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反思教案的实施效果,我们能够不断优化教学策略与方法,教案的创新设计,可以为课堂教学注入新鲜活力,激励学生探索,有美篇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了对外汉语教案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了对外汉语教案篇1
课标:第一单元语音部分(10课时),第七课时,声调
学生:无汉语基础 以英语为母语的美国学生(18-20岁)(前面几个课时中学习完了声韵母及其组合)
课型:综合型
教学内容:声调(定义、调类(阴平,阳平,上声,去声)、调号、调值
教学目标: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
1)知识目标:掌握汉语声调的基本知识
2)技能目标:能够识别四个声调,正确标调及读出四个声调
3)情感目标:对汉字语音产生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声调的调类,调号,调值
难点:调值,及声调的实际读法
教学方法:任务型教学法,讲授法,谈话法
教具:教材,黑板,课件ppt
时间:上午8:00-8:45
教学过程
1.复习检查 (5分钟)
1) 复习声韵母(学生每天以不同的声母或韵母作为自己的名字,老师上课时点名,点到哪个声母或韵母,名字为那个声母或韵母的学生就答道。)
2) 老师写几个声母,未标声调的韵母及这些声母与未标声调的韵母组合在黑板上,叫学生齐读(如:b, m, h, a, ei, ing, ba, ma, hei, bing )
2.讲授新课 (15分钟)
1)在黑板上板书一组标有声调的韵母(如: ā á ǎ à ),叫学生尝试着去读。
2)导入本堂课所学内容——声调。
3)讲解声调里面的一些基本概念(如:声调的含义,调值,调类,调号)。
4)借助五线谱引导学生找到四个声调的音位。
5)对着五线谱逐一地教学生四个声调的读法(注重半上的教学)。
6)举不同调不同义的汉字进行对比教学,强调声调在汉语中的作用。如:
mā má mǎ mà dī dí dǐ dì zhī zhí zhǐ zhì
妈 麻 马 骂,低 笛 底 弟,知 直 纸 至
yī yí yǐ yì fēi féi fěi fèi
衣 宜 以 意, 飞 肥 匪 费
3.练习巩固 (20分钟)
1) 在黑板上写几组单韵母,老师说调类,叫学生标出调号。
2)学生自己读黑板上的标有声调的'韵母及声韵母的组合 (如:ā á ǎ à bā bà mǎ má měi mèi bǐng bīng )。
3)老师写一些带有声调的韵母及声韵母的组合在黑板上,叫学生齐读,再叫几个学生单独读,纠错(如:bā mā bá féi ě lěi mào dìng)。
4)游戏:学生分成两个小组,老师念生词(1.单音节生词 2.双音节生词),做手势,学生说出来是第几声,纠错。
4.本课小结 (3分钟)
学生自己回顾一下本节课所学知识,搭档之间互相检查发音是否正确。
5.布置作业 (2分钟)
一首标有拼音的小诗《鹅》,让学生朗读。
了对外汉语教案篇2
一、活动主题:
学校每月一次的亲子主题活动,正好利用冬至节气来让大家一起参与包饺子,既有教育意义,又能达到亲子交流的意义。
二、活动目标:
1.让孩子们了解冬至节气,还有冬至吃饺子的习俗。
2.通过分组进行包饺子比赛活动,让孩子懂得食物的不易,锻炼动手的能力。
三、活动时间:
xxxx年xx月xx日上午9:00——11:00
四、参加人员:
大班全体老师和幼儿
五、比赛规则
每组选出6名选手参加比赛,每组分面1盆、馅1盆、案板1个、擀杖2只、刀1把。
要求在固定时间内,完成制作剂子、擀面皮、包饺子全部工序,比赛结果从数量和质量两方面打分,数量方面每包出一个的.完整饺子得1分,包的饺子越多,得分越高,质量方面按照饺子“成品”的质量来打分,如果包出的饺子出现漏馅情况,属质量问题,出现一个扣0.5分。
最终按照得分高低评出三个等次的奖项,其中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参赛风尚奖1名。
(一)最靓饺子比赛
最靓饺子比赛为个人比赛项目,由每组推荐2名选手参赛,要求参赛选手至少要包出3种以上花色的饺子,由裁判组评选出6名获奖选手,荣获最靓饺子奖。
(二)吃饺子比赛
吃饺子比赛为个人比赛项目,由每组推荐3名选手,比赛以在1分钟内吃完饺子数量作为评分标准,数量越多得分越高,比赛分3轮进行,每轮每组派1人参加,每轮有2名选手胜出,三轮评选出6名参赛选手,荣获吃饺子最快奖。
了对外汉语教案篇3
教学对象:
课程名称:初级汉语听力课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听力能力并提高听力水平。
2、掌握听力题的方法与技巧。
3、从听力材料中学习口语表达。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教具:录音机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50分钟)
一、组织课堂(2分钟)
二、学习生词(5分钟)当然
表示非常肯定。
例如:我问xx:你会说越南语吗?(xx是同学的名字)xx可以回答我,我是越南人,当然会说越南语了。
三、完成听力理解练习
(一)听句子并做练习
1.给学生5分钟时间熟悉听力理解练习的第一部分。
插入讲解做听力的方法:根据答案猜问题,带着问题听材料。
2.听两遍材料,第一遍让学生根据猜的内容听材料,并引导学生写出正确答案,评讲学生做错的题目,然后再听一遍巩固听到的内容。
我要包;
题中关键问香水是谁的;
要新报,不要旧报,如果新报在手上就不会再强调要新报;b没有涉及问别人要什么药,而是提及自己想要别的药,c文中也没有问到,而材料中问有没有别的药,说明他拿到了中药,但是想要别的药,所以说答案是他不喜欢中药;
材料种说了“这把红伞”;材料提及“也是”“学生”;看照片时才会说xx的照片真漂亮;
因为很累,不骑车,所以今天坐车,b选项不常骑车没有提及,c选项问今天谁骑车,也没有在材料中体现;
只有大夫才会说“我的病人”;在句中,老校长指的是以前的校长。
(二)听对话,选择正确答案
1.给学生5分钟时间熟悉听力理解练习的第一部分。巩固做听力的方法:根据答案猜问题,带着问题听材料。
2.前10题听两遍材料,第一遍让学生根据猜的内容听材料,并引导学生写出正确答案,评讲学生做错的题目,然后再听一遍巩固听到的内容。
比大小。男的医院有医生和护士300多人,女的只有100多人。女说医生工资高,男说医生工作也很累。女询问男哪有卖汉意词典,说明她想买。李教授以前教我文学。
问地点,材料表明麦克在新留学生宿舍楼。
女说毛衣颜色太红,不合适,就表示她不想买红色的毛衣,男说我也不喜欢红的,就表示男也不想买红色的毛衣,故a不对,而句中只提及男对女说要换商店,并没有说换毛衣,所以正确答案是b。
细节题,材料中提及商店有酒、咖啡、照相机、磁带,但是没有日用品。
女的需要词典,最后强调要大的,故选择c。女的问“我的雨伞呢?”也就是在找雨伞。
男说“有那么多中国人骑自行车”则表示中国的自行车很多,女的说“不太贵”则表示自行车很便宜。
后两题,先给2分钟看题目,让学生根据答案猜对话,带着问题听材料,每段材料先听一遍,然后让学生作答,评讲学生做错的部分,在两段材料都听完后,再听一遍材料。
11.(1)c女的因为妈妈身体不好而经常去看妈妈。
(2)a最后一句,女的说:“不,她在家呢。” 12.(1)c对话是关于两个医生说医院的事,故选c。
(2)b女第一句话说“我们医院也很小”,故了解到,在小医院工作的是女。
(三)听短文,判断正误并回答问题。
根据答案找出关键词,并带着问题听第一遍录音。之后再看到回答问题的部分,根据问题有目的的再听一遍录音,再得到正确答案后再听一遍录音,巩固听到的答案。
短文
(一)1.判断正误
a.正确我弟弟是北京法律大学一年级的学生。b.错误他喜欢法律也喜欢英语。
c.正确他常常在宿舍里听英语磁带,即有英语磁带。d.错误没有历史书。e.错误是老师请弟弟吃饭。2.回答问题
(1)弟弟现在在学法律、经济和英语。(2)弟弟英语的发音和听力不太好。
(3)弟弟常常在宿舍里听英语磁带,看英语报纸。短文
(二)1.判断正误
a.错误不累的时候也喝酒。
b.错误那天是文中提的今天,爸爸并不累。c.错误爸爸邀请他喝酒,所以不是只想一个人喝。
第二课时(50分钟)
一、复习第一部分的内容:再听一遍录音,并引导学生复述最后的两个短文。
二、学习第二部分:语音语调练习
(一)选择听到的词语
听一遍录音,然后选择答案,通过询问单个同学的方式,了解同学的作答情况,并纠正错误的答案,在同学回答出答案后,请同学将正确的读音带到题目中,把题目读一遍。
(二)听后标出划线的音调
听一遍录音,然后请同学将答案写到黑板上。
(三)选择听到的句子
听一遍录音,请同学说出答案,并读出正确的句子。
(四)和
(五)布置回家完成。
三、教唱歌《宁夏》 1.听歌填空。2.学唱歌。
了对外汉语教案篇4
教案:对外汉语教案
对外汉语教学教案模板
一.教学对象/班级
二.课型:听力、口语、综合、汉字
三.教材:名称、第几册
四.教具:口型图、图片、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内容:词汇数量、课文内容
六.教学目的、要求:重点词语、语法点;功能目标;技能训练
七.教学重点、难点:如"了"、"把"、同义词
八.教学时间/课时安排/时间分配:100分钟
九.教学步骤/环节/过程:
1.复习旧课:字、词、语法、课文,写、说等,‘教案’对外汉语教案。
2.学习新课:
(1)学习生词:认读、部分词语扩展、用法
(2)讲练课文:听、读、讲、会话、问答
(3)重点词语讲练:
(4)语法点讲练:释义、形式、练习
3.活用练习:综合练习、各类形式的练习题
4.小结与布置作业:
十.板书设计:
十一.课后记/思考/评估:成功与教训;值得注意的问题;哪些问题没讲清楚;哪些问题学生掌握起来较困难等。
1、《中国城市的自行车交通》
[教学时间]:20xx年3月8日
[教学地点]:绍兴文理学院文科楼410教室
[教学对象]:汉语中级班8人(其组成为:韩国学生5人,日本学生1人,奥地利学生1人,也门学生1人,均为学习汉语半年以上的长期班留学生)
[课型]:汉语精读
[所用教材]:《汉语初级阅读a》(熊文主编,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教学内容]:第二单元附加练习"动宾词"部分;第三单元课文一《中国城市的自行车交通》及其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掌握汉语的动宾词及动宾短语
掌握含"更"的比较句
掌握用"先…再/然后/接着"的句式来叙述事情的先后
[教学重点]:含"更"的比较句
用"先…再/然后/接着"的句式来叙述事情的先后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组织教学
点名;讲述"三八"妇女节的情况,并祝女生节日快乐,教案《‘教案’对外汉语教案》。
二、复习检查
简单回顾上次课的内容。
三、开始新课
1、完成"动宾词"部分的练习
①动宾词(短语):动词+动词/名词
②校对、讲解练习1(选择题,共10题)。要求学生个别回答,并将整句话念出来,不能光讲答案,教师对个别有难度的词语作适当讲解。
③校对、讲解练习2(扩词,共12题)。要求学生个别回答,教师补充。
2、讲解第三单元课文一《中国城市的自行车交通》及其相关练习
①导入:询问学生关于他们国家的交通情况
②生词部分
a、请学生自学生词2分钟,找出不懂的词语,请学生相互解释,教师作适当补充
b、请学生用"挤"、"影响"、"解决"等重点词语造句
c、教师领读生词
第二课时
③课文部分
a、教师范读课文,请学生认真听,听完后询问难易程度
b、教师逐句朗读课文,解释语言点
1)在中国,自行车还是人们最主要的交通工具。
还是:仍然(是),仍旧(是)
例:已经是春天了,天气还是那么冷。
2)你看
"你看"具有提示作用,表示下面要讲一些具体的问题。
例:这个房间太脏了,你看,桌子上都是灰尘。
3)更
更:更加,通常有"更+形容词"表示一方在程度上超过另一方
例:他跑得很快,我跑得更快。
还有"比…更…"的句式
例:(他跑得很快,)我比他跑得更快。
请每个学生用以上两种格式造句。
4)先…然后/接着/再
这个组连词表示时间的先后顺序,使得句子更加连贯
例:早上起床后,我先刷牙,再/然后洗脸。
如果要叙述多件事情,则可以用"先…然后…接着…再…最后…"这个结构(中间的"然后…接着…再"顺序可以调换)。
例:早上起床后,我先刷牙,再洗脸,接着吃饭,然后整理书包,最后去上学。
请每个学生用这一组连词造句。
c、教师领读课文(长句需要反复领读几次)
④练习部分
a、根据实际情况回答问题(共4题)。请学生个别回答
b、多音字注音(共6题)。教师先将多音字的各个读音列在黑板上,减低学生做题的难度。
c、用"更"完成句子(共6题)。请学生个别回答。
d、根据课文内容选择答案(共4题)。师生共同完成。
四、总结新课和语法点。
五、布置作业:熟读课文与生词,预习课文二《高速火车》。下次课听写生词。
了对外汉语教案篇5
教学对象:二年级下学期(初级二册教材)
08对外汉语
谈论天气
课文
马克:你还睡着呢,我跑步都回来了,快起来吧!
山本:这么早,我正在做梦呢!
马克:都八点了,你也该醒醒了。
山本:今天是周六,起那么早干嘛?
马克:咱们去香山吧,听说香山的红叶全红了。
山本:今天天气怎么样?和昨天一样冷吗?
马克:今天是晴天,比昨天暖和多了。
山本:可我听天气预报说,今天午后晴转多云,有小雨。
马克:我看不会下的,要不咱们早点去,早去早回!
山本:万一下起雨来,在山上躲都没处躲。
马克:那就带上雨伞吧!
山本:咱们还得多穿上点儿衣服,山上风大,肯定冷。
马克:你怎么这么怕冷?好,那就多穿点儿吧!
山本:还是春天好哇,不冷也不热。
一教学目标:
1、掌握谈论天气状况的词的运用。
2、能够流利的朗读课文
3、重点讲解汉语基本的语法功能及语言点的运用。
4、通过组词练习及情景对话,使学生能够流利的进行天气谈论。
二教学重点:
1、对于生词和语言点的讲解,重点放在词义、语义以及用法上。在讲解的基础上,通过设置语境,对重点生词和语法进行操练,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达到会应用的目的。
2、在课文教学中,在掌握生词的基础上,首先通过领读和大声朗读使学生熟悉课文。
三教学难点:
通过课文讲解及对话练习,让同学能够流利的进行天气状况的谈论。
四教学过程:
(1)导入
大家都在知道在英国人见面寒暄聊天的开场白中,十之八九是从天气开始谈起,萧伯纳10-15岁之间的学生。
学生背景:
有汉语基础,一年的汉语学习经历
课型:
会课型
所用教材:
?初级汉语口语(上)》
教案使用时间:
20xx年9月
教学时间:
5课时(每课时45分钟)
教具:
人民币、水彩笔、图片、卡片、录音机、磁带
教学目的:
功能点(重点):教学生学会点菜、评价味道、询问价格(人民币的读法)。
语法点:介绍感叹词、“来”的意义及用法、副词“才”做状语、形容词“死了”表程度。
第一、二课时
一、复习旧课(不超过十分钟):
放一首节奏欢快的歌曲或者一个小笑话调动课堂气氛并且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复习旧课内容,可以采取师生问答式或学生之间互相提问式。
二、导入新课
1、通读课文:放一遍磁带,要求学生对自己不懂得生词以及生疏的语法表达在课文中做记号,学生可以小声跟读。
2、学习生词:
(1)读生词:将课文中出现的生词写在黑板上,重点领读,学生跟读,必要的重点生词要多读几遍,注意要有侧重,留五分钟给学生提问,对学生不清楚的生词读法一对一指导,纠正学生读音。
(2)释词义:对课文中的生词释义,先要将这些生词按词性分类,本课中有:a丁、糖醋鱼、鱼香茄子、西红柿炒鸡蛋)、主食(米饭、炒饭、面条儿)、汤(酸辣汤、三鲜汤)、饮料(可乐、啤酒)。
对于有下划线的名词可以采用中英对照理解词义,对于括号里的生词采用图片展示的方法给学生最直观的形象理解,并且重点讲解这四种东西的特点和区别:
菜是指用蔬菜和肉类加上调味料做出来的,可以煎炒烹炸等等;
汤是将蔬菜和肉类加上调味料,放入适量的水,煮出来的;
主食一般是含有很多淀粉,吃了能填饱肚子的淀粉类食品;
饮料是市场上卖的瓶装、听装等可以喝的液体。
然后将许多食物的图片展示在黑板上,将学生分四组,对这些图片进行分类,把图片与其所属的范围对应。为学生讲解他们最感兴趣的菜的名称和做法(不超过五分钟)。
b·动词:光临、懂、动、付??
c·形容词:香、够、饿、好吃、辣(扩展:酸甜苦咸等)、饱、死(这个词涉及语法点要准备,不做重点讲解)??
p.s.“死”作为形容词的用法:“形容词+死”表示程度很深。
例句:中国的夏天热死了!我打了一天球累死了。这个小姑娘可爱死了。
d·量词:听??
e·副词:赶快、才??
p.s.“才”放在数量词前面,表示时间或范围。在这句话中表示“只有、只用”的意思,如:才三点商店就关门了。才一百来块钱,真便宜。
对于以上生词,可以采用中英释义的方法先把每一个词的意思解释给学生,然后要求学生选取一两个生词进行造句以检查学生的理解情况,对于学生在造句中产生的错误进行讲解和纠正。
(3)巩固生词:带学生再朗读一遍生词,留三分钟对学生不懂的生词进行讲解,确保学生对生词最基本的用法能够掌握。
3、学习对话:
(1)带领学生通读课文,要求学生边读边画出不理解的句子。
(2)对学生不理解的句子释义
(3)讲解课文中出现的餐馆中的有用且常用的中文表达:
a·欢迎光临。
中国餐馆迎宾人员常用语,表示对客人的欢迎,礼貌用语
b·你帮我们介绍??。
当客人对餐馆的菜单不理解或者对餐馆不熟悉时常用“?帮?”表示对别人求助。如:我对手机不了解,你帮我介绍下好么?
c·来一瓶啤酒??要个酸辣汤。
客人点菜的时候常用“来要+所点的菜”,表示点单。
如:来一个酸辣鱼。我要一杯咖啡。
(4)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分角色表演课文中的场景。
三、布置练习:完成课后练习,利用所学的三个生词造一个通顺的句子
第三、四课时
一、复习旧课
全班朗读课文一遍,纠正学生发音,
二、汉语交际训练
1、功能项目教学
讲解在课文出现的一些常用表达,具体如下:
功能项目1:如何表示欢迎
去餐厅就餐、朋友来到自己家做客都可以使用“欢迎光临”表示对来客的欢迎,“欢迎光临”可以单独使用或者“欢迎光临+所在的地点”使用
如:欢迎光临我们家欢迎光临我们餐厅??
功能项目2:询问人数及回答
例句:a:请问您几位?b:三位。
功能项目3:询问就餐的要求及回答
(1)您几位吃点儿什么?——我们要??
(2)你们喝点儿什么(饮料)?——来两瓶啤酒?我们要两瓶啤酒?
功能项目4:如何表达自己的喜好和口味
在吃饭时难免对食物的好坏有一定的评价,我们经常用“我喜欢+口味(酸甜苦辣咸)菜的名称等等”来表达。
如:我喜欢吃西红柿炒鸡蛋。我喜欢吃酸辣口味的。
功能项目5:如何评价餐馆
就餐之后会对餐馆进行评价,我们常用“我觉得+评价内容”来表达。
如:我觉得这家餐馆的菜做的很好吃。
功能项目6:如何询问价格以及结账
(1)我们常用“??多少钱?”来询问一样东西的价格。如:这把伞多少钱?
(2)就餐结束后,要结账的时候,我们常用“服务员,买单”来表达。
2、功能项目巩固
(1)讲完每个功能项目点后,要求学生根据所讲的知识造句,正确的句子写在黑板上,错误的句子进行纠正并把正确的句子写在黑板上。
(2)讲完所有功能项目点后,带学生所造的句子朗读一遍,如果还有疑问可以提出来课堂讲解。
(3)放一段与课堂内容有关的动画,五分钟左右,调动课堂气氛。
(4)学生两两组合,利用刚才所讲的知识编一段对话,准备五分钟之后在班上表演,注意学生所用到的句子是否有错误,给予纠正。
(5)评价学生表演
3、课堂内容扩展(视课堂剩余时间而定)
(1)介绍人民币,包括各种币值展示和人民币的读法
考虑到学生已经在中国生活了一段时间,必定接触过人民币,拿出不同币值的人民币请学生认读,根据学生回答情况进行肯定或纠正,讲解人民币读法,如111.1(一百一十一块元一角)注意讲解元、角(书面语),块、毛(口语)的不同,多写几个数字要求每一位学生练习
(2)对于小费:中国人不同于外国,就餐之后不需要小费
(3)介绍中国的特色菜和特色餐馆,ppt演示或者视频展示(有时间就展示)
三、布置联系:完成课后作业
第五课时
一、复习旧课
朗读课文,提问学生,准备所学句子的字条让学生抽签,并互相提问
二、课后练习讲解
三、下个专题的导入
教材点评:
1、课文中所选的语言表达方式过于北京味儿,儿化音较多。
2、内容不够新颖没有吸引力,对话对餐馆用语的总结和提炼不典型。
3、课后练习缺少对基础字词句的练习,虽然开放性增加但不利于学生的巩固。
4、功能项目列举很清晰但没有现实生活的例子,都是课文的例子不利于学生扩展。
教案设计者:对外汉语一班王玉润090505011120
第五篇:对外汉语教案
a班综合课
课型:初级汉语综合课
教材:《成功之路起步篇》
教师:谭俐
教学对象:韩国、印尼、泰国学生
课题:第23课《这件衣服是中式的》
教学步骤和课时分工:本课4课时完成
第1、2课时:教授16组生词整篇课文
第3、4课时:语法和练习
第1、2课时:
时间:90分钟
教学目的与要求:
1、本课教授16个生词,其中
2、学习课文。要求学生比较流利的根据课文的场景对话,并用课文的句式表达自己的思想。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生词
本课学习了13组生词,重点是“合适”、“有点儿”和“大小”,还有“肥、瘦、颜色、试、挑、长、短、好看、样子、中式”要会造句。
2、课文重点:复述和活用课文做模仿练习。
3、难点:
生词难点:“合适”、“有点儿”和“大小”
句子难点:这件衣服有点儿肥。
教学过程:
一、复习(13分钟)
(一)听写,两个学生在黑板上写,其他人写在本子上。
1、生词(14个单词)
年、今年、岁、大、小、公斤、真好看、毕业、奶奶、年纪、孩子、个子、高、矮
2、句子(2句子)
你奶奶多大年纪了?她今年65岁,属蛇。
他挺胖的,有多重?18公斤。真重!
两个学生写完以后纠正错误(3分钟)
学生读黑板上的单词和句子(先集体,后个人,2分钟)。
(二)提问第23课的课文内容(机动)
1、你奶奶多大年纪了?属什么?
2、你有多重?(学生回答,再继续问)重吗?
二、生词(30分钟)
(一)利用ppt,领读,利用图片或实物讲解。
(二)利用ppt,让学生读,教师再集中领读。
(三)学生对不明白的词提问。
1、衣服:我的衣服,你的衣服,他的衣服;洗衣服,买衣服。
你的衣服很漂亮。是在哪儿买的?(可以挑一个衣服很漂亮的学生来配合回答)
2、件:一件,一件衣服,两件,两件衣服,两件漂亮的衣服;这件衣服,那件衣服,这两
件衣服。
我喜欢这件衣服。我喜欢那件衣服。
我喜欢这两件衣服。我喜欢那两件衣服。(挑学生参与)
3、样子:衣服的样子,这个样子,那个样子,这个样子的衣服
你衣服的样子不错。我喜欢这个样子的衣服。
4、中式:西式,中式的衣服,西式的衣服,美式,英式,美式英语,英式英语。
这是一件中式的衣服。
你学的是美式英语吗?
5、颜色:红、黄、绿、蓝、白、黑都是颜色,红色,黄色,红衣服,黄衣服。
这件衣服是什么颜色?红色,那么这就是一件红衣服。
6、大小:衣服的大小,公园的大小,公司的大小,操场的大小。
7、合适:很合适,非常合适,大小合适。
这件衣服大小合适。你穿在身上很合适。
8、号:大号,小号,中号,中号的`衣服,几号,多少号,24号,10号。
你的衣服是小号的吗?今天是几号呢?
9、肥:很肥,不肥,不肥不瘦。
这件衣服不肥,大小很合适,是中号的。
10、长、短:长衣服,短衣服,很长,很短,不长,不短,长短合适,衣服很长,衣服很短。你的衣服很短,是短衣服。
你的衣服长短合适。
你的衣服不长。
11、好看:很好看,非常好看,好看的衣服,这件衣服很好看,你很好看。
你的衣服很好看,你很好看。
12、挑:挑一件,挑衣服,挑一件衣服,挑好看的衣服。
我有很多西式的衣服,今天我要挑一件中式的。
你帮我挑一件,好吗?
12、试:试试,试一试,试衣服,试试这件。
你帮我挑一件中式的衣服吧,我要试试。
你去买衣服,会先试一试吗?
13、有点儿:有点儿大,有点儿肥,有点儿长。
你件衣服有点儿肥,大小不合适。
这件衣服大小合适,但有点儿短,你挑一件长衣服吧。
(四)语言点
1、“的”字短语
例:1、这件衣服是中式的,那件是西式的。
2、这件衣服是谁的?
这件衣服是我的。
3、红的是桃花,黄的是菊花。
解释:中式的、西式的、我的、谁的,这四个就是“的”字短语了,我们可以认为他们省略了“的”字后面的“衣服”这个词。补充出来如下:
1、这件衣服是中式的衣服,那件是西式的衣服。
2、这件衣服是谁的衣服?
这件衣服是我的衣服。
解释:但是为了语言表达的简练,这样的表达,后面的衣服就显得很多余,所以后面就用了
省略了“衣服”的“的”字结构。再看看这个句子:那件是西式的。
为了句子的简练,在我们大家都已知那件衣服的时候,那件后面的衣服也省略了。
2.“有点儿”和“一点儿”
例:1、这件有点儿肥,换件瘦一点儿的。
2、这件有点儿长,换件大一点儿的。
解释:“有点儿”放在形容词前,用来说不好的感觉,例如“有点儿肥”就是对这件衣服不满意,觉得不好。“一点儿”在形容词后面,有比较的意味,表示一种希望和要求,例如“换件瘦一点儿的”就是觉得这件有点儿肥,所以希望换件瘦一点儿的。再看看下面的句子:
3、这车有一点儿慢,可以快一点儿吗?
4、我昨天有点儿晕,今天好一点儿了。
5、你要胖一点儿,你太瘦了。
3.动词重叠
例:1、红的、黄的都不错,你试试吧。
2、这两件都很漂亮,你试试吧。
3、我喜欢那个故事,你讲讲吧。
4、那里的风景很美,我们去逛逛吧。
解释:动词重叠表示动作的短暂尝试状态,动作的时量短或动量小。再如下:
走—走走坐—坐坐看—看看听—听听
读—读读想—想想说—说说念—念念
三、课文(35分钟)
(一)把课文变成未完成式,把生词制成一面带粘贴的卡片,让学生上台,把卡片贴在空
白处。使用ppt。
这件xxxxx安妮的,xxxxx不错,是xxxx的;xxxx很xxxx,是xxxx的;xxxxx也很xxxxx,是xxxx的,不xxx不xxx,不xxx不xxx。
林月:安妮,你喜欢什么样的xxxxx?
安妮:我喜欢xxxx的。你帮我xxxxxx,好吗?
林月:好啊。你喜欢什么xxxx的?
安妮:xxxxx的。
林月:这件怎么样?xxxx、xxxx都不错。你xxxx吧。
安妮:林月,你看,xxxx不xxxx?
林月:xxxxxx肥,换xxxx瘦一点儿的。
安妮:这件瘦一点儿,怎么样?
林月:这件xxxxx合适。你觉得呢?
安妮:我也觉得非常好,太谢谢你了!
林月:你太客气了。
(二)问答
1、安妮和林月在干什么?
2、是谁要买衣服?
3、安妮喜欢什么样的衣服?
4、安妮喜欢什么颜色的衣服?
5、林月为什么让安妮换一件瘦一点儿的?
6、安妮为什么要谢谢林月?
(三)按照提示复述课文。(采取两人对话式,使用以上的以上的ppt)
(四)模仿(活学活用,给学生几个例子,供他们模仿。)
例1:一天,芳芳和珍妮去商店,珍妮要买一件西式的衣服,她喜欢白色的。
例2:一天,李明和杰去商店,杰要买一件衣服,希望李明帮他挑衣服。
例3:假如你和你朋友去买衣服(让两个学生,以自己的身份自由发挥)
(五)看图说话(一组图片,图片的内容是婷婷陪朱莉在买衣服,朱莉喜欢红色的衣服,
婷婷帮她选了一件,但是看上去很肥,于是换了一件小的,很合适,朱莉很高兴。)让学生说出图片里的内容。
四、读课文(5分钟)
这件xxxxx安妮的,xxxxx不错,是xxxx的;xxxx很xxxx,是xxxx的;xxxxx也很xxxxx,是xxxx的,不xxx不xxx,不xxx不xxx。
林月:安妮,你喜欢什么样的xxxxx?
安妮:我喜欢xxxx的。你帮我xxxxxx,好吗?
林月:好啊。你喜欢什么xxxx的?
安妮:xxxxx的。
林月:这件怎么样?xxxx、xxxx都不错。你xxxx吧。
安妮:林月,你看,xxxx不xxxx?
林月:xxxxxx肥,换xxxx瘦一点儿的。
安妮:这件瘦一点儿,怎么样?
林月:这件xxxxx合适。你觉得呢?
安妮:我也觉得非常好,太谢谢你了!
五、总结(5分钟)
(一)本课学习了13组生词,重点是“合适”、“有点儿”和“大小”,还有“肥、瘦、颜色、试、挑、长、短、好看、样子、中式”要会造句。
(二)今天还学习了课文,你们已经基本能够复述了,并且能够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说明,知道自己需要进行哪方面的练习。xx同学说得很流利,可是汉字还可以写得更快,xx同学读得很好,说得也很好。
六、作业(2分钟)
(一)复习课文和生词,下次课要听写。
(二)造句:
1、用“合适”和“合适不合适”分别造两个句子。
2、用“有点儿”和“一点儿”分别造两个句子。
3、用“大小”造两个句子。
4、用“肥、瘦、颜色、试、挑、长、短、好看、样子、中式”各造一个句子。
根据自己的情况,可以多造句,但最少造20个句子,写在本子上,明天交给我,下次课要写得好的同学朗读自己的句子,并有小小的奖励。
(三)预习语法和课后练习,完成会做的练习。
六、教具
ppt、生词卡片、图片和组图、实物(学生身上的衣服)
了对外汉语教案篇6
第四课
购物(1)在商店买东西
教学对象: 课程名称:
所用教材:初级汉语课本 课时:
教学目的及要求:
通过本课的教学,要求学生掌握课文生词。能运用相关其中的部分生词进行对话,能流利地朗读或背诵课文,能较准确地独立完成练习,能就买东西为题,编写出简短的对话并用于实践。
教学内容:
第一部分——生词、课文
听两次课文——第一次由教师以较慢语速念诵,让学生边听边看,给学生一个初步印象。第二次放录音,以日常语速进行适应训练,学生可以默默跟读。1.生词:①领读两遍拼音。②对部分发音难得生词重复教读。③讲解部分复杂生词。
2、一些:①表示数量少。犹一点。②表示不止一种或一次。“些”表示不定的数量:③一些、某些、些微、些许。用在形容词后表示比较的程度:病轻些了。3。“块”:①整体的一部分,如一块布,一块石头等;②中国基本货币单位,如三块钱。
4、“支” ①用于计杆状物品。如:一支笔,一支枪;②用于计队伍等,如:一支军队,一支文化队伍 ;③用于计歌曲、乐曲等。如:一支歌,两支乐曲 ;④用于计电灯的光度,即电的功率的瓦数。如:25支光的灯泡。
5、“瓶”是借用名词做量词,一般修饰用瓶子装的液体物品。如两瓶啤酒,一瓶醋等。
6、“种” ① 具有共同起源和共同遗传特征的人群:人种。种族。② 量词,表示类别、式样,如种种,两种人等。③指胆量或骨气:有种。没种。
7、买和卖的区别
其中对个别生词“支”、“种”拓展动词的用法。
8、检查学生对生词的掌握情况,让学生遮住拼音自己读汉字 教学难点:
1、量词“一些”、“块”、“支”、“种”的用法
2、代词“什么”、“多少”、语气助词“吗”的用法
3、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的表达法
4、百以内的数字表达法 教学方法:
1、学习生词时,采用预习、跟读、重复练习
2、学习课文时,听录音,教师范读,学生朗诵,进行对话
3、学生两人一组自己练习
教学环节:组织教学 学习新课
课文中的重点词型用法
1、“您想买什么?” 代词“什么”
①表示疑问,在句中可以作宾语。指所要问的事物,如什么人,干什么,说什么呢?
②表示不定指,如什么时候来,有什么吃什么。
③用疑问词表示不满、惊讶等,如这是什么话,这是什玩玩意儿。
2、“一共多少钱?”
①代词,指数量的大小,如你们班有多少人?
②或多或少,如这句话~有点道理。③稍微,如一立秋,天气~有点凉意了。
3、“请问这儿买文具吗?”
①助词,表疑问,用在一般直陈句尾,如昨天布置的事办了吗?
②助词,表示含蓄的语气,用在句中停顿处,点出话题,如这辆汽车吗,早该报废了。
4、“二十三块六毛”“二十四块零五分”
人民币的单位是“元”“角”“分”,口语里常说“块”“毛”“分”。人民币是十进制的,一块等于十毛,一毛等于十分。最后一位的“块”“毛”“分”可以省去不读,但是如果中间有两位以上的零,则最后一位的“块”“毛”“分”必须说出来。如①元,读作五十块零二分;②元,读作五十块二,但是现在生活中已经没有了“分”的概念,只用作计数单位。
5、百以内数字的表达法
汉语是十进制位法来称数的。
零 一 二 三 四 五 六????..一百 0 1 2 3 4 5 6 100 在讲解课文的基础上要求学生掌握生词的发音,讲解完课文请学生来朗读对话。通过对全文的理解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话复述一下文章大意(以短文的形式,上交一篇小短文)
教学步骤:
1、发音训练
请学生发音,纠正其读音,教师教读学生一遍。个别重要韵母要求学生在作业本上多加练习。
2、声调和语调
请学生读一遍,教师教读学生一遍。
3、应答练习
请同学上讲台两两一组进行问答练习。
5、交际训练
①情景对话一:商店购物(学生上讲台自编自演,台下学生点评)
②情景对话二:物品交流(同上)
教师对表演同学进行点评,强调部分细节
了对外汉语教案篇7
教学目的
1.学会z
c
s三个声母,zi
ci
si三个整体认读音节,认清字形,发音准确,正确书写。
2.学会声母z
c
s同单韵母ae
u的拼音,以及zici
si三个整体认读音节的四个声调。
3.能正确熟练地拼读音节,尽量直呼音节,读音准确速度快。
4.继续培养学生看图学拼音的能力。
教学重点
1.学会z
c
s的音、形、书写。
2.zi
ci
si三个整体认读音节的音形。
教学难点
三个整体认读音节与三个声母的字形区别
教学准备
用两种颜色写的声母(黑色)、整体认读音节(蓝色)卡片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看图学习z和整体认读音节zi
(一)教师出示挂图1,板书z
问:1.根据图画和老师写的字母,谁来试着读一读字母的音?
讲:z发音时,舌尖平伸,气从窄缝中挤出来,不要咬舌尖。
学读z的音。
2.怎样根据图来记字母的形?(图上的小孩子正在写字,写的字就是z)
3.谁还有别的方法?
(z像我们学过的2字)
教儿歌:像个2字z
z
z
(二)教师板书zi
讲:这是一个整体认读音节,不能拼读,也不能把它们分开,要看成一个整体去记。把声母z的音读得响亮一些就是整体认读音节zi的读音。
教师范读:整体认读音节zi。
学生学读:(同教师)。
讲:整体认读音节可以直接给字注音,标调的时候i要去掉小点。
练习四声:z9
z0
z!
z@
(三)指导书写:z是一笔写成的。从左往右写,横折横。
二、看图学习c和整体认读音节ci
(一)教师出图2,板书c
问:1.根据图上画的刺猬,谁来读一读字母的音?讲:把刺平读就是c的音。
学读c的音
2.怎样来记c的形呢?
(图上的小刺猬背部弯弯的很像c的形。)
教儿歌:半个圆圈c
c
c
(二)教师板书ci
讲:这是整体认读音节ci,把c的音读大些就是ci的音。ci也有四个声调。
学读四声:c9
c0
c!
c@
(三)指导书写:从右往左写半个圆圈占中格课中休息:(自定)
三、看图学习s和整体认读音节si
(一)讲:图上的虫叫蚕,它在吐丝,这个字母就发s的音。
学生学读:s
问:1.根据图怎样来记字母的形?
(蚕吐出的丝,弯曲的样子很像字母的形。)
2.s像不像半个8字?
教儿歌:半个8字s
s
s
(二)教师板书si和四声
(讲法同上)
(三)指导书写:s从右上开始,写两度曲笔形似阿拉伯数字8的半边写在中格。(可以先练习书空再提笔写。)
四、巩固练习
1.读准音z
c
s
zi
ci
si.
2.读准四声:
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一、复习学过的声母和三个整体认读音节。
二、练习声母z
c
s与带调单韵母的拼音
三、直呼不带调音节
za
ca
sa
ze
ce
se
zu
cu
su
四、书写练习
1.抄写声母。
2.抄写整体认读音节。
了对外汉语教案7篇相关文章:
★ 春天来了教案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