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的结构清晰,能够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知识,教案里的德育渗透点,是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有机结合处,有美篇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14的加减法教案优秀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14的加减法教案篇1
一教学内容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教材第110一112页的内容和第113页练习二十二的第1一4题。
二教学目标
1、让同学经历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的探究过程,认识将旧知识转换成新知识是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
2、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一般计算方法和验算方法,会正确地进行计算和验算。
3、通过学习回收有用垃圾的计算,唤起同学的环保意识。
三重点难点
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一般计算方法。
四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两周前,老师安排了一项调查、收集资料的作业:调查自身生活的社区主要有哪些生活垃圾?每种垃圾大约占生活垃圾的几分之几?哪些垃圾可以作为有用资源回收?同学们可以以生活的社区为单位分组进行调查,并将调查结果整理在下表中:
生活垃圾种类
占生活垃圾的几分之几
可回收的垃圾
(二)教学实施
1、交流调查情况,并提出问题。
请同学将课前调查的情况进行交流,触发联想,让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教学融人环境中。然后老师把某个小组调查整理好的一份统计表用投影仪显示出来。如下表:
老师:我们知道纸张和废金属是垃圾回收的主要对象,它们在生活垃圾中共占几分之几呢?
请同学列出算式:+=
2、研讨“+”的算法。
尝试计算“+”。
老师巡视,然后将同学中的几种不同算法列举在黑板上。
①+=+==
②+=+=
③+===
14的加减法教案篇2
教学内容:五年级数学下册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教学目标:
1、经历操作、观察、归纳等数学活动,知道异分母分数不能直接相加减的道理,发现异分母分数的计算方法。
2、能够正确地计算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提高运算技能。
3、在学习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过程中,发展数学观察、归纳、猜想、验证等能力。
教学重点:探索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异分母分数为什么不能直接相加减。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口答结果并说说计算方法:
2、最后一题你为什么直接不能得出结果?这节课讨论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板书: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二、探究新知
(一)不同的分数单位相加减
1、出示四色图
(1)红色部份占整个正方形的几分之几?蓝色部份呢?
(2)这两部份共占整个正方形的几分之几?你能列式吗?猜一猜:会是几分之几?
(3)你能想方法验证吗?自身拿一张正方形纸折一折、画一画,也可以算一算,验证一下到底是几分之几?
(4)小组内交流:
l 你是用什么方法算出结果的?
l 他人是怎样算的?
(5)全班汇报:
l 折的思路(一起折一折:先折出1/2,画上红斜线,再折出1/9,展开在其中一份没有颜色的地方画上蓝斜线,观察:两种颜色一共占了几分之几?)
l 画的思路(课件演示)
l 计算:
l 讨论:为什么不直接合并?(分数单位不同,不能合并)怎样解决?(想方法使它们的分数单位相同,再合并)板书:异 (通分) 同
2、讨论:红色部份比蓝色部份多几分之几?你能列式计算吗?算一算
(1)同学计算
(2)折纸验证
3、小结:两个不同的'分数单位相加减,不能直接计算,要先通分,再计算。(板书:通分)
(二)归纳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法则
1、出示绿色部份,是几分之几?
2、你能算出红色部份和绿色部份共占整个图形的几分之几吗?先估计一下:是几分之几。
3、独立计算并与同桌交流方法
4、汇报:
(1)是多少?与你的估计一样吗?
(2)怎样算的?你能验证吗?(在同学回答的基础上课件演示)
(3)为什么不能直接相加?
(4)你有什么结论?(异分母分数相加,不能直接计算,要先通分,再计算)
5、红色部份和绿色部份哪块大?大多少?你能列式计算吗?试一试
6、你能自身写异分母分数加法、减法式题吗?各写一题
7、汇报,选择两题计算
8、总结法则:你认为应该怎样计算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三、拓展练习:
1、看图列式计算
(1)
(2)
2、用,,三个分数组成分数加减算式,可以写几个?请你写出来。
3、计算这些算式的结果:
+;+;+;-;-;-
4、填方框:
+=两个异分母分数相加,和是,有哪些填法?
四、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有哪些收获、疑问或新的见解?
14的加减法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 引导学生利用转化的思想和方法探索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培养学生检验的学习习惯。
2.培养学生积极动脑、自主探索的精神。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应用数学的意识。
重点难点:
运用转化思想探索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正确进行计算。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师:同学们,现在我们东营市正在创建文明城市,我们每个公民都要为建设文明、卫生的城市贡献自己的力量,那我们能做些什么呢?
生1:我们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不随地吐痰,不乱扔果皮纸屑。
生2:我们要保护环境,不随便扔垃圾。
生3:……
师:对,我们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不能随便扔垃圾,但是我们日常生活能产生很多的生活垃圾,我们应该怎样处理呢?我们可以对垃圾分类处理。一般情况我们把生活垃圾分为四类(课件出示例1的垃圾分布图),其中纸张和废金属可以回收再利用,从而节约能源,减少环境污染。
二、探索新知
(一)学习异分母分数加法
(1)采集信息
师:从这个表上你都了解到了哪些信息?
指名2—3名学生回答。
(2)处理信息
师: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生1:纸张和食品残渣一共占生活垃圾的几分之几?
师:我们一起列式解答。
学生口答,教师板书。
师:你能说说计算过程吗?
指名回答。
师: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生1:提出废金属和纸张占生活垃圾的几分之几?
生2:危险垃圾比食物残渣多多少?
生3:食品残渣和危险垃圾一共占几分之几?
(教师根据需要在黑板上板书。)
(3)探索方法
师:现在我们先来解决废金属和纸张占生活垃圾的几分之几?你能自己列出算式吗?
要求学生独立思考,列式计算.
师:这个加法算式和我们以前学习的分数加法有什么不同?
生:以前我们学习的分数加法分母都是相同的,今天学习的加法分母不同。
师:这就是今大我们要学习的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板书课题: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师:你能想办法把它转变成我们学习过知识进行计算吗?
小组内讨论怎样变成学过的知识。
学生汇报,教师有选择地板书。
生1:我把分数化成小数进行计算,四分之一就是0.25,十分之三就是0.3,所以0.25—0.3=0.55。
生2:我用画图的形式表示出来的。(实物投影显示学生的表示方法。)
(对于两种方法老师都予以肯定。)
生3:我用的算式的方法
师:你们能看懂这是什么意思吗?
3/10+1/4=6/20+5/20=11/20
生:把1/4的分子分母同时扩大5倍,把3/10的分子分母同时扩大2倍。
师:为什么要一个分数同时扩大5倍,另一个分数同时扩大2倍?
生:因为我们已经学过通分,而且也知道了同分母相加的方法。
师:他的意思是说,原来分母是不一样的,现在用通分的`办法使分母一样,这时候用同分母的方法来做就可以了。
(4)教师总结
刚才的几位同学都说得非常精彩,无论是画图,还是把分数转化成小数,还是通分,都是想要把单位统一,然后再相加。具体请看课件演示。
(5)自主选择二次探究,方法择优
师:接下来还有几个算式,请同学们选择你喜欢的方法计算,看谁算得又快又对。
1/2+1/8 1/3+2/9 2/7+1/3
师:你们都是用什么方法计算的?
生:通分。
师:为什么不用化成小数的方法?
生:因为除不尽。
师:为什么不用画图的方法?
生:画图太麻烦了。
师:看来用化成小数的方法、画图的方法都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那么你们刚才用了那么多的方法,能不能找到一个都通用的方法?
生:还是通分比较简便。
师:请你举一个具体的例子来说说。
生:如1/3+2/9=3/9+2/9=5/9
师:你能说说异分母分数加法怎么计算吗?
生1:分母不同没法直接相加的,通分以后分数单位一样了,也就是分母一样了,所以这样就可以直接相加了。
生2:我们学过分子不同、分母相同的分数加法,现在把它们通分就能用到以前学过的知识,
(二)自主学习异分母分数减法
师:现在我们已经解决了废金属和纸张占生活垃圾的几分之几。刚才我们提出了那么多问题,你们能计算出危险垃圾比食物残渣多多少吗?
学生独让解答,
师:你能和你的同桌说说你的计算过程吗?
同桌交流完,指名说说计算的过程。
生:我是先通分,然后分母不变,分子相减。
(三)教师引导学生总结
师: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我们首先应该做什么?
生:通分。
师:通分之后再怎么计算?
生:根据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方法进行计算。
三、方法应用
师:刚才提出的问题很多,我们只解决了两个,你能自己选择一个你最感兴趣的问题解决吗?
(学生选择问题,并解答。)
四、梳理知识,总结升华
谈话:异分母分数相加减,先通分,然后按照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进行计算。
教学板书: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3/10+1/4=6/20+5/20=11/20
异分母分数相加减,先通分,然后按照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进行计算。
教学反思: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在实际计算中经常遇到,是分数加、减法教学的重点,在教学中,不提任何规定性的要求,让学生自主探索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过程,并让学生形成共识,分数单位不同的分数相加、减,要先通分,再按同分母相加、减的方法进行计算,这样化新知为旧知,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14的加减法教案篇4
五年级数学教案——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
2.初步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法则.
教学重点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教学难点
运用通分的方法解决异分母分数不能直接相加减的问题.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1.教师提问:前几节我们学习了什么?(通分、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通分方法是什么?(先求出原来几个分母的最小公倍数,然后把各分数分别化成用这个最小公倍数作分母的分数.)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法则是什么?(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只把分子相加减.)
2.出示一组数:
(1)自己任选两个数组成加法算式和减法算式.
(2)学生可能出现的算式:
(3)引导学生把上面算式分成两类:
一类为同分母分数加减法,一类为分母不同的分数加减法.
教师引入:
分母相同的分数加减法我们已会做,那分母不同的分数加减法又怎样计算呢?这节
课同学们自己解决这个问题,好不好?(板书: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二、探究新知.
(一)异分母分数加法.(学生任选一个分母不同的加法算式)
1.教师提示:你学过了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又学过了通分,请你用学过的知识把
分母不同的分数加法计算出来,能行吗?
2.学生分组讨论.
3.汇报结果:你怎么做的?把思路说出来.
引导学生明确:以为例,与分母不同,不能直接相加,用通分的方法使他们分母相同,找分母2和3的最小公倍数,用最小公倍数6做公分母,就是,就是,加就等于加.然后按同分母分数加法的'法则计算.
板书:
4.你认为最关键的地方是干什么?
运用通分方法把不同分母分数转化为同分母分数.
5.反馈练习:
(二)异分母分数减法(学生任选一个分母不同的减法算式)
1.教师提示:请你依照异分母分数加法的计算方法解决异分母分数减法的计算问题.
2.汇报结果.
3.填空,并说明理由.
4.反馈练习:
(三)整理法则.
1.启发学生讨论:根据上面做题的过程,怎样把异分母加法法则和异分母减法法则合并成一个法则.
2.学生汇报讨论结果,教师板书.
异分母分数相加、减,先通分,然后按照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法则进行计算.
3.反馈练习:
①学生独立完成.
②说说应用什么法则及计算过程.
③验算.
引导学生明确:分数加减法的验算方法,与整数加减的验算方法相同,都是用交换加数的位置再算一遍的方法来验算加法;用差加减数的方法来验算减法.
三、全课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异分母分数加减法与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有什么联系?
四、随堂练习.
1.填空.
(1)异分母分数相加减,先(),然后按照()法则进行计算.
(2)分数的分母不同,就是()不相同,不能直接相加减,要先(),化成()分数再加减.
(3)分数加减法的验算方法与整数加减法的验算方法().
2.列式计算.
(1)与的和是多少?
(2)减去的差是多少?
3.填空.
4.南京长江大桥建成以前,火车乘轮渡过长江,需用小时,现在从大桥通过只用小时.现在火车过江比乘轮渡节省多少小时?
五、布置作业.
计算
六、板书设计.
导分母分数加、减法
计算(也可能是别的)
14的加减法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加法的意义,会读加法算式,弄懂计算过程,理清思路。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思想目标:培养学生团结友爱、学会倾听别人说话,合作学习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进一步认识加法的意义,正确读加法算式,弄懂计算过程。
教学难点:
利用数的分解组成,正确地计算5以内的加法。
教学准备:
小圆片、小棒、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拍手接力游戏。
2、看图说图意,并列式计算。
3、复习5以内数的组成。
二、新授:
1、小黑板出示画图:树上有3只鸟,飞来了2只。根据这幅图,你能提什么问题呢?
2、那么你怎么列式呢?先和小组里的小朋友说一说,再指名回答,请学生上来板书列式。
3、小组内交流:3+2得几?你是怎么算的?和组里的小朋友交流,每个小朋友都说自己的想法,是怎样得出结果的。
4、汇报情况:指名小老师上来教大家计算的过程(提倡算法多样化,教师可以有意识请想法不同的学生上来说一说)
5、抽象出计算过程:引导学生如果不看图,不数手指,你会计算3+2得几吗?(引导学生用数的组成知识来计算)
6、用小圆片摆出用加法算的图,让学生在小组内用类似的方法学习。并汇报学习结果,能完整地说出计算过程。
7、同桌让一人任意说出一个加法式子,先和同桌交流计算过程。然后指名你认为你同桌方法好的介绍给大家听。
三、练习:
1、p24做一做第1、2题,学生先说想法,或先动手摆一摆再写答案。
2、p27练习三第3、4题。
四、小结:
今天学习了什么呀?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说出来让大家来帮助你。你能说出在生活中遇到的这类问题吗?
14的加减法教案篇6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让同学进一步熟悉10的组成。
2.通过精心设计活动,组织教学,让同学独立与合作相结合,主动参与学习过程,从而掌握10的加减法。
3.在活动中培养同学的使命交流意识和对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66页的内容和“做一做”。
教具、学具准备
图片、红星图、数字卡片、动物头饰、小红花、小红旗等。
复习10的组成
1.拍手背儿歌:“9和1真淘气,7、3、8、2也调皮。吹6(看做口哨),升4(看做红旗),小手小手真伶俐……”
[此处采用儿歌形式进行10的.组成的复习,同学喜闻乐见,边背边做动作,他们非常感兴趣,积极性很快就被调动起来,知识容易理解和接受,同时课堂气氛也很快活跃起来了。]
2.对数组成10。
教师扮作小熊猫:“小朋友,我想和你们做10的组成的游戏。我出1……”生:“我出9”(同时出示9的数字卡片);师生:“1和9组成10”……
[通过“对数”游戏,体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让全体同学参与到复习过程中来,体现了面向全体,让每个同学都有学习的机会的理念。]
14的加减法教案优秀6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