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的实验环节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科学素养,我们通过编写教案,可以更好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反馈,有美篇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15的组成教案最新8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15的组成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通过操作,体验并理解10个十是一百。
2.知道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3.在解决趣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知道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教学难点:
体验并理解10个十是一百。
教学过程:
一、活动形式引入新课。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数出30根小棒,摆在桌子上。
师提出蓝灵鼠的问题,咱们的好朋友蓝灵鼠想问大家:怎样做到让别人一看就知道是30根?(投影出示)。
师:小朋友们快快开动脑筋想一想,哪个聪明的小朋友来回答蓝灵鼠的问题?
学生可能会说出各种各样的方法,只要无错误,教师不要否定。重点对将10根放在一起或捆起来的做法给予表扬,并展示给全班同学看。从而教师引导学生说出一捆是1个十,两捆是2个十,那么3捆是3个十。
2.师出示一捆小棒,问:是多少根?(10根),那么10捆呢?
(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去想,再回答,)大部分学生都能说出是100根。可指名一生来数,其余学生跟着一起数:1捆是1个十,2捆是2个十、、、、、、10捆是10个十,也就是100。引出10个十是100。(板书)
3.投影出示图片,或用背投摆出小棒:4捆2根。同时出示问题:()个十和()个一,合起来是()。 (给学生时间观察,再指名回答)。
二、分小组竞赛的形式来巩固练习。
将学生们按排分成三组,讲明规则:3组轮流答题,答对得5分,答错不加分。如果在答题的过程中,有的学生不遵守课堂纪律,就扣分。
1、1组选手答题:练习第一题第一幅图片及问题。
2、2组选手答题:练习第一题第二幅图片及问题。
3、3组选手答题:练习第二题第一小题。
再从1组开始轮流答题,可适当增加书中没有的练习题。最后得出冠军给予表扬。
三、小游戏。
1、教师和一名学生先做示范:师问6个十和2个一和起来是多少?生答62。
2、全体学生同桌互相进行对口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四、趣味数学。
出示情景图,学生动脑筋想怎么分?小组合作交流讨论出结果。
15的组成教案篇2
一、活动目标
1、幼儿通过自主探索动手操作,感知6的分解组成,掌握6的5种分法。
2、在感知数的分解组成的基础上,掌握数组成的递增、递减规律、互相交换的规律。
3、发展幼儿观察力、分析力,记录能力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兴趣。
二、活动重难点
重点:感知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学习并记录6的5种分法。
难点:总结归纳6以内数的分解和组成规律。
三、活动准备
教具:两块黑板、两只动物头像、6的分解式、6块饼干、数字卡片、圆点卡片
学具:幼儿每两人一个学具盒
4、活动方法
情境导入法、探究法、操作法、游戏法
五、活动过程
师:今天我们班来了两只小动物,看看有谁呀?
问:他们要请我们班的小朋友帮他们分饼干。你们愿意吗?
2、引出主题,引导幼儿进行6的'分解的学习。
师:6块饼干两只动物怎样分,小动物们犯了愁,不知该怎样分,有几种分法?请小朋友们说一说
(二)集体学习6的组成分解
1、请幼儿帮助小动物来分饼干。
(1)、幼儿观察自己的学具,说说学具里面有什么?
(2)、幼儿两两合作将6块饼干分给两只小动物,每分一次将分的结果记录下来
2、请幼儿分别到前面说一说自己分的结果。在黑板上出示分解式
3、教师归纳幼儿的分法,总结出“6”的5种分法。
4、观察幼儿无序的分法,引导学习有序进行“6”的分解组成
5、幼儿自主进行有序的进行“6”的分解
(1)幼儿两两合作使用学具盒里的分解卡片进行自主操作。
(2)教师请个别幼儿进行示范分解,引导幼儿学习有序分解,并鼓励有不同想法的幼儿。
(3)幼儿观察“6”的分解式,初步掌握有序的进行“6”的分解组成,了解数组成的递增、递减规律、互相交换的规律。
(三)以游戏的形式来结束活动
游戏《找朋友》
幼儿每人挑选一个数字卡(1—5)戴上,伴随找朋友的音乐找到和自己的数字和在一起是“6”的幼儿做朋友。
15的组成教案篇3
活动背景
幼儿学习掌握数的组成使数群概念得以发展,进一步理解数之间关系的标志,也为幼儿学习加减运算打下基础。在数组成教学活动中,我们为幼儿提供了多种操作实物,让幼儿通过自身的探索、操作活动获取有关数的组成经验。并引导幼儿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使学与用结合起来。
活动目标
1、 主动参加探索8的组成的操作活动
2、 运用互补、互换规则知道8分成两份有7种不同的方法。
3、 初步学习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活动准备
1、 数学王国图一副。
2、 大操作材料一套。
3、 幼儿每人胸前一个数字挂牌,提供涂色、划短线、盖点子、看图分合等不同操作材料。
活动过程
1、复习7以内的组成
师:今天老师要请你们去数学王国去玩,,但有要求,请你们先要回答出门票上的问题后才能进入到数学王国中去。
幼儿逐个回答卡片的'题目。
2、 幼儿在主动操作游戏中探索8的7种分合方法。
(1) 瞧,数学王国的大门已经为我们打开了,在数学王国里,有许多的智力题正等着我们小朋友去动脑筋呢,你们有信心吗?看哪个小朋友闯关最多。
(2) 老师简单介绍游戏材料及操作要求。
(3) 幼儿进行操作活动,老师巡回指导,观察了解幼儿操作情况进行个别指导,鼓励幼儿互相介绍操作情况。
(4) 幼儿介绍自己的操作过程。
(5) 引导幼儿通过分析,比较探索8的最佳分合方法。
3、 运用“找朋友”游戏,巩固8以内数的组成规则。
(1) 交代游戏规则。
刚才小朋友在数学王国里表现的很聪明,游戏玩得很好,接下来我们来玩个找朋友的游戏,老师为你们准备了每人一张数字卡片,请你们把它贴在身上,看看自己是几号数字,到音乐后就边唱边跳去找朋友,找到的朋友要和你身上的数字合起来是8的数字娃娃。
(2)交换数字再次游戏。
4、 活动延伸
在角色游戏中开设银行、菜场、超市,把所学的组成经验运用到实际的生活中。
活动反思:
活动按事先预定的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孩子们兴致浓厚,能大胆尝试各种操作材料进行操作,也能用他们喜欢的方式记录下结果。活动结束后,我对这次活动进行了反思。认为有几个比较成功的地方:
1、提供的操作材料丰富且易于操作。
2、提供很大的操作平台及思维空间,也不急于告诉他们答案,而是让他们在操作中通过对比、讨论,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3、给幼儿与同伴足够交流、解决问题的机会。每当孩子遇到困难,我都会让他们先自己想办法,大胆去尝试。
4、重视区域活动。活动结束后,重视活动延伸的指导,在区域活动中,让幼儿自由操作并做好记录。整个活动,尽力体现以孩子为主,教师为主导的和谐师生关系。大多数孩子能主动去学、愿学、乐学,达到预期的目的。
15的组成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让学生在摆学具的过程中感受并掌握8的组成与分解。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小组活动,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品质,增强小组合作交流的意识。
教学过程:
一、复习“7”形式引入8的组成.
师:小朋友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几啊?
生:7.
师:那我们一起用拍手游戏来回忆一下好吗?
生:好.
师:我拍1呀~~~
生:我拍6………(类推)
二、学习“8”
1.故事导入8的组成:
星期六,爸爸和小明去河边钓鱼,他们一共钓了8条鱼,可是用一个网兜又装不下,于是呀,爸爸让小明把鱼分别装在两个网兜里。如果你是小明会怎样分装这些鱼吗?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8的分解与组成。(揭示课题)
①、出示教具:8条鱼,2个篓子,请几个小朋友上来以不同的形式分类,边分边出示ppt把分类的方法记录下来.
②、2“小火车”游戏,巩固8的组成
师:我的火车1点开,你的火车几点开?
幼:我的火车7点开。…………
2.游戏:寻找宝藏
教师在迷宫途中放着8的加减算式,把全体幼儿分为三组比赛,每算对一题
前进一步,哪组幼儿最先找到宝藏,哪组获胜
3.活动延伸:
将幼儿分成5组,每组幼儿发一些教学道具(鱼),动手分一分
15的组成教案篇5
活动内容:复习5的组成(大班)
活动目标:1、通过游戏活动,让幼儿复习5的组成。2、激发幼儿游戏的兴趣,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活动重点:复习5的组成。活动难点:能按颜色、数的组成拼图。活动准备:1、接龙卡片二人一套。2、拼图材料二套。
活动流程:
游戏:碰球→游戏:接龙→游戏:拼图活动过程:
一、 游戏:碰球
师:我们一起来玩碰五球的游戏,老师说的球和你们说的球合起来为五。师:嗨嗨,我的二球碰几球?幼:嗨嗨,你的二球碰三球。二、 游戏:接龙。1、师:二人一套卡片。数字或点子二个二个对着接龙,比一比谁接的又长又多。(幼儿接龙)2、请幼儿说一说:你和好朋友是如何玩的?3、再次接龙。比一比谁接的龙又快又对。
三、 游戏:拼图。
1、出示拼图底板。师:这块板上藏着一幅画,你们想不想知道是什么?
2、师:“这里有许多数字卡片,正面有数字,反面有画,卡片上的数字和板上的数字合起来是5,还要根据卡片上的颜色来拼,拼完后就会出现一幅画。我们来比一比,看哪队拼得又快又对,把画先拼完。”
3、幼儿拼图
4、看看哪对赢了,决出冠亚军。
15的组成教案篇6
一、活动目标
1. 激发幼儿参加数学活动的兴趣。
2. 使幼儿通过观察,比较,了解数的组成的互补和互换关系,发展幼儿初步的推理能力。
3. 知道6的各组分法。
二、活动准备
1.水彩笔6支。
2.小石子,纸诺干。
三、活动过程
1.复习5的分解组成。
(1)探索数的组成的互换关系。
教师:“谁知道5可以分成几和几?在黑板上写出5的各组分法。如下图所示:
5555
∧∧∧∧
14412332
教师:“5可以分成1和4,5可以分成4和1.这两组分法什么地方一样,什么地方不一样?”
教师:“5可以分成2和3,5可以分成3和2.这两组分法什么地方一样,什么地方不一样?”
(2)用互换的方法写出5以内各数的组成。
教师在黑板上写出3、4、5各数的一种分法。请幼儿写出另一种。
2.学习6的分解组成。
(1)教师:“今天,老师带来了6支漂亮的水彩笔。大,考吧.幼,师,网这6支水彩笔分给两个小朋友,可以怎么分?”“请小朋友每人拿6粒小石子试一试,然后做记录。”
幼儿操作探索6的各种分法,教师观察指导。提醒幼儿分完,做记录,找出6的各种分法。
3.讨论。
(1)教师:“你是怎么分的?怎么记录的?”“你找到了几种分法?”“6有几种分法?”
(2)游戏。
教师(出示两个神秘袋):“请一名小朋友来摸一摸,里面分别有几块糖?然后合起来看看,一共有几块糖?调换其中一个袋中糖果的数目,换别的小朋友来摸。
四、活动延伸
把小石子放在活动室,引导幼儿在日常生活中操作。
五、温馨提示
1.引导幼儿用互换的方法写出6的各种分法。
2.幼儿操作作用的小石子要先洗干净。
六、活动反思
在6的分解和组成这一教学内容中,我注意创设有意义的活动情境,给孩子提供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机会。允许孩子用自己不同的方法去学习,使不同的孩子在数学的学习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体现了因材施教的过程。1、创设情景,在活泼气氛中引发兴趣。这节课,我根据教学内容,结合孩子的个性特点,大胆地创造、使用教材,以“分彩珠”这一游戏情景出发引入课题,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使孩子一开始就处于积极状态中,激发孩子的思维,激起孩子学习数学的兴趣。2、动手操作,在合作交流中感受快乐。因为孩子们已有一定的分解组合知识经验,于是我放手让孩子自己去尝试,去探索,去记录、去交流尝试的结果。在这个探索、交流的过程中,孩子印象必然较深,同时增强了自信心,激发了成功、愉悦感。总之,在教学中,教师要设计生动、活泼的教学环节,不断地激发孩子学习的乐趣和欲望,不断地使孩子得到鼓励,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培养孩子积极的情感。
15的组成教案篇7
教育理念
应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的经验。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活动目标:
1、在游戏活动中归纳、总结、学习3、4的组成,知道把3分成两份有2种份法,知道把4分成两份有3种份法。
2、在操作活动中不断探索数的多种分法,并学会记录。懂得交换两个部分数的位置合起来总数不变。
3、在游戏中学习3、4的组成,发展动手能力及观察思维能力。
4、提高逻辑推理能力,养成有序做事的好习惯。
5、知道按事物不同的特征进行排序会有不同的结果,初步了解排序的可逆性。
活动准备:
荷叶与蜻蜓的图片若干,黑板、糖果。
活动过程:
1、创设情境,引起幼儿兴趣。游戏:分蜻蜓。
2、初步探索3的组成。
(1)出示3只蜻蜓的图片请小朋友动动脑把它们分成两份、提问幼儿。
(2)老师小结:3分成两份有2种分法,3可以分成1和2,2和,1和2;2和1合起来都是3、让幼儿指读加深映象。
3、初步探索4的组成。
(1)出示4片荷叶的图片请小朋友动动脑把它们分成两份
(2)让幼儿把荷叶分成两份你们会怎么分?有几种分法?
(3)老师写出4的分合式:4分成1和3,还有3和1这两组数都有一个相同的数字几?它们的数字相同,但是它们的位置不同,只要知道了一种分法后,将两个部分数的位置交换一下,就是另一种分法,左边的数后面一个数比前面一个数多1,右边的数后面一个数比前面一个数少1,左右两边的数合起来都是4。
(4)老师小结:4分成两份有三种分法,4可以分成1和3,3和1,还有2和2,1和3,3和1,还有2和2它们合起来都是4。
4、幼儿操作练习,巩固游戏————"分糖果":3的组成3颗糖分成2份,4的组成4颗糖分成2份。
5、集体讲评幼儿操作练习,进一步巩固3、4的组成。
活动反思:
教学不能只光教学当下的知识点,更要为以后的教学服务,好的方面是准备充分课堂氛围比较好幼儿积极性高,不足的方面是幼儿造作较少应让幼儿多动手多探索。
教学反思
这节课我根据幼儿的思维特点和学习规律,在轻松的游戏中,帮助幼儿通过充分的实物操作、建立和理解数及符号的意义,真正地掌握数的概念由此得出。活动中我选用了小盒子、苹果图和小口袋都是幼儿平常熟悉、喜欢玩的物品,既能让幼儿在活动中锻炼手部小肌肉的灵活性,又能把数学中数物的匹配练习融入其中,使数学活动更具有情趣性。有趣的游戏激发了幼儿参与活动的愿望和操作乐趣。
在活动中我是介绍者和参与者,是幼儿的游戏伙伴。当幼儿活动中出现困难时,我有点急,反复的告诉幼儿。这时幼儿就显得没有信心了。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应适时的加以引导、鼓励,倾听幼儿的讨论与表述。
老师都应该有一颗宽容的心,当我们在面向全体幼儿的同时,特别注意个体差异,尤其在材料投放上,要充分考虑不同幼儿的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
15的组成教案篇8
活动目标:
1.初步探索、学习7、8的组成,知道7、8分成不同的两份各有几种分法。
2.初步感受两个部分数之间互换的关系。
3.能将记录与同伴进行相互检查并发现问题,养成互查的习惯。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7的分合卡片一套。幼儿人手一个操作板,7个“金币”,7的房子图、8的分合操作单各一张,铅笔一支。
2.知识经验准备:已经学习过6以内数的组成,并初步理解组成分解的互换规律。
活动过程:
一、复习6以内数的组成
1.“闯关开门”游戏:“喜羊羊和美羊羊来到魔幻城堡。可是,魔幻城堡的大门关上了,它们需要找到两个数合起来,总数是6的钥匙,才能进入。”
2.“哪几串钥匙可以用呢?”(幼儿自由回答)
二、学习7的组成
1.操作探索7的组成:
(1)情景引入,激发兴趣:
“喜羊羊和美羊羊在魔幻城堡里得到了7个金币。决定把金币分成两份,可以怎么分呢?”(幼儿个别回答)
(2)“看来7有很多种分法。把7个东西分成两份,到底有几种分法,请你用金币试一试,把你分的结果用分合式记录下来。记录的结果不能重复哦!”
(3)幼儿操作、记录。
(4)根据幼儿回答出示分合式,知道7有6种分法。
“把7个金币分成两部分,你有几种分法?请你把你的结果读出来。”(个别回答)“他读的时候,你们要仔细听,看看自己有没有这些分法?”(根据幼儿回答出示7的分合卡片)
“这些分法你们都有吗?”“你们还有没有不同的分法?”
(5)小结:“把7个东西分成两份,有6种不同的分法。我们一起把这6种分法读一遍。”
2.观察、讨论,发现两个部分数之间的互换规律。
“在分合式中,7分成1和6,7分成6和1,6和1,1和6只是交换了一下位置,这就是互换规律。再来找找,还有那些是这种交换情况的?”
三、运用已有知识经验推理8的组成
1.出示8的分合操作单,要求:
“这里有一张操作单,是关于8的分合,请你用刚才我们学过的新本领,把8的分法有顺序地填完整。”
2.幼儿完成操作单,教师巡回指导。
3.集体回答,教师操作8的分合操作单教具
“你们填完了吗?我这里也有一张还没有完成的操作单,你们帮我一起来完成。你们说,我来写。”(根据幼儿的回答逐一演示分合式)
“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这些活动完成的对不对。先看看两组数合起来是不是8?每一组的分合有没有重复?8分成两分有几种分法?你们看哪一种分合式是有序的?”
4.“8有几种分法?7有几种分法?”
四、“放鞭炮”游戏
1.示范游戏:“喜羊羊和美羊羊在魔幻城堡还惊喜的发现了一大串鞭炮。我们一起来玩点鞭炮的游戏。”
“每个鞭炮里都藏了一个分合式,你要正确地把它读完整,鞭炮才有响哦。我们摘一个来试一下。”(集体游戏。答对了,“对啦,砰、叭!”;答错了,“错啦,呲,嘘!”熄灭。)
2.小组游戏、个别游戏相结合游戏数次。
15的组成教案最新8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