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对原文都没读懂,那也就不可能写出有价值的读后感,优秀的读后感可以使我们内心的感悟得到记录,以下是有美篇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写封神演义读后感的作文7篇,供大家参考。
写封神演义读后感的作文篇1
今天放学回家之后,我马上拿起桌上的一本《封神演义》
起来。我读着读着,就入到封神演义中去了。突然,妈妈喊我:“你别看了,作业还要不要做了!”这时,我想了起来老师要我们写一篇中华经典故事的读后感,我觉得《封神演义》是一本非常好的书。
这本《封神演义》主要讲述的事周武王姬发带兵攻打纣王的事。纣王沉溺于美色,丝毫不管百姓们生活得怎么样,还到处剥夺老百姓们辛辛苦苦得到的钱。周武王姬发对纣王很是不满,所以带兵攻打纣王所在地—朝歌。
在攻打朝歌的时候,他们遇到了三十六路兵马的阻挡。虽然伤亡了许多勇敢的战士,可还是把阻挡给解除了。其中还收服了不少英勇的将士、习道之人。里面姜子牙被人们称为“飞熊”,因为纣王无道,而投奔了周武王,做了一个宰相。截教教主通天教主、阐教教主元始天尊、老子师兄弟共创造了“封神榜”。可是,因为他们各自投奔的人都不一样,所以他们就发生了决裂。后来,还是他们的师父来了,才解决了这个问题。他们的师父吧封神榜交给姜子牙,叫姜子牙把纣王除掉以后来立封封神榜。
最后,周武王冲破了层层关卡,终于打败了纣王,解救了百姓们。
我觉得,不要乱听从别人的话,就像纣王一样,没有好后果。纣王乱杀害忠臣,听信奸臣,才会导致国家灭亡。
我给大家建议:要多读读像《封神演义》之类的书,对我们历史的了解有帮助。寒假,我阅读了中国古典名著之一的《封神演义》。它的作者是明代许仲琳。
?封神演义》生动地描绘了纣王在女娲宫里题了一首诗,结果他万万没想到,正是自己这不检点的行为,让统治了近六百年的商朝灭亡,周朝立国;同时,这场战争也导致了神仙界的一场浩劫,神仙界的变化以姜子牙登台封神而告以段落。书中有好几位伐商将领如聪明机智的杨戬、力大无穷的雷震子、善用“地行术”的土行孙和李靖父子等等。
在众多神仙中,杨戬是最富传奇色彩的人物之一。他立过的功劳不可估量,在与魔家四将的对战中,就把他们打得屁滚尿流;而渑池县的总官兵张奎他也毫不恐惧,用计杀了他的坐
骑不说,还借来“指地成钢符”杀死了张奎;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杨戬显能收七怪”这一章,他用他的聪明才智、足智多谋降服了梅山七怪,真是让我目瞪口呆!
?封神演义》表面讲在个神话小说,其实它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谁都不是最厉害的,再有本事的人也会输,我们不要轻敌。我们要做一个有责任感的人,从小事做起,一步一个脚印,遇到困难时不要害怕,迎难而上,这样,才能成为一个成功的人。
写封神演义读后感的作文篇2
?封神演义》可谓是中国历史上描写奇神鬼怪最多的一部作品,与其它鬼神之说相比,我认为封神之中的鬼神更具人性,而它们,都被卷进了一场大是大非的战争里。
是忠君?还是爱民?是在朝歌誓死守护醉生梦死荒淫无道的纣王?还是投奔西歧,讨伐摇摇欲坠的江山?是封神中的一大主题。纣王进香起歹意,竟对女娲顿生淫心,使得成汤这颗六百余年的大树,断送在一个妖狐的刀斧之上。比干、梅伯、商容等臣子因为一个“忠”字而遭妲己的陷害,太师更是因忠君而战死在异国他乡。为了一个将亡的政府,牺牲了太多的忠臣良将,叫人看着心酸。
忠谏在满眼美色的殷纣心中,根本无任何意义,于是有人冒死进谏,有人投奔明主。姬昌、苏护、黄飞虎、李靖接二连三反商伐纣,纣王手下勇士非死则投奔他国。如此的国家,如此的君主岂会不亡国?苛政败倒,明主救得百姓于水火,叫人看了安慰。
除了很模糊的是非之战,《封神》中另一大特点就是免除不了中国社会独特的等级之分。即使在3000多年前,万物生灵就分了上级和下等,神、仙、人、精、妖、魔,像哪吒、李靖这等入“道人”门下的异人,无论有八条手臂还是三只眼睛,都是“天兵天将”;而火灵圣母、龟灵圣母这等精灵在邪教通天门下,即使得道,法力高强也不可免除被叫作“畜生”;通天是李耳的师弟,所以论字排辈,处处低师兄一等;申公豹是姜尚的师弟,虽神通广大,也还是低姜尚一等。可见道家、佛门,虽口口声声“众生平等”,但实际上,众生却从未平等过。所以,申公豹、通天徒,并非为助纣而助纣,而是因为要与元始天尊、李耳等一分地位之高下而借题发挥。这样看来,有错的本不是涂炭生灵的“魔教中人”而是将它们归类到魔里去的“君臣之礼”和“三纲五常”的等级之分。
虽然书中的故事“三分事实七分虚构”,但书中的人物命运却始终能扣人心弦,使读者不自觉地同他们一起经历喜悦与忧愁,惊险过后又发人深省。这便是《封神演义》的高明之处。
写封神演义读后感的作文篇3
这本书并非我国的著作,而是一部漫画,作者在画完它的时候,写了这样的一段话:“《封神演义》是一部老漫画,不折不扣的老漫画。当我重新拿起这套书时,竟然不知如何下笔。太过喜爱的东西恐怕是没有办法表现到最好。想要推荐这本书,却让我身心畏惧,生怕诋毁了好书,落得悔之不及的下场。所以,就这样不负责任地把它放到一边,让有兴趣的人慢慢体会望的魅力。而作者则效仿故事中的姬发向不知名的方向遁逃……”。最后,这位作者署名“扭曲的作者”。
作者也许认为自己把原著扭曲了,毁了一本好书,但他也把书中的人物画得很出色,很有个性。
这是很长很长的一部漫画,故事是很久以前的故事,留在我脑海里的'是元始天尊的秃头,太公望一副玩世不恭的嘴脸,贤人姬昌慢慢合上的双眼,闻仲那令人闻风丧胆的禁鞭……
说到闻仲,我不得不说的是他的心。3__年前,他心爱的女人和皇帝成了亲,成了皇妃,使他失去了生存的目的。朱妃在临死前对他说:“殷和孩子都交给了你了。”而闻仲仅仅是为了朱妃这一句话,陪了殷3__年,这成了闻仲活下去的目的,但闻仲就这样以殷为重心活着,直到那一天,他遇见了黄飞虎。他们在第一次见面时,黄飞虎就给了当朝太师一个重拳并大声训斥:“身为一国的太师,可不能只凭气力办事!”大约没有第二个人敢对闻仲如此。
当飞虎背叛了殷时,闻仲所表现的,是冷静的愤怒:被飞虎丢下的并不仅仅是殷,还有自己。
闻仲为了保护殷,不惜把金鳌岛的妖怪仙人牺牲了,还发动了仙界大战。
在红水阵里,闻仲又感受到了那熟悉的一拳,把闻仲那冰冷的铁面打碎了,飞虎对他说:“你和我的殷已经不存在了……”飞虎被强酸的雨水渐渐腐蚀,飞虎用生命唤醒了曾经的闻仲。在很久以前,闻仲虽然孤独,但却感觉不了痛苦,飞虎的出现,令他失去了孤独,而得到了另一种东西。
遍体鳞伤的闻仲笑着对太公望说:“飞虎死的时候,我才发现,我想要的并不是殷,而是过去那个有飞虎在的殷……”便向悬崖倒下去,他的灵魂飞过了殷,也飞过了朱妃的墓,最后,飞向了封神台。
看完这部书,我仿佛和太上老君睡着时一样,做了一个梦,一个叫“封神演义”的梦。
写封神演义读后感的作文篇4
由于最近看了《封神演义》,所以极其严重的迷恋上了杨戬。很明显,没有美少年的动画或漫画或小说,我是不看的。而《封神演义》则糅合了几大我喜爱的元素:美少年,中国风,机械。一句话,一群美少年在中国风里操纵机械颠覆历史。简单来说是这样。
杨戬是正义又有能力的美少年,如果他是反派我不会喜欢的。清源妙道真君这名号还真是华丽得令人心醉,那不是赵公明那恶寒的华丽。杨戬很可爱,也很搞笑,还亦正亦邪。邪,是因为他是妖怪,他半妖时实在让人搜不出“美形”或“正义”类的形容词。只是,有其父必有其子这句至理名言在天才道士先生身上又行不通了。美少年的父亲,简直像个年老色衰的吸血鬼之王。千万不要用中国名言去试图探询动漫的结局,那一切皆是天马行空。
藤崎龙真是个牛人,能够将中国元素发挥到这种极致。华美,飘逸,诡异莫测的天空,漫天苍茫的戈壁,清净祥和的昆仑,回转的宫殿,高翘的檐牙,精致的雕刻,灵气的山水……中国风,难忘的中国风。
杨戬。出落于这难忘之间,蓝发,长,或闲散,或束起,或暇逸闲适,或英气逼人。极少怒的脸,静如止水的双目,若两汪清泉,凝视,微提的嘴角,便是让人无法将视线移开的温柔的笑脸;狡黠,两眼自信地绽着饱满的锋芒,张嘴华丽的辞藻,自信得欠扁;一脸陶醉,更显得有点白痴,令众人汗颜,时常会让正经的局势变成搞笑剧的自恋情怀。他还有各种古怪的癖好,最突出的便是女装癖。拥有超一流变身术,将印象中的一切化为现实,能变就变,但他的心头好居然是变成华丽的妲己。妲己本身便是一种极至,而杨戬却乐意变成这种极至……
当然,像杨戬这样出色的人,当然也有一个出色的师傅。师傅似父,玉鼎真人倾尽自己的心血,将从金鳌过来的杨戬抚养成人,杨戬甚至超越了自己的师傅,超越了昆仑十二仙,玉鼎真人功不可没。而玉鼎的死,实在是令人难过,也很令人感动。在王天君的血雨中,蹒跚的脚步,执着的信念,为杨戬撑起了心灵的保护伞。即便后来,杨戬得到了伙伴,得到了信任,有了承认自己的勇气,亦是因为玉鼎对他影响至深。对于像同人女们这样的生物而言,玉鼎和杨戬无疑是最佳的师徒配,但我更钟情于杨戬与太公望的侄叔配。呐,不是亲戚上的侄叔啦,是师侄与师叔的简称。不管是在原著小说,还是动漫版本,杨戬总是不离太公望左右。在原著里,杨戬智勇双全,动不动就去烧人粮草,利用变化术与近乎幻术的能力配合太公望古怪的作战套路,两人配合得天衣无缝。太公望有难,杨戬救驾;太公望迎战,杨戬冲锋;太公望负伤,杨戬求医;太公望无计,杨戬出谋;太公望……
总之,二人是互补作战,杨戬俨然太公望的侍卫。而且原著明显有杨戬比哪吒强的倾向。杨戬在后来的西歧出征伐纣时,担任督粮官。粮是兵马生命线,明显是信任杨戬。而且在太公望急得团团转时,首先想到的是杨戬,而杨戬也总是很应时地出现。杨戬不在哪吒上,杨戬若在,则不管有多大的困难,什么事都能摆平。太公望固然足智多谋,但没有杨戬,太公望封神计划恐怕也遥遥无期。为了对《封神》的爱,专门去看原著,还去看《夏商周史话》。当从灰尘积得有半厘米厚的书架上扒下这本书时,我激动的不得了。当然,正史里面,没有昆仑十二仙,没有属下一干徒弟,有的只是改朝换代,物是人非。只是正史里,我发现成汤的名字就是太乙,难道说太乙真人就是成汤吗?可是太乙真人的性格……哦,那是藤崎版,正宗版里面,太乙还出过剑与人交手呢。说起来太乙也是个可爱的人,非常白痴,号称傻瓜代表,整日对着仪表仪器无厘头热血,没事就帮哪吒改造升级让他看起来更接近人形高达,耍酷却又让自己下不了台,爬上高崖却又因为恐高而要借太公望的四不象。无比恋徒,心口不一,嘴上强硬,可出手后又心疼爱徒,嚷得忧心忡忡便冲下去接哪吒。十分理所当然地被认证为一对。可怜天下父母心。太乙很热爱镜头,出境总不忘对摄象机摆pose,说一堆可被奉为经典的白痴台词。我很喜欢他的那一句“三分钟?又不是泡面”。
我最支持的,依旧是戬望。不知是藤崎有意无意,杨戬在渑池之战的一个动作与太公望在蓬莱竞技场的一个动作一模一样。啊,果然,天命吗?特别是杨戬,喊得最多的名词是“师叔”。不过,杨戬是比太公望大的,也比太公望高。
写封神演义读后感的作文篇5
商纣时期,纣王无道,沉迷酒色,陷害忠良,凶暴无比。一日去女王娘娘庙拜神,见女娲娘娘的塑像美若天仙,于是就在墙上题诗,表示一生如有如此美女相伴,死不足惜。后机缘巧合,见到了殷商四大天王之一的苏天王苏护的女儿妲己,遂生暧昧之心,强抢入宫为妃。
谁料那妲己以被九尾狐精俯身,目的就是迷惑纣王,断送殷商。随后她和纣王,斩忠臣、害贤才。对西伯侯姬昌施以炮洛之刑,剜皇叔比干之七巧玲珑心,逼走武成王黄飞虎。于是各方诸侯并起,皆要讨伐无道的商纣。适逢此时,西岐之地兴起的周,实力强大,于是引为盟主,主持讨伐。西周军队有文王姬昌、武王姬发先后领导,由丞相姜子牙指挥,一路朝殷商都城朝歌进发。其间双方出动了很多修道高人、海外散修。更是让我们看到了,元始天尊领导的禅教与通天教主领导的截教之间的矛盾。总而言之吧,武王军队逼近朝歌城下,城内军民临阵倒戈,打开城门,迎接武王,无道的纣王在楼中自焚而死。直至此刻,西周取代了殷商,成为了中国历史上又一个奴隶制国家。而那些战死的双方将领和奇人异士,也被姜子牙在封神台上,封为天神!《封神演义》可谓是中国历史上描写奇神鬼怪最多的一部作品,与其它鬼神之说相比,我认为封神之中的鬼神更具人性,而它们,都被卷进了一场大是大非的战争里。
是忠君?还是爱民?是在朝歌誓死守护醉生梦死荒淫无道的纣王?还是投奔西歧,讨伐摇摇欲坠的江山?是封神中的一大主题。纣王进香起歹意,竟对女娲顿生淫心,使得成汤这颗六百余年的大树,断送在一个妖狐的刀斧之上。比干、梅伯、商容等臣子因为一个“忠”字而遭妲己的陷害,太师更是因忠君而战死在异国他乡。为了一个将亡的zf,牺牲了太多的忠臣良将,叫人看着心酸。
忠谏在满眼美色的殷纣心中,根本无任何意义,于是有人冒死进谏,有人投奔明主。西伯侯、苏护王、黄飞虎、李靖接二连三反商伐纣,纣王手下勇士非死则投奔他国。如此的国家,如此的君主岂会不亡国?苛政败倒,明主救得百姓于水火,叫人看了安慰。
除了很模糊的是非之战,《封神》中另一大特点就是免除不了中国社会独特的等级之分。即使在3000多年前,万物生灵就分了上级和下等,神、仙、人、精、妖、魔,像哪吒、李靖这等入“道人”门下的异人,无论有八条手臂还是三只眼睛,都是“天兵天将”;而火灵圣母、龟灵圣母这等精灵在邪教通天门下,即使得道,法力高强也不可免除被叫作“畜生”;通天是李耳的师弟,所以论字排辈,处处低师兄一等;申公豹是姜尚的师弟,虽神通广大,也还是低姜尚一等。可见道家、佛门,虽口口声声“众生平等”,但实际上,众生却从未平等过。所以,申公豹、通天徒,并非为助纣而助纣,而是因为要与元始天尊、李耳等一分地位之高下而借题发挥。这样看来,有错的本不是涂炭生灵的“魔教中人”而是将它们归类到魔里去的“君臣之礼”和“三纲五常”的等级之分。
虽然书中的故事“三分事实七分虚构”,但书中的人物命运却始终能扣人心弦,使读者不自觉地同他们一起经历喜悦与忧愁,惊险过后又发人深省。这便是《封神》的高明之处。
写封神演义读后感的作文篇6
读了《封神演义》后,有些情节永远记忆,有些人物不能忘记:
我最厌恶的是纣王,虽然他能用手托住宫殿的大梁,可是他贪图玩乐,还残害生灵,浪费资源,把祖宗传下的 600 年基业给毁了。
我最喜欢的是哪吒,他在妈妈的肚子里竟呆了三年六个月,生下时是个红彤彤的肉球,一出来就戴着金镯子和红肚兜,真是个天才。他顽皮可爱,抽了龙太子的筯,剥了龙王的鳞,为了父母为了地方百姓,他剔骨还肉,死得壮烈! 师傅把他的灵魂往莲叶和藕上一推,就活了过来,成为一个永不衰老的英雄少年 !
我也喜欢姜子牙,他喜欢读书很有本领,可是当他在做宰相前总是不断地失败被人笑骂,甚至被老婆抛弃。这不是说明要做个有出息的人除了不断地学习外,还要饱受磨难。
我讨厌那千年的狐狸精、九头雉鸡精和玉石琵琶精,她们变成了害人美女,就像现在的网络游戏、毒品、垃圾食物剥夺了多少人的性命、健康和金钱 !
封神演义中的战争武器也很现代:
雷震子长着一对翅膀,不像空中导弹和战机吗?土行孙的地行术,不是现代战争中的坑道和墜道吗?罗宣的千万只火鸦和火龙不是现代战争中的飞弹吗?郑伦和阿奇嘴里喷出的气体,不是现代战争的化学武器吗?高觉的千里眼和高明的顺风耳源于柳根,这不说明任何最先进的仪器,只要切断电源,就没用了吗?
爷爷早在一年级时就跟我说过《封神演义》中的故事,而且我们家里就有一本厚厚的《封神榜》,可我一看到那密密麻麻的小字体就害怕,这次看的彩绘本,我化了半个小时就看完了。真是一本适合我们小学生读的小名著。
写封神演义读后感的作文篇7
?封神演义》想必大家也曾听说过。书中的杨戬,哪咤通过《西游记》的宣传更是成为了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人物。虽了解这两位,但众多人对《封神演义》的了解却只有“姜太公钓鱼”,实在是太肤浅了。
其实,真正的《封神演义》并不只是封封神那么简单。主要剧情大概是这样的:纣王被狐妖妲己迷惑,终日饮酒作乐,不顾国家安危。姜子牙下山接榜,得罪纣王,被一次又一次围攻……在付出惨重的代价之后,兵伐朝歌,除暴安良,终于大获全胜。而各路被杀害的魂灵也在封神日前“复生”成神……
这本《封神演义》是明朝许仲琳的杰作。别看我把内容概括得如此简单,其实这整本书充满了残酷和血腥。纣王被妖妃妲己迷惑,发明了烙炮、肉林等极其残忍的手段来判死刑,看得读者心惊肉跳。而且,就连他的国家也将也继承了这种风格。什么太阳神针啊,瘟黄大阵啊,都是用最血腥的办法让人当场毙命!而西岐居然要面对这样可怕的武器,真是太麻烦了。幸好有姜元帅和十二大弟子的鼎力相助,整个西岐才得以安宁。
正所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朝歌城虽派出了各种厉害的武将,但各自也会有西岐的对手,且每次都是姜子牙获胜。虽然各路仙人本不该大开杀戒,见鬼杀鬼,见人杀人,但他们也是被逼无奈。因为对手都是封神榜上的名将。而没上封神榜的,也会自动归降。
我想,这本书中的一些事,肯定也包含了劳动人民自己的心愿。纣王是个 暴君,几乎没人敢招惹他,而姜子牙却大胆地提出反抗。这代表:无论邪恶势力有多强大,都不会在世间永存,正义必定会愤然而起,不顾生死安危,勇敢地去打败邪恶,获取光明。纣王的军马强大,但必定也会失败;而光明虽弱小,却因顺从民心,会变得越来越亮,越来越有希望。在《封神演义》里,在剧情的不断发展中,我们无处都会感到劳动人民的这种“渴望光明,憎恨黑暗;相信正义,不畏邪恶”的心态。
写封神演义读后感的作文7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