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数学幼小衔接教案5篇

时间:
Brave
分享
下载本文

详细的教案设计可以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主动性,要想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案中应有生动的实例,以下是有美篇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幼儿园数学幼小衔接教案5篇,供大家参考。

幼儿园数学幼小衔接教案5篇

幼儿园数学幼小衔接教案篇1

活动名称:

我的朋友(垃圾归类)

活动目标:

1、能够按照物体标记将相应的物体归类摆放。

2、乐于参与数操作活动,锻炼动手能力。

3、初步培养观察、比较和反应能力。

4、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活动准备:

已带领幼儿在园内捡拾过垃圾,垃圾筐若干,垃圾标记若干。

活动过程:

1、出示垃圾标记,引导幼儿观察认识。

师:今天,教师里来了很多小客人,看看他们是谁?他们的名字叫xx标记。(幼儿先观察再练习讲述)

2、教师操作情境表演,激发幼儿活动兴趣。

师:(以标记的角色讲述)我今天是来找我的朋友的,我朋友的样子和我长得一样,请小朋友找到后放在我后面的箩筐里,好吗?

3、幼儿尝试操作。

请两名幼儿上前看标记将可乐瓶和叶子放在贴有相应标记的箩筐里,其余幼儿在一旁检查。(教师看操作情况给予指导)

4、幼儿独立操作,教师提醒幼儿看清楚标记再摆放垃圾。摆放后幼儿以小组为单位检查操作结果。

5、延伸活动:带领幼儿到居民小区捡拾垃圾并按类摆放。

教学反思:

幼儿园的数学活动相对于其他活动枯燥、单调,容易使幼儿失去学习兴趣。因为这个时期的幼儿年龄小,逻辑思维尚未发展,所以本次活动中我为幼儿创设了一个可操作的丰富材料的环境,为幼儿创设了一个可选择性、可操作性的空间。使幼儿能独立的操作材料,并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幼儿的自主性,选择性,独立性得到了充分的体现。通过一系列的游戏活动,达到了主题总目标预设的要求。

幼儿园数学幼小衔接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在游戏情景中学习按一定规律排序。

2、体验游戏的快乐。

3、体会数学的生活化,体验数学游戏的乐趣。

4、知道按事物不同的特征进行排序会有不同的结果,初步了解排序的可逆性。

活动准备:

幼儿制作的红、黄、蓝三色的花朵

活动过程:

一、我们都是花仙子

春天来了,花儿都开了。花儿有哪些颜色?说说你是什么花仙子。

观察花朵排列的颜色规律

二、游戏:花仙子找椅子

1、两种颜色排序:ab

请两名幼儿手持红黄颜色的花朵站好,其他幼儿依次按规律排队。

2、三种颜色排序:abc

请三名幼儿手持红黄蓝颜色的花朵站好,其他幼儿依次按规律排队。

3、两种颜色排序:abb

请四名幼儿手持红黄黄颜色的花朵站好,其他幼儿依次按规律排队。

游戏时,帮助幼儿掌握排序规律。鼓励幼儿自己纠错检查。

三、少了哪朵花

请若干幼儿按一定规律站好,请幼儿观察其中缺少哪朵花巩固对排序规律的掌握。

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教学活动,让我了解了孩子对数学都很薄弱,为了能够使他们对数学感兴趣,我准备在以后的数学活动中多加游戏,做到让幼儿在玩中乐、玩中学的目的。真正让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人,不断提升幼儿的自主探究能力。

幼儿园数学幼小衔接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通过数格子的方法,比较面积大小,初步体验面积的守恒。

2、在操作过程中能积极尝试,主动学习。

教学准备:

小长方形、三角形若干

教学过程:

一、课题引入手指游戏《看看谁的小手反应快》

二、进入课题今天老师要小朋友来比一比,看看哪一个的.面积大呢?

三、过程

1、提出疑问师:小朋友,老师这里有两张纸,你们认为它们是一样大的吗?为什么?你们有什么好的办法来验证哪一张大哪一张小吗?

师:那如果老师给小朋友一些小长方形,你们能利用这些小长方形比较出大和小吗?

2、利用小长方形,形成初步的面积守恒概念

1)师:谁来用小长方形试一下?这张纸你用几个小长方形铺满的?然后在试一下另外一张纸,需要多少个小长方形呢?

2)小结:如果两张纸都用了相同的数量的小长方形,说明它们是一样大的。

3、幼儿操作,巩固概念。

1)请两位位小朋友拿5块小长方形,拼出一个图案,老师把图案出示在黑板上。

2)师:请小朋友一起来看一看这两位小朋友拼出来的图案,他们都是用了几块小长方形呢?(5块)那说明它们的面积是一样大的吗?(一样)

四、游戏《数格子》

教师出示事先准备画好的格子,格子上面画有不同形状的图案,请幼儿来观察,看看哪一个图案占用的面积最大。

五、课堂小结

六、课后延伸请幼儿完成生活数学p16-17页的内容。

七、活动结束

八、活动评价

幼儿园数学幼小衔接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通过多媒体课件,激发幼儿对排序活动的兴趣。

2、培养幼儿初步的观察与比较能力,提高幼儿的判断推理能力,发展幼儿的逆向思维。

3、引导幼儿学习按物体的形状有规律地排列。

4、引导幼儿对数字产生兴趣。

5、了解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初步理解数字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活动准备:

课件、教师及幼儿操作材料。

活动过程:

1、操作课件,复习按颜色排序。

指导语:我收到了图形王国发来的礼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2、看图,引导幼儿探索形状排序的规律。

指导语:在图片中除了有红、蓝颜色之外,你们还发现了什么?它们是怎么排队的?(三角形、圆形等)

3、玩“我说你做”的游戏,启发幼儿自己操作。

指导语:刚才的问题,小朋友都答对,我们再接着玩游戏吧!请你们根据我给的图形排队,并说说你是怎样排的?

4、教师小结,活动结束。

指导语:

今天你们通过游戏,学会了按物体的形状有规律地给图形朋友排对,我们今天又学会了一种本领,我们要谢谢图形朋友们,跟图形朋友再见!

活动结束。

教学反思:

幼儿园的数学活动相对于其他活动枯燥、单调,容易使幼儿失去学习兴趣。因为这个时期的幼儿年龄小,逻辑思维尚未发展,所以本次活动中我为幼儿创设了一个可操作的丰富材料的环境,为幼儿创设了一个可选择性、可操作性的`空间。使幼儿能独立的操作材料,并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幼儿的自主性,选择性,独立性得到了充分的体现。通过一系列的游戏活动,达到了主题总目标预设的要求。

幼儿园数学幼小衔接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复习巩固对人民币元、角的认识,进行点数并记录。

2、知道人民币可以在市场上流通用于购买物品,学习简单的使用方法,练习50以内的加减。

3、培养幼儿思维的灵活性及社会交往能力。

4、让幼儿学习简单的数学题目。

5、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课件

2、不同面值的人民币

活动过程

一、观察画面,认识、区分人民币。

1、取出钱币,请幼儿说一说画面上的钱币分别是多少。

2、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各种钱币上的图片,比较这些钱币的不同。

可根据钱币的明显特征,如数字、文字、图片色彩等加深记忆。

二、进行“装钱包”游戏,巩固对人民币的认识。

按照老师的指令将不同面值的钱币放到钱包里,

三、换钱游戏“我们一样多”,学习钱币等值兑换。

1、教师拿出一张五元钱,幼儿利用角币任意组合,与五元等值。

鼓励幼儿说出自己的组合方法,最后教师帮助幼儿归纳五元钱的不同兑换方法,展示在黑板上。

2、逐步引导幼儿进行10、20、50的兑换。

四、情境游戏“买水果、买玩具”,练习购物。

幼儿园数学幼小衔接教案5篇相关文章:

幼小游戏教案6篇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参考5篇

幼儿园数学《有趣的数字》教案5篇

幼儿数学5以内的教案6篇

幼儿数学活动教案中班教案8篇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推荐8篇

幼儿园大班学数学教案6篇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优秀7篇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通用6篇

幼儿园大班学数学教案精选6篇

幼儿园数学幼小衔接教案5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1288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