安慰。看着一期又一期搞笑综艺节目,从中获取一时的快感,疯狂的吸吮养液、吸吮快乐。但人们总是避开那令人痛苦的东西,人生的失意、冷酷的人情、不公平的对待,社会告诉我们的事大多数人的做法,能少一事是一事,但我们不知不觉丧失自己的主导权,我们担心着一旦打破常规有苦等着我们,我们习惯从别人身上获取安全感,而不增强自己的抗压能力。苦难是人生最好的导师,苦难让你走出作茧自缚,苦难让你寻找真实的快乐,面对苦难的意识不是一两句话就能传达给你的,那就要自己从书中找寻。从内心深处能给你力量,让你明白苦难的真正目的不是打败,而是成就你,有血有肉的你。正如这本书给我的感觉,不管你的年龄大小,都不要只接触快乐文学,那些悲痛也值得体验。

青铜葵花是一本痛的文学,又是一本爱的文学,书中小人物看似平稳幸福的生活暗藏着危机,但你又觉得他们以一种很平凡的姿态渡过一次又一次苦难,我只记得她们那安静而温暖的日子,苦难让她们成长,让她们幸福,然而我从她们的苦难与幸福中感到宁静,我也是一个极普通的人,会经历悲欢离合、人情冷暖,但我是大千世界的渺小的一个,也像许多大麦村的一个平凡人,以平凡的眼光去对待苦难,苦难也就平凡了。

1300读后感7篇相关文章:

《早》的读后感100字最新7篇

有匪读后感100字7篇

《》读后感300字7篇

通用读后感200字7篇

山灵之王读后感精选7篇

水?R传300字读后感精选7篇

…读后感200字7篇

奇妙数王国7和8的读后感5篇

阅读感受读后感7篇

猫和读后感200字参考7篇

1300读后感7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383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