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岩》的读后感8篇

时间:
Youaremine
分享
下载本文

通过读后感,我们可以窥见作者如何塑造角色并传达主题,在读后感中,我们可以自由地表达自己的看法和观点,展示个人的文学品味和分析能力,以下是有美篇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红岩》的读后感8篇,供大家参考。

《红岩》的读后感8篇

《红岩》的读后感篇1

我怀着十分崇敬而又激动的心情读完了《红岩》这本书。这是一部中国军事文学名著。它描写了众多革命英雄:成岗临危不惧,视死如归;许云峰英勇斗敌,舍己为人;江姐受尽酷刑,坚贞不屈;刘思扬出身豪门却投身革命;渣滓洞难友团结奋斗,敌人丧胆;白公馆志士奋勇突围,迎来黎明……所有这一切展现在我眼前,那是多么让恩激动、崇敬、悲愤、感叹的画面。

而这些可歌可泣的画面中蕴含的是大无畏的革命精神,这象征的是中国新一面升起的太阳。对这些可敬可佩的战士,国民党反动派只能给他们肉体上的折磨,却动摇不了他们精神上的丝毫,反而更使他们的斗争精神丰富起来!读到他们的事迹,我无法自已,在他们面前,我感到深深的愧疚。

怀古思今,中华民族的儿女们自古以来都对这片土地饱含深情。郑和七次下西洋,和各国建立友好关系,并立下了历史创举;大禹为了治水,三次路过家门而不入,十三年间,他干得大腿上没有了肉,小腿上脱了毛,经过千心万苦,终于制服了水患;长城人人都知道,这是我们中华民族创造的奇迹,但有谁知道一块块长3米重1吨的石条,都是用双手搬上去的……所有所有的事例都令我感动。 我们的中华民族有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中国共产党敢于做前人没有做过的事,敢于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踏遍荆棘,开辟新路。在她的领导下,中华儿女百折不挠,锐意进取,创造了许多人间奇迹。看:大庆人依靠艰苦奋斗,顽强拼搏的精神,使中国甩掉了“贫油国”的帽子;2004年的希腊奥运会,中国体育健儿更是凭着拼搏进取的精神,为中华民族夺得了32块金牌的最好成绩,使昔日的“东亚病夫”,现在已当之无愧地跻身于世界强国之列……难道这些伟大的成果不足以让我这个炎黄子孙感到自豪? 当然在我感动之余,更多的还是欣喜。我欣喜我们中华民族是最古老的民族;我欣喜在科学理论体系指导下,我们能豪迈地走到今天,中华民族内部空前团结,各民族之间空前融洽,民族凝聚力不断增强;我欣喜中国共产党带领全中国人民将祖国统一大业不断推向前进,取得一项项重要成就;我欣喜香港澳门又回到了祖国的怀抱;我欣喜我是中华民族中的一员……为了我们的祖国,我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健康素质,认真学习,做一个新时代的“四有”新人。

“晨星闪闪,迎接黎明。 林间,群鸟争鸣,天将破晓。 东方的地平线上,渐渐透出一派红光,闪烁在碧绿的嘉陵江,湛蓝的天空,万里无云,绚丽的朝霞,放射出万道光芒。”这是解放战争胜利后的第一个黎明的描写。这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是无数位战士用鲜血换来的,血染红岩,才有今天的幸福生活。幸福的日子容易使人忘记了什么叫英勇、坚贞。安逸的生活,美好的享受,使人淡忘了血与火的历史,也使人麻痹了精神。我要感谢《红岩》,它为我树立了榜样,它使我对人生价值有了崭新的理解,它将促使我成为一个真正的人,一个英勇坚强的人!

《红岩》的读后感篇2

对于人们口中的《红岩》,我一直抱着一种敬畏的心态来面对,每次都页页地翻读,细细地品读。一看到封面上“用鲜血染红我们的旗帜”这句话,我的心就沸腾了。

?红岩》描写了众多革命烈士:成岗临危不惧,视死如归:许云峰英用斗敌,舍己为人:江姐受尽酷刑,从不畏惧:刘思扬出身豪门却参与革命,这些英雄为国捐躯的精神让我们钦佩。虽然英雄很多,但最让我感动的就是江姐了,她的形象深深地树立在我的心中。无论敌人怎样严刑拷打,江姐就是咬紧牙关,不透露党的任何秘密。无论敌人怎样折磨她,她都坚强地说:“竹签子是竹子做的,共产党员的意志是用钢铁做的。”这句话让我坚定的相信,胜利永远是属于我们的!

红岩精神就像一面鲜红的旗帜,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热血青年为理想和信念奋斗不息。多少中国人和革命战士在这面鲜艳的党旗,历尽艰辛,改造着我们伟大祖国的岁月山河。革命先辈们将希望的种子洒向人间,绽开了一片烂漫的红色。

那些红军总以自己真诚的心履行为党奉献了一生的承诺,以自己无私奉献的精神,将自己的命运同党伟大的理想绑在了一起,为革命事业奉献青春甚至生命无怨无悔。

无数个大义凛然的共产党员前仆后继,捍卫党的尊严和机密,配合武装斗争,沉重打击了敌人的反动气焰,正是有他们的努力,才有今天的繁荣昌盛和国泰民安!

?红岩》告诉我们,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从民不聊生的封建中国,走向一个人民当家的新中国;是党领导人民在苦难中撑起一片蓝天,使民族的希望重现在世界东方,使中华人民共和国巍然屹立。

这真诚、勇敢的红岩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红岩,这面用鲜血染红的旗帜将永远在我们心中飘扬,引我前方。

《红岩》的读后感篇3

昏暗的牢狱,四周墙面满是时光留下来沧桑的刀痕,远方月光透过高高的老铁窗,落在门角凌厉的阴暗侧,斑驳了冰凉的地面。

很安静,仿佛什么都睡着了,什么都黯淡了,四下只听的见呼吸交错沉睡的声音,像在彼此安慰。然后突然的,黑暗里突然睁开了几双眼眸,它们用力撑开沉重夜幕,瞳孔募的反射出夺人的彩芒。

那是黑夜里除去月光,唯一清晰的光亮。

是啊,黎明是来了,但是他们呢?那些善良勇敢而坚毅的英雄们,他们本该站在夕阳下,接受光明的洗礼,他们本该拥有无限无限美好的未来不是吗?

但是他们没有,他们为解放付出了所有的爱与热情,却也因此失去了珍贵的性命。

刘思杨,一个资产阶级出身的三少爷,他原本吃穿不愁家庭富裕,他本来可以去美国留学前途一片光明。但是他为了他的信仰,他信仰的共产主义,他追求的马克思主义,他放弃了他原本拥有的一切,他奉献了他的光和热。无一丝残余。

还有江姐,这个明亮坚毅的女子,这个无法让人不敬佩的巾帼英雄。当那锋利的竹签钉进她十指的时候,血如泉涌。鲜红的颜色,那么刺目,她的双眸却亮如星光,傲气坚定。没有丝毫泪光。

余新江、许云峰、成岗……一个又一个热烈如风的青年,却都在敌人枪下,牺牲了自己。

太沉重,那个黎明的到来太沉重。以至于连我这个无关紧要的看客,都有一种浓浓的哭意,甚至,再也没敢去碰那本沉甸甸的书。

然后过了好几年,直到有一天在电视上看到一部同名电视剧时,才想起来这本书。于是又把它翻了出来,再次捧在手上,竟然有一种恍然隔世的感觉。

小心翼翼地翻开封面,我一字一句认真地看了起来,是第一次,以一颗虔诚的心去读阅一本书。

终于又一次看完结局,我关上书,终于还是忍不住红了眼眶。莫名地。依旧是复杂的情绪,却不再感到不甘。而是一种被岁月雕琢后的释然和平静。

终于理解了。

党就是他们的生命。无数像他们一样的伟大英雄,他们的血肉早就融在了一起。他们的信仰,他们的希望,他们如红日一样炽热的心脏,早就汇聚成一个生命。就是共产党。

他们死去,逝去的是肉体。只要党还在,心脏就还在,信仰就还在,希望就还在。所以他们不惧畏死亡,不惧畏肉体的消失离去。

因为他们的灵魂,早就融着党。永恒不灭。

我凝视着手中的书,有一种敬意缓缓升起。

?红岩》。多少时光沉积,在它身上留下凝重醇韵。几寸的距离,却是千百年都无法穿透的沉厚。

读不懂他们的人,亦读不懂它的深蕴。只有一颗真挚希望的心,才足以分享他们的热血阳刚、坚定的信仰与希望。

才足以分享,它无数岁月沉积下来的凝厚。

晨星闪闪,迎接黎明。

林间,群鸟争鸣,天将破晓。

东方的地平线上,渐渐透出一派红光,闪烁在碧绿的嘉陵江上;湛蓝的天空万里无云,绚丽的朝霞,放射出万道光芒。

鲜血!

染红了那块岩石。

《红岩》的读后感篇4

今年暑假期间,我看了好几本课外书。其中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一本红色经典长篇小说——《红岩》。看完这本书,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红岩》这本书主要讲述了在重庆解放前夕残酷的地下斗争,围绕狱中斗争为主的长篇小说。小说中涌现出了许许多多优秀的共产党员,他们为了解放新中国,为了自由,跟敌人展开了不屈不挠地斗争。

书中几位人物的举动着实让人感动。先说说许云峰吧。许云峰是一个团结友爱的好同志。当他即将被捕时,为了不暴露其他同志,他挺身而出,舍己为人,把生的希望留给别人,最后他的同志李敬原得以安全转移,可他自己却被特务抓走了。

大家认不认识宁死不屈的江姐?她可是小说中一位重要的女共产党员。在被逮捕时,江姐所表现出来的镇定和大义凛然令人敬佩。在渣滓洞集中营,反动派对她进行了严刑拷打,手段极其残忍,可是江姐丝毫没有屈服。

还有小英雄小萝卜头。在他很小的时候就和爸爸妈妈一起被抓到了集中营。由于营养不良,头大,面黄肌瘦,大家亲切地叫他小萝卜头。在狱中,小萝卜头为了学好知识,坚持每天上课,不管刮风下雨,从不耽误。没有纸就用草纸代替,一支短短的铅笔舍不得用,还在砖上练字……

从小说的故事中出来,想想我们自己,我们可以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学习知识,我们还有亲爱的同学,敬爱的老师。而在那个动荡的年代,像小萝卜这样的小朋友很多很多,他们为了学习,只能在又黑又潮湿的环境下生存,人身也失去了自由,真的是太可怜了。我忽然觉得,我们现在的生活是多么幸福啊!我们要好好珍惜这来之不易的生活。所以,我现在要好好学习,努力学好科学文化知识,打好扎实的基础。长大以后,报效祖国,为实现我们伟大的中国梦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红岩》的读后感篇5

今天第一次阅读完了《红岩》这本书,对于这本人们口中的好书我一直抱着一种敬畏的心态来面对,而没想到的是参与了这次征文比赛以后能够有机会捧着这本红色皮子的书页页地翻阅,细细地品读。只需看到封面上的那句话:“用鲜血染红我们的旗帜”,年轻的心就此沸腾了,想重新回到那理想与信仰占领一切的年代!

解放前夕国统区斗争形势十分严峻,当我看到江姐回乡下为游击队送药的片段时眼眶不禁湿了。雨雾蒙蒙的城墙门,木笼子里一颗颗血淋淋的人头映入江姐的眼帘,她尽力让自己平静下来去看牺牲者的名单,陡然发现丈夫的名字列在第一行!这种突然失去亲人的感觉我实在是无法想象,这么大的打击她一个弱女子究竟该如何承受?

书中如此描述:江姐热泪盈眶,胸口梗塞,不敢也不愿再看。她禁不住要恸哭出声。一阵又一阵头昏目眩,使她无力站稳脚跟。但坚强的江姐立即想到的是自己负担着党托付的任务,没有权利在这里流露内心的痛苦,更没有权利逗留。她的脚步,不断踏进泥泞,一路上激起的水花、泥浆,溅满了鞋袜,她却一点也不知道。她全力控制着满怀悲愤,要把永世难忘的痛苦,深深地埋进心底。渐渐地,向前凝视的目光,终于替代了未曾涌流的泪水。她深藏在心头的仇恨,比泪水更多,比痛苦更深!

江姐是一位伟大的女性,一位坚强的共产主义战士,她在渣滓洞集中营被敌人连续多日严刑拷打,宁死不屈的精神给那里所有的战友以无穷的动力。竹签子钉进每一根指尖,血水飞溅,我们敬爱的江姐没有发出一点声音,但她不知道经历了多少剧烈的疼痛……是她,一个女共产党员,平静地在敌人面前宣布:胜利永远是属于我们的!

红岩精神就像一面鲜红的旗帜,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热血青年为理想和信念奋斗不息。无数个大义凛然的共产党员前仆后继,用生命和鲜血捍卫党的尊严和机密,配合武装斗争,沉重地打击了敌人的反动气焰,正是有他们的努力,才有共和国今天的繁荣昌盛和国泰民安!而现在的我们无聊,空虚,苦闷,浮躁,整日除了学习和逛街就无事可做,相比于革命年代的青年学生如饥似渴地获取知识的劲头,随时为理想,为革命献身的热情,我不禁为我们这一代人汗颜。看着眼前这个花花绿绿的世界,脑海里浮现的确是江姐坚毅瘦弱的蓝色旗袍上鲜红的毛衣,就象是一面鲜红的旗帜在迎风飘扬。

作为当代学生,我们要身怀远大抱负,为建设更加富强的中国和实现自我的价值而奋斗!也许信仰不再象那个年代那么重要了,但共同的目标却一直牵引着为之付出努力的人们坚持不懈,奋斗不息!

《红岩》的读后感篇6

夜空看似平静,其实波涛汹涌,只是它深邃,不见底,暗涌的水流不断的洗刷着那天际微弱的零星。突然,一颗红星划过,美丽的曲线拨开了浩劫,瞬时,照亮了世界。这一夜叫做《红岩》。

?红岩》书如其名,用血肉铸成的犹如岩石一般坚硬的中华民族的精神。其中,江姐走向审讯室时是那样的平静,清秀的眉目间渲染着坚定与视死如归。敌人擎着阴险笑脸将那尖利的竹签子钉入江姐纤细的指甲缝中,江姐面带冷笑,少了惊恐,只是很痛,但痛的那麽自豪,那麽值得……这样子,不知多少次他们用自己软弱无能的匕首搅动着战士们无力还击的血肉之躯。敌人阴森的笑着露出了本身的无知与懦弱。在战士们血肉模糊的骨节上,绽放出了红星的璀璨。

不知多少个静谧的夜晚,被那刑讯室里迸发出的声音的力量划破了宁静。然后,震撼了我的心灵,沉重的合上这本书。眉头不自觉地紧蹙,泪水仿佛将要破闸而出,却又倒流淌入心田,抑止那喷薄的沸腾,纯黑的瞳孔中泛着星光,遥望夜空,似满天璀璨繁星。明朗夜空下,在喧闹的欢声笑语中生活显得格外幸福美好。回想夜空中红星已逝去,血色美丽的弧痕在天际边拨走最后一丝黑暗,一场浩劫结束了,迎来了今天我们这一片晴空的时代。这是来之不易的,因为我们脚下的乐土积淀了先辈们的血肉与灵魂,铸就了和谐的生活。

昨天,月黑风高,抢尘炮土。今夜,月光皎洁,泼墨挥毫。因为昨夜,今天更加努力;因为昨夜,今夜更加刻苦;因为昨夜,今夜惜时如金。因为昨夜,才真正明白和平时光比珍宝还弥足珍贵。在这个静谧的夜里星空牵引着我的心,我感受到了,星光下一个民族的生命澎湃好像点睛的巨龙席卷了整个天空的不平。感受得到仿佛灵魂正在兴奋看到了期盼已久的晴空明月。

夜空晴朗,明月当头。红星划过,看似逝去,却照亮了一个民族的生命,画出了生命的厚度,不看了灵魂的净土。这颗红星为何如此伟大?因为它有一种精神叫做红岩。

《红岩》的读后感篇7

在《红岩》这本书中,令我印象最为深刻的不是许云峰、江姐、刘思扬这些革命烈士,而是小萝卜头。

小萝卜头是多么不幸啊!八个月大就和妈妈一起被关进了监牢,而且足足关了八年,直到悲惨地离开人世。在惨无人道的监狱生活中,他的童年完全失去了自由和快乐,像是一只被困在囚笼中的小鸟。我想:小萝卜头一定十分向往自由,想自由的奔跑,快乐地玩耍;他多么想尽情的享受阳光,呼吸纯净的空气;他多么想去看看祖国的美丽山河啊!而这些在小萝卜头的世界中,全都是遥不可及的幻想。而在我们的生活中,小萝卜头的这些遥不可及的梦想都随时可以实现。而且,我们还有许多休闲方式:嬉戏、爬山;看电影、玩游戏;骑自行车、打羽毛球小萝卜头却连一个玩伴也没有。我们这一代的少年儿童都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和小萝卜头相比,我们的生活是多么幸福呀!

小萝卜头虽然不幸,但他却在利用一切方式学习。他用削尖的竹筷做笔,用烟盒订成本子,用棉花烧成灰调水成墨,乐观努力地学习。而相比之下的我们呢?有五彩颜色的书包、花花绿绿的笔、各种各样的本子,至于书本更是种类繁多,内容丰富。我从四年级到现在两年多时间订阅的报纸就有一大叠了,其他课外读物也买了不少。而我有时却随意地摆放书籍,把家里弄得乱七八糟。有的书因此都“光荣挂彩”了。班上同学们自发捐进图书角的课外书,有的人却不好好爱护,倒霉的书更是“伤痕累累”。有的书刚开学还是崭新的,一学期下来都变得又脏又旧。

之前,我们是“身在福中不知福”,不好好珍惜优越的条件,没有足够认真学习,我觉得很惭愧。读了《红岩》之后,只要我一想起小萝卜头学习的艰苦环境,一想起他的学习精神,一想起他的悲惨遭遇,我就会情不自禁地多看几页书,情不自禁地多做几道题。我要珍惜国家为我们创造的优越条件,认真学习,立志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红岩》的读后感篇8

?红岩》读后感近期我们学校开展了红色经典读书活动,我早就听妈妈说过江姐,看了《红岩》后更是深受感动。

该书讲述了一群革命工作者艰苦的地下工作,通过描写许云峰带领工人革命、成岗办《挺进报》,还有江姐、双枪老太婆、刘思扬等众多革命英雄,展现了当年共产党革命人民的艰苦斗争生活;讴歌了在叛徒的告密之下,许云峰、江姐、成岗等共产党人被捕后,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威胁利诱毫不动摇,坚决保守党的秘密的高尚情操。

书中的很多画面都让我深切感受到,我们如今的幸福生活是靠当年无数位战士用鲜血换来的。

书中江姐是我印象最深的人物,她面对敌人的折磨,手指都被特务用粗长的竹签钉入指甲缝间,但是她非常勇敢,绝不透露一点党的秘密,致使猩猩这些坏蛋毫无办法。

而我呢,总觉得自己是一个小女孩,平时很娇气,手上有一个小刮痕都要妈妈贴一个创可贴,遇到挫折和不如意的事总是动不动就哭,享受幸福的生活觉得是理所当然的。

书中江姐十指滴血的形象震撼了我,令我羞愧。

我从小学习钢琴,本来父母只是希望培养我的一个爱好,让我自己选择学习的,但是我很喜欢学琴却怕练琴,多练一下就嫌太累,手很疼,缺乏坚忍不拔的毅力;学习上也是,遇到点困难就想寻求帮助。

妈妈说我还小,对这本书理解还不深,我们这一代需要学习的品质还太多太多。

我想,随着我年龄的增长,将来再读这本书,一定会懂得更多的道理,学到更多的优良品质。

但我如今明白了,血染红岩,才有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我们应该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永远不忘那些伟大的战士,将他们铭记在心!我要以《红岩》中的烈士们为榜样,珍惜幸福生活,努力学习本领,将来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红岩》的读后感8篇相关文章:

《红岩》的读后感精选7篇

《红岩>>读后感参考8篇

红岩读书心得体会8篇

红岩读后感读后感6篇

红岩读后感600~800字推荐7篇

红岩读后感600~800字最新5篇

红岩读后感600~800字6篇

红岩800字读后感最新7篇

红岩800字读后感参考5篇

红岩800字读后感6篇

《红岩》的读后感8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76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