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的设计不仅关乎教学内容,也涉及到教学方法和手段的选择,在写教案时,教师应通过观察和评估,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以便进行针对性教学,以下是有美篇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我不跑安全教案6篇,供大家参考。
我不跑安全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熟悉乐曲的旋律和结构,能较完整地演唱歌曲。
2.在不断丰富的游戏情节中听辨狼、狐狸及兔子的不同声音并作出相应反应。
3.乐于参与音乐活动,体验活动的快乐。
4.借助已有经验、图片和老师的提问,理解并记忆歌词。
5.乐于探索、交流与分享。
活动重难点:
熟悉乐曲的旋律和结构,能较完整地演唱歌曲。
能在不断丰富的游戏情节中边游戏边演唱歌曲。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大灰狼、狐狸、兔子面具,音乐。
2.经验准备:幼儿有圈上行走和“抢椅子”的经验。
3.场地准备:半圆形座位摆放。
活动过程:
一、歌曲导入,初步感知音乐旋律
师:(戴兔妈妈头饰)看看,我是谁?今天,我是兔妈妈,那你们是?(兔宝宝)妈妈给你们带来了一首好听的歌,你们想不想听一听?
二、学习歌曲,熟悉歌曲的旋律和结构
1.结合图片,感知理解歌词内容。
师:这首歌唱了什么?还听到了什么?(根据幼儿回答,出示相应歌词的图片)
2.师幼看着图片演唱一遍。
师:原来,这首歌里讲的是兔妈妈和宝宝们去蘑菇园采蘑菇的事情。让我们看着图片,一起来唱一唱吧!
3.师幼再次整齐、响亮的演唱。
师:你们唱得都很认真,如果声音能响亮(整齐)一些,那就更好了!让我们再来唱一遍吧!
三、结合游戏,进一步掌握歌曲的旋律和结构
1.兔妈妈带兔宝宝原地边演唱歌曲边做动作。
师:宝宝们,我们的蘑菇快吃完了,跟着妈妈一起去采蘑菇吧!这是我的小蘑菇园(站在椅子后面,指椅子),那你们的呢?站在椅子后面,我们一起来唱一唱,玩一玩。
2.兔妈妈带兔宝宝走圆边演唱歌曲边做动作。
师:小蘑菇园的蘑菇都被我们采光了,我们再到旁边的大蘑菇园去看一看,找一找。
四、音乐游戏:我不上你的当
(一)加入“大灰狼”情境尝试游戏。
1.讨论游戏中遇到坏人的处理方法。
师:这次来到这么大一片蘑菇园,采蘑菇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安全!如果遇到坏家伙,我们该怎么办?
师:躲起来,躲在哪里呢?找个蘑菇藏藏好,不让坏家伙发现。
2.播放大灰狼录音,根据幼儿的猜想,引出“我不上不上,我不上你的当,我怀疑你是一只……”。
师:刚才是谁在说话?它的声音是怎样的?如果你怀疑它是一只……,你会这样说吗?
3.教师出示“大灰狼”,幼儿作出相应反应。
师:让妈妈来偷偷看一下是什么东东来了。如果真的是大灰狼来了,别忘了你们刚刚说的保护自己的方法哦!
(二)加入“狐狸”和“兔子”情境,引导幼儿听辨并作出相应反应。
1.加入“狐狸”情境游戏。
师:大灰狼找不到小白兔,只能灰溜溜地回去了。现在,我们安全了,让我们继续采蘑菇吧。
2.播放狐狸的录音,引导幼儿说出“我不上不上,我不上你的当,我怀疑你是一只…”。
师:如果你怀疑它是一只…,你会对它说什么?
3.教师与一名幼儿找出“狐狸”,幼儿作出相应反应。
师:有哪只勇敢的小兔子愿意和妈妈一起去看一看到底是谁来了?
4.加入“兔子”情境游戏,请个别幼儿找出,幼儿作出相应反应。
师:坏狐狸看了又看,刚刚明明有好多小白兔的,怎么不见了呢?看来是眼花了,我还是去其它地方找找吧。坏狐狸没有找到一只小白兔,只能垂头丧气的走开了。
师:我们又安全了,快出来,继续采蘑菇吧!
5.播放“兔子”的录音,引导幼儿说出“我不上不上,我不上你的当,我怀疑你是一只…”。
师:如果你怀疑它是一只…,你会对它说什么?引导幼儿说“我不上不上,我不上你的当,我怀疑你是一只…”
6.个别幼儿找出“兔子”,幼儿作出相应反应。
师:有哪只勇敢的小兔子愿意一个人去看一看到底是谁来?
师:原来,是我们的朋友,小粉兔来了呀!我们来给她一个飞吻吧。欢迎小粉兔来我们的蘑菇园。
五、延伸活动
1.引出歌曲名称《我不上你的当》。
师:今天我们采了好多蘑菇,有点累了,让我们回到家里休息一下吧。回到家了,伸个懒腰,休息一下!
师:小兔子们表现都很好,都没有上大灰狼和坏狐狸的当。这首歌的名字就叫“我不上你的当”。
2.鼓励幼儿将这首歌曲与其他同伴分享。
师:我们还可以去考考我们的朋友们,看看他们是不是和你们一样聪明,不上你的当!
活动反思:
在活动中,为了帮助幼儿学会歌曲,我利用图片辅助幼儿掌握歌词,通过看图片、创设兔妈妈与兔宝宝去蘑菇园采蘑菇的情境一遍遍练习巩固。在活动中我注重动静结合,有在座位上演唱的,有站在椅子后练习的,还有绕圆圈边游戏边演唱的。从原地的小蘑菇园到围圆走动的大蘑菇园再到“大灰狼”“狐狸”“兔子”情节的加入,活动环节层层递进,幼儿的经验逐步提升。如在“大灰狼”出现前,我让孩子讨论“如果遇到坏家伙,我们该怎么办?”让孩子们提前掌握应对经验,为“大灰狼”出现后作出反应做好准备。在找出“大灰狼”“狐狸”“兔子”时,第一次我自己找,第二次我和个别孩子一起找,第三次鼓励勇敢的孩子自己找,对幼儿社会性发展方面做了一点渗透。
小百科:上当,指中了别人的奸计而受骗。
我不跑安全教案篇2
一、活动目标
1、让幼儿了解一些有害物品的特点和不安全因素。
2、培养幼儿的观察力。
3、使幼儿明白不乱动成人物品的道理。
二、活动准备
ppt课件、消毒液、玻璃容器、小块红布、口红。
配套课件:
大班安全课件《危险的东西我不动》ppt课件
三、活动过程
(一)课前律动:
教师:小朋友们好,下面请小朋友伸出手来和老师一起来做手指游戏!
(小手小手拍拍拍,小手举起来;小手小手拍拍拍,小手合起来;小手小手拍拍拍,小手抱起来;小手小手拍拍拍,小手放起来。)
(二)激趣导入
1、教师将一小块红布放入盛有84消毒液的容器里,让幼儿观察,并提问瓶中的红布发生了什么变化?
幼儿:这块布变成了白色。
教师:小朋友们,你们想不想知道为什么它变成了白色?
幼儿:想。
教师:今天,老师就带着小朋友们来揭开这里的奥秘。
2、出示消毒液
教师:刚才试验中的红布就是被这瓶液体改变了颜色,你们知道它是什么吗?
幼儿:消毒液。
教师:xx小朋友回答的真棒!那么你们知道消毒液的特点和作用吗?
幼儿:用它可以消毒。
教师小结:消毒液是一种无色的液体,但它有一种很刺鼻的气味。人们可以用它来消灭有害的细菌。而且它的腐蚀性也很强,所以小朋友们不能随便乱摸。
3、出示口红
教师:老师手中拿的是什么?
幼儿:老师手中拿的是口红。
教师:xx真聪明,你们看见过谁用过?
幼儿:妈妈。
教师:那她把口红涂在哪里啊?
幼儿:嘴上。
教师:那你们可以用大人的口红吗?
幼儿:不可以。
教师小结:口红是一种化妆品,它含有汞等有害物质。你们的皮肤还很娇嫩,如果涂抹口红的话,会引起中毒。
4、出示农药图片
教师:小朋友们,老师手中拿的是什么?
幼儿:农药
教师:你们知道农药的作用吗?
幼儿:不知道。
教师:那么就由老师来告诉大家吧!农药也是一种液体,它可以用来杀死虫对庄稼有害的虫子。如果人类接触到它的话,有时会引起中毒,甚至死亡。
四、活动结束
教师总结:今天小朋友们认识了一些有害物品,在生活中,我们要远离这些有害物品,不去触摸。
五、活动延伸
回家之后,问一问家长还有哪些物品对身体有害。我们下节课请小朋友再说一说。
我不跑安全教案篇3
活动背景:
现在越来越多的新闻上报导某某地方又着火了,损失惨重,或有人员伤亡。孩子们来到幼儿园也会相互说着他们在电视上的所见所闻。安全教育无所不在,这不正是一个很好的教育契机吗?因此,展开了本次活动。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让幼儿了解几种常见的灭火方法,初步了解简单的消防知识。
2、教育幼儿不玩火,避免发生火灾。
活动准备:
1、蜡烛2根,打火机一个,水、沙子、湿布、扇子等。
2、有关灭火的录像。
3、人手一份操作图片(图上画的是在着火的时候,几个小朋友采取的不同的灭火方法)。
活动过程:
1、游戏:灭蜡烛
教师出示蜡烛,点燃。
“请小朋友动脑筋想一想,用什么办法能把蜡烛熄灭呢?”
幼儿想出办法后,教师提供备有的材料,请幼儿到前面试一下,教师小结。
2、讨论,“出现了火情,该怎么办?”“现在天气干燥,如果出现火情,我们小朋友该怎么办呢?”
引导幼儿说出各种灭火的办法。
小结;刚才小朋友想出的办法都不错,如果出现了火情,我们可以用水泼灭火、用湿布扑灭火、用沙子灭火、用灭火器灭火……但小朋友要记住,如果出现大火的时候,我们一定要先拨打119电话。
3、请幼儿看录像。
“前几天,有个地方着火了,我们来看看他们想出的办法和我们想出的办法一样不一样?”
看完录像,提问:“他们想到了哪些办法?”“哪些办法是我们没想到的?”(开窗,捂着嘴、鼻跑出烟火区)。
小结:火小的情况下,我们可以采取开窗,用水、沙子、湿棉被、灭火器等灭火,火很大的时候,我们拨打119电话,消防叔叔还没到,我们小朋友一定要把嘴巴、鼻子捂上,以最快的速度跑出烟火区,学会保护自己。
4、幼儿操作
“请小朋友看操作图片,图上画的是几个小朋友在着火的时候采取的不同的办法,每幅图的左下方有一个圆圈,你认为办法好的就在圆圈内打上“?”号。
讨论:用扇子扇,是不是最好的办法?
“小朋友想一想,爷爷、奶奶生炉子的时候,用扇子轻轻地扇,火就越扇越旺了。如果火很大,用扇子扇来灭火行不行呢?着火的时候,我们可以想别的办法。
5、怎样避免火灾?
“一旦发生了火灾,对我们的危害特别大,房子没有了,人也受伤了。那我们平时怎样做才能避免火灾呢?”
幼儿讨论回答。
小结:小朋友说的都很好,但是光我们知道还不行,还要让别人都知道。那我们现在就到外面去,告诉别的小朋友,好吗?
我不跑安全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让幼儿知道不能轻信陌生的话,不能跟陌生人走,
2、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活动准备:
1.请两位幼儿不认识的阿姨扮演陌生人,并设置好情境。
2.饼干、巧克力、玩具等。
活动过程:
1.讲故事《小华和陌生人》。
2.组织幼儿讨论:
(1)小华跟谁走了?
(2)什么是陌生人呢?
(3)他怎么会跟陌生人走的呢?
(4)结果怎样了?
(5)小朋友能不能相信陌生人的话?
(6)为什么不能轻信陌生人的话?
小结:陌生人可能有坏人,坏人会用好吃的食物、有趣的玩具,或者说好听的话骗小孩,把小孩拐走,使小孩再也不能回自己的家,所以我们不能随便相信陌生人的话,更不能跟陌生人走。
3.情境练习。学习一些对付陌生人的方法,培养幼儿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
情境(一):一个陌生阿姨敲门进教室,对某幼儿说:“我是你妈妈的朋友,她今天没空,让我来接你回家,你跟我走吧……”
师提示:
(1)你认不认识她?
(2)如果你不认识她,能不能相信她的话?
(3)小朋友都来想一想,应该对这位陌生人说什么?(让幼儿练习)
这样,陌生人见骗不了小朋友,只好走了。
情境(二):小朋友们正在草地上游戏,一位陌生的阿姨进来,对一位小朋友说:“小朋友真可爱,阿姨给你吃巧克力。”
老师提示:
陌生人给你的东西能不能吃?为什么不能吃?
幼儿在师的提示下,对陌生人说:“阿姨,我不吃巧克力。”陌生人又拿出玩具给小朋友玩,师提示:“能不能接受陌生人的礼物?为什么不能?
陌生人遭小朋友拒绝后,边走边说:“真拿这些小孩没办法!“
4.结束。提醒幼儿今后不要离开集体或成人单独活动,遇到陌生人时,不能轻信陌生人。
我不跑安全教案篇5
教学目标
认识:
1.知道社会上有伤害儿童的坏人。
2.知道坏人欺骗儿童惯用的一些手段。
3.知道一些提防坏人、不上当受骗的方法。
情感:
憎恶坏人,有警惕性和自我保护意识。
行为:
不轻信陌生人的话;不吃陌生人的东西;不跟陌生人走;独自在家时,不给陌生人开门。
教学建议
本课是根据课程标准一、二年级“热爱生命”德目中的有关要求设置的。
本课属“热爱生命”教育,这方面内容很多,中高年级还有“爱护身体,积极锻炼,保持身心健康”等内容,逐步拓宽、加深。
课文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讲述张明十分机智地摆脱坏人的纠缠。第二部分,讲述张明立即把遇到坏人的事告诉妈妈。第三部分,讲述张明再次发现坏人后,立即向老师报告,民警很快抓住了坏人。
教学重点
1.知道坏人欺骗儿童惯用的一些手段。
2.知道一些提防坏人、不上当受骗的方法。
教学难点
憎恶坏人,有警惕性和自我保护意识。
教学中应该讲清以下几个问题。
1.要提防坏,不轻信陌生人的话,不吃陌生人给的东西,不跟陌生人走。
2.遇事要主动向家长汇报,求得家长的帮助。
3.提高警惕,发现坏人报告老师。
教法建议
1、为了使教学更有实效,教师可以采用让学生亲身体验的教学方式。具体操作步骤见“探究活动”。其目的是使学生提高警惕性,防止上当受骗。
2、可以讲故事进行导入,并设置环节、增加悬念,让学生猜测接下来会发生什么,激起学生的兴趣,并加深记忆。
3、在讲上当受骗的实例时,最好播放一些已有的实例录像,音频或图片。更具有真实感。
4、在讲解遇见具体事情该怎么办时,让学生自己说并表演,老师给予归纳和补充。有利于学生学以至用。
教学设计示例
十二不上当受骗
教学目标
认识:
1.知道社会上有伤害儿童的坏人。
2.知道坏人欺骗儿童惯用的一些手段。
3.知道一些提防坏人、不上当受骗的方法。
情感:
憎恶坏人,有警惕性和自我保护意识。
行为:
不轻信陌生人的话;不吃陌生人的东西;不跟陌生人走;独自在家时,不给陌生人开门。
教学重点:
1.知道坏人欺骗儿童惯用的一些手段。
2.知道一些提防坏人、不上当受骗的方法。
教学难点:憎恶坏人,有警惕性和自我保护意识。
教育过程:
一、播放故事,导入新课
1.讲故事或播放录音故事:《狼和七只小山羊》(参见扩展资料)
当讲到“没过多久,“咚咚咚”,有人敲门。“小山羊乖乖,我是妈妈,我回来了,带来好多好吃的东西。”时,师问:“你们猜七只小山羊是怎么做的呢?现在你们就是这七只小山羊,以最快的速度讨论一下,你们会怎样做?(把学生分成七人一组,模拟七只小山羊)
学生分组讨论并回答
师:同学们都说得很好,用各种方法识破了大灰狼的诡计,没有上当受骗。可是,你们知道吗?并不是所有的小朋友都向你们这样警惕,他们很容易就被骗了。曾经发生过这样的一件事情,请看!
出示图片1或放录像《被骗的三个学生》(录像可根据情节自行拍摄)
师问:你们猜猜会发生什么情况呢?
学生回答
出示图片2和扩展资料2、3、4,展现被骗的可怕结果。(参见扩展资料)
师追问:我们怎么帮助这三个孩子,才能使他们不上当受骗呢?
板书:不上当受骗
学生回答:(1、问问家人叫什么名字?2、撒跟就跑。3、不吃陌生人的东西。4、不轻信别人的话。5、找警察叔叔帮忙。6、大声的喊叫等。)
师小结:仔细听、认真看,动脑筋想,识破坏人的诡计,不上当受骗。
过渡语: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坏人,怎样才能防止上坏人的当呢?
二、学习课文,初步明理
1.演示课件(课文1、2、3自然段的内容)
2.教师提问:
(1)张明在上学的路上遇到了什么人?
(2)这个陌生人对他说了什么,做了什么?
3.学生回答。
4.教师小结:张明不吃陌生人的东西,不跟陌生走,当陌生人强迫要带他走时,他大声呼救。回家后,还把这件事告诉了妈妈。
板书:不吃陌生人的东西不跟陌生人走大声呼救告诉家长
教师继续演示课件(课文第4自然段内容)
5.教师提问:
(1)张明遇到的陌生人是什么人?
(2)张明是怎么做的?
学生讨论并回答
6.教师小结:
张明遇到的是一个坏人,他把看到坏人的事告诉了老师,老师与派出所取得了联系,抓住了坏人。(告诉老师报警)
7.教师提问:
民警叔叔和老师是怎么夸奖张明的?
8.教师小结:在日常生活中,与陌生人交往时一定要提高警惕。
板书:提高警惕
播放儿歌并讲解:不轻信不贪小
遇事情要动脑
提高警惕不上当
安全自护记得牢
三、指导练习,深入明理
1.学生讨论:
举例说说坏人是怎样欺骗儿童。
2.学生汇报讨论结果。
3.教师小结:
坏人骗人的手段是多种多样的,要想避免上当受骗,一定要提高警惕。
演一演
1.教师分发卡片,学生领自己感兴趣的问题
(1)在放学回家的路上,你拾到了一个钱包,正当你在寻找失主时,有人自称她是钱包的主人,向你索要钱包,你会怎么办?
(2)当你一个人在家时,有人敲门说要给你家修水管,让你给他开门,你会怎么办?
(3)有人跟踪你,怎么办?
(4)陌生人向你问路,怎么办?
2.学生分组讨论应该怎么办。
3.师生共同表演。
4.让学生进行评价,评价处理问题的学生,做得怎么样。
5.教师小结:
当你拾到钱包时,一定要先把钱包收好,失主寻找钱包时,要寻问失主,钱包里有什么东西,经过核对后才能把钱包归还失主。
当有陌生人敲门时,不能随便给陌生人开门。如果陌生人不走,要及时与家长、邻居或居委会取得联系,如果你发现这个陌生人确实是坏人时,可以打“110”报警。这样做才能避免上当受骗。报警时应该注意说清地点及情况。(但也要切记:不要随便拔打“110”报警电话玩。)
有人跟踪你时,大声喊叫并往人多的地方跑,可打110或直接找路边的警察叔叔等。
当有陌生人向你问路时,可以给他指路,但不带他去;或者干脆不理陌生人;赶快跑;等等。
请学生进行拔“110”报警电话的模拟活动。
四、全课总结
我们生活的社会上,是比较复杂的,有好人也有坏人,所以我们与人交往时,一定要有自我保护的意识,要有很高的警惕性,不能随便吃陌生人的东西,不能跟陌生人走,不能给陌生人开门,如果遇到坏人,要想办法保护自己,避免自己受到不必要损失与伤害。
板书设计:
十二不上当受骗
提高警惕
不吃陌生人的东西 不跟陌生人走 不给陌生人开门
大声呼救 告诉家长、老师 报警
探究活动
活动名称:看谁最机智
活动目的:检验学生课上学习的效果,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懂得只有提高警惕性才能防止上当受骗。
活动步骤:
1.在课间,教师找一位本班学生不认识的人,用各类手段骗学生跟他走,看学生反映如何?一定要录像。(找六、七个学生进行实验)
2.课上,播放录像,分别对警惕性高或低的学生进行采访,让他们谈谈当时的想法。
3.教师总结整个活动。(提醒学生平时一定要提高警惕,防止上当受骗。)
4.活动提示:
活动前不要告诉学生,实验结果才真实。
我不跑安全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知道火柴、打火机、厨房灶具等用品使用不当会有危险。
2、不碰触易燃、易爆的用具,教育幼儿不玩火。
3、学会如何应对火灾,知道如何在火场逃生。
4、培养幼儿动脑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5、初步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活动准备】
1、打火机、蜡烛、纸张等实验用品。
2、湿毛巾、灭火器
【活动过程】
一、谜语导入活动,激发幼儿兴趣。
身上穿红袍,脾气真暴躁。惹起心头火,一跳八丈高。(火)
请幼儿讨论火有什么用处:可以帮我们做饭,可以取暖,可以放烟花,可以烤干衣服,可以烤熟食物等等。那火除了对我们有好处,有没有害处呢?
请幼儿讨论火的危害:火能烧掉房屋、家具,火能烧死人,火可以烧掉森林等。
二、认识生活中的易燃物品和家中的主要火源。
1、观察小实验“纸的燃烧”,帮助幼儿了解有些物品很容易被引燃,认识火源和易燃物品。
老师用打火机将蜡烛点燃,将一张纸放在蜡烛的上方,让幼儿观察纸的燃烧过程。
2、提问:在我们的生活中,哪些东西是火源?(打火机、火柴、鞭炮、蚊香)那些东西可以燃烧?(纸、棉花、衣服、煤炭、汽油等)
小结:在我们的家中经常会有打火机、火柴、煤气炉等火源,还会有抹布、纸张、塑料、木制品等易燃物品。火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很多方便,但是如果不会正确使用火,火娃娃也会生气,给我们带来伤害。所以小朋友不能玩火。
3、出示并认识“严禁烟火”、“安全出口”标志,教幼儿知道其特殊含义并懂得预防火灾。
4、讨论如果发生了火灾,我们应怎么办?如何逃离火灾现场?
小结:如果出现小火,我们可以求救大人用水扑灭、用湿布扑灭、用灭火器扑灭……如果出现大火,我们要拨打求救电话119,并迅速逃离现场。逃离时要用湿毛巾捂住嘴巴。着火时不能坐电梯,不能往上逃。
三、消防逃生演练
在教室里点燃废纸,让幼儿迅速用湿毛巾捂住嘴巴,老师手提灭火器灭火,孩子迅速按逃生路线逃离现场。
教学反思:
在活动中教师能给予幼儿充足的、自由的探索的时间和空间,并创设有利于并能推进活动开展的教育氛围。从活动的效果来看,活动完成了预期的目标,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取得了预期的成效,是一次成功的安全教育活动。充分激发幼儿想出各种灭火的办法。当幼儿看完录像后,发现自己想出的办法还有不足后,从而为“怎样避免火灾”问题的深入进行埋下了伏笔,使幼儿知道火灾给国家、集体造成的损失,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危害,增强了防火、灭火的意识。
小百科:火,象形字。火的甲骨文字形像物体燃烧时光、焰迸射之形。金文火字由火苗的象形加两点构成,两点表示火苗中有东西向两旁散发,整个字是向四周发光发热的东西的示意图,由此产生火的含义。
我不跑安全教案6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