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谊大班教案5篇

时间:
tddiction
分享
下载本文

教案的设计能够促进教师反思和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教师们需要在教案中明确每个环节的时间分配,有美篇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友谊大班教案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友谊大班教案5篇

友谊大班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了解友情卡的意义,并知道友情卡中要具有哪些重要信息。

2、毕业之际,通过制作、互赠友情卡,提升幼儿与周围人之间的情感,懂得珍惜友情。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彩纸30张、签字笔、彩笔、铅笔、友情卡介绍的ppt课件、幼儿互赠友情卡视频、歌曲《老师再见了》、背景音乐《虫儿飞》、教师记录纸、胶泥。

2、经验准备:知道自己将要上学了,能够说出自己的感受。能准确知道自己家中的电话、住址,并能书写这些内容。

重点、难点:

能在友情卡中表现出有实用意义的信息,并用同伴能理解的方式表现出来。

活动过程:

1、导人、谈话。

听歌曲《老师再见了》进教室,自然地围坐在老师身边。

教师:每当王老师听到这首歌,心里就会有一种很酸楚的感觉,就会想到我们小朋友即将成为小学生了,你们的心情是怎样的?

幼儿:不舍得离开小朋友;不舍得离开幼儿园;感觉很难过……

教师:就要离开幼儿园,进人到不同的小学了,就要和老师、小朋友分开,见面的机会也变得很少,你们有什么好方法让我们大三班的小朋友都能够保持联系,不互相忘记吗?

幼儿:我们可以打电话;可以写信;可以去小朋友家中做客……

2、看视频,了解哥哥姐姐毕业留念的方法。

教师:在以前大班哥哥姐姐毕业时,他们都会有一个好方法,请你们看一段录像,找一找他们的好方法。

请幼儿观看上一届幼儿毕业前互赠友情卡的情节。

教师:哥哥姐姐在做什么?哥哥姐姐在相互赠送什么?这个卡片有什么用?

教师:哥哥姐姐在互相赠送什么?

幼儿:礼物、照片、小相框、名字……

教师:这些东西有什么作用?

幼儿:看到礼物就像看到小朋友;哥哥姐姐分开后见到礼物就不会互相忘记……

教师:哥哥姐姐相互赠送的卡片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友情卡”,他们会通过这张小小的卡片在上学后也保持联系。

3、第一次制作友情卡。

教师观察、指导幼儿制作,展示幼儿的友情卡。

重点讨论:在小朋友制作的友情卡上出现了什么问题,怎么解决?

交流幼儿制作的友情卡:

第一张卡

教师:卡片上有小朋友的名字,如果老师想给你打电话行吗?

幼儿:不行,没有电话号码。

第二张卡

教师:卡上的小桃心里写的是什么?

幼儿:是爸爸妈妈的电话号码,如果小朋友想我了,可以给我打电话。

第三张卡

教师:卡上写的什么?

幼儿:卡上写了家里的电话号码和住址。

教师:为什么要写住址?

幼儿:因为小朋友知道了我家住在哪儿,可以直接来我家玩或写信。

环节小结:这个环节中孩子初次尝试制作友情卡,并且发现了在友情卡中有一些内容是很有用的。

4、观看ppt,了解哥哥姐姐的友情卡。

引导幼儿逐一仔细地观察卡中的内容,讨论每一项内容的必要性。

第一张卡

教师:卡中有什么?

幼儿:有照片、有名字、有电话、有地址。

第二张卡

教师:你看到了什么?

幼儿:有电话、房子和笑脸。

教师:这些符号表示什么?

幼儿:电话表示电话号码,房子表示家庭住址,笑脸表示小朋友。

教师:哥哥姐姐的友情卡中有详细的信息能够告诉别人,和其他小朋友保持联系。

环节小结:在观察哥哥姐姐的友情卡时,幼儿了解到卡中要有的重要信息都是什么,并且知道它们的重要性。同时还知道可以用一些符号代替文字。

5、第二次制作友情卡。

(1)教师指导幼儿制作,在制作中老师可以鼓励幼儿用自己的方式来制作卡片。

(2)幼儿围坐在老师的身边,展示自己制作的友情卡。

请幼儿说一说自己的卡片上都有什么内容,是否第一次制作时的问题都解决了,是否可以方便大家今后保持联系。

幼儿经验梳理:

教师:友情卡上有几样不能少的内容是什么?

幼儿:要有名字、电话和地址。

教师:还可以有什么?

幼儿:有照片……

环节小结:在这个环节中,幼儿很清楚自己要在卡中记录什么内容,有了前面哥哥姐姐友情卡的参考,这次幼儿制作得很顺利,而且将自己在第一次制作时出现的问题也解决了。

(3)看一些哥哥姐姐的友情卡,了解更多的友情卡中可以有的内容。

幼儿:哥哥姐姐的卡中还有祝福的话,有自己的爱好,有自己的签名,还有不同的形状……

幼儿看到更多的友情卡的样式,可以引发他们积极制作友情卡的意愿,并且发挥想象做出有特点的卡片。

6、互赠友情卡。

今天的活动是关于友情卡的第一次活动,小朋友已经知道了友情卡中最重要的东西是什么,相信在毕业之前,我们还会做出更漂亮更有创意的友情卡送给自己的好朋友,让我们大三班的小朋友永远心连心。

礼貌的提示:友情卡是小朋友之间很珍贵的礼物,提醒幼儿当送给别人友情卡是应当说一句什么话,在接受他人的赠送时也要尊重别人,要做到有礼貌地相互赠送。

个人反思:

1、活动中的优点:

在幼儿毕业之际,幼儿都想保留幼儿园这段难忘的友情,他们有互留电话的想法,由此我们开展活动进一步引导幼儿能够为同伴提供更多的信息,以保持今后的联系。在这个活动中,幼儿在老师的引导下,逐步认识到给同伴的个人信息应当是内容丰富的,便于同伴今后联系的,因此他们说出了必须有的三个基本信息:姓名、家庭住址、电话,幼儿对这几个信息的认识比较清楚。

其次在活动中采用了多种的教学手段,通过欣赏哥哥姐姐的友情卡,了解什么是友情卡,通过观看哥哥姐姐互赠友情卡的视频,感受了朋友之间的情感。通过现场制作的活动,幼儿不仅知道友情卡的内容,初步尝试了制作,还为后面的制作友情卡活动做了铺垫。

2、活动中的不足:

在活动中也存在着一些遗憾,在谈到卡中的重要信息的话题时,应当请幼儿多说一说,充分了解这些信息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免在今后的制作环节中漏掉。另外,在幼儿对同伴的情感的交流中,也应让幼儿多说说自己的感觉,这样能够更好地激发他们制作友情卡的愿望。在社会情感的教育活动中,应当突出地引导幼儿多表达自己的感受、想法,以达到提升幼儿情感态度的效果。

主要内容:

1、活动的由来符合大班幼儿的需要,活动的设计过程清晰,层次清楚,环环相扣。能够通过活动有效地解决幼儿活动中发现的问题。

2、活动采取多种的教育形式,利用幼儿观看视频,直观了解友情卡的作用、内容,教学手段有效,符合幼儿的学习特点。

3、幼儿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能够自己主动地思考,在活动中充分调动幼儿主动学习的意识。在活动中幼儿要进行两次友情卡的制作,欣赏两次哥哥姐姐的友情卡。这些环节的设计,对大班的幼儿形成一种挑战,使他们在自己的制作中发现问题,然后在欣赏过程中,主动寻求帮助,解决问题,最后完成一个比较成功完整的友情卡。

4、建议活动的过程中能够引导幼儿更主动地讨论自己的感受、发现,充分发挥自己在活动中的主体作用。这个活动的目标虽然是解决友情卡的制作问题,但是它的内在目标指向的是幼儿的情感教育。在活动中,对幼儿的情感的`提升和关注还要更多一些。例如,开始讨论的“和同伴即将分开了,是什么心情?”这个问题其实很关键,幼儿要充分地说一说自己的情感、感受,体会到自己的情感需要,才能够有积极制作友情卡的意愿。因此老师可以在此环节时更深人地引导幼儿的讨论。

综合评析:

1、此次活动的内容来源于幼儿的需要。在大班幼儿毕业之际,已经知道要与同伴分离,并且能够体会到自己需要继续延续与同伴友谊的意愿。因此活动的开展可以使幼儿借助于友情卡的方式,有效地与同伴保持今后的联系。在活动的过程中,老师充分考虑到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学习特点,能够利用制作、发现问题、欣赏、再制作的过程帮助幼儿梳理友情卡制作的重点,对幼儿的支持很有效。

2、活动的整体关注到幼儿的情感。从活动设计的初衷可以看到,老师是关注到幼儿与同伴将要分离的一种情感需要,在活动的结尾之处,幼儿互赠友情卡的过程,更好地体现了友情卡的情感内涵,也是幼儿体会同伴间情感的一个过程。

3、建议教师将本次制作活动分两次进行,这样能充分与幼儿讨论制作的重点,帮助幼儿梳理制作的经验。将活动的过程作为幼儿探究、发现的契机,引导幼儿自主解决制作中的困难和问题,提高幼儿的学习能力。

4、在小组反思中对“教师是否充分调动了幼儿的主动学习意识”进行了讨论,对教师采用的方法给予了积极地肯定,教师的反思方式值得学习。另外,还有些问题值得教师们反思,例如,此活动是否在幼儿原有水平上提升了经验?幼儿的已有经验是什么?幼儿观察哥哥姐姐的卡片制作是否会影响幼儿的想象与创造?可否将友情卡与其他卡片进行比较,从而让幼儿自己发现友情卡的独特内容等等。

友谊大班教案篇2

设计意图:

人际交往是一种基本智能,孩子从小就表现出与人交往的需要.3~6岁是人际交往智能成长的关键时期,儿童早期的人际交往技能、交往状况会深深影响其未来的人际关系、自尊,甚至幸福生活。孩子们因为有共同的乐趣、相互能懂的语言,很自然地在一起玩耍,当孩子的这种交往需要得到满足时,往往特别高兴。我们教师应正确认识幼儿与人交往的需要,有意识地创设交往的条件,满足孩子情感上的需要。在《指南》中也提到“人际交往和社会适应是幼儿社会学习的主要内容,也是其社会性发展的基本途径。”因此,我设计了本次活动,让孩子们能通过活动感受朋友的重要性,学会珍惜朋友。

活动目标:

1.在寻找宝藏的过程中,引导幼儿逐步理解、感受朋友的重要性,知道要珍惜朋友。

2.鼓励幼儿积极主动地参与“友情”的寻宝活动,并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3.体会朋友间互相关心和互相帮助带来的快乐。

活动准备:

1.相关课件。2.手绢一条。3.自制鲜花若干。4.铃鼓一个。

活动过程:

一、和好朋友去寻找友情宝藏情境导入,激发幼儿的兴趣。

1.和好朋友去寻宝。

(播放音乐郊游)师:小朋友们,我们和好朋友手拉手一起去寻找一个叫做“友情”的宝物吧。我们先到前面公园里休息一下。(播放打招呼声音)听,这是什么声音呀?是谁在和我们打招呼呀?(点击课件:出示天使图片)原来是小天使呀,我们来跟小天使打声招呼吧。

2.了解寻找友情宝物的方法。

师:听,小天使有话要跟你们说呢。(点击课件:播放录音“小朋友们,你们好,我是友情小天使,听说你们今天要来寻找友情宝藏,想要得到宝藏,你们要到前面的小房子里分别打开三颗友情钻石,完成钻石里的小任务”。)小天使说了什么?那我们赶紧去房间里开启友情钻石吧。

二、开启友情钻石。

1.给好朋友送贺卡,感受朋友间的情谊与温暖。

(1)开启一号钻石。

师:让我们来打开一号钻石。(点击课件:出示鲜花)这是什么?需要我们用鲜花完成什么任务呢?(播放录音:请小朋友们把鲜花送给你的好朋友,并说说你为什么要送给他(她)。)原来是要我们把鲜花送给好朋友。

(2)送鲜花。

师:老师这里有一块手绢,等会儿我们来玩一个击鼓传贺卡的游戏,当鼓声响起,开始传手绢,鼓声停止,手绢在谁的手中谁就可以从鲜花盒里拿一支鲜花,然后说说你想把鲜花送给哪一个好朋友?为什么?收到鲜花的好朋友说说你收到好朋友送的鲜花,心情怎么样?(进行三次)

师:让我们来看看有没有成功完成这个任务。(点击课件:出示“过关”)

2.和好朋友拥抱,感受朋友间的关心与互助。

(1)开启二号钻石。

师:让我们来打开二号钻石。(点击课件:出示拥抱的动作)这是什么动作?这次又要我们完成什么任务呢?(播放录音:请你给你身边的朋友送上一个充满友情的拥抱)

(2)和朋友拥抱。

师:我们在音乐声中来拥抱一下你身边的好朋友吧。(播放轻音乐)

师:你在平时有给和的好朋友拥抱过吗?你在什么时候会想给你的好朋友一个拥抱呢?

师:原来拥抱表示了对朋友帮助你时的感谢、对朋友伤心时的安慰。

师:那这个任务有没有成功完成呢?(点击课件:出示“过关”)

3.和好朋友合作游戏,感受朋友的重要性。

(1)开启三号钻石。

师:让我们来打开三号钻石。(点击课件:出示集体游戏图片)这些小朋友在一起干什么?这次我们要完成什么任务呢?(播放录音:请你和你的好朋友一起游戏)

(2)合作游戏。

①炒黄豆

师:那我们先来玩一个之前学过的炒黄豆的游戏,找好朋友,找好空位,开始玩吧。

②听数字抱好朋友

师:接下来我们再来玩一个听数字抱好朋友的游戏。

师:刚才我们玩的游戏都是和你的好朋友一起完成的,那如果你没有朋友,你还能玩到这么多好玩的游戏吗?

师:是啊,可见朋友是多么重要、多么宝贵啊,有朋友的你们是幸福的',要珍惜你们之间的友情。

师:那平常你是怎么对待你的好朋友的呢?

师:是的,对待朋友就要拿出你的真心来,常和他(她)游戏、聊天,有困难的时候真诚、主动地帮助他(她)、关心他(她)。

师:这个任务成功完成了吗?(点击课件:出示“过关”)

三、获得友情宝藏。

(点击课件:出示天使)师:我们来问问天使能不能获得友情宝藏了呢?(点击课件:出示友情宝藏,播放录音“恭喜你们在和好朋友共同的努力下成功地完成了三个任务——给好朋友送贺卡,感受了朋友间的情谊与温暖;和好朋友拥抱,感受了朋友间的关心与互助;和好朋友合作游戏,感受了朋友的重要性。你们学会了珍惜朋友,你们大八班的小朋友真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恭喜你们获得了友情宝藏!”)

师:是啊,就像小天使说的,我们大八班的小朋友就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点击课件:出示集体照,播放音乐相亲相爱的一家人)

友谊大班教案篇3

一、设计构思

1、教材来源

生活中有很多的孩子孤独寂寞,不快乐。幼儿由于年龄小,知识经验还不够丰富,对一些抽象的概念往往理解很难或很片面。如果我们只是一味地讲大道理要怎样快乐,就很难让他们理解和接受。于是,我选择了幼儿最喜欢的语言形式—故事,通过这个让你快乐的同时又略带伤感的故事,展现给孩子一片纯净的天空。这本书中的大猩猩其实代表着有些找不到快乐的小朋友,孤单寂寞,于是大猩猩采取了“出租”的方式,干脆把自己租出去,这一来,不但能拥有友情,而且还有钱赚,一举两得。让幼儿通过大猩猩出租友情的故事,转移到自己身上,使他们进而明白“拥有朋友的方法很多,它们就在你的身边,等你去发现。”

2、重难点

重点:能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理解"朋友是要去寻找的,他们都在附近,就等你去发现"这个道理。

难点:体验友情的珍贵,懂得友情是不能用金钱来衡量的。

3、设计理念

?一日活动中倾听能力的渗透教育的研究》是我研究的微型课题,在日常的教学中,我发现我们班的孩子对于其他领域的活动,比较喜欢故事情节丰富的绘本故事,因为他们可以在画面中直观的感受故事情节的跌宕起伏。所以在活动中我为孩子创造了宽松的浏览环境,利用“看”故事,听故事,“猜”故事,“讲”故事等多种形式引发孩子的讲述动力。让孩子们通过浏览图画、观察想象、料想讨论,更习得了懂得友情是不能用金钱来衡量的。

4.设计流程

活动流程:观察封面——出示ppt,理解故事内容——自主阅读——总结结束。

二、活动目标:

1、能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理解"朋友是要去寻找的,他们都在附近,就等你去发现"这个道理。

2、体验友情的珍贵,懂得友情是不能用金钱来衡量的。

3、通过阅读活动,培养幼儿阅读兴趣,喜欢阅读书籍的习惯。

三、活动准备:《我有友情要出租》课件、自制图书人手一份。

四、活动流程:

一、谈话导入,引起幼儿兴趣。

1、提问:小朋友,在班里,你的好朋友是谁?平时和好朋友在一起感觉怎么样?

2、小结:是啊,我们和好朋友在一起会觉得很开心、很幸福,因为我们拥有了珍贵的友情。今天,老师也带来了一本有关友情的书,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以好朋友为主题的谈话导入活动,迁移幼儿的生活经验,在第一环节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集中注意力,自然引出活动主题—友情,为活动的开展做好了良好的铺垫。)

二、阅读绘本,理解故事内容。

(一)理解故事,体验友情的珍贵。

1、出示图书封面,理解“出租”的含义。

(1)封面上都有谁?谁认识字,这个故事的题目是什么?

(2)你在什么地方听到过“出租”这个词?哪些东西可以出租?

(2)小结:原来“出租”就是收取别人的钱,可以让别人来用我的东西,但使用是有时间规定的。

(3)师:那故事里的到底谁要出租友情,为什么要出租友情,又是怎样来出租的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本图书。

2、阅读开始部分,理解大猩猩出租友情的动机。

(逐页出示ppt2、3,教师讲述)

(1)这只大猩猩一个人一会儿躺,一会儿坐,愁眉苦脸的,你觉得它在想些什么呢?

(2)大猩猩想的什么方法来交朋友?

3、阅读故事中间部分,感受和朋友在一起的幸福、快乐。

(逐页出示ppt4—11,4、5讲,6、7录音,8讲,9~11录音)

(1)4、5:沙漏是什么?猩猩同意出租友情了嘛?为什么一块钱它也同意?

(2)6、7:大猩猩虽然被踩了一次又一次,可他还想和咪咪玩,为什么?猜猜看,第二天,咪咪还会来吗?

(3)8:这一次谁赢了?咪咪心情怎么样?你从哪里看出来的?猜一猜猩猩会踩下去吗?它为什么这么做?

(4)9~11:大猩猩现在的心情又是怎样呢?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情呢?

(5)师:是啊,能有这样一个朋友每天跟你一起快乐游戏,是一件多么另人高兴的事情啊!难怪大猩猩觉得幸福呢。大猩猩和咪咪会一直这么幸福快乐的在一起吗?这个答案就藏在我们的书里,请小朋友看一看接下来发生了什么。

(幼儿观察封面,初步感知故事的主人公。通过阅读封面猜测猩猩和女孩之间的关系,从而激发幼儿对这本书的阅读兴趣,为下面阅读图书做铺垫。我和幼儿的共同阅读,让幼儿基本理解故事的情节发展。并引导幼儿通过观察课件来理解故事内容,初步了解到大猩猩的心情变化。)

三、幼儿自主阅读,理解故事的结局。

1、师:后来又发什么了什么事呢?(个别幼儿回答)

2、集体阅读结束部分,体验失去朋友的感受,懂得友情的珍贵。

(逐页出示ppt12—17,12讲,13/14录音,15~17讲)

(1)12:为什么猩猩这次没有带沙漏和背包,却带了饼干,为什么这么做?师:是呀,好东西应该和朋友一起分享。想到马上能和咪咪一起吃东西,一起做游戏,大猩猩心里一定快乐极了。猜猜看咪咪为什么没有来?

(2)13、14:咪咪为什么没来?大猩猩为什么今天没有带沙漏和背包?和朋友在一起快乐比钱更重要,友情不是靠钱来买到的。大猩猩为什么失望呢?

(3)15~17这片叶子吸引了很多小动物,他们远远的看着大猩猩。一直到今天,那一片叶子都褪色了""大猩猩还在等待下一个朋友。

(4)最后有人来租大猩猩的友情了嘛?他找到朋友了吗?看着大猩猩在夕阳下等待的背影,你想说些什么吗?

(大班下学期的孩子已经具有了自主阅读的能力,因此我将故事的最后部分变成了幼儿自主阅读的形式,在幼儿的观察中了解故事的结局,从而培养他们自主阅读的能力和观察能力,在讲述自己看到的画面时,又能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与思维能力。)

四、再次观察、阅读,寻找大猩猩周围的朋友。

1、大猩猩就这么等能等来朋友吗?大猩猩的周围就真的没有别的朋友了吗?下面我们再来快速的看一遍图书,找找除了大猩猩和咪咪,还有谁?

2、集体讨论,交流寻找朋友的方法。

(1)大猩猩和小动物们都不知道应该怎么来交朋友,你们有好办法吗?

(2)小结:对啊!朋友是要寻找的,只要我们大胆一点,勇敢一点,主动和对方打个招呼,说说话,玩玩游戏,就能交上朋友。交上朋友后,可千万不能让朋友来租你的友情和你一起玩,不然就会失去好朋友!

其实朋友就在我们身边,只要我们大胆主动地去寻找,就一定能发现、找到!现在你知道怎样去交朋友了吗?让我们到教室里面去找一找你的新朋友吧。

(此环节通过提问提升寓意,让幼儿能在故事中提取故事的寓意,知道朋友就在我们身边,只要我们大胆主动地去寻找的道理,突破活动的难点。)

五、活动反思:

今天带孩子们读了《我有友情要出租》,这本书是人称“花婆婆”的方素珍女士和她的'搭档郝洛汶女士共同创作的一本堪称经典的图画书,孩子们很喜欢。书不仅是要告诉了孩子友情的珍贵,还告诉了孩子其实友情就在你的身边,要大胆的结交朋友,和朋友在一起要学会分享,学会谦让与合作。

我把《我有友情要出租》这个故事分成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大猩猩初次遇见咪咪和她玩剪刀石头布的事情,第二部分则是以后咪咪和大猩猩一起玩的快乐时光,第三部分是咪咪和大猩猩分离的时候。每讲述一个部分,都让孩子去体现大猩猩的心情:或寂寞,或快乐。紧抓住大猩猩的心情,让孩子体会大猩猩拥有友情后的快乐,让孩子了解大猩猩失去友情后的寂寞,明白朋友就在身边,是要去主动找寻的。课,从封面开始。把故事书打开,一页一页让孩子看,看后适当把配文读给孩子听,或者用一种儿童式的教师语言对配文加以补充。孩子小,不可能以我们老师所熟知的从整体入手,因为他们不能一下子把那么多图都消化了,也就更谈不上融会贯通地理解了。这里一页一页地看,也许更符合儿童认知、读书的规律。在出示的组图中,边看边解读,解读对图画的理解。同时,解读每组图后,进行小结。比如,在“读”完第二部分故事后,停下来,让孩子猜后面的故事,这样的设计,一举多得,让孩子有了思维的空间,想象力尽情驰骋,活跃了课堂气氛,加强了听讲效果,同时让教学形式有所变化,消除孩子的课堂倦怠感。有些孩子马上把自己对爸爸的印象加入其中。当我们引导孩子继续看图的时候,他们会急于要知道自己的猜测是否符合书上的内容,觉得很刺激,会以较高的注意力投入下面的教学环节。

以往,我们总会认为,图画的表现更直观,而文字的表现更细腻,殊不知,这样的认为,其实是我们认识上的一种偏颇。走进绘本的世界,我更清晰地认识到,图画不是插图性质的,不只是文学的进一步说明和补充,也不只是图画展中的展览品;它本身就在“说话”。因此,就有一个图画和文字的关系问题。这种关系,不是单纯的一方说明另一方,而是互相融汇,互相协调,互相补白,共同表现同一个主题,共同创造一个世界,我想,这才是我们常说的“图文并茂”的根本所在。在绘本中,每一个细节都是不可或缺的,虽然它们往往不以知识的方式呈现,但走进绘本就会发现,它们不是简单的信息的传递者,而是信息的重组者,其中有严密的逻辑和清晰的理念……

另外,读图时有一个重要的地方,就是让孩子结合文字,学会欣赏画面,更不能忽略画中画。在《我有友情要出租》这个故事中,每幅画面都隐藏了好几个动物:大象、长颈鹿、狮子、斑马……还有一个由始至终一直在陪伴着大猩猩的小老鼠。在逐一出示这些动物时,让孩子用“我发现谁在干什么”的句式说话,让孩子主动去寻找画中画,也进行了句式练习。发现这些动物的存在,是让孩子明白:大猩猩并不孤单,他的身边有什么许多的朋友,只是他没有发现。再让孩子联想到自己:善于发现自己身边的朋友了吗?你积极主动的伸出友谊的手了吗?因此我觉得绘本不是简单的信息的传递者,而是信息的重组者,其中有严密的逻辑和清晰的理念。绘本教学还应该重点运用的是孩子自主阅读图片语言的方法,但受教学成本的影响,我们无法做到让孩子手中也有一本绘本,所以限制了很多,孩子无法真正用自己的心,用自己的眼睛去读图。所以,很多细节也很难让孩子体会到,课上就必须割舍。这是这节课一开始上就存在的一个先天性的遗憾。以上只是自己的本节课的一些简单分析,至于如何把绘本课上得精彩纷呈,我还在摸索中: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友谊大班教案篇4

一、教材分析:

“播种友情”是初一思想品德第五课《友情伴我同行》的第一个项目,主要讲述两个问题:一是生活需要友情,帮助学生认识友情在个人成长道路上的作用;二是克服青春期的闭锁心理,积极寻找朋友,引导学生认识闭锁心理的现象和危害,积极与同学、朋友交往,养成热情、开朗的性格,同时做到谨慎交友。

二、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悟友情的重要性。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辨析能力及自己教育能了。

3、知识目标:懂得友情的重要性,认识闭锁心理的现象和危害,积极与同学交往。

三、教学难点:慎交友

由于初一学生年龄较小,阅历浅,辨别是非能力差,对于如何认识慎交友有一定的难度,因此,讲清“慎交友”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四、教学方法

采取主动探究与合作学习相结合的方法,小组讨论分析、大家谈等形式,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辨析能力以及自己教育的能力。

五、教学过程

(一) 请同学们欣赏歌曲《相逢是首歌》

师:同学们无论分别几年,还是几十年,无论相距近还是远,生活上的相互照顾、事业上的相互扶持、情感上的相互思念,都会给我们带来美好的体验,使我们感受到友情的温暖。同学们的友情是共同生活的浓缩,是心灵交流的花朵,同学们的友情将像一首美妙动听的歌,伴我们一路同行。

思考:你对友情有何感悟?

(同学回答,教师总结)

(二)大家谈

师:以上同学们的回答充分体现了友情的可贵,它是我们健康成长不可缺少的精神营养,生活离不开朋友,人人需要友情,那么请同学们想一想:

1、你有知心朋友么?

2、如果有,谁是你最好的朋友?如果没有,原因是什么?

3、他(她)对你印象最深刻的一次帮助是什么?

4、在你成长的过程中,朋友都对你产生了哪些影响?

(结合实际直接回答即可)

目的`:从“大家谈”中引导学生归纳出友情的重要作用。

p73培根名言:反面设问,如果没有友情,生活将会怎样?

p74引导学生观察三幅照片

目的:加深学生对友谊重要性的认识和理解。

(三)实话实说

师:刚才大家都认识到了友情的重要性,也都十分渴望友情,那么在交友过程中,你是怎样做的呢?请同学们针对下列现象开展自查互查活动。

1、尴尬、烦恼的事不愿对人说。

2、班级组织的集体活动不愿积极参加。

3、常有莫名孤寂和烦燥感,情绪波动较大,对别人的言行常感厌烦。

4、原本性格开朗活泼,逐渐变得孤僻。

师:请同学们检查自己是否有以上行为,如果有,应怎样克服?

(生谈略)

目的:引导学生得出如何克服闭锁心理,积极寻找朋友的途径。

师:同学们,请你们相信,当你能带着微笑,带着温馨,自然坦率地伸出你的热情之手时,一定会有一双和你一样真挚的手向你伸来。

(四)案例分析:

案例一:新学期开学,王浩结识了新同学赵洋,他们俩一起复习功课,一起玩耍,渐渐地成了好朋友。王浩的英语总是学不好,有时考试不及格。课后或双休日赵洋总是耐心地给予辅导,讲解他不懂的地方,并把自己的学习方法毫无保留地介绍给王浩。在赵洋的热情帮助下,王浩信心倍增,刻苦学习,在年终的期末测试中取得较好的成绩,两个好朋友高兴地抱在一块儿。

案例二:一次偶然的机会,王振明认识了社会上的一帮游手好闲的“哥们儿”,并与他们结为“把兄弟”。从此,他们便经常一起出入电子游戏厅,利用电子游戏赌钱;一起到录像厅看录像,去舞厅跳舞,到餐馆吃喝。家长给的零用钱花光了,王振明就模仿着“哥们儿”的做法小偷小摸。先是偷同学们的钱包,后发展到拦路抢劫小同学的钱财。在一次拦路抢劫时王振明被人当场抓获,扭送到当地派出所,依法受到了应有的处罚。

师:请同学们比较两则案例,谈自己的体会。

补充:也可让学生谈一些发生在身边的正反事例,来说明交到益友或损友对自己的成长、发展的不同影响。(教师进一步归纳强调)

目的:使学生明确“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道理和慎交友的重要性,提高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

(五)友情链接

自制一张卡片,写上你的名字和你最想让对方了解的内容(也可是友情名言)送给你想与之交往的同学。

(可现场送)

目的:引导学生敞开心扉,积极主动地寻找朋友。

(六)收获平台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何收获?

(请用一句话表达出来)

目的:使学生明确要“积极地广交朋友,塑造良好的性格”。

(七)结束:请同学合唱《永远是朋友》

讲授新课前,做一份完美的教学计划,能够更大程度的调动学生在上课时的积极性,七年级政治友情伴我同行教学计划希望给老师的教学带来帮助,初一上册政治课件:让友情伴我同行、友情伴我同行学案很精彩哦!

友谊大班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欣赏并初步学唱歌曲,表达朋友间的眷恋情意。

2.感受和体验歌曲中朋友离别时依依不舍的'情感,珍惜朋友友谊。

重点难点:感受歌曲中依依不舍的情感,以及初步学唱。

活动准备:歌曲《友谊地久天长》、ppt、字卡;认读过部分字词。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说说我们的友谊。

小朋友你们马上就要毕业了,离开幼儿园,离开老师,离开小朋友了。心里有什么样的感觉呢?

二、听友谊的歌:体会歌曲的情意

1.播放ppt,引导幼儿第一次完整欣赏歌曲。

提问: 听了这首歌曲你有什么感觉?歌词里说了些什么?唱的最多的是哪一句?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2.欣赏歌曲,进一步感受歌曲。

1.让我们和好朋友一起背靠背再来听一听这首歌吧!还可以一边轻轻的哼唱,一边轻轻地跟着节奏摇摆我们的身体。

2.提问:听了这首歌,让你想起了在幼儿园和好朋友一起做的哪些有趣的事?

三、歌唱友谊。

1.歌颂友谊的歌曲当然要唱给你的好朋友听,那你觉得我们在唱这首歌时,要注意什么?(有感情的唱,不要太快…)

2.幼儿集体看着图谱初步完整学唱歌曲。

四、告别时刻。

友谊地久天长,我们马上就要分别了,在最后相聚的日子里,你想怎样和你的朋友道别呢? (出示ppt)引导幼儿以握手、拥抱、拉勾、击掌、干杯等方式表现与好朋友道别的情景。

五、延伸活动:友谊卡送给我的好朋友

教师出示爱心卡,引导幼儿将卡片制作完整,送给自己最好的朋友,珍藏这段友谊。

友谊大班教案5篇相关文章:

大班运动教案5篇

大班5.1教案参考6篇

量与测量大班教案5篇

大班美术活动教案5篇

大班5.1教案最新6篇

大班绘本《我》教案5篇

大班脸谱的教案优质5篇

大班5.1教案7篇

大班好玩的磁铁教案5篇

大班幼儿园教案优秀5篇

友谊大班教案5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129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