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在读书期间肯定都有接触过作文的写作吧,作文是一种方式方法教育,要结合组织素材来写,有美篇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清华梦作文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清华梦作文篇1
在北京,导游热情洋溢地为我们介绍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我的心中立刻涌出一种虔诚的情感,以及那神圣的大学学校。
我们首先来到了清华大学。一位清华大学的大学生带领我们从侧门进入。一路上,我象一个什么都不懂的孩子,新奇地看着周围的这一切。她带着我们看了清华的教学楼。我发现,清华的教学楼一部分是砖造的,看起来有些年代了。长长的,密密的,绿绿的爬山虎覆盖了物理,化学,数学教学楼。走过教学楼,我们来到荷塘边。这就是朱自清笔下的“荷塘月色”。如今正是荷花飘香的季节,朵朵荷花,红的,白的,粉红的,都在尽情地展示着自己靓丽的舞姿。多么富有诗意,多么令人神往的地方啊!
然后我们来到了清华的标志性建筑——清华门的门前。“清华园”三个遒劲有力的大字是清朝皇帝咸丰的手迹。我们旅游团在此照了一张合影,我作了一个胜利的手势——v。
游完清华大学,我们又跟着那个大学生来到了北京大学。在照片上看过很多遍的北京大学的大门,如今终于眼见为实了。走进北大校门',我看见一座桥。走过这座桥,来到了两个华表面前。北大的建筑也大多古色古香,屋檐之上有非常精美的壁画。这里绿色很多,花草树木很多,北大的教学楼就隐匿在这绿色之中。我们一直向前,来到北大未名湖畔。北大的风景可以用一个词概括:“一塌糊涂”。真可谓是美的一塌糊涂。不过还有一种理解——谐音“一塔湖图”,就是北京大学的四大风景:博雅塔,未名湖,北京图书馆。远远望去,博雅塔屹立在未名湖畔,倒影在水中随着波纹摇曳。绿树葱茏,小路幽静,建筑古典,这就是北大的特色。蔡元培的像就在这里。蔡元培是北京大学曾经的校长,为北京大学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提出了“学术自由,兼容并包”的北大校训。现在北京大学有元培实验班,班内的学生可以先学上一年,然后再选择自己的专业。我向往这里。
告别了清华北大,我心中埋下了一个愿望:两年之后,我将在这里展现我的风采!
清华梦作文篇2
在北京,有一座古老的名校——清华大学。
晚上,清华校园里一切都被寂静笼罩着。仰起头,向上看去,夜空是碧蓝的,那色泽就像无边无际的海洋。在碧蓝的夜空上点缀着无数闪闪烁烁的星星,它们在夜空中一闪一闪的,就像无数颗钻石嵌在了上面。挂在夜空上面的还有月亮,它是银白色的,像水晶,像珍珠……在二校门,那座用石头雕刻成的门在月光下散发出迷人的魅力——它在星光和灯光下发出了一种诱人的光泽,有点像玉石,又有点像珍珠……而在水木清华、荷塘月色这些有水的地方又是另外一种景色。那碧蓝天空上的月亮、星星都映在了水面上,就像月亮带着那些可爱的小星星到水上嬉戏。
清晨,第一道光束剑般的刺透了夜的宁静,带来了清晨的问候。带着红、橙、黄、金色的太阳从东方升了起来,清华园的树林中的鸟儿送来了清晨的歌谣。
在清华的正门,映入眼帘的是一个圆形花坛,它的中间有一个石碑,正面写着“清华大学”,背面写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石碑的周围种植着一些绿色植物,中间有一条石头铺成的路可以走向石碑。在正门,向前走一点,在你面前的,就是一片青青的草地。绕过草地就是办公楼,从办公主楼向西穿过二校门就到大礼堂。在大礼堂前面也有一片青草地,草地上有一个石雕,很难看出是什么。
清华园里有一个著名的景点——水木清华。那里有一个池塘,池塘里的水像翡翠一样绿,像水晶一般清。在它的一角有一个很小很小的“瀑布”。一股清泉从“瀑布”里流出,流向池塘。
在水木清华西边还有一个著名景点——荷塘月色。荷塘月色是一片种植着荷花的池塘,在池塘中间有一座小山。池塘上有一座桥可以通向小山,小山上的树林中可以听见鸟儿们的欢歌。在树林的一边,有一群优雅的孔雀在舞蹈……
夕阳西下的时候,鸟儿们向树林深处飞去了,夜晚要来了。而太阳旁那七彩的云好像在对你说:晚上有一场迷人的“舞会”,你要看吗?
清华梦作文篇3
暑假7天游的第四天,我们来到了向往已久的清华大学。
我们刚到校门口,就有一位清华大学大二的哥哥在等我们,他就是我们这次清华游的解说员,他把我们引进校园,映入眼帘的是一大片绿色的草地,毛绒绒的,真惹人喜爱。路两旁有许多老式的房子,有大礼堂、图书馆、清华学堂、水木清华......。沿着道路行走,解说员把我们带到一个亭子里,亭子上方有个大牌子,是邓小平爷爷为朱自清爷爷写的,在亭子里解说员给我们介绍了清华大学的悠久历史,还和我们说了他是如何考上清华大学的,他说一定要找到学习方法,我听后觉得回来也要试试。
接着我们又来到了一个荷塘边,荷塘边有个雕塑,解说员说这就是朱自清爷爷,他还告诉我们朱自清爷爷的《荷塘月色》就是出自这里,我想回家后要读一读《荷塘月色》。此时的荷塘,碧绿碧绿的,满塘的荷叶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粉红的荷花从这些碧绿的dqu;大圆盘dqu;中冒了出来,俗话说:荷花是出淤泥而不染!这话果然不错,看那荷花亭亭玉立,干干净净的。
不知不觉我们来到了一个大铁块的雕塑前,这个雕塑是一本书上,书上面有一个人脸,雕塑上刻满了数字和文字,数字代表自然科学,文字代表人文科学。据说摸一下,你将来就能考上大学,同学们争先恐后地去摸,我也不干示弱,挤到前面摸了一下,其实,这个只是人们一个美好的愿望,真想考上清华大学,还得要勤奋学习,得有真本领。
清华梦作文篇4
清华校友高晓松说,清华学子应有胸怀天下的远大理想,而不仅是为谋求一份职业,否则清华与蓝翔有何区别?蓝翔校长荣兰香说,蓝翔学生就实打实学本领,不玩虚的,否则与清华学生有什么区别?在我看来,蓝翔与清华本没有区别,清华学子也有一身本领,蓝翔学生也有胸怀天下的理想。(开头两段,引材料,提观点,引述简洁,取舍得当,观点明确,且有具体的针对性,这样的开头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蓝翔与清华本都是学校。学校,就是教书育人的地方。如果清华大学只教学生描绘理想蓝图,而不教他们实打实的本领,清华能成为国内顶尖大学吗?如果蓝翔技校只教学生如何开挖掘机、如何炒菜,而不教他们该如何更好地使用这些本领,如何更好地为社会做贡献,蓝翔能成为中国知名的技校吗?这样看来,蓝翔与清华,本没有区别。(在这一段里,为我们做出了紧紧扣住论点关键词论述的示范。这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全段扣住中心观点的关键词“本”字论述,二是全段扣住该段段首句“学校”来论述。这样,全段内容论述扣题就很紧了。)
蓝翔与清华都为社会输送人才。蓝翔技校培养各种专业技能人才,如厨师、理发师和各种流水线上的蓝领工人。清华大学培养各种研究型人才,毕业的本科生、研究生、博士们在各个岗位上从事科研活动,科技创新活动。十九岁的砌砖少年摘得世界技能大赛冠军为国家赢得荣誉,清华学者研究线性变换原理,取得新的科研成果。他们都是国家和社会所需要的人才。社会发展需要各种各样的人才,不论是清华出身,还是蓝翔毕业,凭借着一身学识或者自己的一技之长都能在社会上找到适合的岗位,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蓝翔为社会输送技术型人才,清华为社会输送科研型人才。两所学校都在为社会建设添砖加瓦。这样看来,蓝翔与清华,本没有区别。(该段从第二个方面论述二者“没有区别”的理由是“都为社会输送人才”。同样地,这一段值得不少同学学习的是紧扣分论点关键词“社会”与“人才”论述“二者没有区别”。所举出的事例能体现两所学校的人才特点,显得很有说服力。如果平时更留心一些,我们还可以举出一些技术人才价值的典型事例。如,近年来,国家媒体宣传了不少诸如“发动机焊接第一人”高凤林这样的“大国工匠”为国家做出的不可磨灭的贡献的技术工人,都是很好的论证“技术工人”这样的人才重要价值的好材料。本段犹为值得学习借鉴的是分析过程中的严谨表达,作者不忘在该段的最后所做结论前面用“这样看来”加以修饰和限制,让分析的结论限定在所指定的范围里,使得分析论述得出的结论稳妥可靠,令人信服。)
当然,大家都知道,清华大学是驰名海外的顶尖高校而蓝翔只是个还需要在电视上打广告的职业技工学校。在许多人眼里,清华和蓝翔的毕业生的区别就如天上的彩云和脚下的泥土的区别那样大。(该段篇幅虽短,但体现出了对所论述事理的辩证分析,即承认在众多人的心里两所学校的“名声”和“影响”的巨大区别,这也体现出一种实事求是的态度,但该段表达形成的语势又为下文转折论述做好了铺垫,使得文章结构顺畅自然。)
蓝翔与清华社会缺一不可的有机组成部分。可是,人们只看到了二者名声的大小,只看到了名牌大学生的体面的工作环境与车间里蓝领工人的辛劳,却没有看到清华与蓝翔的学生都是在社会需要的岗位上做出自己的贡献。就比如造一辆汽车,既需要有车的程序和动力的设计,也需要有一个个不同部位的零件与外壳装配,这样才能制造成一辆真正能驱动的汽车。金属零件与程序,对一辆车来说,都是缺一不可的。蓝翔与清华的学生,对我们社会来说,也是缺一不可的。从这个角度来说,蓝翔与清华都是社会的一个部分,构成一个有机整体,而不是泾渭分明的阶层,更不能成为互相轻视的对象。(该段再从社会需要的角度论述,更进一步用“汽车”制造设例论证,论述了两所学校所培养的学生都是社会不可缺少的人才,不能相互轻视,类比恰当而有力。)
就像有的人是政府要员,有的人是地里的农民,有人负责家国天下,有人负责柴米油盐。乍一看,这些人之间的区别很大,其实,他们都在为同一个社会服务、都在为彼此服务,从这个角度看,他们毫无区别。(再从社会现实角度举例论证。这给一些议论文分析论证被指“不够充分”的同学提供了借鉴和启示。)蓝翔与清华本无区别,它们都是学校,都为社会输送人才,都在为社会服务。(结论水到渠成,呼应标题,结构完整。)
清华梦作文篇5
来北京的第三天早上,我们一行到清华大学研学。这是一个好机会!从未来过清华大学的我有些激动,一路紧随着导游姐姐。
到清华大学参观的人很多,一大早,校门外面排的队就有好几百人,都站到公路上了。难道每天来参观的人都这么多吗?真不愧是百年名校。
排了近一个小时的队,终于走到清华大学校门口,门上刻着清华大学四个大字。进入校园,游览的路线只能按校方安排,跟着导游走。清华大学校史馆,是我们打卡的第一个地方,听说里面记载着清华大学培养出来的名人,还有关于清华大学发生过的大事情。但它的门紧闭着进不去,我们只好各自拍照留念。
第二个地方是能源与动力工程系。清华大学的能源与动力工程技术全国排名第二,果然,清华大学的科学技术不是吹的,要是有一天能在这里学习就好了。
再走一段,就是清华园门,我们在门牌前面合个影儿。门口站着一个20多岁的姐姐,我们跟着导游走到她那里,经过介绍才知道,原来她是这里的学生。后面的清华园由她带着我们参观,给我们讲解了。
清华大学由于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建筑也有点西方色彩。清华大,不是地方大,不是楼房大,而是历史底蕴深厚。清华的校训是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这句话出自《周易》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而这句话从几千年前流传到现在,不知激励了多少人在失败无助时站起来,多少清华学子也实实在在践行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这八个字,才有了清华大学现在的风采。
听着姐姐给我们讲解有关清华的历史与文化,眼前清华园中的一景一物,仿佛都沾上了清华独特的气息,变得灵动起来。也只有这样的地方,才能够让胡适、竺可桢、梁思成、华罗庚、闻一多、朱自清这样的大师云集。
清华学生姐姐还给我们分享了她的学习经验:学习时预习复习要做到位,题量也要足。姐姐说她在高一时成绩也很差,总分150分的数学试卷,仅考了70多分,后来掌握方法,努力做题,高考考了145分。所以学习要善于变通,也一定要吃得了苦,没有随随便便就成功的。
这次清华之行让我收获丰厚,在今后漫漫的学习征途上,我要以清华精神激励自己,自强不息,勇攀高峰,为实现自己的梦想而努力拼搏。
清华梦作文篇6
去年,我和父母一起去了中国最高学府——清华大学。
下车后,我们边走边看,不一会儿便来到清华大学的校门前,看到有三个苍劲有力的文字——清华园。进了校门,看见路旁绿草如茵,树木枝繁叶茂,让人心旷神怡。你瞧,那一棵棵柳树的枝条迎风飘扬,好像在和我们打招呼。那一丛丛小草好似在对我们微笑。
过了一会儿,我们来到了小池塘边。小池塘的水真绿啊,绿得像一块无瑕的翡翠;小池塘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小池底的一切景物;小池塘的水真静啊,静的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
过了小池塘,就来到了近春园。这也是一个池塘。一圈茂盛的绿树环绕着池塘,池塘中长满了荷叶,还有各种各样的荷花。池中有一座荷花亭,亭中有一些美术系的哥哥姐姐在画画,他们画得图画栩栩如生,让我如痴如醉。
出了近春园,就来到了图书馆。有许多大哥哥大姐姐在捧着书津津有味地看着,好像恨不得把书一下子全看完,看来他们有着强烈的求知欲。出了图书馆,我看见了一个小花园。这里安安静静,静到连掉到地上一根针的声音都能听见。我对这样安静的环境感到百思不得其解。于是,我怀着好奇的心情走向里边。哦,那些大哥哥大姐姐也正在看书呢!因为这里有柳树挡着阳光,所以光线不会太强,同时又有太阳照射,所以不会感到太昏暗,这真是一个天然的图书馆啊!
清华大学可真美啊!从今天开始,我一定要努力学习,争取将来考上清华大学,再次感受这美好的环境。
清华梦作文6篇相关文章:
★ 青春追梦作文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