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写得出色,能让读者感受到我们的独特见解,从而对我们刮目相看,作文是我们记录生活点滴和思想火花的工具,以下是有美篇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数学奥秘作文6篇,供大家参考。
数学奥秘作文篇1
一天,在上奥数课的路上,我对妈妈说:“原来我觉得奥数题是很难的,可不是一般人能懂的,可我现在觉得只要懂得方法,其实奥数也很简单。”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因为对奥数充满了兴趣,所以每次去上课的时候我都特别兴奋。
发的奥数书就像语文书一样,分好几个模块,我也有喜欢的和不喜欢的。我最喜欢的模块就是数字迷。以前觉得每个数字迷看上去都很难。现在知道,其实只要我们把握特点,懂得方法,就会很神奇地觉得有些题目简直就是小菜一碟。比如说,我们可以找四大突破口,如:首位、末位、进位、退位。掌握了这些,我们就不会怕题目难了。
有一天,我上完奥数课到家,就坐到沙发上考爸爸一个数字谜。爸爸想了好长时间才想出来。我告诉他,如果是两个数字相加的话,最多只能进一,如果是三个数字相加的话,最多只能进二,就像这样以此类推,在首位或者末位找到突破口,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啦!爸爸大呼:“奥数真是伟大啊!”现在我又变成爸爸的小老师啦!
数学是多么有意思呀!只要找到它的突破口和掌握它的要点,一些题目会变得神奇有趣,而且易如反掌!
数学奥秘作文篇2
你知道什么是比吗?比等于的是什么呢?那就赶快跟我一起进入数学天地吧!
先来说一个问题--什么是比。两个数的比表示两个数相除,我们也可以说成是,两个数相除表示两个数的比。通过这两句简单的话,我们就知道了,什么是比这在数学中被称为定义。再来回答第二个问题--比等于什么。我们学了公式a:b=ab=a/b,所以可以得知比等于除法算式,也可以表示分数。如果想搞明白这个题,我们还要继续往下研究。
比的各个部分都是有名字,就像我们的身体那样,有手、有脚、有脑袋、有四肢。比号前面的数叫做比的前项,比号后面的数叫做比的后项。还有一个叫做比值,比值就是前项除以后项的商。有人可能会问,那前项和后项之间的两个点叫什么呢?叫比号。比号是写比专用的,他还相当于除法中的除号或者是分数中的分数线。前项也就相当于除法中的被除数或者是分数中的分母。而后项就相当于除法中的被除数或者是分数中的分子。还有比值就相当于除法算式中的商。有了这些知识以后,再回答第二个问题就简单多了!
知道了比的各部分名称以后,我们就可以做一些简单的`、有关比的知识的题了。如3:()=24;():8=0。5等题。我可以教你一些简单的方法哦!听好了!求后项,就用前项除以比值;求前项,就用后项乘以比值;求比值就简单多了,只要用前项除以后项就行了!由此可以得出,第一道题中的答案是1/8,第二到题应该填4。真简便呀!
但是有人要问了:如果比值不简便,用不用约分呢,怎么约分呢?用。听我说:“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这是比的基本性质。”依据这个,我们就可以很好的对比进行化简了。如1/6:9/2=(),在这个算式中,我们要先找出分母6和9的最小公倍数来乘。记住得数要是整数,而且前项和后项没有公因数为止(1除外)。
这个就是比的奥妙,它与分数和除法都有都有联系。你都学会了吗?
数学奥秘作文篇3
“国庆期间,放假 天,哇噻!这假期时间也太长了吧!”我惊讶道。 天时间做什么呢?唉管它去呢,先把作业写好再说。于是我用了一天的时间就把作业全写好了,接下来干什么呢?还是看书吧!我便翻箱倒柜的找课外书。
忽然掉下来一本资料,我捡起来一看,哦,原来是老爸五年级的时候给我买的一本数学试卷,一直没时间做。反正现在有的是时间,不如现在把五年级学的再来复习一下,想着,想着,我就拿起了笔“唰唰”的写起来。
突然有一道题把我给难住了,题目是这样的:早晨小明背着书包去上学,走后不久,爸爸发现小明的铅笔盒忘在家中。爸爸立刻去追赶小明,将铅笔盒交给小明后立刻返回。小明接到铅笔盒后经过 分钟到校,同时爸爸也正好返回家中。已知爸爸的速度是小明速度的 倍。那么小明从家出来后多少分钟爸爸才出发去追赶小明的?我仔细推敲,后来在草稿本上画了这样一个线段图:我把小明的家看作 ,小明从 点出发,后来爸爸发现小明忘了带铅笔盒追到b点将铅笔盒给小明,然后小明从b走到学校 ,也就是这 分钟爸爸从b回到家 。因为爸爸走的速度是小明速度的 倍,所以路程 b的长度是b 的 倍,也就是说 b的长度是小明走 分钟的路程。
如果假定是小明先走到d点,爸爸才从家里出发拿了铅笔盒去追小明,在b点追上小明。由于爸爸的速度是小明的四倍,所以小明走db的长度时,爸爸刚好走了 b长度。通过上面的分析知道, b是小明走 分钟的路程,所以db是小明走 分钟的路程,也就是说 d是小明走 分钟的路程。也就是说,在小明从家出来 分钟后,爸爸才出发追赶小明的。
哇噻!经过 分钟后,我终于把题目给解了出来,我欣喜若狂地翻出答案,哇,答案与我完全一致。经过这件事,以前不喜欢数学的我,感到数学有许多奥秘,顿时对数学产生了浓浓的兴趣,只要你认真思考,认真推敲,这样在数学上,你就不会遇到拦路虎!噢y s!加油!
数学奥秘作文篇4
今年暑假,我们一家跟随旅行团到大连游玩。来到大连,我发现这里坡多弯急,自行车和电瓶车几乎没有,出行以汽车和公交车为主,所以我们坐的基本都是公交车。
坐在公交车上,望着上上下下的乘客,我不禁想到了一个问题:公交车常常挤得像沙丁鱼罐头一样,可司机为什么从来不担心因超载而被处罚呢?为了弄清这个问题,我首先请教百度什么叫超载。
在《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中,对超载做了各种严格的规定:驾驶营运客车(不包括公共汽车)、校车载人超过核定人数20%以上的一次记12分。这是非常严重的处罚,因为一次扣掉12分,这名驾驶员就要重新进行驾驶考试了。注意到了吗?其中特别注明了,不包括公交车,那公交车究竟是怎么核算超载的呢?
目前我们国家关于公交车核载人数,沿用的是2012年9月1日起实施的《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规定的国家标准。这个标准对有座位的乘客和站着的乘客分别做了规定:有座位的乘客基本上是按照坐垫宽度来计算,每400毫米核载一人,设有乘客站立区的公交车,每1平方米不超过8人就不算超载。所以呢,哪怕大家感觉公交车再挤,也很难超过公交车的核载标准。
原来坐公交车也有这么多数学知识,我以后一定要在生活中多观察,做个有心人。
数学奥秘作文篇5
今天是中秋节,妈妈从超市买来了5块打算晚上边赏月边吃月饼。
终于等到了晚上,月亮出来了,我们坐在窗前,妈妈问我:我们家一共有4人,如果每人平均分到的月饼要一样多,而现在却有5月饼。小小数学家你看怎么办呢?”我想了想说:“5饼,想要平均分,要先每人分1块饼,剩下1块饼平均分成4,每人分到4之一,也就是每人平均分到1又4之一。”妈妈说:对,但是还有没有其他方法?”我果断的说:“有。还可以平均每人分到20分之5。把每一块饼平均分成4份,4×5=20(块),现在一共有20块饼,20÷4=5(块)平均每人分到5块饼。”妈妈说:“回答正确!真聪明!”
解出这道题后,我心里像吃了蜜一样甜,我还明白了一个道理::数学充满了奥秘,等待着我们去探索
数学奥秘作文篇6
今天是星期天,阳光明媚,正是一个洗晒的好日子。看到妈妈正忙着洗洗晒晒,我也想帮着干活,争做妈妈的贴心“小棉袄”。妈妈清洗一些大件的衣服和裤子,我来清洗一些小件的袜子和手帕。没过多久,我们就清洗完毕了,大功告成后的喜悦让我和妈妈的脸上露出了开心的笑容。
清点后发现:妈妈一共清洗了5件衣服和4条裤子,我清洗了8双袜子和5块手帕。“我去准备衣架、裤架还有夹子吧。”我高兴的说。听妈妈说:衣服是用衣架晾晒的,裤子和袜子是用裤架上的“固定夹子”夹住晾晒的,而那些手帕是统一在一条绳子上用“单一夹子”夹住晾晒的。可到底需要准备多少个衣架,多少个裤架和多少个“单一夹子”呢?我静静的思考,并和妈妈讨论起来。
衣服一共有5件,每件衣服一个衣架,共用5个衣架;裤子有4条,每条裤子用裤架上的两个“固定夹子”夹住就可以了,一个裤架上共有4个“固定夹子”,空出来的`两个“固定夹子”正好晾晒一双袜子。哈哈,我明白了,用4个裤架,正好可以晾晒所有的裤子和4双袜子,剩下来的4双袜子,共有8只,正好用两个裤架,这样,共用6个裤架。最后只剩下晾晒手帕的“单一夹子”的个数了,这个怎么算呢?“5块手帕,每块用2个夹子,2、4、6、8、10共要十个夹子!”我高兴的说。
妈妈又给我出了一个难题,只给你6个夹子,你会晒这同样的5块手帕吗?这下把我给难倒了,给我一个小提示吧。妈妈说:“两块手帕可以紧挨在一起,用一个夹子夹住试一试。”
按照妈妈的提示,我想到了数学课中的《间隔问题》,我明白了,6个夹子正好有5个“间隔”,正好可以晾晒5块手帕。这下真的完成了,亲爱的小朋友们,你明白我这种晾晒手帕的方法了吗?让我画图给你看一看吧。
数学奥秘作文6篇相关文章:
★ 写数学作文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