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班级端午节活动方案5篇

时间:
lcbkmm
分享
下载本文

通过提前规划活动方案,我们能够在活动中减少不确定性,提升对突发情况的应对能力,撰写活动方案时,要考虑到潜在风险,并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以确保活动顺利进行,下面是有美篇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小学班级端午节活动方案5篇,感谢您的参阅。

小学班级端午节活动方案5篇

小学班级端午节活动方案篇1

淡淡棕叶香,浓浓世间情,根根丝线连,切切情意牵。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传统的节日”端午节”,又称端阳节、五月节。端午节在我国已经有二千多年的历史,为了让同学们更加全面地了解中国传统节日的历史由来和民俗风情,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我校组织开展“情浓端午,‘粽’享安康”端午节主题实践活动。

一、活动目标

1、知道端午节是中华民族传统节日,并主动了解端午节的一些风俗和来历,增强民族自豪感。

2、通过多种充满吉祥寓意的实践活动表达爱国情怀。

二、活动对象

全体少先队员

三、活动时间

__年__月__日-__日

四、活动地点

居家实践

五、活动要求

1、每个学生至少参加一项活动,也可以参加多项活动。

2、家长协助拍照并将孩子参加活动的照片上传至班级群相册。

六、具体活动

(一)浓彩重抹“绘”端午

活动对象:1-2年级全体同学

绘彩蛋:端午节绘彩蛋是一项很传统的文化传承,人们赋予孕育新生命颜色的美丽的蛋,并把它们当作礼物送给孩子们,将鸡蛋涂上各种颜色,称为五彩蛋,象征圆圆满满。请同学绘制彩蛋赠亲友,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活动准备:

1、一个煮熟的鸡蛋

2、画笔、颜料、贴画等装饰材料;

制作过程:

第一步清洗鸡蛋,用纸巾擦干。

第二步上色。在蛋壳上涂上底色。

第三步彩绘。根据需要给蛋壳添上美丽的彩衣。如果怕画不好,可以把收藏的贴贴纸拿出来,轻轻地把它们贴在蛋壳上,效果也不错。

第四步赠送。把自己亲手绘制的彩蛋赠予他人,可以是亲人、同学、朋友、街坊邻居或身边的清洁工人、警察等等。

(二)兴致勃勃“迎”端午

活动对象:3-4年级少先队员

鸡蛋网兜:蛋兜是中国华夏文明的传承。根据端午节(立夏)节气的民族传统习俗,端午节送蛋、挂蛋兜的习俗已延续两千多年,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传说几千年以前,天上有个瘟神,每到端午节都要溜到下界害人。受害者多为小孩,轻则发烧厌食,重则卧床不起。母亲们纷纷到女娲庙祈求。女娲后来告知各位母亲,在每年端午节,都让孩儿在胸前挂上一只蛋兜,可保平安。从此,端午节挂蛋的习俗逐渐流传开来。每到这天,家里的大人们便将鸡蛋、咸蛋煮熟装进蛋兜挂在孩子胸前,祈求一个夏天的平安。后来,挂蛋兜习俗发展为相互送蛋,送蛋即送福气。

制作步骤:

1、准备一个煮熟的鸡蛋,八根一样长的彩色毛线!

2、另外用一条长线作为挂绳,起初用来固定网兜!

3、拿透明胶将挂绳两端固定,方便打结编织

4、开始打第一层结,按次序两两打结,在距离起点1cm处打结!

5、然后把线捋顺,从第2根线开始按序两两打结,最后一根不动,完成第二层结。

6、第二层打好了,左边前两根不动,从第三根开始按序两两打结,最后两根不动,完成第三层结。

7、然后围成一圈:从边上两根开始打结,相邻两根依次打结,最后将流苏收拢,挂绳系起来,大功告成!

(三)配香囊(五彩绳),祷安康

活动对象:5-6年级全体女生

佩戴香囊,系五彩绳:古代认为五月是恶月,天气炎热,疾病容易流行,自汉朝以来,即于此月初五前后,用艾草制作香囊赠送给亲友,以彩色丝线系于手臂,可保平安健康,能避刀兵之灾。

制作步骤:

1、准备两块巴掌般大小一致的彩布、针线、艾草、棉花(可用生米代替)、毛棉线!

2、用针线将两块布的边缘缝合剩一个入口。

3、将艾草、棉花从入口放进布袋,将口缝合。

4、将毛棉线做成小流苏,挂在香囊底部,另找一根长棉线作为挂绳缝在香囊的顶部,大功告成!(如果你喜欢,也可以直接用棉毛线做成五彩绳,赠送给亲人,戴在手上保平安。)

(四)赛龙舟,祈腾飞

活动对象:5-6年级全体男生(全校学生亦可参与)

赛龙舟: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

活动方式:观看电视龙舟赛。

网址:登陆“中华龙舟大赛”观看龙舟比赛,可观看往期赛事。

(五)粽飘香,“享”端午

活动对象:全体同学

包粽子:端午节当然少不了粽子这个主角。粽子应该算得上是中国历史上迄今为止文化积淀最深厚的传统食品了。端午节,请你积极和家人一起制作粽子,和家人一起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记得与你的优秀作品合影呦!

(六)挂艾草,瑞吉祥

活动对象:自主选择。

挂艾草:“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洒白糖。龙船下水喜洋洋。”在门上插艾草菖蒲叶,驱虫避害!

小学班级端午节活动方案篇2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是民族文化的宝贵财富,是我们民族独特深层的精神价值观的体现,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之根。此次活动以弘扬民族精神,提高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增强学生的探索创造精神,促进创建和谐校园为指导思想。

弘扬民族文化,共度和谐端午。

组长:

副组长:

组员:

(一)让学生了解端午节的由来、有关传说和习俗,了解屈原的故事。

(二)通过活动,激发学生的爱国进取精神,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三)通过活动,锻炼学生通过各种渠道(书籍、报刊、网络、他人经验等)获取信息的能力。

(四)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动手能力。

(一)上好一节班会课

各班在6月7日组织学生上好一节主题班会课。通过活泼、多样、参与性强的活动形式,让学生了解端午节的相关来历、传说故事和习俗活动,感受中华民族传统节日中折射出的浓郁的文化气息,激发学生对爱国诗人屈原的敬爱之情,培养学生爱国进取的精神。分管各年级的学校领导随机听课。各班主任于6月10日前将主题班会教案设计上交到政教处。

(二)制作一份手抄报

三至六年级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搜集过端午节有关的知识和风俗资料,每个学生制作一份手抄报。各班在6月9日第二节课后组织学生进行手抄报展评,各班评选出3份优质手抄报于6月10日前上交少先大队。

(三)体验一项端午风俗

倡导学生进行体验端午风俗活动(学做粽子或卷糕、缝制香包、插杨柳等),各班主任要认真做好动员、指导工作,在体验活动结束后的总结、教育中,要注重对进行学生爱国主义思想、传统中华文化教育。

(四)出好一期宣传专栏

由少先大队负责出好宣传专栏,利用宣传橱窗向学生宣传“走进端午民俗”的卫生健康知识,从科学的角度介绍悬白艾、佩香囊、戴荷包、包粽子等端午传统,促进学生“端午节”的民俗文化的了解,对学生进行相信科学、破除迷信教育,及爱国主义教育。

小学班级端午节活动方案篇3

一、相关资料:

端午亦称端五,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之一。“端”的意思和“初”相同,称“端五”也就如称“初五”;端五的“五”字又与“午”相通,按地支顺序推算,五月正是“午”月。又因午时为“阳辰”,所以端五也叫“端阳”。五月五日,月、日都是五,故称重五,也称重午。此外,端午还有许多别称,如:夏节、浴兰节、女儿节,天中节、地腊、诗人节等等。端午节的别称之多,间接说明了端午节俗起源的歧出。事实也正是这样的。关于端午节的来源,时至今日至少有四、五种说法,诸如:纪念屈原说;吴越民族图腾祭说;起于三代夏至节说;恶月恶日驱避说,等等。迄今为止,影响最广的端午起源的观点是纪念屈原说。在民俗文化领域,我国民众把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和吃粽子都与屈原联系起来。俗说屈原投江以后,当地人民伤其死,便驾舟奋力营救,因有竞渡风俗;又说人们常放食品到水中致祭屈原,但多为蛟龙所食,后因屈原的提示才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做成后来的粽子样。

赛龙舟: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竞渡之习,盛行于吴、越、楚。其实,“龙舟竞渡”早在战国时代就有了。在急鼓声中划刻成龙形的独木舟,做竞渡游戏,以娱神与乐人,是祭仪中半宗教性、半娱乐性的节目。后来,赛龙舟除纪念屈原之外,在各地人们还付予了不同的寓意。江浙地区划龙舟,兼有纪念当地出生的近代女民主革命家秋瑾的意义。吃粽子的风俗,千百年来,在中国盛行不衰,而且流传到朝鲜、日本及东南亚诸国。佩香囊:端午节小孩佩香囊,传说有避邪驱瘟之意,实际是用于襟头点缀装饰。

二、活动目标:

1、了解端午节的由来、有关传说和习俗。

2、开展端午节赛诗会活动,让队员了解屈原的故事,培养他们爱国进取的精神。

3、开展“与妈妈共同包粽子”等活动,体验父母持家的辛劳。

三、活动过程:

(一)活动一:“明端午历史”端午节知识竞赛(5月8日——xx日)

作为中国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端午节有其独特的由来传说和习俗活动,因此了解端午节蕴含的相关知识,这是端午节主题活动的首要内容。全体队员要在辅导员老师的带领下,通过各种途径寻找端午节的相关资料,去认识和了解端午节,通过活动对端午节的来源、传说故事、习俗活动都能了如指掌,争取更多的队员成为端午节知识的“小专家”。

具体安排:

第一步:活动准备阶段(5月8日——5月15日)

各中队有效利用这一段时间之内的晨会课、班队课,通过有效的形式组织队员主动了解端午节的来源、习俗活动等相关知识,同时认真部署好本中队开展现场知识竞赛准备工作。

第二步:三到六年级开展各年级段端午节知识竞赛活动(每个中队由2名队员参加比赛)

时间安排:5月15日下午第三节课

奖项设置:

中年级:一等奖2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3名

高年级:一等奖2名二等奖4名三等奖6名

(二)活动二:开展端午节赛诗会活动(5月8日-5月25日)

各中队在辅导员的带领下,搜集有关诗篇,先在本中队进行诗歌朗诵会,然后选派一名代表参加学校的赛诗会。

比赛时间:5月25日下午第三节课

比赛地点:四楼多媒体教室

奖项设置:

低年级:一等奖1名二等奖1名三等奖2名

中年级: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2名

高年级: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

(三)活动三:开展“与妈妈共同包粽子”活动

在临近端午节期间,各辅导员布置学生在家与妈妈共同包粽子,并写一篇日记,在班队课上与全班学生进行交流。

活动四长命缕

目标:

1、知道我国有在端午节给儿童戴长命缕的习俗,加深对端午节的了解。

2、学习搓线的技巧。

幼儿反映:

显然,孩子们非常的喜欢搓长命缕,每天我都要给孩子准备一批制作的毛线。区域活动或课间休息时,都爱到美工区去搓长命缕玩,有些孩子一连搓了好几条戴在手上、脚上,有的甚至连脖子上也戴了一条。女孩子还戴着跳起了舞。

活动五做龙舟

目标:

1、通过观察、集体讨论,分工合作,运用捏泥、建构、绘画等手段创作龙舟。

2、增强合作性、创造性、动手能力。

小学班级端午节活动方案篇4

一、活动目的:

1.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通过端午节活动让学生更加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用心去体验我国的传统节日中蕴涵的意义,更好地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美德。

2.通过端午节来怀念屈原,纪念秋瑾。借端午节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感受节日的意义所在,激发他们的想象力以及正在形成的民族正义感和爱国情操,激发每位学生的探索创造精神。

3.端午节也是一个与家人团聚在一起的好机会,可以与家人增进感情,体验亲情的魅力。

二、活动时间:5月29日——6月3日

三、活动安排:

1.举行一次有关端午节的主题班会。

(1)同学互相交流所知道的端午知识。

(2)以小组为单位,搜集进行古诗文的交流或赏析。

(3)讲解有关屈原的故事和诗歌,对屈原产生崇敬之情。

(4)为学生讲解端午节的来历、风俗。

2.“我向长辈学一技”主题活动

(1)在家里向长辈学习粽子的各种包法,在学习的过程中,尝试用各种豆物作为佐料包粽子,并品尝不同地方、不同的风格、不同特色的粽子,感受粽子的香甜。

(2)和家长共同动手制做香囊,体验劳动和分享的'乐趣。

3.体验端午情?

(1)同学们将制作好的香囊送给家人,表达对家人的爱,让孩子学会感恩,感谢他们平日为同学们的辛劳。

(2)同学们将自己包好的粽子带到学校来与朋友、同学、老师一起分享,培养孩子之间、师生之间的友情。

(3)能够背诵有关端午的诗词名句,或介绍屈原的故事。

4.出一期端午节的手抄报。

5.出一期端午节的黑板报。

四、活动要求

1.班主任认真组织,查找相关资料,利用班会课对学生进行宣传教育。作好记录。

2.各班也可自行设计活动内容。做好资料收集。

小学班级端午节活动方案篇5

一、指导思想

为了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营造端午节文化氛围,我校开展了“我们的节日?端午”主题活动。

二、活动设计

(一)找一找

对象:1——6年级学生

要求:从阅览室或网上找一找关于端午节这一节气的相关知识;端午节的由来;屈原的故事;屈原的诗词;赛龙舟和包粽子的习俗。

(二)说一说

通过班会课、班队课,组织学生说说相关的知识。

1、对象:1——2年级学生

要求:说说端午节的由来;说说包粽子的习俗。

2、对象:3——4年级学生

要求:说说端午节的由来;说说包粽子的习俗;说说屈原的故事。

3、对象:5-6年级学生

要求:说说端午节的由来;说说包粽子的习俗;说说屈原的故事;说说屈原的诗词。

(三)画一画

对象:3——6年级学生

要求:以“走近端午”为主题制作一份小报,能反映端午的习俗,自己的心声、生活的体验。

(四)写一写

通过黑板报、班级橱窗等阵地,进行环境布置设计。

对象:3——6年级学生

要求:以“端午情怀”为主题出好一期黑板报。五、六年级学生进行屈原诗词钢笔书写比赛。

(五)学一学

对象:1——6年级学生

要求:以“我向奶奶学一技”为主题,学习粽子的名种包法,在学习的过程中,尝试用各种豆物作为佐料包粽子,并品偿不同地方、不同的风格、不同特色的粽子。

小学班级端午节活动方案5篇相关文章:

端午大班活动方案通用5篇

2023年端午活动方案策划模板5篇

商场端午促销活动方案5篇

学校元旦班级活动方案5篇

中班级迎新活动方案5篇

小班级读书活动方案5篇

班级创意活动方案5篇

大班级安全活动方案5篇

班级活动方案和策划参考5篇

班级主题班会活动方案5篇

小学班级端午节活动方案5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1288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