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周工作总结通用5篇

时间:
dopmitopy
分享
下载本文

工作总结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掌握工作重点和优先级,优秀的工作总结可以让我们更加明确自己的目标和方向,为未来的发展做好准备,以下是有美篇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乡村振兴周工作总结通用5篇,供大家参考。

乡村振兴周工作总结通用5篇

乡村振兴周工作总结篇1

以健全基层民主制度、完善基层民主自治组织为重点,统筹推进基层政权建设,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奠定了制度和组织基础,民政局联系民生最紧密、服务群众最直接,是党和政府联系人民群众的重要桥梁纽带,肩负着巩固农村基层政权、发展农村基层民主、落实基本民生保障等重要职能任务,必须在乡村振兴战略中奋勇当先、积极作为,切实履行好职责与使命,为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广大农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贡献力量,现就我局乡村振兴工作开展情况做一简要汇报,不妥之处,请各位领导、同仁批评指正。

一、积极推动乡村治理体制机制创新。

乡村振兴,治理有效是基础。积极推动乡镇管理体制改革、乡镇政府职能转变等各项任务落实,扎实推进乡镇政府服务能力提升;建立和完善以党的基层组织为核心,村民自治和村务监督组织为基础,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合作组织为纽带,各种社会服务组织为补充的农村组织体系,突出把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落实党的政策、领导基层治理、带领农民致富、维护农村稳定的坚强战斗堡垒。

二、着力提高农村基本民生保障水平。

保护和改善民生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也是职责所系。我局全力落实社会救助兜底保障任务,进一步提高困难群众保障水平。按照;兜底线、织密网、建机制;的要求,统筹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切实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强化脱贫攻坚低保兜底保障作用,突出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通过完善制度、提高水平、加强衔接,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逐步缩小城乡差距,逐渐提高城乡低保标准和特困人员基本生活标准,确保不低于国家现行扶贫标准,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落一户、不落一人。积极推进社会救助创新发展,探索构建困难群体分类救助、急难问题综合救助的梯次救助模式。探索建立贫困状况综合评估指标体系,加强低保、医疗、教育等救助政策统筹,健全社会救助的工作协调、信息核对、受理办理、引导社会力量参与等机制,;兜牢;民生底线。

三、切实完善农村公共服务体系。

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加快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途径。要加快健全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加强农村养老服务设施建设,优化农村社会福利服务中心布局,推进日间照料中心、养老服务示范点建设;提高农村残疾人社会福利保障水平,进一步完善残疾人两项补贴政策,建立动态调整和可持续发展机制,鼓励社会专业康复机构、支持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进入农村社区,开展残疾人医疗康复活动;鼓励和引导专业社会组织进入农村社区开展精神障碍康复工作;推进农村未成年人关爱保护工作,持续开展农村留守儿童精准关爱行动,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和妇女、老年人以及困境儿童关爱服务体系;推进殡葬管理和服务工作,推动乡村文明、移风易俗,促进乡村绿色发展。

乡村振兴周工作总结篇2

今年来,我局深入贯彻落实州委、州政府、县农办印发的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系列文件精神,认真履职、务实运作,在巩固农村基层政权、发展农村基层民主、落实基本民生保障等方面取得较好成效,现将有关情况总结如下

一、工作进展情况

(一)进一步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通过实施党建年度综合考核,将村级党组织建设情况进行分类定级,采取激励先进、鞭策后进抓两头、促中间;的办法,进一步健全农村党建工作的动力机制,着力营造你追我赶、创先争优的浓厚氛围。按照省委、市委部署要求,结合20xx年村级组织换届选举工作,对基层党组织实行分类动态管理,加大先进村级党组织的培育和软弱涣散党组织的整顿力度,积极创建;五好;党组织,推进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全面进步、全面过硬。结合20xx年换届选举工作,我局联合市组织部,深入各县(市、区)、开发区、投资区巡查摸排,调查摸底,加大对软弱涣散党组织的整顿力度。

(二)进一步统筹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做好农村社会救助兜底工作,做好农民重特大救助等社会救助工作,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构建多层次农村养老保障体系,加快老龄事业发展。截止目前城乡低保包括低保兜底资金共计支出:4486万元,保障人口达15332户,37772人左右,农牧民重特大救助截止目前医疗救助2177人,支出资金763.45万元,救助限额内救助率已达到70%。1-10月在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信息管理系统录入留守儿童288名、困境儿童279名、散居孤儿187名,同时进一步健全社会养老服务体系,1-10月对全县1960名60岁以上失能和半失能老人、80周岁高龄老人实施居家养老服务,支出资金58.8万元,20xx年我局将争取在全县4个公办养老机构建立日间照料中心,进一步为集中供养老人提供多样化服务。继续对城镇;三无;人员、农村;五保;对象和孤儿实现集中供养全覆盖。

二、下一步工作计划

推进农村社区建设试点工作,推行村级事务阳光工程,建立健全村务联系会议制度,构建民事名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的多层次基层协商格局,建立健全社区服务中心、社区服务站设施网络,扩大农牧区社区服务设施综合覆盖面,完善政府购买社区组织服务机制。2.进一步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加强动态化精细化管理,把符合条件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纳入保障范围,全面落实特困供养制度。3.构建多层次农村养老保障体系,加快老龄事业发展。

乡村振兴周工作总结篇3

上半年,街道按照区委关于乡村振兴工作的统一部署,稳步推进三农各项工作,现汇报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积极发展特色农业产业,促进农民增产增收

大力推进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发展。街道现有农业科技示范户35户;经济合作社19家,其中港龙蔬果农业示范合作社获国家级农业示范合作社;家庭农场41家,市级3家。

1、积极培育弋江区本地最大的种植大户陈向阳户,新增种植面积400亩,现有规模近20xx亩,并申报了智慧芜湖大米基地项目并和荸荠(200亩)绿色无公害食品认证;

2、围山村流转100亩土地引进培育浙江宁波客商投资稻蛙共养项目,已取得亩产附加值近万元,并带动周边2户村民加入稻蛙养殖队伍,并带动附近村民约40人就业,同时率先开辟了我区以村委会为主体的农用地流转的先河;

3、积极帮扶芜湖市最大的无花果种植基地(110亩)项目,一是邀请市农技专家进行现场技术指导,二是20xx年水灾损失给与救灾补助2.3万元;(7月6日,黄静书记带队赴现场调研),今年生产经营势头良好,亩产利润可达8千元,20xx年新建的阳舜经济合作社(江苏苏州人)小龙虾和螃蟹养殖基地已实现盈利,步入正轨;此外金银花、菊花和瓜蒌子种植基地,火龙果、雪梨采摘园等特色农业项目发展势头良好,示范效应明显。

4、积极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为农业增产增效提供基础条件,今年我街道申报了20xx亩的高标准农田项目,结合三湖一坝项目统筹实施,标准由2250元/亩提高至3500元/亩,目前土地流转已完成1200亩,项目设计评审和清单已编制完成,正在进行招投标。

5、正山家庭农场自发承租的200亩土地进行高标准农田改造,提高了产量和质量;区委组织部、区农水局扶持的壮大村级集体经济项目围山村7000平米钢构蔬菜大棚建设已施工过半,建成后将带动推进蔬菜大棚标准化推广布局。

(二)大力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提升,建设美丽宜居乡村

1、持续推进“三湖一坝”生态治理综合开发项目,在对标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结合我街道现有水面的现状,我区做出了“三湖一坝”生态治理综合开发的战略决策,一期项目采取epco模式推进实施。项目于3月4日启动,水生生物园已成型,1、2号水循环生态沟渠已基本完工;共完成清淤52000立方,朱村汊20xx米沿湖岸线已完成护坡及护岸的修整,道山环湖道路路基已建成,一期项目已完成近60%的工程量,游客服务中心,道山水面淤等工程正加紧稳步推进。项目效果已初步显现,项目区每日晚间散步休闲的`民众可达20xx多人次。

2、扎实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一是全面实现了农村环卫保洁市场化运作,制定了小扫员绩效考核机制,清理乱推乱放180余处、乱披乱挂210余处,拆除违建350余平方米,清理无功能建筑物40余处;二是以农田水利最后一公里项目建设为契机,加大黑臭水体整治,今年我街道共四条整治任务,郭东村及大路桥两处已进场施工。三是全力推进改厕工程,累计完成改厕共计2560户,顺利通过安徽省三年行动评估验收工作,改厕民意调查满意率达百分百,今年的167座改厕任务正在启动招投标程序,力争10月底完成全年改厕任务。

3、结合乡村振兴项目实施的有利契机,努力将善瑞村建设成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一是全力实施善瑞代村美丽乡村中心村,项目计划投资1200余万元,并结合永善路精品农村旅游线路一并实施,力争将代村打造成城南民宿旅游的休闲示范点,母亲设计完成,正进行招投标工作。二是积极实施善瑞村作为我区首个整村污水处理推进项目村,项目已进入设计阶段,由区环保局和农水局共同牵头实施。

(三)致力乡风文明提升改善,凝聚乡村振兴正能量。

一是制定村规民约、成立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禁毒禁赌会以及村民议事会,以“一约四会”推动村民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自我提高,二是突出抓好乡村思想道德建设,坚持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三管齐下,积极引导广大农民注重家庭建设、家教传承和家风培育,形成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三是大力发掘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等先进典型,发挥新乡贤示范引领作用,涵育文明乡风。我街道共评选各类芜湖好人6人,弋江好人17人,最美庭院12户,星级文明户15户,20xx年围山村荣获市级乡风文明示范村。

(四)积极探索乡村治理合理模式,推动乡村和谐发展。

一是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以加强村级党组织、带头人队伍为重点,扎实推进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工作,对火龙村、新联村分别派驻村第一书记,强化领头雁的作用。二是充分发挥党员之家示范带头作用,推进基层治理和党建网格统一,不断深化“网络、网格、网红”融合,在围山村试点推行党员积分制,引导党员带头参与基层治理推动乡村振兴。三是以建党100周年纪念活动为契机,扎实开展各类纪念和表彰活动,号召和凝聚广大党员和社会各界人士积极参与乡村振兴,推动乡村建设和谐发展。四是建设平安和谐乡村,主动化解各类社会矛盾,20xx年,街道获评省级信访维稳“三无”街道称号。

(五)积极改善和保障民生,提高乡村民众生活水平。

一是扎实开展巩固脱贫攻坚成果集中排查工作。围绕突发严重困难户及边缘易致贫户两个重点,结合“两不愁三保障”和“一安全”有关情况,以村两委成员为网格员,所包保自然村为网格单元。明确集中排查责任人,逐村逐户进行全覆盖拉网式排查。目前共排查出四户d级住房安全对象户,已上报并同时对其进行房屋改造,二是扎实开展房地一体化办证工作,将农民拥有的宅基地和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富赋予法律保障,也是壮大农民收入的有效载体。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以三湖一坝和代村中心村建设为契机,将善瑞村打造成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并积极探索善瑞村作为城南乡村休闲旅游和民宿的试点。

(二)、有针对性的开展新型农民职业技术培训(例如:民宿、餐饮、厨艺、特色种养殖等),提升农民职业技能,激发他们利用自身基础和有利区位条件创业增收的意识和本领。

(三)、以小斗门自然村为试点,打造破除农民红白喜事人情往来的陈规陋习,深入推进乡风文明,切实减轻农民负担,同时积极开展最美庭院和门前三包的评比活动,使得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果得以长期维护。

(四)、以换届选举为契机,发展壮大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同时加大相关培训力度,提升和促进他们乡村治理能力和水平。

乡村振兴周工作总结篇4

根据《2020年度郎溪县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工作方案》(郎农工办【2020】55号)文件精神,现将我局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强化科技扶贫

我局坚持贯彻科技扶贫相关文件精神,强化县域科技扶贫工作,对全县28个贫困村实行科技特派员结对帮扶.出台《郎溪县科技特派员资金管理暨绩效考核办法》(郎科技经信【2020】19号),进一步压实工作责任,以奖促升.全年带动贫困户813户,带动贫困户增收228.65万元,引进新品种20个,引进新技术24项,创办科技扶贫基地12个,服务农村合作组织75个,举办科技培训69次,累计培训2470人次.

二、实施科技项目

一是进一步加强涉农企业的产学研合作,目前古南丰、柏维力、彩枫农林等企业与江南大学、南京林科院合作进一步深化,古南丰黄酒减少沉淀工艺研究项目、柏维力水溶性vc泡腾片的研究与产业化、彩枫农林娜塔莎枫树新品种研究,均取得突破,古南丰、柏维力分别获市科技计划立项.

二是指导科技特派员工作站开展各项工作.宏云制茶科技特派员工作站与安徽大学共建黄魁茶病虫害全天候监测站,有效预防了病虫害大规模的发生,并对黄魁茶种植大户进行技术培训,解决5名贫困户就业问题,并收购贫困户茶叶.

三、推动科技下乡

一是加强宣传.联合县委宣传部、卫计委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向村民宣传科技知识;科技活动周,组织动力源、国肽两家高新技术企业,对社会免费开放高企研发平台,并组织郎溪科普馆对外开放.二是农技推广.我局连续两年将省支持科技创新一般性转移支付资金拨付农业农村局,用于共同推广农业新品种、农业新技术.截至2020年底,全县农机总动力达40.55万千瓦.全县机械耕整、小麦、水稻机收机械化水平均达到99.5%以上,全县主要农作物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76.5%.建设5000亩以上优质专用水稻单品种规模化种植示范点4个,持续推进我县水稻种植产业转型升级.

乡村振兴周工作总结篇5

近年来,“乡村振兴”“精准扶贫”等成为中央农村政策的关键词,乡村的发展和振兴逐渐成为新的时代热点。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应当顺应时代潮流,以己之力,振兴乡村。实现乡村振兴需要我们新时代青年作为中坚力量,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不拘小我成就大我。新时代的青年是时代发展的晴雨表,也是引社会风气之先的社会力量。作为当今时代冉冉升起并在国家政策的领导下逐渐散发光芒的时代新星,我们应肩负起新时代的历史使命和担当。到基层去,到西部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前辈们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所留下的印记,并向之学习致敬,是新时代青年在乡村振兴道路上的精神寄托与支柱。越来越多大学生返乡创业,青年志愿者上山下乡服务乡亲,20_年有280多万驻村干部、第一书记奋战在脱贫一线;在这里不得不提到苦干实干的人民好公仆廖俊波同志,他念念为民,与人民群众走得最近,将言语落实在振兴乡村的实际行动上,“脚下有泥土,心间有真情”。前辈们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

挥洒下如此之多的汗水孕育着乡村这颗种子,我们新时代青年更应以前人为榜样,用自身的辛勤与努力将这种子培育为参天大树,努力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实现乡村振兴梦,无悔于责任与担当。处于新时代的我们,无论是坚守在国内还是留学于国外,青年们都应心怀祖国,心系人民,将乡村振兴落到实处。

当今选择出国深造的人逐渐增多,但无论身在何方,只有争取更多的学习机会充盈自己,才能为建设更完善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乡村道路,作出更大贡献。“乡村振兴”是国家实现精准扶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强国的首要任务,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我们应当响应时代的召唤,运用自身的满腹学识,循序渐进地让乡村变得兴、富、强,使亿万的基层农民的生活水平得到提高,拥有更多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真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乡村振兴需要我们新时代青年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挥洒汗水,并在实现乡村振兴之梦的道路上脚踏实地,矢志不渝地稳步前行,尽己之力,振兴乡村。

乡村振兴周工作总结通用5篇相关文章:

乡村振兴干部心得体会5篇

2023年乡村振兴演讲稿5篇

村乡村振兴专干述职报告5篇

乡村振兴年度总结7篇

乡村振兴人才振兴心得体会6篇

乡村振兴年度总结精选7篇

乡村振兴工作总结范文8篇

抓乡村振兴工作总结7篇

乡村振兴帮扶工作总结7篇

乡村振兴工作总结8篇

乡村振兴周工作总结通用5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114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