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在写作文时,应该时刻保持对语言的敏感,避免使用陈词滥调,一篇高质量的作文应该有明确的主题和积极向上的内容,以打动人心,以下是有美篇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遇李清照作文参考8篇,供大家参考。
遇李清照作文篇1
深秋的一个下午,庭院内一位衣着单薄、头发凌乱的女子,在寻觅着什么。秋风袭过,拉动着她的衣裳,她瘦弱的身体终是抵不过这瑟瑟秋风,在风中摇晃着。
我连忙跑过去,将她扶住说到:“清照啊,您这又是在找什么呀?要不要我帮你找找?”没错,这位女子正是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的李清照。“我也不知道我在找什么,寻寻觅觅半天,却只见冷冷清清,真是令人悲愁哀伤啊!”李清照满脸愁容的说道。“最近天气忽暖忽冷,天气变化无常,现在又正值深秋,天气寒冷,你衣着如此单薄,怎能抵得住寒风侵袭呢!我扶您进屋吧!”她望了望身后空荡的庭院,一声叹息,便与我一同进到了屋里。
我扶她坐下后,热了一壶酒,对她说:“天气寒冷,喝点热酒,暖暖身子吧”,“好”。说完便将一壶热酒一饮而,说到:“这酒……终归是淡了点,怎么抵住寒风侵袭呢?”说完便连声叹息,惆怅的凝望窗外。
“你看天空中那一行大雁,他们是我的旧日相识啊!”她说到。“您这是又想您的先生了吧?”“是啊,我的先生爱写诗词文章,喜欢研究收集金石,与我甚是情投意合。可现在呢?只有我一人冷冷清清的守着园子,独自一个人,怎么挨得过这漫漫长夜?他走了,北宋亡了,甚至连我们夫妻半生收藏的金石文物也丢弃殆尽了,什么也没有留下,只留下了满地黄花堆积。”说着她眼里的泪悄然而下。我用手帕将她脸上的泪轻轻抚去,安慰地说道:“您和您先生志趣相投,你们一起同甘共苦,这样的爱情让我甚是羡慕。正所谓“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你与丈夫虽相隔两界,但情谊却将你们紧紧相连。人生就像院中的黄花,总有凋落之时,但它曾经也灿烂过,现虽憔悴零落但那片美景,献给了天地,住进了你我心里,灿烂盛大而又美好。赵明诚先生一定在你心里种了一片花丛,慢慢寻觅,细细品尝,爱仍在心头,他的爱从未改变,只是换了种方式存在,需要您细细找寻。”“谢谢你的安慰,和你共度的这一下午,我很开心。但我心中愁绪早已积怨多年,怎是一个愁字了得。天色渐晚,姑娘也该早生休息了”她说道。
走出屋,回头望去,屋内微弱灯光旁那“人比黄花瘦”的身影,国破家亡、颠沛流离的苦痛,不断折磨着她的身心,她将锥心蚀骨的痛苦和哀怨化为凄凉的文字。“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这次地怎一个愁字了得”。不是真正的伤心人,未到真正的伤心处,是断然写不出这空前绝后的哀婉之词。
李清照深知自己生命的含金量,她以笔抗世,以词换天,将故国之思与家国之恨,抽丝剥茧般进行纺织,化愁为词,为后人留下了苦难时代的灵魂绝唱。她的词将永远被人们传颂。
遇李清照作文篇2
是她,吟出“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的知足常乐;是她,道出“莫道不消魂,卷帘西风,人比黄花瘦”的深切思念;是她,诉出“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爱国情怀。这,便是我心中的李清照。
她是一位平凡的女子,更是一位知足常乐的女子。
那是一个多么愉快的日子,暮色笼罩着大地,在盛放的荷花中,有一叶小舟,静静地,随波荡漾着,不觉间,便融进了这青山绿水。
小舟上,坐着的,是一个游意味尽,沉醉在这世外桃源的女子,却不小心,把舟划入了藕花深处。怎么出去呢?一时间,人语声,划船声,浆声,惊起了岸边悠闲的一群鸥鹭……
这是李清照早期所写,字里行间,无不流露出她的快乐。像她这样一个出身于名门世家的贵族女子,能有一颗如溪水般清澈透明的心,能置身于平凡之中,能把权贵抛到九霄云外,能如此知足常乐,实属不易。
她是一位知足常乐的女子,更是一位深爱丈夫的女子。
当李清照满载闺中少女所有的幸福,与自己所爱的人步入爱河时,她的人生便又上了一个台阶。
她与丈夫赵明诚的爱情,不像西方的罗密欧与朱丽叶,不像东方梁山伯与祝英台,不是非要经历千辛万苦后才可得到,而是一来就跌入了蜜罐。两人门当户对,情投意合,成了多少人羡慕的对象。
一年重阳节,丈夫在外做官,李清照因思念过度,写出了“莫道不消魂,卷帘西风,人比黄花瘦”的句子来表达自己的深切思念。这是何等思念?又是何等爱恋。又有如《一剪梅》中的“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点绛唇》中的“寂寞深闺,柔肠一寸愁千缕”,“连天衰草,望断归来路”,无不都表达了她对丈夫的深切思念与爱。
她是一位深爱丈夫的女子,更是一位有爱国情怀的女子。
一天,金人攻入汴京,她美好的生活就此破灭。无数壮士满怀热血,却出师未捷身先死,赵宋王朝于公元1127年匆匆难逃,李清照一家人开始过起了漂泊不定的生活。赵明诚在南渡第二年,被任为官,却在一天夜里,当城里发生叛乱的时候,不是沉着冷静的指挥,而是缒城而逃。
这让心中有大爱的李清照感到非常之羞愧,在经过项羽自刎之处,写下了“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壮丽诗句,你敢说她不爱国?
如此看来,李清照确实是一位有爱国情怀的女子。
在丈夫赵明诚也死去后,李清照可谓是国破家亡。这也就是为何,李清照是因《声声慢》中的“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一句而被人们所记住的。
虽说清照的一生,“怎一个愁字了得”,但,我心中的李清照,永远是那个知足常乐,深爱丈夫,有爱国情怀的乱世中的美神。
遇李清照作文篇3
寻寻觅觅,辗转他乡,是否寻得到曾经的他?冷冷清清,乍暖还寒,是否品得到儿时的温馨?凄凄惨惨戚戚,几盏独愁,是否能够暂时忘却那柔肠百结的痛?
醉了吧?灯下,眼前已经是亦幻亦真。你又想起了当年……
荡完秋千的你,百无聊赖地看着自己纤弱的手。突然感到背后一股冰凉,转身,艳丽却不妖冶的花映入眼帘。你微笑,用手接住从娇柔的花瓣上滚落的露珠,丝毫不在乎自己已是香汗淋漓。那时的你,亭亭玉立,正是情窦初开的年龄。那时的你,生活优裕,无忧无虑。那时的你,不解悲欢,只知一味地笑着。那时的你,是如此的快乐,如此的幸福。
就算是和丈夫赵明诚结婚后,也是情投意合,过着如胶似漆的生活。可是生活,就是如此,它不会让你永远安逸。或许就在不经意间,美好的生活就会被摧残。所有的一切,都将如尘埃般,在空气中,消散。
哭了吧?月下,眼前已经是如梦如烟,只能回到残酷的现实……
荷花凋零,香味散去,竹席冰凉的触感,由身下泛至全身。你孤身一人,泛一叶兰舟。偶然听到一声清脆的鸟鸣,下意识地仰头看天,望着远方飘来的洁白的云,心中涌上一股酸涩。唉,这相思之苦,离别之痛,才从微皱的眉宇间消失,又隐隐缠绕上了心头。这时的你,已不似从前,没有从前的那份天真。这时的你,已陷入那忧愁的黑洞,不能自拔。这时的你,已然没有那么幸福。这时的你,被离愁之苦折磨得烦恼攻心。
当丈夫赵明诚病重过世,所有的不幸如潮涌似的袭向你,把你卷入那寂寞的深渊。你哭了,如此无奈。你问,世间谁懂吾心。却,无人回应。
倦了吧?伞下,眼前已经是似睡似醒,带着一抹悲哀徘徊百年……
百年后,有人在感叹,李清照的悲剧人生只因生逢乱世。百年后,有人在感慨,李清照的流芳百世只因才情无双。百年后,有人在感怀,李清照一生的成就只因世事无常。
为何悲剧不能修改?那个贡献颇大却受尽人世间磨难的女子,对爱情对国家的梦,该如何圆满?
她是才女,但她毕竟是个女子。她是有抱负之人,但她仍是女子。她追逐梦,但她不免女子的命运。
我眼中的李清照。少年幸福,晚年疾苦。因为她终究是个女子。
遇李清照作文篇4
昨夜的风可真大啊!即使关紧了门窗,那烛火依然摇曳得让人看不清书上的字句——于是早早睡下。可是即便早早睡下,却不能成眠。漫漫长夜,只看银烛泪流,只听风打树枝,只盼这夜色快些退去……
恍惚中,仿佛听见了几声鸡啼。抬眼看那窗户,原来天早已大亮——几乎一夜未眠的她,懒懒地披了衣裳,推开门。一股寒意袭来,她禁不住打了个寒战。
风已停了,只是吹落了满树的桃花。昨天还是一树繁花,娇艳明媚,不想过了一夜竟全被这不怀好意的春风吹落了。只剩满地的花瓣零落着。她踩过去,坐在树下的藤椅上。
一阵风吹来,她裹紧了衣衫。几绺发丝零乱地飘拂在眼前。——哦,白发竟如此多了吗?
唉!她重重地叹了口气。这些年来,她叹气的时候是越来越多了。坐在这把老旧的藤椅上,她的目光落在对面的另一把藤椅——那是她的夫君生前常坐的地方。她还记得,也是这样一个春天,也是这样满树的桃花,她和夫君一起唱和着一首“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这样的日子,再不会有了。她再叹一口气,仿佛是自言自语地:
夫君,你可安好?你可知我度日如年?你可知我日夜思盼?你怎忍心我孤独终老?……夫君,夫君!你若有知,请来我的梦里吧!夫君!
她轻轻的梦呓般的话语,湮没在风吹桃花的沙沙声中。
许久,她站了起来。因为她忽然想起,有人向她提起双溪那边春色尚好,邀她同去。她是动了心的.。可是,昨夜的风——她低眉看看满地残花,忽然没了兴致:那双溪蚱蜢般的小船,怎么载得动我如此重的愁思!
她摇摇头,缓步回到屋里,拿出纸笔。稍作沉思,诗句便流淌在纸上:
风住尘香花已尽
日晚倦梳头
物是人非事事休
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
也拟泛轻
只恐双溪舴艋舟
载不动许多愁
遇李清照作文篇5
如夏之火热、浓郁;如秋之凄冷、萧瑟。李清照人生经历了巨大的时空转换和人格考验。
她的婚姻,堪称完美:如果说,陆游的《钗头凤》为后人留下难以名状的爱的悲哀、呼告,成为千古绝唱;那易安早期的数十首深情词作,则为后人演义了天赐良缘的典范:
“云鬓斜簪,徒要教郎比并看”,有她初婚少女的娇痴与自信;“红藕香残”“月满西楼”,无情物无不牵动情肠;“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何其孤独忧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绝版离愁别绪之甜美咀嚼……易安借词传情欣然推敲文字,夫妇互递情诗手法炉火纯青!
夏日娇艳,然夏日苦短。
天降煞星,国破家亡。秋风秋雨愁煞人,愁,是她忧患一生之核心;黄花,是她一生忧患的象征:
“风急”“雁过”“黄花堆积”,引起无限伤悲;早年消瘦的黄花是她思君的苦妇形象,而今满地枯萎的黄花是生离死别国破家亡的符号。“梧桐更兼细雨”点点滴滴敲打不停。一声声,催人泪下;一阵阵,撕心裂肺。秋雨难敌,秋雨添愁,从情愁到国愁——由“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的离愁别绪,升华到“醉忘故乡”“愁损北人”的国殇之忧。
秋,有悲凉伤感;秋,也有凛霜傲骨!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亡国之悲怆、爱国之强烈、命运不屈之傲然风骨和铿锵誓言!民族灾难当头,面对既不能效命疆场,又不能为民请命的丈夫深感失望;面对弃城而逃身担一城太守的夫君,她更为痛心。她崇尚“打回江北”“收复失地”的千秋大业,她怀揣“报国莫等闲”的赤胆忠心。
李清照追念楚霸枭雄项羽,痛恨当权者苟且偷安软弱无能。一介弱女,以惯写温情萦绕、弱吟娇叹之纤手,写来浩然正气、惊天动地之绝句,怎不令夫君汗颜自责,敢问世间有须眉几人匹敌?
正是:夏逝秋来,最难将息,身心历练,痛苦煎熬!
正是:夏逝秋来,人生逆转,愁结广宇,咏叹动天!
越过千年风雨,每临秋风赏黄花,心头依然难忘那位艾怨缠绵之中满含凛然正气的女神!
遇李清照作文篇6
李清照是我国杰出的女词人,出于书香门第,被后人誉为“天下第一才女”。然而,这位“天下第一才女”的命运却崎岖坎坷。她十八岁嫁给赵明诚,夫妻二人情瑟和鸣,拥有着让人羡煞的爱情。可是在那个乱世,金朝势力强大,攻破汴京。李清照与丈夫流离失所,二人的感情却因赵明诚的一次弃城而逃而产生隔阂。而赵明诚因李清照的一首《夏日绝句》而郁郁寡欢,最终逝去。在李清照经历国破家亡之时,另一个男人出现在她的生命中,对她嘘寒问暖。李清照顶世俗之流言嫁给了这个男人——张汝舟。可是在这段感情持续不到百日时,二人发现皆被对方欺骗。李清照不是张汝舟想的那么家财万贯,而张汝舟亦不是李清照所想的那般关心自己,对自己更是拳脚相加。二人感情破裂,经历了一系列事情之后,二人分道扬镳。李清照晚年孤寂,死在江南。
李清照虽生于山东,可在我眼里,她却如江南水乡一般婉约,优雅,更不用提她是婉约派词人。映像中,李清照喜欢喝酒,像“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之类。可是在我眼里,她就像一轮明月,美好而纯洁。她的一生,却充满曲折,坎坷和磨难,致使她“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她说自己“学诗漫有惊人句”,是啊,一个女子,空有一腔热情,一腔抱负,可无奈,在这样的乱世,遭受了国破家亡,即使是才华横溢,又能如何呢?我欣赏李清照,虽说她是一个女子,却创造了不朽的历史。她出生于书香门第,在遭受了别的千金所不能承受的一切。她的勇敢,她的坚强,这是今天我们所要学习的精神。
就算饱经磨难,就算历经坎坷,也要挺起胸,抬起头,微笑面对着今后的生活。我眼中的李清照,不但是天下第一才女,不但婉约优雅,而且给人一种力量,就像他诗中所说的那样,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但愿我们每个人,都像李清照一样,有着坚毅顽强的精神,不怕磨难,不怕坎坷,自信地走在人生的路上。
遇李清照作文篇7
李清照出生在一个有名的学者仕宦家庭。父亲李格非,官至礼部外郎,精谙经史,擅长诗文,和苏门四学士黄庭坚、陈师道、晁补之有密切来往,在北宋文坛上颇有名声。母亲王氏,是一个通文墨、懂诗书的大家闺秀。李清照从小就生活在这个书香门第的家庭中,早年受家庭素养的熏陶,这为她的文学梦放飞了希冀。少女时的李清照不像大家闺秀,小家碧玉那样把自己锁在闺房内娴熟针锈,而是饱览了父亲的所有藏书,文学的.汁液将她浇灌得外美如花,内秀如竹。她在驾驶诗词格律方面如斗草、荡秋千般随意自如,而品评人物,却胸有块垒,大气如虹。她甚至在词坛上锋芒毕露,李家有女初长成,笔走龙蛇起雷声。她,一个天真无邪的少女,秀发香腮,面如花玉。在溪亭日暮时,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见有人来,袜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少女的李清照静静地享受着娇宠和才气编织的美丽光环。
此情无计可消除情窦初开,春心萌动,端庄其品,清丽其词的李清照步入爱河时,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意中郎赵明诚,少年翩翩,两小无猜,情投意合。在那靠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封建社会里他们的婚姻真是门当户对,天赐良缘。爱到醉时情更浓,婚后的生活是甜蜜的。他们有着共同的爱好,相似的家庭,夫唱妇随,饮酒、斗茶、踏雪、赏花、填词,不知相依相伴了多少良辰美景。“卖花担上,买得一枝春欲放。泪染轻匀,犹带彤霞晓露蘅。怕郎猜道,奴面不知花而好。云鬓斜簪,徒叫郎比并看。”幸福在清照的眼中莫过于夫妻相随,只羡鸳鸯不羡仙,自谓“甘心老是乡矣”。只可惜,丈夫外出为官,难免造成有情人相隔两地,天水一方。情亦绵绵,意也浓浓,多愁善感的清照按捺不了相思之楚,“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彻骨的爱恋,痴痴的思念,失落的清照消磨不了夫妻难舍之情;她爱之愈深,思之愈切,“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如此细腻的爱情让我们看到清照眉头的一颦一蹙,心头的一震一颤,离愁别绪跃然纸上,令婚后不久的相思之情,思念之意,呈于象,感于泪,会于心。清照的幸福是美满的,然而却是短暂的。
遇李清照作文篇8
光风霁月,天边是雨后蓝青色的云翳,屋檐砖瓦间的残雨滴落,悄然无声。桌案上茶烟袅袅,心中不由得想起了你,李清照。
我想在你潜心习文研墨时,悄然道一声你好,不觉间惊扰得书香缭绕。藏书阁的书笺旁最是多见你的倩影,轻倚在窗棂旁,明净的眸子里焕着才气的光芒。窗外,我听到了女伴们嬉戏的欢笑,可你却丝毫不为所动。文化的汁液悄无声息地将你浇灌得外美如兰、内秀如竹。父亲的藏书、门第的濡染、艺术的熏陶,使得你在驾驭诗词格律中已如斗草般随意自在,在品评史实人物时已大气如虹。
你好,李清照,由娇宠与才气编织而成的俏丽千金,引得世人惊叹。
我想在你苦苦暗自神伤时,欣然道一声你好,只为博得你惊鸿一瞥、莞然一笑。轻吟起那曲《点绛唇》,眼前浮现出你的模样。轻罗薄纱、云鬓斜簪,一枝含苞的青梅掩面,鼻翼不觉清香暗涌,只因那人早已将心魂勾去,少女的心神被扰得泛起粉红的涟漪,看着眼前的翩翩公子,暗自道:“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见客人来,袜刬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初春的和风拂起那人的衣襟,漾起你面颊上的红晕。
白皙的指尖拈起瓷白的茶杯,茶味入肠,茶香四溢。彻骨的爱恋沉入心底,沁人的温馨洋洋洒洒。一盏清茶,一案棋局,一抹藏于眼角的笑意,一心只求一生一世与一人白首。世人只晓你那“凄凄惨惨戚戚”的苦情,却少人知你在这之前太多太多的欢乐,少人闻赵李的琴瑟和鸣、锦瑟流年。卖花担上,买得一枝春欲放。泪染轻匀,犹带彤霞晓露痕。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云鬓斜簪,徒教郎比比看。”在你眼里,犹如那闲置在灰暗一隅的冰冷金石也映衬着欣喜的笑意。
痴痴的思念无处倾诉,只得化入阙阙词中,将愁肠淌在笔下寄给远方的赵明诚。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你彻骨痴情地轻声叹着相思之苦,凄美柔长。
你好,李清照,儒雅的易安居士,惹得旁人黯然失色。
我想在你远眺东水,心潮万千时,坚定地道一声你好,为你挡一阵心中的寒风。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这一字一句的金石之声落入浩浩江水,国耻与家羞使你身心憔悴。望着苏杭的琼楼玉苑,我看到你一介柔弱女子显露出的不屈气节。
你好,李清照,乱世中的美神。
万千思绪终是消散了,望着你信步远去的身影,我不禁感慨万千。你好,李清照。
遇李清照作文参考8篇相关文章: