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动中国人物2024人物事迹7篇

时间:
Kris
分享
下载本文

事迹材料中的感人故事和感人细节可以唤起人们内心的热情和梦想,激励人们勇敢迎接生活的挑战,不符合实际的事迹材料是对读者智力和思考能力的一种不负责任的挑战,无法带来真正的收获和启示,有美篇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感动中国人物2024人物事迹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感动中国人物2024人物事迹7篇

感动中国人物2024人物事迹篇1

何以想象,在如此艰苦的环境下仍然坚持着初心教书育人,守护者孩子们的一方天地,为祖国的教育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的名字深深刻在每个人的心中,他是我们的时代楷模,也是感动中国的十大人物之一,他就是张玉滚同志。

2月18日晚,观看了中央一套播出的20__“感动中国”年度人物颁奖典礼,从始至终,我在观看中一直是眼含热泪,那些感人的事迹深深打动了我的心。尤其是在看到张玉滚老师的感人事迹后,更是感动不已。

张玉滚老师,是南阳市镇平县高丘镇黑虎庙村的小学校长。黑虎庙村位于伏牛山深处,四面群山环抱。恶劣的环境,阻断了贫瘠的大山与外面世界的联系。就是这样艰苦的环境却打造出了一位平凡英雄,张玉滚老师在这里摸爬滚打了十八年。从二十一岁到三十九岁,他的最美年华都在这所山乡小学度过。十八年的坚守,源于对家乡对孩子们深深的爱,十八年的山乡教育,让他练就了一身全能工夫。他可以抄起勺子给孩子们做饭,可以拿起粉笔在三尺讲台授课,可以拿起针线为孩子们缝补衣服,可以打开药箱为孩子们看病。为了山乡的教育,他大学毕业后,放弃了在城市工作的机会,还动员妻子辞去工作来学校食堂给孩子们做饭。为了孩子们的明天,他十八年如一日,成了学校最坚实的堡垒和后台,十八年,他培养出了22名大学生。十八年来,他让学校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用大山做教材,教给孩子们一个理念:知识改变命运。所以,他竭尽所能,不气馁,不放弃,为山乡的教育托起了一个灿烂的明天。

在流着眼泪看完短篇之后,我又百度了关于张玉滚老师的一些事迹。这个看似沧桑老成的憨厚男人,用他的朴实,温暖,坚毅演绎了什么是师爱,什么是师魂。

人心浮躁,在太多人都在为金钱疲于奔命的时候,张玉滚老师最初的代课工资只有80元,却仍然坚持留在了学校。在我们抱怨生活条件不好的时候,山乡的学校更是破败不堪,路没修好时,他靠一根扁担,从山外挑进学生的课本和文具,付出的.艰辛可以想象。在我们遭遇挫折患得患失的时候,张玉滚老师为了教育,失去了他仅仅九个月大的女儿,可是,他仍然选择留下来。他的肩膀,背过扁担,背过上学的孩子们,背起的是希望,送去的是温暖。这一切都源于爱,对教育事业的爱,对改变山乡贫穷面貌的信念和执着,对孩子们美好明天的期盼。这种大爱,这种行为和精神,值得我们敬仰和学习。

我们是新时期的教育者,我们也把爱孩子当成自己教育的信条。可是,在物欲横流的今天,在教师也不能坚守初心的今天,张玉滚老师的事迹荡涤了我们心灵上的尘埃。他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新时期师德的内涵————“学高为师,德高为范”。他那种无私奉献的行为,那种“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精神是我们每一个为人师者学习的标准。我们除了提高自身业务素质之外,更需要做的是加强师德的修养。我们要学习他不忘初心,为人师表的价值追求,学习他静心育人,心怀大爱的高尚品德,学习他不畏艰辛,努力进取的优秀品质,不断修正自己,提升自己,为教育事业的发展奉献自己的光和热。

感动中国人物2024人物事迹篇2

孙景坤、徐振明同志是中国人民志愿军老战士的杰出代表,是永葆革命本色的抗美援朝老英雄。

孙景坤,男,1924年生,中共党员,现为辽宁省丹东市元宝区山城村农民。解放战争期间,他先后参加四平战役、辽沈战役、平津战役和解放海南岛等战役,1950年参加抗美援朝战争。在战争年代,他冲锋陷阵、英勇顽强、屡立战功,用热血青春诠释了革命战士的赤胆忠心,在抗美援朝中曾荣立一等功,被授予抗美援朝一级战士荣誉勋章,作为中国人民志愿军回国英雄报告团成员,受到毛主席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在和平年代,他深藏功名、淡泊名利,几十年如一日扎根乡村,用诚实劳动改变家乡落后面貌,用执着坚守彰显了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

徐振明,男,1925年生,中共党员,现为吉林省通化市革命烈士陵园离休干部。他17岁加入革命队伍,先后参加抗日战争、解放战争,1950年参加抗美援朝战争。他转战大江南北,参加战斗无数,留下累累弹伤,从“娃娃八路”成长为“战斗英雄”,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保家卫国舍生忘死、英勇战斗,在抗美援朝中曾荣立一等功。转业后,他主动申请到杨靖宇烈士陵园工作,父子两代默默付出,守护英雄陵墓60年,身体力行保护革命遗迹、讲述英雄故事,弘扬革命文化、赓续红色血脉,教育了无数青少年,感动了广大干部群众。

感动中国人物2024人物事迹篇3

感恩,像一滴甘甜的水,滋润了我们;感恩,像一双暖和的手,轻抚着我们;感恩,像一把漂亮的伞,呵护着我们……生活中到处充溢感恩,当然,也有回报。

我感恩我的父母,不仅仅是因为母亲生育了我,父亲照看我。父爱像一座大山,累了,在山下休息会,热了在山脚下乘凉。父爱,也像一张床,累了,躺上去睡一会儿,也可以在上面看会儿书。母爱像一个路标,为我指引方向,也像一双暖和的大手从泥泞里把我抱起。你们始终都在包涵我,我为自己的淘气、任性对你们说一声“对不起!”你们给我的充裕的物质生活和无私的爱,一生,我都无法还清。愿我是一只萤火虫,半夜里,为你们点亮一盏明灯!也化作一只和平鸽,祝你们一生平平安安、健健康康!

我感恩我的每一位老师,你们如园丁般细心呵护我们,无私奉献,给我们传授学问。课堂上,是谁,挺着感冒为我们上课?是谁,为受伤的同学擦上消炎药?是谁,在半夜里为我们备课?是您呀!——老师。虽然有时您很严厉,但是,我们知道,您是为了我们好。老师,您就像一个太阳!点亮这个世界!老师呀,老师,您像一位园丁,无比细心地照料着我们。一丝丝岁月的“波浪”爬上您的`眉头,望见我们的微笑,您深深地露出了满意的笑容。老师,老师!

当然,我也要感谢我的同学,漆黑巷子里你为我点亮一盏灯,摔倒在路上,你扶了我一把,肚子痛时陪我一起去办公室……

这个世界上有多数的感恩,当然也肯定有回报!我信任,只有世界上有感恩,生活才会更美妙……

感动中国人物2024人物事迹篇4

近日,网上一组排雷英雄的无手“军礼”照片震撼了广大网民的心。军礼无言,誓言铿锵。一句“让我来”,排雷英雄倒在了血泊中,救下战友,自身失去了双手和眼。一个严肃庄重的“军礼”展示出了排雷战士对党的忠诚,对排雷事业的不悔决心。

他们是一群走在“死亡”路上的英雄,每一步都小心翼翼,为的是帮人民群众排除安全隐患,还人民群众一篇安详宁静的热土。排雷发明者设计之初,考虑到敌人靠火力轰炸等外力作用引爆地雷,便在地雷材质上做了优化设计。导致在如今的排雷工作中即使在强火力作用下,地雷毁灭率也是极低的,这就需要排雷士兵匍匐身子,通过绊发、剪线、去除伪装物等一系列排雷流程进行排除。排雷完成后,战士们还要手拉手徒步验收雷场。

战士英雄大多数都处在20到30岁之间,正处朝气蓬勃,激情四溢的青春。在这场特殊的战斗,许多排雷战士献出年轻的生命。或跌入谷底,或顶高温挖掘,也从未一声怨言,轻言放弃。爆炸事故中,侥幸抵住死亡厄运喉咙的战士们,有的失去双腿胳膊,终身残疾。这对他们以及他们的家人来说,同样是一场巨大的伤害。我们很难想象,一个失去健康肢体的人,该如何面对未来的生活。排雷英雄的故事让无数群众热泪盈眶,“上半辈子,你守护我。下半辈子,我是你的‘眼’,我是你的‘手’。”排雷战士杜富国的妻子紧靠在杜国富身旁说。

这世界从来没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人负重前行。英雄事迹让我们千万群众落泪。他们是新时代革命军人的标兵,是祖国的骄傲。在他们身后,祖国大地一寸寸平安的土地不断伸延。他们的故事,全中国都要铭记。我们应该向他们致敬,弘扬不畏艰难、不惧危险、不怕伤残、吃苦耐劳的排雷精神。

感动中国人物2024人物事迹篇5

63岁,20多种疾病,扎根滇西贫困山区教育一线40余年,12年把1804名贫困山区女孩带出大山、送进大学……张桂梅创造了很多值得称道的数字。每一个数字背后,都是她在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用爱心点亮贫寒学子人生之路,以教育斩断贫困代际传递。

张桂梅认识到,斩断贫困的代际传递,可以从提高妇女素质入手。所以她坚定地创办了一所面向贫困家庭女生的免费高中,让女孩接受教育,进而改变当地贫穷落后的面貌。张桂梅没有儿女,却有着深沉的母爱。不计回报、倾其所有,甚至不顾生死的付出,这些都是因为共产党员的信仰。“如果说我有追求,那就是我的事业”。张桂梅用数十年如一日的行动与坚守,成为了人们学习的榜样。

“红梅花儿开,朵朵放光彩,昂首怒放花万朵,香飘云天外……”《红梅赞》是张桂梅最喜欢唱的歌,也是华坪女高学生们耳熟能详的曲目。张桂梅提出了“革命传统立校,红色文化育人”的教学理念,坚持用红色文化引领教育、培养学生不畏艰辛、吃苦耐劳的品格,引导学生铭记党恩、回报社会。当华坪女高的学生们走出大山、走进大学、走入社会,当她们遇到困难和挫折,这种红色文化的熏陶,仍能激励她们不畏艰难、继续前行。张桂梅所做的不仅在于传授知识,更在于立德树人,引领她们自立自强改变命运,让每一个人都能成为大写的、站立的人,成为一朵朵傲然绽放的红梅。

最让张桂梅欣慰的是,那些从大山里走出的女孩们在大学毕业后,很多又选择回到大山,选择最艰苦的岗位、到了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张桂梅坚守的最大意义正在于此,培养更多对家乡、社会、国家、民族有用的人,让爱心、奉献之心汇聚成河,让责任和使命代代相传。这也正是我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动力所在。

感动中国人物2024人物事迹篇6

说到苏炳添的田径生涯,可谓是“开挂”一般:2007年进入广东省队,两年后进入国家队;2012年在伦敦奥运会上,他以小组第三晋级半决赛,成为中国短跑史上第一位晋级奥运会男子百米半决赛的选手;2015年5月,在国际田联钻石联赛美国尤金站,他以9秒99获得男子百米第三名,成为首位进入9秒关口的亚洲选手今年的东京奥运会上,苏炳添更是以9秒83的成绩晋级决赛,尽管最终由于体力消耗过大与抢跑选手的影响未能夺得奖牌,但这已然足够。在当时100米赛道长期由欧美国家垄断的背景下,能够进入决赛已然难得可贵,更别说苏炳添还跑入了10秒大关,这打破了亚洲纪录,创造了历史性的时刻,为我国未来短跑事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光明的前景。

苏炳添的卓越成就,与他数十年来的不懈努力与艰苦奋斗是分不开的,这一点在他与博尔特的多次竞争中体现的淋漓尽致。2012年伦敦奥运会上,苏炳添首次与博尔特交手。在巨大的实力悬殊下,苏炳添最终以0.41秒的差距败给了博尔特,尽管如此,他并没有气馁,而是继续努力训练,不断提升自己,积极为下一次比赛做准备。就这样,经过了三年的准备,苏炳添终于完成蜕变。在2015年北京世锦赛百米半决赛中,苏炳添又一次遇到了博尔特。在国人期盼的目光中,他以极快的速度起跑,并在前80米一度带乱博尔特,只可惜敌不过博尓特的中后程加速。最终博尔特险胜,拿下冠军,但苏炳添也同样以第四名的成绩晋级,更加令人惊讶的是,他的成绩与博尔特的差距缩小到了0.3秒,这也向我们说明了一个道理:万事皆有可能,只要你愿意努力,就一定有机会去实现自己的梦想。

从苏炳添身上,我们还可以发现很多优点:他很自律,据教练与亲人回忆,他对于布置的任务,从来都是不折不扣的完成,家庭聚餐时,他也从不喝酒,吃猪肉,严格遵守国家的饮食要求;他也很谦虚,即使拿到了全国冠军,苏炳添也不曾有丝毫的骄傲自满,一有机会,还是一如既往地回家看望亲人及启蒙教练,汇报一些日常的训练情况。同时,作为一名体育生,他的文化科目成绩却十分优异,虽然因训练会落下一些课程,却总是及时补上;他也能同他人和睦相处,他与张培萌协手共进,互相帮助,拿下了亚运会冠军,并刷新了全国纪录用一句话总结苏炳添的真实写照:不论在路上走得多远,始终不忘记当初为何上路。

从第一次跑进10秒到跑进决赛,苏炳添一次次逆天改命,与时间和命运赛跑,一次次挑战自我,超越自我,即使没能拿到奖牌,又有何妨?致敬“中国速度”,也致敬每一位为了国家荣耀而拼搏的英雄!

感动中国人物2024人物事迹篇7

钟扬同志将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了他所选择、所热爱的科学事业,为我们留下了无限生机的一颗颗“种子”,也让我们广大奋斗青年心中萌生了一颗信念之芽,更让我对自己的基层成长之路有了更加深刻地认识。

磨炼是我们的青春选择。三百六十行,偏爱这一行。重庆丰都20xx年选调生有四川、河南、山东、内蒙、江苏、江西、甘肃等7个市外的小伙伴,克服语言不通、水土不服、人生地不熟等重重困难,在基层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在不懈奋斗中书写人生华章。加班熬夜,却乐在其中。加班在日常,熬夜是经常―这就是我们工作的真实状态。不过黑夜让人心静、让人思路开阔,熬完一篇明天用的讲话稿,头上压着的山没了、心里悬着的'石头掉了、心情舒畅了,觉也睡不着了。偶有抱怨,仍无比自豪。有时感叹事干不完累不起、下乡太苦伤不起,可是我们从群众朴实自然的笑脸上看到了自身的价值所在,从自己一滴一点的变化中看到了自己的成长所获。

成长是我们的工作基调。成长是一场必经的苦旅,我们沿着成长的大道或是荆棘到达成长的目的地,背后隐忍了多少汗水和泪水,以致有时看到进步的步伐很慢,心中总有莫名的愧疚和忐忑。“宰相必起于州郡,猛将必发于卒伍”,基层是干事创业的大舞台,也是提升能力的大课堂。因为年轻,所以我们经得起考验,即使前面荆棘丛生,我们也无所畏惧,背起梦想的行囊,与伙伴携手共行,一路引吭高歌,在基层翱翔,也可以泥土换成长,汗水写华章。奋斗的人生才是幸福的人生,头顶“选调生”的光环,我们要勇于在艰苦奋斗中提升能力、坚定信念,不断成长为知识型人才、业务型骨干、种子型选手。

奉献是我们的人生价值。钟扬用“奉献”把他53岁的人生长度,镌刻了无限的生命厚度,将献身科学的口号变成了生活的真实写照。无论我们身在什么岗位、身处什么样的环境,我们的宗旨就是为人民服务,我们的价值就是为祖国奉献。即使我们做的是应该做的,比如帮助贫困户走低保程序、各种报表汇总等等,并没有多的付出,却能收获超额的幸福与快乐。新时代呼吁我们奉献,实现复兴梦需要我们奉献,甘于奉献、乐于奉献,在人生价值的天平上奉献是永远不变的砝码。

“钟”情逐梦选择,传“扬”奉献精神,那蕴含了不断向上力量的“嫩芽”定将努力生长,开花结果。

感动中国人物2024人物事迹7篇相关文章:

感动中国人物事迹心得体会通用5篇

中国的感动人物事迹模板5篇

中国的感动人物事迹最新8篇

中国的感动人物事迹优质5篇

2024感动中国人物观后感7篇

感动中国2024年度人物观后感1000字7篇

感动2024年度人物事迹7篇

2024感动中国人物观后感通用6篇

2024感动中国人物观后感优质8篇

感动中国2024年度人物观后感5篇

感动中国人物2024人物事迹7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122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