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演讲稿是当下很常见的一种表达自己观点的稿件,尊重听众的情感有明确的中心才是优秀的演讲稿,下面是有美篇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仁爱的演讲稿通用5篇,感谢您的参阅。
仁爱的演讲稿篇1
充满爱的教育才是最成功的教育。学生在校园里汲取最为珍贵的人生营养,他们彼此学会了关心、给予,为了回报而奋读。坐落在七星煤矿的市三十三中学就是这样一所学校。
在这里,没有名牌高中的金字招牌,没有闻名遐迩的高升学率,没有城市中心的区域优势,更没有舒适优越的教学环境。可是这里却有学杂、书费全免的黑龙江第一所普及试点高中的桂冠,有班主任自己掏钱买下辅导资料送给苦读生的动人刹那,有校领导带领教师们集资为贫困生家送去米面的感人瞬间,有身残教师为高三考生免费辅导的日日夜夜,更有品行超市之举引领学生树德立志而扬帆启航。正是这点滴之爱凝聚,使这朴实无华的校园留下了太多的感动。
有人常说做番事业需要人才。而我要说的是做事业需要扎根的人才。也许当你了解了三十三中,也就更会为那些扎根者增添几分敬意吧。三十三中学的前身是七星矿一中,是双矿集团于1973年创办的。企业办学最大的约束就是企业的经济实力,伴随着企业经济的波动而沉浮。1998年可谓是这所矿办学校的分水岭。从这一年起,曾经师资力量雄厚,生源高达1500多人的高中随着企业经济严重下滑而逐渐跌入了谷底。感怀起那段岁月,在这里工作了20xx年的历史教师姜常海嗟叹不已。1988年我与5名哈师大的校友一同分配到这儿,1998年,学校压资得厉害,大批优秀教师纷纷离职到南方学校打工,我的5名校友陆续离开了。而我在选择走与不走之间也徘徊了很久。说到这儿,姜常海给我们翻开了一页珍藏的暗红色日记,这里面记录着他当年开资的数目和压资的次数。
是啊,大半年不开资确实艰难,怎么挺过这段日子,又怎么抵御住外走的冲动呢?我曾动摇过,但淳朴的孩子和他们求知的目光,让我的良心一次次震动。带完这个班再说吧。这句话成为姜常海经常宽慰自己和回应朋友劝离的理由。就这样,三年又三年,他在这里守护着孩子们成长,也收获着幸福。当得知自己带的毕业生文高连考入了中国政法大学,而且历史成绩全市第一时,他流下了眼泪。当自己被提拔为校教导处主任兼历史课教师时,他也曾激动落泪。但我们知道,这泪水中更重的是来自于学校的肯定。
英雄往往扎堆在一个时代里成长。而在三十三中学扎根的人才也绝不止姜常海一人。陈国新也是留下来的骨干之一。他从小生活在宝山矿区,而且左前臂截肢,特殊的经历让这个绥化师专毕业生骨子里充满了对社会回报的渴望和对矿区孩子的关爱。
班级里有一名叫王金花的右臂截肢女孩,由于性格原因加上身体残疾,在学校里特别忧郁和懦弱。陈国新就经常在课余时间找她谈心,讲自己的经历,鼓励她做身残心坚的人。陈国新还创造机会让她在同学面前表现自己,树立信心。渐渐地,王金花变得自信开朗了,成绩也突飞猛进,最终考上了大庆师专,同自己老师一样坚实地生活,努力地回报。
对矿区家庭培养孩子的艰辛,陈国新理解得比谁都多。他现在带的班级37名学生中贫困生就有17人。虽然学校免去了学生的书费,但对提高成绩异乎重要的课外辅导资料,这些贫困生只能望而止步。自身并不宽裕的陈国新看在眼里,决定自己掏这笔钱,绝不让孩子因为没有辅导资料而成绩不前。
20xx年,姜常海、陈国新……所有留下来的骨干教师看到了春天,按照国家分离企业办社会职能的有关政策,这所学校被划归市政管理,改名为市第三十三中学。教师工资涨了一倍,又重新配备了师资力量,教师队伍趋于稳定了。20xx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决定下,三十三中成为全省第一家普及高中教育试点学校。学生实行零门槛入学,免学费、住宿费和校服费,每个月还发放就餐补助。矿区贫困家庭的孩子在这里找到了求学之路。不放弃每一个学生这个经常被书写的标语,在这里被写为了现实。
要让学校从低谷中站起,还需有一个好当家人。20xx年,市里决定调任教育管理经验丰富的刘立军为三十三中校长。他一手加强教学、后勤等各项管理,另一手着力改善教学环境,他带领全体教师自己动手重新粉饰教学楼,在校园内植花种草,校园一点点变得靓丽起来。
刘立军虽然身为校长,但很多学生都认他为大家长。这是因为他经常抽出时间与学生们交流谈心,为他们在立志路上解决疑惑。
现高三·一班的尖子生杨瑞和靠卖菜为生的父亲一起生活,杨瑞也是第一批全程享受免费高中教育的学生。刘立军多次与他谈心,坚定了杨瑞决定不走没有把握的清华、北大之路,而是提前考取了较为稳妥的哈尔滨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决心尽快学习、工作改变自己的家庭面貌。你为什么这样努力学习?面对提问,杨瑞眼含热泪。每年春节前夕,校领导和班主任都会来我家送米面,这些米面钱是他们集资来的,我读书就是要做有用的人,回报他们的爱。多么简单的话语,却饱含了浓浓的真情。
在杨瑞心中,三十三中就是他的家。他爱他的同学,更爱他的老师,他说有一次看见校长在走廊里捡起地上的一片纸屑,令他感动,更让他难忘。他告诉我们,不管是学习还是今后工作,他都要认认真真地做好每一件小事,对生活负责,对事业负责。这从一名高中生心中发出的话语也令我们陷入了深思。
在一个远离喧嚣的偏远矿区,有这样一所朴实无华的学校,她之所以给我们这么多感动,就源于这校园充满了爱,充满了炽热而真挚的爱。我们的校园需要爱。真挚的爱。我们的校园需要爱。
仁爱的演讲稿篇2
?爱的教育》讲述了一个三年级叫安利柯的小男孩成长的故事,记录了从他四年级十月开学的第一天一直写到第二年的七月,这整整十个月在学校、家庭、社会的所见所闻以及他的家人给他的十七封信,老师讲得每月故事。记录了他身边发生的各种感人的小故事,记录了他在生活中一点一滴所积累的爱。他一天感受一点,一天反思一点,每天都在爱的世界里成长。
读了这本书,我懂得了怎样去爱,懂得自己的一举一动都会影响到他人的思想与行为。爱包括热爱祖国、热爱劳动、热爱学习,乐于助人,同情弱小,体贴父母尊重老师等等。
?爱的教育》让我们体会到父子情、母子情、师生情、同学情。书中的每一篇文章都很感人,其中对我印象最深的是有一个扫烟囱的小孩,将他烟囱得到的三十个钱币从破的口袋里丢了,他不敢回家。于是知道这件事的同学积极帮助他,给他筹足了比三十个钱币还多的钱,没有带钱的同学还送给他鲜花。看到这里我也是深受感动。一个拥有无私爱心的人,一定也是一个品德高尚的人。
在我们生活中,爱是到处都有的。我们也必须学会和做到关爱同学,热爱祖国,孝敬父母,尊敬残疾人……这样我们才能成为一名好学生,还会得到同学、老师和父母的赞许和尊重,这就是爱的强大力量。我也希望成为有爱的人。
仁爱的演讲稿篇3
我是一名普通的小学教师,1990年7月带着对未来美好的信心追求,我走上了初为人师的道路,望着孩子们天真无邪的眼睛,望着孩子们幼稚可爱的笑脸,我体会到他们的纯洁质朴,也就从那时起,我就树立了一个信念:在教育事业百花园里默默耕耘,无私奉献,以一片绿叶的精神,托起花的甜美,果的珍贵,以一片真诚的爱心托起明天的太阳。十三年来我依法执教,爱岗敬业,尽职尽责,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多年的教学经历使我深深体会到:教育当中充满了爱,有爱的教育才是成功的教育。
记得那是一个新学期星期一的早上,我和往常一样走进教室开晨会,砰砰一阵敲门声,打断了我的讲话,我闻声快步走出教室,在走廊里站着一位男学生和一位中年男子。我上下打量了几眼,习惯地说:刚转来的学生吧。我还没说完,那好象是家长的男子低声说:不,是留级的。我想让他再学好点。我一听是留级的二话没说就跑道到教导处找李主任,李主任说明了原因,我知道了这个学生叫耿舜。他思想品德极差,学习成绩往往是倒数;因打架斗殴,小偷小摸,时常家长告到学校,也因屡教不改,常常受到老师的谴责和批评,同学们更是不喜欢他,因此,他连降两级从五年级留到我班,(他的年龄不大),当我了解到他的情况后就会到教室,说实话真不想要他,但是校长的批条我不能不接受,再一个是他的父亲含着眼泪恳求我:李老师,帮帮忙,让孩子留级是叫他重新开始,我们当家长的这会一定管好他,给孩子一个改过的机会吧。他的父亲说了很多,从他的眼神中不难看出是在求我,我为难了,这时我看见耿舜背着一个崭新的书包,耷拉着头,非常尴尬地在摆弄着自己那双稚嫩的小手,低声说了一句话老师,我……我要改好,说完便哭了。当时我被他们父子感动了,就把耿舜领进了教室。说实话,凡是当过班主任的都知道,宁教十个好生,也不教一个差生,因为管理不当,会带坏一部分学生。但现在既然遇上了又有什么办法。只愿自己倒霉,思想上有很大的波动。但想想教师的职责,班主任的重任,自己的追求,我决心啃这块硬骨头,我想办法去改变他,有了这种思想做指导,我便开始了一系列的工作。
首先用爱心滋润学生的心田,唤起上进心。因耿舜的不良习惯经常受到老师的批评,所以他对老师持有仇视态度,要想转变他,就得给他做思想工作,按一般规律,一个人更换一个新的环境,开始都想好好表现自我、我抓住时机,用滚烫的爱心去融化他,更何况他有改过的兆头,于是我便多找机会同他接触,同他拉家常,得知他父母经商卖自行车,工作非常辛苦。有时他还帮助父母作家务,得知此情况;我就在班上表扬他,说他爱劳动,以次唤起他的上进心,这样逐渐地缩短了我和他之间的距离。其次是发现闪光点唤起了学习欲。一年一度的春季运动会在我校又拉开了帐幕,我发现他的体质非常好,我对着学生说:同学们,我们班有一个体育健将,他就是耿舜,如果不相信咱们这次运动会就叫他参加,好吗?学生们都一致赞同。你感不感参加比赛证明自己的实力呢?以他那不忍输的性格一定会答应的。果然在我的说服下,他报了跳高和扔实心球两项,在比赛中出乎我和同学们的意料,他竟得了两个第一,当他拿着奖状跑到我的跟前时,他那高兴的样子简直无法形容,但我看的出此时的他尝到了成功的喜悦。回到教室,我在班上郑重其事地表扬了他,同学们也向他投去了赞许的目光,这时他真正体验到了集体对他的信任。为了鼓励他,我把自己的一些学习用品,如笔、日记本送给了他,希望他在学习上也像在运动场上那样努力拼搏,争取取得好成绩。从那以后他真地变了,学习刻苦了,作业认真了,学习有了很大的进步,现在他的学习成绩在班里中等以上。由于我始终用一颗炽热的心关心、爱护他,又经常表扬,鼓励他,同时,他的思想行为有了极大的转变,他能帮助同学们值日了,也愿意把自己的学习用品借给别人了,他还拿自己的零花钱帮助我班的特困生齐苗苗……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发现他聪明伶俐,有一定的组织能力.我选他为值日班长,真是沙里淘金,我发现了人才,他把我们原先纪律松弛的班集体管理得井井有条,他成了我的得力助手。家长对孩子的进步非常高兴,感激地对我说:李老师,太谢谢你了,你不愧是一位好老师。是啊,想想过去的耿舜、看看现在的他,我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愉快和欣慰。今学期我不教耿舜了,他送给我一个日记本,并在本中写到:老师,我爱您!从这几个字中,我知道了自己的爱之所在,这几字一直激励我,使我充满力量,使我暗下决心,决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我要用爱去浇灌每一个幼小的心灵。
是的,情感教育是教育的核心,教师只有真正地思学生之所思,想学生之所想,缩短了师生距离,增进了师生沟通,才能触动孩子的心灵,提高教育的质量,从而培养出有个性,有发展,有创新的学生。
仁爱的演讲稿篇4
我不是一位作家,不会用华丽的词语书写我所钟情的教育事业,我也不是一位睿智的哲学家,不能用深奥的哲理述说我的人生价值。然而,我要用对教育的那份执著和深深地思索来唱出我心中的歌――没有爱心就没有教育。
教育家陶行之先生讲过:“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偶一停留,就要落伍。”是啊,目前人才市场不断扩大和完善,就业竞争不可避免。昔日的“皇帝女儿不愁嫁”将不复存在。时代对人才的需求、家长对孩子的期望都给我们提出了值得深思的课题。怎么办?难道还是手捧书本死不放吗?十几年的教学生涯,使我深深意识到,教书是教师的本分,育人是教书的目的。有人说,教给学生一杯水,老师有一桶水就可以了。其实何止是那么简单!一桶水毕竟有用完的时候,难道让孩子们嗷嗷待哺吗?肯定不行!我认为这样的教师只能算做教书匠。教育的神圣还在于铸造人性,这才是教育的最终目的。可是达到此目的的关键是什么呢?那就是对学生的爱,用真诚的师爱去打开学生心灵的窗户。
早在我上学的时候,老师就讲当老师的有几大好处:一是教学相长,二是为人师表,三是世人敬仰,四是奉献的化身,在奉献中永生。这段话讲得既实在又中肯。我是牢记这番话走上教师岗位的。说心里话,当老师千万不要误人子弟,否则那将是千古罪人。
如果一位教师真正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中去,那么,爱的交响曲便会奏响。记得那是接任班不久发生的事,我和同学们打排球,不小心腿撞在了石凳上,腿骨严重挫伤,肿得整个小腿变了形。医生建议我马上去医院检查,并一再强调要卧床休息,不能随便走动。这下子我傻了。刚刚和同学们熟悉,老天为什么和我作对?如果休息,语文课又要耽误了。怎么办?我不能耽误。于是我借了一副拐杖。那天早晨,我从宿舍到班级,足足走了半个小时。每挪动一步,都得强忍着巨痛。因为我知道,同学们那一双双渴望知识的眼睛在等待着我。当我慢慢走进教室的时候,教室里不知为什么变得异常安静。看到我一瘸一拐的样子,几个同学连忙过来搀扶我。我走上讲台,环视了一下同学们,那种眼神让我感动,让我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我开始上课了,忽然有个同学站起来说:“老师,您坐着讲吧!”我说:“谢谢,不用了。”随即又有同学接着说:“老师,您去医院吧!您休息吧!您……”多朴实的话语!短短的几句话,充溢着我的整个身心。作为老师,还能怎样呢?此时的我眼泪已经止不住了。我哽咽着说:“同学们,谢谢你们!
普通的一件事,使我感到做一名教师的责任,使我清楚地意识到,师生之间的感情是多么重要啊!面对学生的关心,你又有何理由拒绝这份感情呢?人非草木,孰能无情。人心都是肉长的呀!学生的这份感情是来自平时老师对他们的爱。多年的教学经验告诉我,教学成功的基础是建立良好的师生感情。仅靠课堂分钟与同学的接触是不够的。哪怕你的课讲得多么精彩,你也只能获得同学对你的羡慕和敬佩。因此,课下,我会和同学们谈心,一起打球、下棋、踢毽子、做游戏等。只有在平日的交往中,你才能和同学们建立感情,才能得到学生对你的那份真情。
我经常告诉学生,要学会如何做人,学会如何思维,学会掌握必要的知识以及运用知识的能力。做人是基础,事是由人去做的。人做不好,如何能做好事?当然做人往往也通过做事来表现。什么事都做不好,如何谈做好了人?做人是根本,做事是创新。俗话说: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学校无小事,处处是教育。教师的言行对学生的影响岂止是一时,而是整个人生。当学生离开学校的时候,他们带走的不仅是知识,带的是他们对未来社会的追求、进取精神和人生行为习惯。
记得一次批改学生作业,我发现学生的字迹变得不工整了,然后我便翻看学生以前的作业本,确实有下降之处。我便暗地里找来几个同学调查其原因,方知道同学们最近在模仿我的字,他们觉得行书写起来又快又好看。可是有的同学连楷书都写不好,便学习写行书了。从那次发现问题之后,我便从自身找差距,规范自己的字体。由于白板字很难写好,我便暗下决心利用业余时间练字,并求教于字写得好的教师。经过努力,我的白板字规范了,由行书转为楷书。学生们便身不由己地也写起了楷书。于是我因势利导,讲了一些有关写字的要求。学生们的作业又恢复了昔日的光彩:工整、清晰。这虽是一件小事,但这正体现了身教胜于言教。可以说:教师的言行对学生来说影响是多么的大。
作为一名教师,如果真正意识到自身的价值,便是用聪明的智慧、严谨的师风去教书与育人。凡是在教育事业中取得成绩的人,有哪一位不是倾注了他全部的爱?我认为无论教什么科目,教书与育人是密不可分的。育人是最终目的,教书是达到目的的手段。正如诗人泰戈尔所说,果实的事业是尊贵的,花的事业是优美的。让我们做绿叶的事业吧!她总是谦逊地垂着绿荫。
是的!教师是铺就成长之路的人,那就做铺路的泥土和路石吧!教师是造就学生攀登科学高峰的人,那就让学生从我们的肩上开使攀登吧!
其实,我们每一位教师都是教育事业的执着者,是普通而平凡的工作者。普通的就像路边的一粒小石子。当它融入一堆石子时,人们就找不见了。然而我们的教育事业就是靠这些小石子铺成的。虽说我初到万里,但感触最深的是万里人的精神,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没有爱的教育是苍白的,我将和大家一道用自己的青春和热血为我们的共同事业添上一抹颜色,将会和大家一样,为我们的事业一生无悔!
教育教学之路,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宁可在改革的碰撞中牺牲,也不在常规的煎熬中等死。让我们记住傅任敢先生的话:要肯于做事,要忠于所做之事,久于所做之事,用心于所做之事,只有如此,我们方无愧于教育,无愧于万里,无愧于自己。
爱是无私的,爱是真诚的,只有把爱全部投入到你的工作中去,你便会取得成功。
当我们扪心自问时,你是否无愧于老师这个光荣称号呢?你会做何答复呢?没有爱的社会是残酷的社会,没有爱的人生是惨淡的人生,没有爱心的教育就不是教育。
我要说,爱是教育永恒的主题曲!
仁爱的演讲稿篇5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们演讲的题目是——《爱的力量》。
我们有时还会想起,初次踏进高一教室的那个九月,我们静悄悄地找一个空位置坐下,小心翼翼地与第一个同桌打招呼。我们有时还会想起,在宿舍度过的第一个夜晚,漫天星斗下,我们在对家人和朋友的思念中进入梦乡。
渐渐地,我们记住了每一个新同学的名字,开始骄傲地称呼着“我们班”;我们为了每一次靠前的量化排名而鼓掌,也会为了考试后每个进步的均分而自豪。我们从陌路到相逢,由相逢到亲如一家,是爱,让我们更靠近。
雪莱曾说过:“爱的力量一旦死去,人就成为一个活着的墓穴,苟延残喘的只是一副躯壳。”爱的力量会迢递千山万水,带来心灵间的碰撞;爱的力量会跨越时间的伏线,将我们与他人的世界紧密相连。爱,是“天涯若比邻”。
我们从小衣食无忧,享受着优质的教育,或许从未听说过,商河县许多小学的学生们没有名牌衣服和智能手机;沾化县大高镇第一小学的孩子们渴望着浩如烟海的书籍。我们的生活原本没有交集,然而我们只是参加了一场慈善音乐会,他们便能徜徉在崭新的书籍中流连忘返;我们只是在义卖活动中挑选了几本薄薄的教辅资料,他们便有了精致的纸笔去书写未来;我们只是去支教短短几个星期,他们也许就立下志向,将来一定要成为我们这样的人。我们的爱并没有改变很多,只是让我们的距离不再是千回百转的盘山路,不再是几百公里遥隔重城,而是面对面,心贴心。爱,让我们与善良更靠近。
我们所生活的年代,可能不会遇到大规模的资源短缺,可能不会看见物种一个接一个熄灭它们的名字,可能也不会等到冰川完全融化,只剩下孑然孤岛。安逸的生活粉饰着触目惊心的危机,看似与我们毫无关联的事,其实也并不遥远。在过去的一个世纪内,海平面上升0.25米;南极上空的臭氧层被破坏了60%;在热带雨林,每天至少灭绝一个物种。但我们只是拒绝了开车出行;我们只是没有使用一次性筷子,没有多要一个塑料袋,我们的爱并没有改变很多,只是让我们的距离不再是30千米之上的平流层,不再是济南到亚马逊平原,不再是下一个百年,下一个千年。爱,让我们与和谐更靠近。
我们大都生来健全,受到无微不至的呵护,我们或许从未感受到,身体残疾的人为追求平等的生活而付出的艰辛。我们或许从未关注过,许多中东国家的女性地位卑微,非洲的很多女孩还不能接受基础教育。我们或许不会理解,有色人种所忍受的轻视的目光。然而我们只是把挡住盲道的障碍物顺手移开;只是在网络上反驳性别歧视的言论;只是对所有的人都报以同样友善的笑容。正如艾玛·沃特森在联合国提到的“如果我们不再把对方定义为自己的对立面,而是把对方定义为我们的一员——我们都会更加自由。”我们的爱并没有改变很多,只是让我们由对立到统一,由偏见到理解。爱,让我们与平等更靠近。
意大利作家德·亚米契斯曾说:“历久弥新的爱,不以生命为句点。”心灵不在它生活的地方,而在它所爱的地方。因为有爱的牵引,纵使时光之里山南水北,你我之间人来人往,我们的情愫依然紧紧相依。哪怕所爱隔山海,仍要相信,山海皆可平。
我们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仁爱的演讲稿通用5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