崆峒山的作文8篇

时间:
loser
分享
下载本文

作文可以提高我们的文化素养和人文关怀,作文的立意要独到而深刻,能够从独特的角度和思考方式来解读问题,以下是有美篇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崆峒山的作文8篇,供大家参考。

崆峒山的作文8篇

崆峒山的作文篇1

崆峒山是古丝绸之路要冲,自古就有“西来第一山”、“西镇奇观”之美誉。

今天呢,我们就要一起去那里玩。刚到那儿,迎面而来的就是郁郁葱葱的大山,蓝天白云也不甘示弱,它们都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好像都在迎接我的到来。

爬山的路特别难走,大部分是台阶,而且非常陡,很少有平台。爬山的人不算多,有的人在努力往上爬;有的人累了喝点水、吃点小零食,补充完能量,继续往上爬;还有的人在借助登山杖的力量往上爬。

到了天梯下,一仰头,就看到了直通云霄的天梯,看来天梯真的要通到银河那儿!我们休息了一会儿,攒足力气,开始往上爬。听说这个天梯有70多度,是崆峒山最陡的一段路。我的手攥紧铁链,一刻也不敢松开。我的脚也踩住地面,我的眼睛也死死盯住前面的台阶,不敢乱看。

走了好一会儿,我们才到了一个平台,忽然,我听见了哗啦啦、哗啦啦的声音,我寻这声音找去,发现了一处小瀑布,瀑布的源头在山顶,水清清的,真像一个人在流眼泪呀!

我们好不容易爬到了山顶,我往下一看,什么东西都在我的视野里,有碧绿的大山,像巨人一样的大山,还有长长的高速公路,真漂亮呀!

爬崆峒山虽然很累,但是看到了美丽的风景,我很开心。

崆峒山的作文篇2

国庆节放假,爸爸妈妈带我去登崆峒山。

崆峒山很高很陡,有很多人没爬到山顶上就停下来了,我很累,但我还是坚持着。一路上,我和爸爸又说又笑,很是高兴,可妈妈呢,她呀,只顾着拍照,才没有功夫理我和爸爸呢。半路上,我看到路边有一个树枝秋千,忙跑过去荡了起来。就这样走走、停停、玩玩,我们一家爬到了中台,休息了一会儿,就登“上天梯”了。登“上天梯”的人很多,台阶又多又陡,大家你挤我,我挤你,谁都不让谁,我紧紧地抓住爸爸妈妈的手,生怕走丢了。回头往下看看,心里有点害怕了,不敢继续走了,爸妈鼓励我说:“别害怕,有爸爸妈妈保护你呢,要一个脚步一个台阶的走,准能到达山顶的。”听了爸爸妈妈的话,我心里没那么害怕了。

山顶有许多美丽的景观,有三教洞、四海龙宫……看到一颗大树杆缝里夹了许多钱,我好奇的问妈妈,为啥人要把钱放到树上去,妈妈告诉我说:“那是游人寄托了一个心愿,只要游人把钱放在上面,他的心愿就会实现”。听后,我掏出了自己口袋里仅有的5角钱夹了上去,还默默的许下了一个小小的心愿呢!终于爬到山顶了,站在山上往下看,原本高耸入云的树现在变得像一把把绿色的小伞,又宽又长的马路现在却成了一条银色的腰带,汽车变得和一个个小蜗牛一样。

啊!这里的风景美极了,我喜欢这里。

崆峒山的作文篇3

久闻“西来第一山”――崆峒山乃道教名山,惜乎没有机会身临其境地感受名山的风采。此次和同事出差至平凉,任君等人提议去游崆峒山,这不就是我多年的愿望吗?于是我们不顾旅途的劳累,欣然驱车直奔崆峒山。崆峒山位于平凉西南,六盘山山麓,泾水环流,以道教文化闻名于世。

少顷,我们来到了山脚下,仰望崆峒,层峦叠嶂,亭台楼阁隐约于云雾之中。山门上书“崆峒山”,但未看清是谁的手笔。我们一行四人乘坐旅游专线车从东门入,沿山路而上,峰回路转,古木森然,也许是冬季的原因吧!路上行人稀少,山上白雪皑皑,连个鸟鸣声也没有。有点“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意境。我登过雄伟的泰山,俊秀的峨眉山,但踏雪登崆峒,却别有一番意境。一路惊叹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不觉到达了中台。中台是个面积很大的平台,四周是商店、停车场等,台南立一石碑,上书“崆峒山”三个飘逸的大字,可惜我们没带照相机,未能留影。回身路旁,见一诗碑,是谭嗣同所作《崆峒》诗,现只记得两句:“四望桃花红满谷,不应仍问武陵源”。沿路西上,来到朝天门,穿过此门,绕岩而上,山势陡峭。又走了一段,来到了“上天梯”,“上天梯”乃登绝顶之道,砌石成梯,约三百余级,后面登者可见前面人的脚底,我看前面的任、王、杨三君,个个手抓铁链,气喘吁吁,真是胆战心惊。大约登至一半,有一小阁,前立一石碑,上书“黄帝问道处”,相传黄帝昔到崆峒问道于广成子,后秦始皇,汉武帝慕名登临。我们不必考究传说的真伪,但毕竟给崆峒增添了几分神秘,我们依次游览了八仙台、雷声峰,后来到了棋盘岭,此处十分险峻,山体翼然与半空,岭上置一石棋盘,大概是讲陈抟老祖和赵匡胤下棋的故事。驻足此处,整个崆峒及四周群山尽收眼底,四望群峰,飘飘然,若置仙境,真是“无限风光在险峰”。接着等至皇城,此处有一庙宇建筑宏伟,供奉着玉皇大帝神像,由于游客稀少,殿里冷冷清清,走出庙宇,见一老道,长髯拂胸,鹤发童颜,坐在巨石上,王君自语道:“此莫非传说中的神仙么?”老人家凝视着远方,目光深邃,陷入沉思。此处凭栏极目远望,整个崆峒及四周群山处于银装素裹的世界,道观楼阁,镶嵌于山腰峰巅,不禁令人感慨大自然的伟大,人的渺小和生命的短暂,往事越千年,昔日问道与此的秦皇汉武早已化为云烟,而巍峨的崆峒山峻秀依旧,碌碌如我辈者与世何争?抛弃一切杂念,在这个的寂静世界,物我两忘,岂不乐哉?

时间不早了,我们该回了,于是我们返回到中台。中台以北隐约可见一寺院,我们来到跟前,寺门书:“法轮寺”,是赵朴初手书。听说该寺主持妙林法师是甘谷人,写得一笔好字。任君提议拜会妙林法师,顺便求几个字,寺里古柏参天,香火缭绕,一片肃静。从道教的世界有来到佛教的世界,完全不同的世界却有着完全相同的宁静。来到客房,见一年轻的和尚阅经书,我们说明来意,年轻和尚说师傅去了别处,不知归期,我们正在惆怅之际,遇一中年居士,经一番交谈,方知是甘谷老乡,居士甚是热情,领我们参观了千佛殿等地方。此刻已日薄西山,崆峒上的许多景点我们没有时间再去观赏,和居士道别后,我们一行从寺后门徒步下山。

到山底时天已经黑了,一勾残月当空,回望崆峒山,隐约可见山上飘渺的灯光,在暮色苍茫中,险峻的崆峒山显得更加崔巍了。别了,寂静的崆峒山!我们毕竟是匆匆过客,不是来参禅悟道,但身处山巅时内心感受到了那份与世无争的宁静。从佛和道的世界里走出来,告别了崆峒山的寂静,回到霓虹闪烁的喧嚣中,我们心还能保持住在山巅刹那间泛起的那分宁静吗?

崆峒山的作文篇4

又是一美景!

三个小时的车程过后,终于到了这大自然的杰作之下,好似蜷居河岸的巨兽,又似蓄势待发的猎鹰站在主人的臂膀上,崆峒山的宏景已刻入每个人的大脑。

站在山脚,墨绿色的山体在眼前,好似高到穿云射日,山势之高,景色之美,真使人有一种细心的大汉的感觉。

由香山部分向下往,一旁的河水奔腾于山脚,墨绿色的山壁由下至上,一道一道,同巨龙一般爬在山上,形成一道道侧着的梯子。最险之处,竟被安上了一座瞰望台,相对有恐高症的人来说,腿不软那都是假的。

沿着高低起伏的楼梯朝中台走过去,有的地方竟同华山的千尺,这梯子之窄,斜度之大,令人不禁满头大汗,周围的美景,好似真空一般。

这时在远处望香山部分,使人想起了黄河之水天上来,又一转身,才发觉应是香山之岩天上来。

一线天,多令人望而生畏的名字,只见一眼望不到底的木质楼梯扶摇直上,红色巨蛇的旁边,由好似天上来的水流呈九十度扑入下面的黑水潭中,再朝上看,蓝白相间的线横贯头顶的山体,使人不由得腿脚发软,这才是所谓的一线天仅有一条线的天!

晚上,这山变成了彩色的,霓虹灯的光照在油油的树叶上,反射出五彩斑斓的颜色,使得整座山就是平凉市唯一的靓仔!

崆峒山,粗犷中的柔美,柔美中的刚强,美!

崆峒山的作文篇5

大口呼吸着雨后初晴那清爽的空气,我们从平凉市乘车向西行驶了十余公里后,终于来到了素有“西来第一山”之美誉的崆峒山。仰望高山,层层叠叠的树木为大山披上了春天的新装,连绵起伏的山脉如绿色的波涛在翻滚。几座亭台楼阁轻凌于悬崖绝壁之上,绝壁处古树参天,给大山平添了几分古朴精致的人文景观。

一路上山,我们尽情享受大自然完美无缺的杰作。你瞧,小路两边长满了各式各样的树木。有的已成为参天大树;有的还只是抽出几片嫩叶的小树苗;有的树干笔直,树冠直插云霄;有的树杈弯弯曲曲,像弓腰驼背的老翁。小草小花随风摇摆,像在欢迎远客的到来。我们经过一条用鹅卵石铺成的林阴小道,便来到一条又直又高的石阶下。我抬头望望,好长的一段阶梯啊!就好像通往天空一样,怪不得名为“上天梯”呢!我为自己打打气,向上登去。可刚登到一半,就累得上气不接下气了。阶梯上石缝里的青苔好滑,让我的脚都有点不听使唤了。瞧瞧下面,又望望上面,真是进退两难。没办法,登呗!“功夫不负有心人”气喘吁吁的我终于登上了“上天梯”,毕竟“有志者事竟成”嘛!

在一路小鸟歌声的鼓励下,我们登上了崆峒山山项,成功的喜悦充溢着我的心胸。“沙沙……”微风吹拂着山间郁郁葱葱的树丛,这美妙的声响和那露水般清亮的鸟鸣共同奏响一曲充满生机的大自然协奏曲。登上崆峒山的第一感觉如此美妙,我的心情自然如那阳光一样明亮。俯视山下,其间峰峦雄峙,危崖耸立,似鬼斧神工,仿佛群山都在向我微笑。林海浩瀚,烟笼雾锁,如缥缈仙境。群山的绿却带给人迥然不同的美感:深沉的深绿,清新的翠绿,活泼的嫩绿纵横交错在一块儿,织成了一张色调柔美的毯子。在群山中央,有一潭烟波浩淼的湖,那湖蓝得纯净,蓝得恬雅,蓝得让人无限陶醉。绿色轻舟的湖岸边,零星的几点琼楼玉宇,显得更加典雅宁静,富有诗情画意。此湖名为弹筝湖,虚无缥缈的,真有一曲悠扬的曲调从亭里飘来,萦绕在我的耳际。这美丽的崆峒山真让我体味到了“人在画中游”的美妙感觉。

崆峒山的作文篇6

崆峒山位于甘肃省平凉城西15公里,泾河上游主流与其北岸支流后峡河之间。长100公里,平均宽15公里,海拔1870~2100米。最高峰山势陡峻,树木葱茏,形成北西西走向的一道天然绿色屏障,故名翠屏山,海拔2123米。

地质构造上属小关山逆断层,垂直断距约700米,上三叠统延长群的褐紫色与绿色砾岩及白垩纪底砾岩等垂直节理发育,经侵蚀形成许多岩崖峡谷及奇峰绝壁等特殊地貌。

山顶有两级老夷平面:2100米的香山顶,上覆第三纪红层;1900米左右的一级经切割为东、西、南、北、中“五台”。中台突起,诸台环列,各有奇势胜景。

合天台、插香台与灵龟台,号称“八台”,与“四岭”(凤凰岭、狮子岭、苍松岭与棋盘岭)、“二峰”(蜡烛峰与雷声峰),同为崆峒山地貌的自然奇观。

诸平台与山麓带先后修建了佛、道二教基地的“九院”、“十二宫”,共有寺观42处,大多集中分布在“五台”区,形成规模宏大的建筑群。现仅保存法轮寺的宋石经幢,十方院的元蟠龙石柱,东台宝庆寺的元代石壁及明建凌空塔,均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崆峒山多特殊文化胜迹,山上有广成子洞,山麓有问道宫和广成泉。又有望驾山及撒宝岩,传为望秦始皇驾临及始皇巡幸撒宝处。东台悬崖的岩洞有玄鹤洞和青龙洞(一名归云洞),亦为崆峒名胜。1980年在山南的崆峒前峡修成崆峒峡水库,水电站装机容量1890千瓦,具有发电、养鱼、灌溉及游览等综合效益。有直达中台的登山公路。

下面我为大家简单介绍一下崆峒山佛教僧徒的生活。在原始佛教时期,僧众的日常行事一般是出外化缘,各自修行。修行的方法有两项:一是学习教理,主要是听佛说法,互相讨论;二是修习禅定,指打坐,或者经行(经行是在林间来往徘徊)。后来寺院中有了佛像,经典记录成文字以后,才出现礼拜供养和读诵经典的礼仪。

根据佛所制定的戒律,僧众于每月望晦(农历十五日、三十日)两日齐集在法轮寺,共诵《戒本》,自我检查有无违犯戒律之事。如有违犯,要按照情节依法忏悔。

崆峒山的作文篇7

府君山坐落于蓟县城北1.5公里处,明代以前叫崆峒山,山中多洞,其中穿云洞、山顶洞、白大洞等较为有名,崆峒积雪,为古代渔阳八景之一。明嘉靖,清康熙、道光,民国时期的《蓟州志》和《钦定盘山志》等,对此山都有著述,并都有黄帝登此山问道广成子的记载。《名胜志》、《太平寰宇记》、《光绪顺天府志》、《天府广记》、《畿辅通志》、《日下旧闻考》等志书也大都肯定了《蓟州志》关于黄帝问道崆峒山(府君山)的说法。清代道光年间《蓟州志》里附有一幅《崆峒山图》,清晰地标明了广成子殿的位置。

明代以后,山上建有崔府君庙,故改称为府君山,沿用至今,府君山乃道教文化之古山。 1996年,县委、县政府本着突出旅游功能、注重文化品位、挖掘历史内涵、展示山水园林、体现生态宜居的总体要求,实现构建中等旅游城市的宏伟目标,开始动工兴建府君山公园,公园总规划面积5000亩。目前公园内设有管理用房、入口三处(其中山门牌楼一座)、功德亭、望湖亭各一座、电视转播和观光塔一座,园内设有比较完善的道路、停车场、开放式运动场、路灯、动物雕塑、地质景观石碑等设施。 现在府君山公园作为天津蓟县国家地质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成为我县人民群众休闲、娱乐、健身的重要场所,也是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旅游、观光的重要场所。

崆峒山的作文篇8

今天。风和日丽,万里无云。正是个出去郊游的好日子,于是一大早妈妈就说:“今天带你们去崆峒山玩好不好啊?”我和姐姐一听。喊道:“好啊好啊,早该出去玩玩了,都快闷死我们了。”

我们收拾好出去玩该带的东西,坐上了去崆峒山的车。不一会,我们就到了。妈妈说:“咱们以前都是坐车上去的,那样多没意思啊,这回咋们走上山去吧,你们说好吗?”我们说可以。然后就开始了徒步的登山之旅。我们走了好久,终于到了山底,拍了几张照留念,然后继续向前走,那山很陡,我们走走停停,逢庙必拜。一路别提多有意思了。到了下午1点,我们可算是爬到山上了,坐下休息了一会,吃了点东西。恢复了体力以后,我们向“上天梯”走去,看到上天梯那么高,我们的斗志又一次的被激发出来,爬山去后,从上向下看有种: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感觉,再看一看时间,这会已经6点多了,于是我们就一路有说有笑的回到了游客中心,坐车离开了崆峒山。

总之,今天我们的崆峒山之旅玩的特别高兴。

崆峒山的作文8篇相关文章:

我的学校的作文8篇

我我的奶奶作文作文8篇

春节的作文600字作文模板8篇

高考作文写酒的满分作文8篇

春节的作文300字优秀作文8篇

梦的色彩作文800字作文优秀8篇

我的作文老师作文400字优质8篇

小学生作文关于春节的作文8篇

我幽默的作文老师作文通用8篇

初一我的烦恼作文600字作文8篇

崆峒山的作文8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114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